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 24 章 鋼鐵廠這邊……

字數:10374   加入書籤

A+A-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鋼鐵廠這邊的條件實在是太好了, 何成文、何成梁兩兄弟對於進廠之後的生活滿意的不能再滿意了,恨不得在這個工廠一直幹到老。
    在他們過來之前,家裏大人千叮萬囑,告訴他們到了城裏一定要聽姑姑姑父的話, 好不容易進了廠當工人端上了鐵飯碗, 可不能犯錯誤被趕回鄉下, 這年頭再遇到這樣的好事可不容易。
    兩兄弟也深以為然,之前都是不招鄉下戶口的呢,他們還以為上完初中就要回家種地了,沒想到居然還能進城當工人, 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 他們簡直要高興壞了。
    這會兒不用家裏大人叮囑, 他們都會異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工作的。
    而對於姑父姑父, 他們就更感激了。要不是之前姑姑姑父要求家裏人一定要送他們幾個孩子都去上學,他們現在根本就不可能通過招工。
    本來他們村裏知道城裏工廠招工的人很不少呢,年齡合適的一大堆, 但最後都卡在了識字這一關上,那些大人不識字也就不必說了, 他們年輕的時候還沒建國, 周邊也沒有學校,十裏八村能識字的也隻有寥寥一些,而到了他們這一輩,能像他們家這樣把所有孩子都送去上學的, 別說何家村了, 就是整個十裏八鄉也沒有幾家。
    最後整個村子加上他們兩兄弟,就隻有四個人通過招工進了廠當工人,其他人全部都因為不識字從報名那關開始就被刷下去了。
    兩兄弟是第一次明白了上學的重要性, 不上學就不識字,不識字就當不了工人,這會兒不用姑姑姑父說,家裏剩下的弟弟妹妹們都在拚命學習,爺爺奶奶更是放話說,隻要弟弟妹妹他們能讀下去,連高中也供呢
    而他們雖然才剛剛入廠,但也已經有了新目標努力工作,努力攢工齡,等著以後廠裏也分配他們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到時候就能把家裏人都接到城裏來了。
    兩兄弟從小到大進城的次數,一隻巴掌數的過來,每次進城也是到姑姑家這邊來的,其他哪裏都沒去過。
    現在終於遷了戶口,變成了城裏人了,他們自然也是想在城裏好好逛一逛。
    隻是通過招工進入鋼鐵廠當工人都一個星期了,他們去過的地方,也還僅限於自己住的筒子樓還有鋼鐵廠,每天兩點一線。
    鋼鐵廠作為幾萬人的國營大廠,下麵還有好多附屬小廠,麵積大的很,兩兄弟這一個星期連鋼鐵廠附近都還沒有熟悉呢,更別說去探索別的地方了。
    不過他們也不著急,之前姑姑說讓他們剛來的這幾天先努力摸清鋼鐵廠這邊的情況就行了,城裏的其他地方,姑姑和姑父有時間的時候就會帶他們去認認路的。
    來之前爸媽爺奶他們交代,廠裏放假的時候記得去姑姑家拜訪一下,跟喬爺爺喬奶奶問個好,兩兄弟也乖乖照辦,一大早就早起帶著爺奶給的錢和糧票,去這邊的百貨商店買了兩包糕點,然後才終於敢上門去。
    要是讓兩兄弟自己花一兩塊錢買這麽貴重的東西自己吃,他們肯定是舍不得的,也不敢花,他們之前上學的時候,兩兄弟加起來手裏能有個五毛錢就算多的了,家裏一年到頭賺的錢加起來也不過隻有一百多塊錢,還要送他們六個孩子上學,要不是姑姑姑父心善,經常會貼補,他們早就吃不起飯了,花一兩塊錢買糕點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奢侈了。
    隻是這次買是為了送給姑姑家的,之前他們報名的時候是姑姑一直帶著的,進廠的這一個星期,姑姑姑父更是沒少照顧他們倆,之後更不知道還要麻煩姑姑姑父多少事呢,他們現在肯定是要買些東西感謝的。
    更何況在他們記憶中,每次去姑姑家的時候,姑姑他們都會做一大桌子好菜招待他們,城裏的大米蔬菜雞蛋魚肉全部都要錢要票,不比鄉下方便,他們兩張嘴再過去一起吃飯,不是給姑姑家增加負擔嗎
    所以他們就更不能空著手上門去了,那就不是去感謝姑姑家,而是去打秋風了。
    兩兄弟都不是厚臉皮的人,做不出這樣的事情來,雖然花錢的時候有些心疼,但還是咬咬牙買了兩斤糕點和一些糖果拎上,專門挑的售貨員說最好吃的。
    糕點票和糖果票是跟同宿舍的工人借的,他們倆雖然現在戶口關係已經轉了,但是還沒到每個月分配糧票還有各種份額的時候呢,隻能等到下個月再領。
    買糕點糖果的錢也不是他們倆自己的,是家裏給的,這次他們來城裏之前,家裏人給了他們整整十塊錢,就這十塊錢已經是家裏最後的存款了,之前家裏好幾年的存款全都拿去囤糧了,剩下的這十塊錢本來是家裏留來應急的。
    可在他們兄弟倆進城之前,爸媽爺奶他們吧存款全都給了他們兄弟倆,就怕他們在城裏剛開始沒有發工資的時候沒錢吃不上飯,到時候還要再麻煩姑姑姑父他們。
    要不是這次買糕點和糖果,這十塊錢他們能一直存著不花呢。到現在都一個星期了,他們每天吃的都是從家裏帶來的窩窩頭和鹹菜,糧票愣是一張都沒舍得用。
    城裏吃飯不僅要錢,還要糧票,太貴了,錢和糧票都是家裏都是好不容易才給他們湊出來的,兩兄弟舍不得用,覺得吃自己從家裏帶來的窩窩頭也挺不錯的。
    他們也知道長期隻吃這一點身體肯定是不行的,但下個月他們就能發工資發糧票肉票了,到時候他們就稍微吃的好點,就先苦一個月的時間應該也沒事。
    “姑姑姑父好,喬爺爺好,喬奶奶好”
    兩兄弟一進姑姑家,就很懂事地挨個都打了招呼。
    “哎呦,你們倆就是英英的侄子成文跟成梁吧上次來的時候還是好幾年前,現在都長大了,還都是俊小夥,果然跟英英一家人。”喬竹芳看著長相很是俊俏的兩兄弟高興說道。
    何家人長得都不錯,何英英個子又高又漂亮,是十裏八村都數得上的漂亮姑娘,她大哥二哥跟兩個嫂子長相也都不差,生下來的兩個侄子自然也不會醜到哪裏去。
    再加上何家個子高的基因在那,兩兄弟從十三四歲的時候就開始抽條猛長,大侄子何成文已經一米八了,二侄子何成梁矮一點,但是也一米七多了,站在一起,真像兩棵挺拔的小白楊。
    喬竹芳一向是喜歡長的好看的人的,再加上兩兄弟還這麽禮貌,她就更喜歡了,招呼著兩兄弟趕緊進屋坐著,笑著道“可千萬別客氣,就當是自己家一樣,再加上你們在這邊也沒有別的認識的親人了,就剩你們姑姑,以後得常過來才是。”
    兩兄弟之前就來過一兩次,還是跟著爸媽過來跑腿送東西,與喬家接觸最多的就是經常過來他們家的姑父了,這會兒沒有想到姑姑的婆婆對他們態度這麽好,還這麽親切,一時之間都有些不好意思。
    “嘉嘉表妹呢是出去玩了嗎我給她帶了糖。”何成文沒有看到表妹的身影,疑惑地問道。
    何英英笑著擺手道“她才三歲多,可不敢讓她一個人出去玩,這會兒正在睡午覺呢,不過估計一會兒三點也就醒了。
    你們快坐下吧,到了姑姑家就別客氣了。對了,這一周在廠裏過得怎麽樣我在後勤也不能經常過去看你們,你們可別被老工人欺負了。”
    何成文連忙擺手道“沒有這回事,帶我們的老大哥對我們都挺好的,很耐心。我跟成梁這一個星期日子過的可好了。”
    何成梁在一邊也跟著點了點頭,不過他跟大哥也知道,帶他們的老大哥對他們這麽照拂也是因為喬爺爺的緣故,喬爺爺在鋼鐵廠的地位真的好高,很多工人都尊敬喬爺爺呢。
    不過越是知道這個,兩兄弟就越努力,不敢張狂一點,生怕行差踏錯,給喬爺爺招黑,到時候再牽連姑姑。姑姑跟姑父已經幫了家裏太多了,他們可沒有那個臉再給姑姑跟姑父家裏添麻煩。
    喬嘉嘉午覺睡醒了,一邊打哈欠一邊從屋裏走出來,看著兩個表哥都在,很是乖巧地打了個招呼“大表哥好,二表哥好。”
    因為見的次數少,何成文、何成梁對這個城裏的小表妹是有些陌生的,這會兒小表妹還這麽乖巧地跟他們打招呼,他們有些緊張地說道“表妹好”
    說完,他們又趕緊把自己帶過來的糕點和糖果都拿出來,放到了表妹麵前說道“這是我們買的糕點和糖果,不知道表妹愛不愛吃。”
    喬嘉嘉作為喬家唯一的小孩,各種糕點糖果水果罐頭,還有其他小孩兒一年都吃不上一次的稀罕零食,家裏全都是由著她吃的,從沒有缺過,所以她對別人稀罕的不得了的糖果零食就有些興致缺缺了,不是那麽討厭但也不是那麽愛吃。
    隻不過她也可以看出兩位表哥有些緊張的心思,再加上每次去姥姥家那邊,幾位表哥和柔柔表姐都對她很熱情,把她當成貴客,對她還挺不錯的,這會兒表哥到她家了,禮尚往來嘛,她也願意對表哥熱情點。
    “超級謝謝表哥啦,我都喜歡吃呢”喬嘉嘉眉眼彎彎,很是歡快地說道。
    兩兄弟聽到這話很是高興的說道,“那下次我們過來還給你買。”
    何英英趕緊說道“你倆千萬別再買了。家裏就她一個,現在這些就夠她吃好久的了,你們再買就該吃不完了,我還怕她吃太多把牙吃壞了。
    下次過來也不許再捎東西過來了,你們倆才剛進廠,還是學徒工呢,每個月的工資都自己攢著,我是你姑姑,也不是外人,下次就直接過來就行,那些東西就不用再買了。”
    喬竹芳在一旁也很是讚同的說道“你們姑姑說的對,下次來不許再帶東西了,都說了把這當自己家一樣,那麽客氣幹什麽你們現在年紀還小,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呢,平時有錢就多買點東西自己吃,身體是第一位。”
    兩兄弟不是不分好賴的人,也知道喬奶奶和姑姑說這些話的好意,都一起認真地點了點頭。
    而何英英也知道這兩個侄子的秉性,這會兒說不讓他們帶東西上門了,他們就肯定會怕自己以後過來白吃白喝,估計以後沒事就不敢過來了。
    想到這裏,何英英就說道“你們以後可要記得勤上門,到時候可有的事情讓你們跑腿呢。以後萬一我們都加班有事,還得麻煩你們這兩個做表哥的去接送嘉嘉上學放學呢
    正好再等一個多月就又到了囤大白菜的時候,我們家人手少,以前每年都得跑不少趟才能把白菜搬到外麵菜窖裏,到時候你們兩個可以過來幫忙,這樣我們也能少跑幾趟。
    還有每個月星期天買煤的時候,要用人家那邊的拉煤車,還得提前掛號,幾點去都是有規定的,這有時候要是嘉嘉她爸跟她爺爺突然有事星期天還得加班,就得我跟嘉嘉她奶奶兩人去拉了,現在有了你們兩個,以後就算嘉嘉她爸跟她爺爺有事不在,我們也能多個幫手了。”
    雖然何英英說這些本意是想讓兩個侄子多上門不要有心理負擔,但說的也是實話。喬家人口少,比起那些家裏人口多的,在做這些事情上,還真不占優勢,現在多了兩個侄子,平時要是有事叫他們來幫個忙也方便。
    兩兄弟聽到終於有自己可以幫忙的,興奮的不得了,拍了拍胸脯保證道“到時候姑姑隻管叫我們,我們倆有的是力氣。”
    “好,那以後姑姑要是有事可就全交給你們兩個了。”何英英笑著道。
    之前何英英就已經說好了等兩兄弟安頓下來,就帶他們在城裏到處逛逛,正好今天下午她沒事兒,可以先帶著兩兄弟把這邊的百貨大樓,百貨商店,各個供銷社,國營菜店,國營肉店、電影院都先踩踩點,以後他們沒事的時候也可以自己去。
    喬和平這次倒沒有陪著一起去,主要是今天的天氣實在好,他得幹活,馬上要入冬了,得把家裏的大厚棉被全都拆起來該曬的曬,該洗的洗,這種費力氣的事情一向都是他跟他爸爺倆幹的。
    喬嘉嘉也沒有跟著媽媽還有兩個表哥一起出門,而原因主要是在於她要跟爺爺學德語。
    之前她一兩歲的時候,家裏人覺得她太小,怕外語教的多了,她說話的時候會弄混,所以就隻教了她俄語。
    俄語是跟漢語學說話的時候一起學的,到現在已經說的很溜了,不過當時家裏就隻教她說,沒教她怎麽寫呢誰會交個一兩歲的孩子寫字呢所以現在家裏看她對學習感興趣,終於決定教她寫俄語,順便學著說德語了。
    本來是固定每個星期天上午教她幾個小時的,但是今天上午她和媽媽還有奶奶一起出去看電影了,於是學習就挪到了下午。
    而且要不是她堅持,今天連下午都不用學了呢。家裏人都覺得她還不到四歲,學習不用抓的那麽緊,平時有時間就學,沒時間就算了。
    可喬嘉嘉前世做了二十多年勤奮的好學生了,雖然這一世打算活的輕鬆些,但是擺爛久了,她還是有些不適應,反正一個星期也就學幾個小時,也不是太累,多學一門語言總是沒錯的,以後萬一要是可以出國去德國旅遊了還省的請導遊了呢。
    家裏人都實在是太寵她,已經到了溺愛的地步,喬嘉嘉覺得要是再不稍微的嚴格要求一下自己,依照家裏人這種疼寵的程度,隻要他想出去玩,幾個小時的學習時間立馬可以拋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算她再聰明,這德語沒個七八年也學不會了。
    於是這會兒她跟著爺爺學習,奶奶在一旁時不時的就覺得她學累了,要給她送吃的送喝的過來,而爸爸這是一個人的跟著家裏那些被褥戰鬥,忙得熱火朝天的。
    “好了,今天就學這些,嘉嘉去玩吧”喬秋生摸著寶貝孫女的頭發笑著說道。
    喬秋生他自己是個“卷王”,勤奮的不得了,可是對於孫女他就舍不得嚴格要求了,隻教了一會兒,就怕累著孫女了。
    喬嘉嘉她看著本子上那寥寥一點的筆記,又看了看客廳裏的大鍾,這好像連一個小時都還沒過去吧
    她立刻板著小臉嚴肅的說道“我還要繼續學,不要出去玩。”
    “今天學的已經夠了,嘉嘉那麽厲害,一個小時學會這些肯定是費了很多力氣,咱們讓腦子休息一會兒,玩一玩吧爺爺之前去廣交會帶回來的那些玩具,嘉嘉不喜歡嗎”喬秋生很有耐心的說道。
    喬竹芳也點了點頭,“對呀,咱們嘉嘉已經夠厲害了,去玩一玩吧你看你這手指頭,握筆都握紅了。”
    以前教孫女學俄語的時候,也就是每天跟她說著話而已,可不用寫這麽多字。
    這會兒喬竹芳看著孫女小小的手握著筆,手指頭都被磨紅了,心疼的不得了,恨不得趕緊把孫女帶出去玩放鬆一下。
    喬嘉嘉臉蛋皺了皺,她第一次覺得學習是這麽困難的事情。
    還好她是小孩,有胡攪蠻纏的資格,爺爺奶奶又疼她,在她的強烈要求下,最後還是繼續又教了她半個小時,不過之後就怎麽也不肯了,一定是要帶著她玩一會兒,放鬆放鬆眼睛的。
    喬嘉嘉以為她自己已經夠鹹魚了,到了現在才開始學寫字,但是她發現家裏人能讓她更鹹魚。
    還好雖然隻學了一個半小時,但是剛剛爺爺教她的也都記下來了,效率非常高,她非常滿意,那就歇一歇吧。
    但這會兒喬嘉嘉也不想去玩她的那些玩具,於是選擇跟奶奶一起聽收音機。而爺爺又開始給家裏進行大掃除了。
    喬嘉嘉發現爺爺好像是有些潔癖在的,平時在家裏有事沒事就喜歡給家裏來一個大掃除,自己跟媳婦的衣服更是脫下之後就洗,喬嘉嘉就從沒有在家裏看到過放隔夜的衣服。
    而她爸已經把那些被褥床單全都洗好,放到外麵晾曬了,這會兒歇下來則是跟家裏打了個招呼道“我先出門去買菜了,家裏沒有什麽菜了。”說完就帶著票證拎著菜籃子出了門。
    家裏無所事事的就隻有喬嘉嘉和奶奶了,可是家裏的兩個男人卻從來沒有覺得這有什麽不對,平時恨不得把家裏所有的事情都大包大攬,根本就沒有讓媳婦兒一起幹活的想法。
    喬嘉嘉覺得不管放在哪個年代,她爸爸跟她爺爺都是那種超級適合結婚的對象了,勤勞能幹顧家還超級疼媳婦,沒有大男子主義,吊打當下九成的男人了。
    有爺爺和爸爸這兩個例子在,喬嘉嘉忽然覺得自己以後長大談對象的標準都拔高了。
    “我們回來了。成文、成梁你們一會兒別走,晚飯就在這吃。自從你們進了城,還沒在姑姑家吃過呢,今天正好一起吃頓飯,也算是慶祝你們終於當上工人。”
    在外麵逛了一下午,到了五點多的時候,何英英又把兩個侄子都領回了家。
    下午他們過來的時候帶了兩包糕點還有糖果,何英英知道他們的樸實的性子,他們自己就算有錢也肯定是不舍得買這些吃的,也就是今天上門不好意思空著手,這才這麽舍得。
    經曆了之前囤糧的那件事,娘家剩的錢絕對不多,給兩兄弟帶進城來的錢能有個十塊就不錯,他們現在還沒發工資,兩個人一個月就靠著家裏帶來的那點錢日子過的肯定難,這會兒又花了一兩塊買了這些糕點當上門禮,這手頭就該更緊了。
    讓兩兄弟再把那些糕點糖果拎回去,他們肯定是不願意的,再加上這些東西買了也不可能退回去,要是拎回去自己吃,兩兄弟指不定吃的時候怎麽心疼呢說不定還會鎖住櫥櫃裏留著下次回家的時候再帶回去,依著何英英對兩個侄子的了解,這樣的事情他們還真的幹的出來。
    這會兒倒不如她把這些東西收下,接下來多讓兩兄弟上門吃幾頓飯,等一會兒他們臨走的時候一人再塞幾塊零花錢,接下來一個月的日子他們應該也能好過些。
    何成文、何成梁兩兄弟本來不好意思還想拒絕的,他們知道城裏每個月的口糧都是固定的,他們多吃一口,姑姑他們就得少吃一口。
    但是喬竹芳也過來跟著兒媳婦兒一起拉著兩個人坐下,不讓他們走,再加上喬秋生這個一家之主也發話了,最後兩兄弟隻得留下跟著一起吃,不過他們一邊吃一邊想著以後一定要多幫姑姑家做點事情,來之前爸媽爺奶他們可都是交代過。
    飯桌上在何英英這個姑姑問起廠食堂怎麽樣的時候,兩兄弟壓根兒就沒回答上來,被知道了他們倆為了省糧票和錢,壓根就沒舍得去食堂,天天啃帶來的窩窩頭鹹菜,就這樣捱過了一個星期。
    何英英生氣就不說了,兩個大小夥正是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年紀,又在廠裏當工人,每天的活也不算少,隻吃那麽點怎麽能夠呢早晚把身體熬壞了。
    喬竹芳本就是個心軟的性子,再加上這兩個孩子也不是外人,而是兒媳婦的侄子,又是這樣懂事的性子,實在讓人心疼。
    她當即就把家裏這個月還沒有用完的糧票拿了一些給兩兄弟,還塞了好幾塊錢,語重心長的說道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可不能糟蹋壞了,這些糧票和錢你們拿著,也不用不好意思拒絕,你們現在已經是工人了,下個月工資糧票還有各種補貼就能下來了,又不是白拿怕以後還不了。
    要是你們不要,我可就讓你們姑姑以後下班拽著你們過來吃飯了。”
    兩兄弟最後是眼睛含著淚收下這些的,他們覺得姑姑一家人都實在太好了,心裏發誓以後一定不能做白眼狼,忘記姑姑他們的恩。
    時間過得很快,兩兄弟在鋼鐵廠這邊的日子也慢慢上了正軌,跟喬家這邊往來更密切了。
    筒子樓裏的鄰居們都知道,喬家有兩個很懂事的侄子,時不時的就要過來幫忙做些事,長得還很俊俏呢,是兩個帥小夥。
    而對於喬嘉嘉來說,兩個表哥進城當了工人,最大的變化就是每天上學放學接送她的人選就更多了,平時周末爸媽爺奶沒時間的時候,兩個表哥還經常帶著她一起出門去玩呢。
    相處久了,對於這兩個表哥,喬嘉嘉還是很喜歡的,兩個人都是那種知恩圖報的性子,爸媽對他們越好,他們就越是想回報幾分。
    平時有什麽需要他們幹活的事情,他們就跟打了雞血一樣,恨不得超額完成。
    喬嘉嘉超喜歡這一世的親人,真好,大家都是很好的人,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