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

字數:7499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的幾日,趙駿安排了任務,就開始正式在北平城內外走
    他四處巡視,俯瞰整座城池,也在城外視察情
    最近天氣愈發炎熱,幽燕有可能會出現旱災,因此還是要做好幾手準
    一是讓官府聯合世家,調動百姓挖溝
    二是從汴梁調集糧食過
    自從河北與汴梁的直通運河開通之後,就有運河能夠直接從汴梁送糧到涿
    運輸能力加強,抗災能力自然提升,足以應付可能會來的旱
    另外就是對北平城進行一定改造規
    包括在哪些方麵大興土木,從南方調集人力物力,開始興建水泥廠、磚
    這也是為以後大宋進行城市化發展做出一定的經驗積
    畢竟汴梁雖然已經在開始往現代化發展,但實際上內城與外城都沒有太大的改動,隻是城外在建樓房而
    並且汴梁城外新建的筒子樓排汙能力也是個問
    最早的筒子樓建設時是沒有下水管道的,百姓居民如廁隻能用馬桶,然後自己提下去倒進化糞
    有專門的糞工會處理這些糞便,他們由朝廷雇傭,最後製作成肥料賣給農民,成為開封府一部分財政收入的來源之
    直到去年開始,新建的樓房才開始用塗漆鋼管做下水管道,在樓房附近地下修建化糞池,才有了稍許改
    這也是為什麽說城外住高樓大廈,外城和內城都隻是平房木屋,城外卻是貧民窟的其中一個原
    雖然住高樓大廈,可民用基礎設施,生活配套設施以及地段方便程度都不如城裏,自然也就隻能讓外來務工人員居住,成為了貧民
    趙駿認為,北平地理位置優渥,東北三省雖然還沒有收複,但大宋可以先利用東北的少數民族來攫取資
    並且幽燕路本身就有資源,像石城,也就是後世唐山便是鼎鼎大名的鋼鐵生產基
    正所謂世界鋼鐵看中國,中國鋼鐵看河北,河北鋼鐵看唐
    如果把唐山和邯鄲這兩個後世中國數一數二的鋼鐵生產基地充分發揮出作用,那麽大宋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工業積累,完善工業初級階
    除此之外,沈州與新州,也就是沈陽和張家口地區會作為連通蒙古草原與東北三省的貿易渠道路
    那麽最後這兩條道路最終的交匯點就一定是北平
    所以北平未來繁華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僅是當下地緣因素,後來的曆史也早已經證明了這一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大宋朝廷趁著北平城遭受戰火洗禮,百廢待興的情況下,進行現代化城市建設,就是最好的選
    比如大宋完全有能力在廢土上重新改造下水道,修築城市用水、用電係統,規劃新的坊市、商業街、居民樓、火車站、工業產區等
    這就相當於把北平城回爐重造,打造一個現代化城市樣板,以後大宋其它城市建設的時候,也好有個參
    基於這方麵的考慮,趙駿在北平多待了幾天,一直到五月中旬才出發前往石
    古代石城具體位置是在後世唐山市的開平區,距離唐山市市中心有八九公裏,在宋代這裏隻是普通的村
    唯一不同的是,早在唐代就有人在這裏發現了金礦,不過不是在唐山,而是在唐山以北遷西縣,燕山山脈裏的金廠峪鎮,距離唐山市八九十公
    趙駿其實並不知道唐山市的自然資源並不是在市區,而是在下麵的灤洲、遵化、遷西等地,當他抵達石城的時候,一時間大失所
    石城和幽燕路其餘縣城沒什麽區別,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仿佛一眼看不到盡頭,到處都是村莊和田野,一座孤零零的城池樹立在平原上,談不上荒涼,也談不上繁
    遠處官道偶爾會有那麽幾個商隊路過,從遼陽過來,然後順著河北南下至涿州,再通過永濟渠直達汴梁,最多就是在當地休息一下而
    除此之外,就是森林資源比較多,周圍平原上,曠野裏,到處都是叢林,越往北的燕山山脈,林木更加茂
    正是晌午時分,太陽愈發火
    灤州知州以及石城縣令聽說趙駿過來,帶著一幹官吏,前來迎
    燕雲十六州回歸之後,北方複歸唐朝舊
    比如張家口那邊遼國叫奉聖州,唐朝叫媯北京這邊遼國叫南京府,唐朝叫幽唐山到秦皇島這一塊遼國叫平州,唐朝則是灤
    大宋一直宣傳法理繼承唐朝,因此很多行政規劃上,都依照唐朝舊製,新收複回來的燕雲十六州自然也不會有區
    “下官拜見知院!”
    灤州知州周邦禮,石城縣令趙輝以及州衙通判、推官、州尉,縣裏縣丞、縣尉等大小官員齊
    要知道現在一個州,一個縣的官員可熱鬧了,有中央警察部以及路警察司共同下轄的州警案、縣警局,由州尉和縣尉執
    還有稅務部下轄的國稅局分局,地稅局分統計部下轄的審計局,大理寺下轄的大理院,監察部下轄的監察院,交通部下轄的交通局,自然資源部下轄的資源局等
    總體上雖然沒有後世一個市、縣的政府職能多,但基本的逐級化、具體化、對口化以及責任化都已經完善,製度也相對健
    即這個部門具體負責什麽事情,免得再像以前那樣各級職能不明,互相推
    隻是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一個縣,可能人口也就幾萬人,但有品級的官員卻有十多個,甚至二十多個,官員數量上非常
    但你就說有沒有解決冗官問題
    隻要官員不再像以前那樣,隻是有個閑散的官職每個月領工資不幹活,而是有具體的職務具體的工作,那麽就不算冗
    趙駿看著這些官員也是頭大,他走下馬車,麵色有些不愉道:“你們一個個都很閑嗎?現在幽燕連日來沒下幾場雨,有旱災的跡象,不去做自己衙內的活,在這裏做什麽?”
    外麵那些官員都是一驚,一個個麵麵相覷,後背上隻覺得寒毛倒豎,站在原地走也不是,不走也不
    還是陪同他過來視察的楊畋連忙解圍道:“知院,是下官的失職,這幾天一直忙世家的事情去了,忘記照會灤州府衙,讓他們隻令幾名主要官員過來接待即可,他們會錯意,全都來”
    “除了灤州知州、石城縣令還有灤州石城自然資源局的官員以外,其餘人都散了”
    趙駿擺擺手道:“以後接待上官,隻需要主要官員去接待即可,其餘官員除了對口對項者,都要在自己衙署做好本職工”
    “是!”
    諸多官員這才如蒙大赦,紛紛離
    城外就隻剩下灤州知州周邦禮,石城縣令趙輝以及灤州自然資源案、石城自然資源局的兩名官員,其餘人都走
    等人都走後,趙駿才環顧四周,隻看到這是石城城西的官道,官道現在已經被他的衛隊堵住,雖然本來就沒什麽人,便也還是說道:“先在城外找片空地安營”
    他的衛隊人太多了,有三百餘眾,馬車輜重也多,平日裏路過州縣的時候,都不是住在城裏,而是直接在城外紮
    石城縣令急忙說道:“知院一路旅途勞頓,下官已經在城裏預備了酒”
    “嗯,那好,先去吃飯”趙駿點點頭,隨即下令讓衛士在城外安營,他與陪同官員進
    不過等他走進城門的時候,卻沒有立即去縣衙,而是忽然又改主意,登上了城牆,四處眺
    就看到石城四處平坦,一片一望無際的平原景象,唯有北麵燕山山脈,高聳入
    這裏哪來的礦?
    趙駿皺起眉頭,目光望向了北方的燕山山
    他不是唐山人,不管是後世還是現在,都是第一次來唐山這一片區
    由於對唐山不了解,因此在沒來之前,趙駿還以為唐山市應該是一片有礦區的地方,最不濟也該有座叫唐山的
    結果這裏別說山了,就算是幾十米高的小丘陵都少得可
    照現在這樣,唐山市市區就不太可能有礦即便有礦也應該是深埋在地下,否則古人早就已經開始采礦煉
    趙駿站在城頭上,頂著炎炎烈陽,身後諸多官員都擦了擦汗,卻沒有一個人敢說
    過了片刻,他才問道:“石城自然資源局局長在何處?”
    “下官”
    有個三十多歲的官員站出
    趙駿問道:“石城你們勘探過嗎?有沒有深挖過地下,看看礦產,這是你們自然資源局的任務”
    那官員拱手說道:“回知院的話,石城自然資源局是在前年石城官府建立後才開始組建,我們的人員不足,不能勘探全縣每一處,但也確實勘探過,主要的資源就是木”
    “沒有其餘煤炭、鐵礦之類的礦產?”
    “沒”
    “這樣嗎?”
    趙駿皺起眉頭,隨後又道:“灤州自然資源案的人呢?”
    “下官”
    灤州自然案的知案站出
    跟後世一個省的政府職能部門為廳級不同,宋代高級衙署往往叫某司,比如三司,經略安撫司、轉運使司,提點刑獄司等
    司的下級是案,如三司當中的鹽鐵司下轄兵案、胄案、商稅案、都鹽案、茶案、鐵案、設案等七
    原本案的主官叫點檢文字,副官叫孔目,並且各部、司、案上下級也非常混亂,有的時候下級單位也稱某部某司,景佑改製之後,就進行了調
    比如案的主官改為權知某某案,簡稱知確定部、司、案、局四級,對應後世省部、市廳、縣處、鄉科,各有份內職
    見應事主官過來,趙駿問道:“石城以及周邊的自然資源分布是什麽狀況?有沒有煤礦,鐵礦?”
    知案回答道:“暫時尚未勘探,也沒有發現煤礦和鐵我們灤州自然資源案組建的時間太短,現在隻是召集各縣的人員把自己縣裏情況勘探一番,但很多深山老林”
    “嗯,這不怪你,那從以前地方上有沒有發現礦產?你們有沒有詢問過當地百姓,看看他們在山裏發現過什麽東西嗎?”
    趙駿又
    知案想了想道:“有金礦,不過荒廢已”
    “哦?在哪裏?”
    “在遵化東北的黑石山”
    “你把位置標出來我看”
    趙駿向身後擺了擺
    江大郎會意,從懷裏掏出兩份地
    第一份是古代灤州地圖,第二份則不簡單了,是現代地
    這是畫師根據趙駿那份中國地圖畫的,裏麵截取了現代北京以及周邊大部分地區,內容很詳
    畢竟古代和現代名稱有區別之處,趙駿之所以能夠確定石城就是後世唐山市,就在於有這份後世地圖,加上古代地圖做對
    江大郎把兩份地圖交給趙駿,趙駿隨即將古代那份遞給自然資源案的那官
    雖然是古代地圖,但實際上還是根據趙駿那份現代地圖繪製,隻不過裏麵的城市標注是古代標準,最典型的是現代地圖上有天津市,古代的那份沒
    那官員見到這份地圖非常驚訝,可太詳細了,想了想指著上麵遵化縣的東北方向四十公裏外道:“大概在這個位”
    “”
    趙駿拿了自己那份現代地圖做參照,看到相同位置,上麵標注的是後世遷西縣下轄的金廠峪
    顯然在宋代還沒有遷西縣,這裏屬於遵化縣的管轄,難怪石城沒礦,感情全在遵
    這也正常,後世這些地方都歸唐山管,趙駿沒來過唐山,對這裏不了解,地圖上也沒有山、礦之類的標注,自然就不清楚這裏具體情
    現在親自到了當地,這才明白,估計唐山市區不產礦,礦產全部來源於北麵的燕山山脈,隻是從山裏把礦運到唐山建設工業而
    想到這裏,趙駿在遵化、遷西以南,石城以北,玉田以東,遷安以西的這一大片區域畫了一個圈道:“灤州知州何在?”
    “下官”
    周邦禮連忙站出
    “你即刻組織全灤州自然資源部門相關人員,對這一片區域展開地質勘探,深入山林,尋找礦”
    趙駿點了點地圖位置道:“即便要掘地三尺,也要把礦找出來,聽到沒”
    “是!”
    周邦禮大聲應
    “”
    趙駿收起地圖,環視四周,說道:“石城是這個好地方,以後把灤州治所遷移至此,待礦產找到之後,就要在南麵建立港口,大力發展!”
    隻要石城鋼鐵廠建立起來,何愁大宋缺少鋼鐵?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