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試車

字數:3094   加入書籤

A+A-


    “五個探測器,五個探測點。”鍾成雙手撐住會議桌,眾人的麵前漂浮著一副超大的火星彩色地圖激光投影,而且精細度超高。以前經常拿來放ppt的白板已經很少使用,大多數時候人們都更喜歡用更加科幻的激光投影器。這台桌子是新遠在天幕三號任務後捐贈的,應用了最新的激光技術,首次做到了大範圍三維立體彩色投影,精細度已經達到了中高端投影儀水準。市場上壓根沒有同級別產品,鍾成僅僅是從安裝時偶然看到的豐富精密器件,以及開機時的可怕耗電量上,就能知道它絕對價值不菲。但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現在開會時總算有種在星空中揮斥方遒的感覺,手指一拉就是太陽係的巨幅星圖,操控者甚至會有種超越地球的飄忽感受。懸浮的火星地圖上高亮顯示了五個地點,都是各組專家精挑細選出來的結果。林炬掃了一眼,然後稍稍皺眉。這些探測器都離零號平原太遠了,尤其是被基地寄予厚望的天問五號,因為最被重視直接安排去了南極的冰蓋。那裏是整個火星被認為最有可能有水的地方,祝融號所攜帶的全套化工設備運轉的重要基礎就是水。基地依然打算向零號平原發射探測器,不過不單獨發射,而是裝進祝融號的貨艙裏,後者可以裝載60噸貨物,順便塞一個火星車輕而易舉。新增火星車質量在4噸左右,核動力且配備有機器人和無人機,偵測範圍極廣。原計劃是讓祝融號在南極邊緣落地,然後新增的兩個大型火星車慢慢挪到零號平原附近。但南極就太遠了,即使核動力火星車能跑過去也很有可能因為機械故障倒在路上。不過他無意改變航天局已經定好的目標,想了想插了一句:“祝融號降落的地方正好是在南極上,那裏的地形其實不利於建設居住區,價值也不算高,我們應該再在南極周邊稍低一些的維度尋找未來合適的居住地。”說著他把手放在了零號平原到南極點的中線位置附近,那裏顯示的地形較為平坦。“再增加一個火星車,就以我們校企聯合的名義開展,反正研發費用都攤的差不多了,也多花不了多少錢。”林炬已經做好了獨立推動的準備,以避免因為預算被否決,但事實超乎他的想象。鍾成聽了之後認真地朝他手指所在的地方看了一小會兒,然後環顧四周問道:“大家的意見呢?”零零散散幾句回答過後,鍾成直接拍板:“虱子多了不咬人,五個六個也區別不大,還是直接給天問六號的序號吧,小林,新遠能不能及時交付發射?”“額……”林炬還在震驚他的果決,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當然沒問題,這都是通用底盤。”實際上從月球上開采冰、核發電車到天問係列的“螢火”火星車,雖然體積重量上略有差異,但底盤以及結構、零部件等基本都是通用設計,不但降低了成本,還極大提升了交付速度。“那就沒什麽好爭議的了,在座的有很多人也參與了深空探測計劃的論證研究,我們要明白現在的航天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我們的目標已經從一點點去觸摸未知,變成了了解未知。需要考慮的第一因素不是金錢,而是我們的視野能夠擴展到多寬、多遠。”……西北,某數字代號基地。在京城熱火朝天討論著火星計劃的時候,謝廖夫正親身感受著大戈壁的風沙。蓉城是距離西部地區最近的大城市,春秋季也能感受到誇張的大風,但與真正大西北的狂風相比簡直毫無威力。用一句話來形容:西北的風沙是能夠吹死人的!哪怕僥幸不被沙子掩埋,在夾雜著漫天黃沙的風暴裏呼吸也會受到很大限製,稍微待久一點就會留下呼吸道疾病。好在謝廖夫做了很周全的防護,一般也不會輕易外出。而現在他裹著少民常用的紗巾,正跟著本地駐守的少校一起前往不遠處的試驗場。這裏曾經是個未投入使用的地下核試驗基地,後來改成核發動機測試場,每一台a100引擎出廠後都要來這裏充分測試。今天天氣不算好,但測試工作依然如期進行。因為今天測試的發動機代號叫“珠峰”,內部名字是npae。經過了持續兩年多的研製,這台與a100共同鎖死裂變發動機上限的引擎終於麵世。當首批兩台樣機一起運出時,航天局都還是不太敢相信它的研製已經完成。現在隻有一台發動機裝在了試車台上,並已經完成了測試前的準備,即將開機試運行。跟著謝廖夫一起的是竇平,後者又提了一級,已經開始負責絕大多數關鍵國防裝備,這一次親自到了現場。“謝總工,我們這次可是為你們啟用了一個新測試台,希望不要讓我們失望啊。”核發動機測試台都建立在地下核試驗坑洞的基礎上,a100已經用去了一個,基地還剩下兩個試車台。啟用新試車台是因為新遠承若npae的噴出物輻射值含量非常低,以至於滿足直排大氣的要求,用a100用過的試車台可能會影響汙染測定結果。但如果不達標就意味著再次測試需要啟用最後一個試車台,而在西北之地建一個核發動機測試台的工程量顯然還是不小的。“放心吧,我還指望著你們更改909工程呢。”謝廖夫隱藏在紗巾下的臉笑了笑,新遠可打算也向軍方推銷npae,最不希望出現任何疏忽。909工程中軍方一口氣訂購了五架h2n航天飛機,但在空天飛機出現後熱情就急速消退,實際上采購四架空天飛機的錢基本就來自原來的剩下四架h2n。不過他們也隻是要求剩下四架“緩一緩”,畢竟空天飛機的載荷能力遠遠不如航天飛機,還處於觀望階段。而在一周前的大年初十,給軍方的“流雲”號空天飛機正式交付,並已經飛到瓊州與“騰雲”一起開始執行飛行計劃。按照基地此前的推銷計劃,謝廖夫趁著npae試車開始畫npae動力版空天飛機的大餅。核動力改造後急速上漲到65噸的載重極有誘惑力,除了對尺寸有特殊需求的貨物,簡直吊打所有航天飛機和巨型以下火箭。到時候一架空天飛機輕輕鬆鬆就能帶兩三百人進入太空,各種軍事衛星的鋪設成本也會急速降低,再加上可以攜帶激光武器,簡直是未來太空軍的完美雛形。根據軍方對太空站的最新理論,太空軍的發展需要經曆從近地到月球,再到小行星帶內,最後朝向深空的數個發展階段。第一優先級當然是近地空間,然後基於a100可以基本實現小行星帶內的軍事存在,這已經成為了相關研究人士的基本共識。核動力空天飛機的前景非常美妙,美妙到軍方甚至甘願為之去承擔核汙染的巨大風險以及輿論壓力。但一切的前提都是npae真的如同宣稱一樣,輻射值降到即使直接排入大氣也沒有影響,更具體的一點指標就是具備常規機場起降能力,作業人員也無需特別防護設施。之前通過航天局渠道基地曾試探過大規模裝備npae大氣層內飛行器,得到的結果都是模棱兩可或者潛在的抗拒,現在則希望借助軍方的力量破除阻礙。竇平倒是比較相信謝廖夫,畢竟新遠的技術實力一直在線,幾乎沒掉過鏈子。他之前負責的雪鵠項目已經製造了第三架原型機,等它試飛通過後再製造的就是量產機了。空軍對雪鵠的性能相當滿意,準備在東北、東南各放置一個中隊,西部地區維持兩個中隊,吉步提維和基地也駐紮一個中隊,作戰序列20架,總共采購36架9個中隊,剩下的用於訓練以及機動駐紮。第一個中隊會率先交付東南,然後開始執行環繞整個太平洋的巡航任務,到時候每天全世界都能聽到高超音速激波的巨大噪聲。想到這些他的心情也不禁好了起來,又說道:“那我這也給你們透個底吧,隻要npae的汙染物標準卡住規定線,空軍就有7成把握推進核動力化改造。不要以為是我們太小心,畢竟搞不好我們麵對的就是全世界包括自家的指責和壓力,再怎麽謹慎都不為過,軍隊需要麵臨的障礙也比你們想象得多。”但也隻有軍方有能力解決這些阻礙。謝廖夫一邊在心裏這樣想到,兩人已經走到了試車台,這裏的十多名工程師正在進行收尾工作,等確認後就將全部撤離到安全區。在試車台建築內部,能看到的是一台排列緊密、呈方形且體積很小的精密機械,從外表上看過去幾乎沒有空隙,到處都是各種元器件。謝廖夫與竇平一起按照程序清單進行各項複檢,確認無誤後才讓人接通了發動機的控製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