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王府底蘊

字數:6441   加入書籤

A+A-


    開元曆0573年3月初4,臨安武王府高調傳出一個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大呼敗家的消息,武王嶽鎮將攜武王府三百家丁,三百餘奴仆闔府遠赴大椋山,觀看三月初八大椋山的雙驕棋藝大對決!
    三月初八,大椋山,雙驕棋藝大對決!
    是開元王朝近十年來最大最轟動的一件盛事,也是開元王朝和北莽王廷首次聯手舉辦的第一次非軍事對抗。
    開元王朝有一絕色天驕,名明珠!
    此天驕非民間戲言的青樓天驕,而是真正的天驕,武儒聖女明珠!
    明珠聖女,不僅生的國色天香,琴棋書畫更是樣樣精通,更有開元第一棋手的美譽!
    北莽王廷也有一絕色天驕,名樓蘭公主!
    樓蘭公主,是真正的公主,她是北莽王廷如今的掌舵人蕭老太太最寵愛的孫女!
    樓蘭公主,同樣生的國色天香,同樣精通棋藝,同樣也有北莽第一棋聖的稱號!
    大椋山雙驕對決,就是兩國朝堂,為明珠聖女和樓蘭公主在大椋山舉辦的一次棋藝對決,兩國朝廷的官方言語是;為促進兩國和平及友好交流,特在大椋山舉辦棋藝大賽。
    開元百姓,自詡天元正統,那怕窮鄉僻壤,也多有研習棋藝者,北莽雖然國力強悍,但在開元百姓眼裏,卻還是未開化的蠻子,區區北蠻子,想要和武儒聖女比拚棋藝,這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雖然大多數開元子民都認為,這場對決的結果毫無懸念,但無數開元子民,特別是那些文人雅士還是爭先恐後的趕赴大椋山,想要親眼目睹這場盛大對決!
    戰場上我們開元不見得能夠贏得了你北莽,但棋藝上想要虐殺你北莽,那還不是輕而易舉。
    在這種情況下,嶽鎮要去大椋山觀看雙驕棋藝大對決,這不稀奇。
    稀奇的是別人去,要麽孤身一人,要麽呼朋喚友,拉幫結派,可那有聽說過闔府下數百人一起去觀看棋藝對決。
    這要多紈絝的人才能做出這麽一個敗家的舉動呀!
    這是平頭老百姓內心的想法!
    多少知道一些內情的開元高層,以及消息靈通的江湖人士同樣也對嶽鎮此舉感到不可思議,大椋山很可能就是一個大坑,武王府家底再厚,也經不起這麽揮霍呀。
    但不管別人怎麽想,嶽鎮還是騎著高頭大馬,得意洋洋的帶領數百家丁奴仆,離了臨安武王府,趕往了大椋山。。
    江東太守府,書房密室!
    外貌清雅的文章太守正在親自斟茶,款待一名遠來的客人。
    那名客人黑袍籠身,消瘦的身材裏仿佛蘊含著無盡殺氣,此人名叫九幽上人。
    是蔡相麾下最得力的高手之一,也是蔡相在江湖的代言人,平日裏專門為蔡相處理一些官方不便出麵的江湖事務。
    “確定嶽鎮出城了嗎?”九幽上人嗓音沙啞道;
    “確定!”文章道;
    “這麽說嶽鎮真的是要帶著武王府的人去大椋山送死了。。”九幽上人道;
    “應該是真的。。”文章道;
    “應該是真的是什麽意思?”九幽不滿道;
    “從出城的那一刻,嶽鎮便沒有了回頭路,所以他應該真的是去大椋山。。”文章解釋道;“但我有一點想不明白,大椋山明顯是個陷阱,他那來的底氣一腳踩進去。。”
    九幽明白文章的意思,如今的武王府早已不是嶽武年代的武王府了,以武王府如今的實力,自保都稍顯不足,為何還敢去大椋山趟這趟渾水。
    “武王府現在的實力,到底是個什麽情況?”九幽忍不住問出了自己一直最關心的問題;
    武王府自老武王嶽武死於風雨亭後,麾下高手死的死,散的散,實力大不如前,這一點大家都是知道的,如今的武王府到底還有多少高手,還餘多少戰力,誰都想知道,但偏偏誰都沒有搞清楚。
    文章苦笑道;“不知道!”
    九幽忍不住怒喝道“不知道?你在江東十多年,竟然連武王府真實戰力都沒有搞清楚,真是廢物!”
    文章臉色一沉,自己身為封疆大吏,獨掌一省之地,又是當朝第一權相的義子,何曾有人在他麵前如此放肆,不過文章也不敢因此發怒,畢竟九幽乃是蔡相身邊的紅人。
    文章冷冷的回道;“武王府闔府上至管事,下至廚子雜役,全都是當年嶽家軍的老卒或其後裔,從不用一個外人,正所謂,刀紮不進,水潑不入。。”
    九幽依仗蔡相權勢,一向囂張跋扈慣了,雖然對麵的是蔡相義子,江東行省的一省之長,也沒有太過放在眼裏,聽文章這麽不冷不淡的懟了自己一句,不由心中大怒。
    文章畢竟圓滑,也知道不能太過得罪九幽,所以淡淡懟了他一句後,便輕咳一聲,開始介紹道;
    “武王府共有丁口六百五十八人,按照我朝祖製王爵最多可蓄養三百私兵,武王府的私兵自然是滿編,而且都是當年身經百戰的嶽家軍士卒,算是武王府最強悍的一隻戰力;另外三百五十八人都是奴仆家丁,有近百的青狀男丁,其他不是弱質女流,就是老弱病殘,這些奴仆家丁也都是當年嶽家軍的老卒或者後裔,戰力同樣不容小覷!”
    “武王府有四個管家,大管家名叫武鎮東管理著近百青狀家丁;二管家名叫武鎮西,管理著近百婢女;三管家名叫武鎮南,管理者一百多老弱病殘;另外還有一個掌管三百親兵的統領,名叫武鎮北。。”
    “武王府好大的口氣,區區四個奴仆管事,竟然都敢叫做鎮東鎮西鎮南鎮北。。”九幽冷哼道;“還當他們是當年的武王府嗎?”
    文章淡然一笑,也不接口,繼續道;“這四個奴仆管事,都是暗勁巔峰的小宗師,除他們以外,武王府三百私兵共分六個小隊,每個小隊的正負隊長,也同樣是暗勁修為,其他奴仆家丁之中,暗勁高手有多少,並不能確定,但想來十多個暗勁老卒還是有的。。嗯,武王府真正掌舵人紅袖麾下還有春夏秋冬四個二等丫頭,同樣也是暗勁修為。。另外據犬子分析武王府很可能還有一隻秘密培養人數超過十人的暗勁高手小隊。。”
    “這便是武王府大宗師以下的所有戰力,雖不全麵,但應該八九不離十。。”
    “至於化勁大宗師的戰力。。”
    文章幽幽道;
    “可以確定的有兩人,一個是嶽鎮的親隨草鞋,此人屢次出手,可匹敵仙猿神劍柳乘風,是化勁中的強者無疑,另外一人便是武王府的一等大丫頭紅袖,紅袖雖然極少出手,但觀其氣機,也是化勁大宗師無疑。。”
    說道到這裏文章猶豫一下繼續道;
    “武王府因為從不收納外人入府,所以沒人知道其是否還有隱藏戰力。。”
    “犬子為了探查武王府的底蘊,不惜化身紈絝,交好嶽鎮,因為經常出入武王府,犬子發現武王府有一處隱秘院落,經常散發出驚人劍氣,所以犬子懷疑武王府還隱藏有一名精通劍道的化勁大宗師。。”
    文章說出這個消息,有三個用意;
    一來表明自己這些年並不是白忙活,至少還查明了武王府的一些底細;
    二來是為兒子洗地,表明自己兒子並非市井傳言的紈絝子弟;
    三來是為兒子表功,當然不是向九幽表功,而是通過九幽,婉轉向蔡相表功。
    九幽點頭滿意道;“當年的武王麾下多有精通劍術的化勁高手,武王府若沒有這麽一名隱藏的化勁劍術高手,反而是不正常。。。嗯!很好。。令郎年少有為,為了相爺大計,不惜自汙聲名,臥底敵府,查探出如此重要的情報,我會親自向相爺為令郎請功!”
    九幽老於世故,瞬間秒懂文章的意思,當即大方表態!
    九幽雖然依仗蔡相權勢,跋扈自大,但並不傻。
    他很清楚要完成相爺交代的任務,必須要借助文章這條地頭蛇的力量,先前隨口一句“廢物”已然引起了文章的不快,雖然他並不害怕得罪文章,但能夠彌補雙方關係,他又何樂而不為呢。
    畢竟為文華表功,對他來說也不過順手而為的一件小事。
    兩個老狐狸簡單幾句話,頓時化解了方才出現在雙方心頭的些許小疙瘩,文章滿意一笑,謝過九幽後,繼續開口道;
    “也就是說武王府應該有三名化勁大宗師坐鎮,這是一股極強的戰力!
    開元王朝武者如雲,但能成為化勁大宗師的寥寥無幾,在江湖上,無論是門派還是世家豪閥,隻要有一名化勁大宗師坐鎮,那就是當之無愧的一流門派或者一流世家。
    武王府,已經落魄十多年的武王府,竟然還有三名化勁大宗師坐鎮,實力當然毋庸置疑。
    九幽卻隱隱皺起了眉頭,三名化勁大宗師對一般的豪門世家來說,當然算是強悍無比,但相對於昔年威震天下的武王府來說,卻好像衰敗的太快了一些!
    見九幽皺眉不語,文章頓時明白九幽心中所想,想了想問道;
    “上人,是覺得武王府不應該隻有如此實力?”
    九幽點點頭,長歎一聲道;“當年的武王府,是何等的不可一世,他的威風不用我多說,你應該也很清楚,三名化勁大宗師,對一般勢力來說,的確很強了,但我總覺得武王府不應該落魄的如此之快。。”
    文章沉默不語,在他內心其實並不讚成九幽的看法。
    當年的武王府的確強大到了無人能望其項背,但那是當年。。
    當年武王麾下的化勁大宗師,死的死,散的散,隨著他們的消散,武王府的落寞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化勁大宗師的培養絕非簡單的資源堆砌,文章同樣是化勁大宗師,深深明白化勁大宗師的難得,落魄的武王府能夠在短短十來年的時間培養出三位化勁大宗師,這已是駭人聽聞的難得底蘊了。
    文章想了想緩緩道;
    “當年的嶽武王麾下有四大親衛,十二大將,一共十六位化勁大宗師,嶽武王就是靠著這十六位化勁大宗師,南征北戰,橫掃天下,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北拒北莽大戰中,嶽武王和北莽王廷的戰鬥打的轟轟烈烈,大小戰役沒有上千,也有數百,但真正稱得上驚天大戰的隻有四場。。”
    “第一戰,襄陽大戰,在北莽戰場還算初出茅廬的嶽武王以十萬嶽家軍,對戰北莽五十萬大軍,當時所有人都認為,嶽武王區區十萬大軍絕對守不住襄陽城,但誰都沒有想到,嶽武王不僅守住了襄陽城,還在自己兵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分出兩路奇兵,一路奇襲北莽腹地,一路火燒北莽糧倉,並因此大敗北莽,獲得了襄陽大捷!”
    “襄陽雖然大捷,但嶽武王同樣傷亡慘重,不說普通士卒,單講化勁高手,嶽武王在此役,便折損了心腹大將化勁大宗師鄧九公。。”
    “第二戰,子午穀奇謀,嶽武王出奇兵走子午穀,殺入北莽腹地,逼得北莽後退千裏,此戰改變了兩國攻守格局,為我開元贏得了數十年的休養生息之機。。”
    說到這裏,就連文章這種喜怒不形於色的武王宿敵,言語中對嶽武王也隱隱有了一絲敬意。
    “但這一戰,嶽武王同樣損失慘重,四大親衛中的纏絲手,十二大將中的傅丹書,李超然,三大化勁大宗師慘死子午穀。。”。
    “第三戰,土堡之戰,嶽武王同樣大敗北莽,但也折損了四大親衛中的天殘腳。。”
    “第四戰,雁門關之戰,這是繼景帝雁門關大敗之後,最慘烈的一次戰鬥,當時的嶽武王,已經被十三道金牌召回了洛陽,此戰三十萬嶽家軍,幾乎全軍覆沒,化勁大宗師更是直接折損了鍾別離,鐵冠道人,柳千變,大肚和尚,吳天罡五人。。”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