第七十二章 宴飲群臣

字數:3024   加入書籤

A+A-




    思索了片刻之後,梁帝在把黃德勝調到了農部做監察。

    一個三品官監察五品,想想都能知道這個五品官的壓力有多大。

    更何況兩人還是對頭,一個是孫立城的人,另一個是孫家祥的人。

    至於為什麽沒用孫成業,或者孫建邦的人,這裏梁帝其實有自己的小心思。

    定王是孫國瑞那一輩分中唯一算得上喜喪的王爺。

    如果不是定王活得太久,說不定還真能有個全須全尾的好結局。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孫國瑞對這個胞兄是有些許感情的。

    因而讓孫家祥的人來協助操辦此事最好不過。

    至於為什麽必須是黃德勝,原因也很簡單。

    孫家祥沒有成年,他無法為黃德勝提供任何實質性的幫助,是以孫家祥的廟堂勢力其實是比孫成立低了不止一籌。

    而這上麵的差距隻能在個人地位上予以補足。

    因此隻能是黃德勝,也必須是黃德勝。

    這件事算是就這麽定下了,隨後開始奏稟的都是一些小事情。

    基本上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即便稍微大點的,也隻是一地鬧了饑荒。

    不用說,又是蝗災。

    這不僅僅是大梁,從聖秦開始,或者說從三陽同天之時起,蝗災幾乎都困擾著天玄的君王。

    氣候太舒適了,不僅僅是人們收到了三陽的關照,動植物也是,其中,蝗蟲依靠著它那超強的繁殖能力,每年都會給百姓造成不可預估的損失。

    恰恰他們沒有什麽應對蝗災的辦法。

    總不可能直接派玄兵圍剿吧,那跟拿著核彈打蚊子有什麽區別。

    不過每次鬧蝗災的範圍都不大,大梁又處在一個穩定的上升勢頭,稍微調遣一下賑災,這事情便能夠解決。

    梁帝也沒怎麽在意,有得必有失,鬧鬧蝗災總比聖夏那些年鬧得旱災,洪災,風災之類的好多了吧。

    這麽一想心裏瞬間平衡了呢。

    即便聖朝又如何,還不是失去了三陽的餘暉,哪像現在這樣安逸。

    朝議漸漸步入了尾聲,在即將散朝的時候,梁帝先是示意了下成遠。

    成遠領命之後從太虛殿中退了出去,隨後,便有宮女,太監從殿外搬來一張張的長桌自己蒲團。

    梁棟微微有些詫異,這一幕是他未曾預料的,對著梁帝拱手問道,“陛下,可是要宴請群臣?”

    “眾卿家入座吧。”梁帝揮手道。

    座位的擺放並不是單單隻擺太虛殿中,太虛殿外那一片空曠的路麵上也擺放起了一桌桌小圓桌。

    與殿內的單人方桌不同,圓桌有半人高,每張圓桌周旁依次放著四隻小矮凳。

    這是供給給四品及其以下官員的,他們雖然也是參加禦宴,但與梁帝隔了一扇門,因比也能放開手腳。

    畢竟這些人跟裏麵的那些人不同。

    官做的越高,體內的玄魂也就越強大。

    在宴飲中也不會出現什麽君前失儀的事情。

    這裏說的失儀並不是指喝醉了以後撒酒瘋,而是指中途離開。

    解手,如廁,什麽的都不行,一旦入宴,隻有宴散才能離去。

    三品的官員稍微控製一下,基本上是可以撐到宴會結束的。

    所以這個宴會的品階就被卡在了三品。

    至於殿門外,那就沒有這些顧慮。

    君前失儀怎麽說也得在君前不是,他們這群人跟皇帝可隔著老遠呢,雖說是群臣宴飲,但梁帝幾乎是不會到殿外來的。

    這也很好理解。

    殿外的官員他們體內的玄魂羸弱,在吃喝上麵,玄魂吸收的能力有限,等到玄魂飽和之後,那就等於正常人進食,到時候如廁不敢說,解手是必不可少的。

    萬一正巧梁帝出來了,你一官員正巧跑去茅房,或者正巧從茅房回來,一個大不敬的帽子就扣上來了。

    眾所周知,在皇帝跟前放個屁都算失儀更別說這種宴會中途離開去茅廁的了。

    容易被監察禦史給記小本本的。

    要知道監察禦史在皇帝跟前與不在皇帝跟前就是狼與哈士奇的區別。

    所以為了殿外官員的興致,皇帝是不會出太虛殿的。

    待太虛殿內所有人入座之後,梁棟不由得拱手對梁帝詢問道,“不知陛下有何喜事要宴飲群臣?”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