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與楚國結契

字數:5509   加入書籤

A+A-


    第219章 與楚國結契
    “風子,您來此地是為?”
    營帳內,楚君本欲與昭陽商議軍情。
    盔甲護身,嚴陣以待,另一旁,還站在一位風允不認識的壯年,看之,應該也是一位楚將。
    “天子伐楚,是為揚天子威勢。”
    風允開門見山,直言道:“前幾年,周王室京畿之地,災害頻發,即使有異人之力相助,也隻能草草平之。”
    “此為人力難敵天時。”
    “以至於周王室的威懾,在此代天子手中,大減,周邊多有不服之意。”
    風允隻能推測個大概。
    但因天子此番攻楚的多番命令,不顧一切也要滅楚,為此還讓出大部分利益與諸侯的行為來看。
    不難看出,周天子有意以伐楚來彰顯周氏之威嚴。
    以安四海五湖,周禮之道國。
    “揚天子威勢…”楚君聞聲,目蘊怒光。
    “以我楚人的死,來揚他的威嚴,我楚人若何?”
    “楚不尊周也!”
    從先君-羋熊至今,楚國皆是這般,被周禮之國排擠。
    至今強大了,也不被同視而待。
    楚君怒。
    但。
    “褒響之死,並非虛妄,楚君且記,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無辜之人,何憂借口。”
    楚國的罪是真的,所以楚君此時的怒,也隻能一怒,就哀歎罷了。
    “唉…”楚君重重一歎。
    一旁的昭陽冷麵,眼中卻滿是迷茫。
    風子欲為何?
    見此。
    風允也不與這兩人再做解釋。
    直言:“楚國四難,其瘟疫已解,水患由孫叔敖先生治理。”
    “如今尚存戰事之頹、民心之哀。”
    “允如今有兩策,可解此而難……但,允非楚人,亦非楚臣,行此而策,需楚君親令。”
    楚君聞言,壓製驚喜,下拜道:“請風子出仕楚國,寡人欲以國相之位……”
    國相。
    如今孫叔敖正為楚國相,這楚君倒是果決。
    不過。
    風允搖頭。
    “允不出仕楚國,隻是要楚君與允結契一書。”
    結契?
    楚君一愣。
    一旁的昭陽與那名壯漢對視,都在等風允後言。
    “何書?”
    楚君恭敬詢問,毫無君主架子。
    “若楚君能答應…”風允目視楚君的雙眸,一字一句道:“奴隸從軍,殺敵立功可為民,奴隸從農,耕作勤勞可為民,奴隸從工,建設利國可為民。”
    奴隸,三種為民之路。
    楚君蹙眉,但還是點頭,認可。
    其中奴隸從軍,殺敵立功,也可緩解戰事,他自無不允。
    而風允下一句,卻將楚君,昭陽與那名壯漢嚇了一跳。
    “楚君還需廢楚國,‘非權貴不得為出仕之行為’,讓君與民,再一次篳路藍縷,同甘共苦。”
    “不可啊,怎可!”
    楚君與昭陽還未出聲,那一旁的壯漢就緊忙喊道:“君上不可,那群庶民,怎能與我等同朝共事!”
    這根本是在毀壞楚國權貴的根基。
    如此事情,就是昭陽也不敢為風允說話隻能對那壯漢厲聲道:“子玉,禁聲!”
    成得臣,楚國成氏,字子玉。
    將昭陽勒令,他才收斂了激動的情緒。
    此時,營帳中,目光紛紛來到楚君身上。
    抉擇……
    風允不急。
    急的是楚君。
    “非要如此?”楚君低聲試探。
    他不認為風允會無妄而言。
    這契約,應該與風允的兩策有關係。
    此時……
    不等風允回答,楚君攥緊手心,目橫而睜,高聲道:“隻要風子能退六師,安民心,寡人以楚國國運起誓,應下風子契約!”
    說畢,楚君撕裂衣袍,劃破手掌,以鮮血而書方才所言。
    一時間,滿滿的血紅小字,布滿了帛段。
    楚君拿出腰間的君印,以血印下!
    “風子請觀!”
    楚君將帛書遞來,就再撕布條,包紮手心傷口。
    風允一閱,無差錯也。
    帛書之上,滿載楚國氣運與楚君氣息,如今隻需他也應下,就能成為屹立在楚國天地的一道枷鎖,束縛著楚君,讓其不敢違誓也。
    “楚君既已想好,那允也不作遲疑。”
    青簪化作青枝。
    風允手持而望上方。
    “轟!”
    營帳霎時間被一股強大的氣流,衝毀,露出陰雨綿綿的天穹。
    風吹衣袍鼓動,四周甲兵聽見異響,圍來。
    但楚君抬手,示意無事。
    就見,風允指著帛書,周身玄氣升騰,卷席帛書,而上。
    以諾天地之術!
    一幅圖,從玄氣中飛出——女媧伏羲手持規矩圖。
    圖化作兩位玄氣所成的參天巨人。
    似在觀閱,也是在證明。
    楚國的氣運也在此時飛出,化作吳回之相。
    吳回,對兩位巨人遙遙行禮。
    而帛書也從巨人手中飛去,落入吳回手中。
    楚國此時,皆可觀到。
    吳回化作一團火焰,攜著帛書成為一條鎖鏈,連向楚君!
    契成!
    以楚國氣運為牽引,吳回為證。
    楚君感到,自己心頭一頓,明白,這是對他的約束,不可違誓也。
    “楚君下令吧。”
    “呼!”
    烏雲密布之間,一道陽光從天空打下,照射在楚君與風允說站立之地。
    而隨著夏風,連綿幾日的陰雨也有了短暫的停歇,天空露出了明媚光彩。
    楚君感到臉上的溫暖,輕笑。
    “諾。”
    隨著楚君的命令,楚地上空的烏雲……緩緩退去。
    而那奴隸為民的三條道路,還有庶民也可入士的可能出現在楚人耳中時——
    “莫不是聽錯了?”
    楚人疑惑,讓那誦讀君令的人再說一遍。
    “……”
    聞聲果然如此,楚人有喜,但也不多,倒是那些奴隸聞聲後驚喜不斷。
    至於楚國權貴聽聞,都怒意不絕。
    “楚君也是權貴,怎能應下這樣的條件,風子再有能力,也不值得楚國如此!”
    已經逃至揚粵的楚國貴族,皆不認此令。
    但無論如何,楚國如今做主的,是楚君,他能代表楚國大勢。
    大勢所趨。
    風允也開始順勢而行。
    至於昭陽後來詢問風允為何要行此約定。
    風允隻言——
    當初成一策,化奴隸為民,激其勞力也。
    可楚君猶豫不決,如今,以此約,來推動此事,讓奴隸之階級,消去不留。
    至於為何要讓庶民出仕。
    天之多高,人心之多高,天之多廣,人心之多廣。
    若人世世代代無晉升,那人族亦世世代代無晉升,不利人族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