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星座
字數:2230 加入書籤
華盛頓。“我們要對火星以外的深空開展密集探測計劃,主要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或者海王星,其中包括可能的載人登陸行動。”羅伯特的第一句話就讓馬斯克驚訝地張開嘴,不確定地看向其他人。波音、洛馬、格魯曼等軍工聯合體的代表都是副總裁以上的高管,他們的表情也同樣精彩。他們來這裏的原本是因為naca放出了擴大火星計劃的風聲來競標,但人剛剛到齊就聽到了這個爆炸性的消息。他們齊齊看向正前方的羅伯特,沒有發現開玩笑的意思。論深空探測,naca的地位至今為止依然是遙遙領先的前列,這還是千禧年後砍掉了絕大部分探測計劃的結果。最後一次接近成功的計劃是2005年的木星探測計劃,與重返月球乃至登陸火星的“星座”計劃同時期提出,但也在2006年被取消。從旅行者計劃到伽利略計劃再到卡西尼,小行星帶以外太陽係所有的巨行星naca都有過不同程度的探測數據,開展後續計劃並不困難。但其中的載人登陸就很值得琢磨了,登陸這些極其遙遠的天體難度比登陸火星高得多,周期漫長且收益極低,完全看不出有什麽必要。不過即便是不理解也沒人提出為什麽,畢竟不管最後成不成功,都需要他們拿著聯邦政府的巨額預算開展研究。眾人的鴉雀無聲完全在羅伯特的意料之內,他仿佛是不給他們拒絕機會一樣飛快地補充道:“華國人要登陸月球,所以我們和他們登月競賽;華國人準備登陸火星,所以我們有了戰神阿瑞斯。這嚴重違背了naca的開拓和冒險精神,即使要競爭我們也應該比誰做得更好,而不是說:我們也能。我們要像阿波羅計劃對東方計劃一樣,去做那些前人還沒來得及做到的偉大事業,真正意味著征服宇宙的超級計劃。總統已經擬定草案,準備對太陽係另外極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木衛二和土衛六進行載人探測計劃,同時對太陽係最遠的行星海王星發射探測器,研究可能來自柯伊柏帶捕獲的衛星海衛一。三個計劃分別以歐羅巴、泰坦、三叉戟命名,總稱為‘星座’計劃,整個星座計劃將以核推進為主要動力,並在十年內完成三個主要子計劃,完成在太陽係尋找生命的任務,並使人類具備完全的太陽係航行能力!”“……”馬斯克左看右看,見其他人依然沉默不語,想了想舉起手,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恕我直言,如果總統打算像肯尼迪一樣在電視上發表這個計劃,那《十年計劃》的預算要翻上至少一倍。”《十年太空係統建設計劃》7月底發布到現在已經5個月,根據計劃2018財年的naca預算為498億美元,之後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礎上增加2.5%。到現在為止naca才剛剛花完2017財年的預算呢,雖然有一大堆項目,但在2018財年占去的也才不足二分之一,在剔除了坑爹到一發50多億美元的老sls火箭以後,這麽多預算還真有種有錢不知道怎麽花的感覺。當然這主要是因為眾多計劃才剛剛啟動,最耗錢的中後期還沒有到來,餘錢留到下下財年甚至都有緊張的可能。而土星、木星兩個載人登陸計劃的工程難度更是超乎想象,至少要把當前所有技術革新一遍才能進行,否則10年內宇航員甚至飛不到那裏。核推進隻是整個計劃的基礎要求,這也意味著可怕的成本飆升。一座能推動大型飛船前進的核反應堆價值不會比航母反應堆更低,組合在一起的造價可能還會略超一艘核航母。以前阿美航天界普遍樂觀認為《十年計劃》的5500億美元總預算非常充足,但如果加上星座計劃可能隻夠開個頭。甚至馬斯克認為十年一萬億美元都有些麻煩,這其中的難度估算起來都令人絕望。然而事實證明naca的決心超乎想象的堅定,對他的質問羅伯特隻是簡短地回答了一句:“《十年計劃》即將取消預算限製,它將超越阿波羅計劃,成為往後10年聯邦政府的主要工作,如果有必要,我們甚至會縮減軍事支出來達成這一目的。”這幾乎是明擺著告訴所有人聯邦政府會全力支持naca,能說出連軍費都要讓道,不是羅伯特瘋了就是政府真的下了極大的決心。哪怕真假未定這句話也值得馬斯克為之動容,naca追加星艦助推器采購數量至15枚的原因他已經知道了,不是想象中的為登陸火星做準備,而是為了半人馬座計劃。後者模仿雙子星計劃要每兩個月執行一次登月任務,目前內部消息是已經定下來的就有6次,從半人馬座1號到半人馬座6號需要送至少18名宇航員踏上月球。原本他認為這是把重心轉移到月球上來,但現在看來隻是代表了宇航局更加瘋狂的野心。……與此同時,總統府內的約翰和幕僚們也在關注著羅伯特與眾多航天企業的會麵。“十年時間,通過對木星以及更遠的幾個天體進行載人探測,我們將獲得在深空長期生存以及進行建設的經驗。再通過月球建設積累的技術,2028年的時候naca將基本具備前往柯伊柏帶建造避難所的能力。”克萊爾一邊說著的時候還在約翰辦公室牆上懸掛的太陽係星圖上比劃,原來的世界地圖早已經撤下。“在那時我們依托月球和火星的資源一起供應建設木星、土星的中轉基地,並以那裏為依托建設太空港口,最好再以海衛一為前哨,再用10到15年前往柯伊柏帶建設避難所,總計劃耗時不超過30年。這是一條從地球一直延伸到海王星,通過六個星球的資源的不斷接力,打造一條能夠存續文明火種的逃生通道。”約翰怔怔地看著克萊爾畫出、貫穿了幾乎大半星圖的白色線條,已經能夠想象到人類如何拚盡全力才能在這條跨越星係的路途上艱難跋涉。他仿佛看到了一隻隻螞蟻從蟻巢中不斷走出,前赴後繼地死在前往終點的道路上,而作為最靠近蟻後的那隻螞蟻,他甚至看不到最終成功的那一天。一束信號就需要人類用三代人的青春去掙紮求生,那它的主人到底會是如何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