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78 都是他的鍋,不關朕的事……
字數:6282 加入書籤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比如竇建德一事, 這事咱們之前也說過,李淵不顧李世民反對, 非要處死竇建德。
最後造成竇建舊部造反, 還讓李世民擦屁股。
其實到了這時候,李淵已經開始意識到他這個二兒子太強了,不應該再給他加軍功, 可是沒有李世民是真的不行。
有事李世民,沒事李建成, 唉
李淵沒想到神跡會舊事重提,他以為講過去便講過去。
李建成聽到最後一句也破防了, 什麽叫做沒事李建成好事都讓他李世民和李秀寧占了去, 到自己這還剩下什麽
今個看到神跡, 李建成就更委屈了,原來真的有神跡呀,怪不得李世民如此厲害, 怕不是神跡早就給他透露天機, 天策上將,如此天策
之前李建成就聽聞有神跡, 但是對神跡之事李淵諱莫如深, 從未向李建成透露半句,就怕天機泄露, 徒生事端。
李建成越發覺得對自己不公平,父王對他不公平, 老天也對他不公平, 為何所有人都向著他李世民
“求父皇放過竇建德。”李世民趁著機會再次請命。
“就你秦王寬宏大量,不就是順著神跡說述”李建成冷笑,“如何, 若神跡說你有帝王之才,李世民,你是不是還要造反”
嫉妒成瘋的李建成直接給李世民扣了一個大帽子,“你替反賊求情,是不是給自己留後路要當反賊”
“為江山社稷,對竇建德該從寬發落,國之大事,兄長何必意氣用事。”李世民不想和李建成爭論,自從他知李建成給他家阿姐下毒後,他就沒再把李建成當做人。
明明之前並肩作戰的大哥,如今卻成了這幅德行,世事無常。
“求陛下為江山社稷放過竇建德”魏征跟著。
“你就別說了。”身後有臣子扒拉魏征,整個大殿最沒立場求情的就是他。
魏征不管,他非得說,且又說了一句“求陛下為江山社稷放過竇建德”
魏征身後的臣子是真強呀
“天命告之,求父皇放過竇建德,乃是民心所向。”李秀寧堅定的站在李世民一邊。
此時的李淵氣的發抖,但是神跡都這麽說了,他又不敢逆天而為。
如今的李淵有種被二子攜神跡威脅之感。
從李淵殺了竇建德這事看,隻能說他很沒有遠見,且瞧不起底層人。
這也是為何他堅持殺了竇建德,一個白手起家的農民,殺了就殺了,身為貴族的李淵殺個人怎麽了。
“神跡怎會誤會至此”李淵痛心的表情又出來了,不知蒙受了多大委屈。
神跡又說自己它又說自己如何,作為開國皇帝,自己就一無是處
李淵不但瞧不起竇建德,他還瞧不起這裏改個措辭,也不能說瞧不起吧,應該是對比漢高祖劉邦,李淵特有優越感。
想著一次醉酒,他就對屬下說,之前的帝王都是出身低微,拚死拚活的才得來天下,但是自己就不一樣,是關隴世家,正經的貴族,起義是一呼百應,短短幾個月就占據了關中。
這可不是劉邦和他的跟班蕭何能做到的。
見神跡把自己的心裏話說出來,李淵有種尷尬,雖然他瞧不起劉邦,但是不能否認劉邦開國皇帝的功績,特別是大漢天下還是唐朝的目標。
也不怪李淵如今的飄,畢竟他七歲就當了國公,十個月就稱帝王。
再次感歎一下李淵的命是真好,有一雙好兒女。
怎麽說呢,哪有什麽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債前行罷了。
不知李世民和李秀寧上輩子欠了李淵什麽,這輩子如此來還債。
對,關中是迅速收複了,但僅僅是靠著李家貴族之名麽如此一句話完全抹殺了李秀寧的功勞。
七萬大軍之所以願意跟著起義,完全是看中了李秀寧的人品和能力,這事換李元吉試試。
眾臣不語,但是都讚同,雖然公主為女子,但所作所為比男兒還男兒。
還有十月稱帝,開土擴疆,李淵又做了什麽,自打立都長安後,出征的都是他兒子李世民。
與士兵們同吃同睡,在營地風餐露宿,在戰場以命拚殺。
李淵覺得就憑著自己一句話,那些割據勢利就投了大唐
隻能說,李淵真的會生。
李淵的臉掛不住了。
“好,朕感謝上天,讓朕生了一雙好兒女。”李淵道,明顯帶著氣。
李建成聽著也心裏悶堵,如何,他父皇就生了一雙好兒女,自己不在其內
若不是自己鎮守長安,守住後方,他李世民能安心出征
好名聲都讓他賺了,自己什麽都沒有。
不公平著實不公平
李淵沒朕主持大局,他們算什麽。
李建成沒本太子駐守長安,他們算什麽
兩人的心聲以彈幕的形式發到直播間。
雖不能說李淵和李建成沒任何作用,但是論功勞,他們定是比不過李世民的。
那咱們就說說皇帝李淵和太子李建成的功績吧。
遠的不說,咱就說說武德四年621年李淵和太子李建成趁著李世民出征在外,把原隋朝五原郡和榆林郡割讓給突厥這件事。
提到這件事,李世民難得的臉色陰沉,他沒想到自己凱旋而回,自家父皇和兄長就送給自己如此驚喜。
秦
聽到後世唐朝也割地,嬴政的眉頭皺起。
為君之,該開疆擴土,為何要把疆土拱手讓人
嬴政不理解,大為不解,難不成昏君的思路都一樣,隻想安於一方
若是這般,當什麽帝王
嬴政唐朝小兒,為何不反。
嬴政內心的想法以彈幕的形式發出來。
路人甲不是自己打下的江山,自己不心疼唄。
粉絲路人甲也出來了,講真,他是看不慣網上吹李淵和李建成的,說什麽李世民的功績全是改的全是偷的。
真是胡說八道隻憑一張嘴,難道後麵的貞觀之治盛世大唐,也是偷來的
提到割地之事,朝堂的氣氛驟然下沉。
不論什麽朝代,割地都是一件很恥辱之事,特別唐朝形勢一片大好。
唐朝到底發生了什麽是被突厥打到家門口了
還是李淵、李建成被奸臣蠱惑
咱們來具體說說割地的事情是如何發生的,被割讓的豐州離大唐遠,而且之前是依附突厥,太子李建成認為如此之地不好管轄,不如直接割讓給突厥,李淵覺的李建成說的有道理,於是同意了。
這是史書上記載的經過,沒什麽複雜的原因,就如此割地了。
李世民看向李建成,眼神如劍。
李建成還真敢瞪回去,到目前為止,他還覺的自己的策略沒錯。
如今大唐正是初年,應該把有限的兵力用在刀刃上,俗話說的好,一口吃不成胖子,做人不能貪心,比如隋煬帝,若不是他步子太大,想一輩子幹別人幾輩子的事,怎會有如此下場。
前車之鑒,李建成認為守住江山即可,至於開拓國土留給後世子孫,一步步的慢慢來,何必急於一時
等著自己繼位,他,李建成,定會當好守城之君。
麵上一聽,大家可能覺的李建成的提議也不是沒有道理,既然管不了,就幹脆不要,大唐之初創業之時,如此穩妥。
聽神跡肯定自己,李建成不屑的看向李世民,在他眼裏,李世民不過一介武夫,根本不懂治國隻會打打殺殺,這樣的人如何當帝王
接下來咱們就細說說,偏遠的五原到底對唐朝有何戰略意義,是說不要就可以不要的地方嗎。
所謂的五原就是現在的河套地區,自古以來遊牧民族和中原征戰的核心地區。
能讓這麽多人爭,可見其必有優勢。
首先水多草肥,地勢平坦,能放牧又能種田,要知道古代糧食和戰馬對軍事來說多重要,大宋為什麽那麽慫那麽弱,其中沒地養馬是個很大的製約。
而且河套地區又由於一馬平川,騎兵在此處優勢巨大。
因此,河套自秦漢以來就是要地。
而且,河套真有那麽遠麽
其實距離長安也不過一千多裏,最遠處不到兩千裏。
一千裏什麽概念,有個成語,日行千裏,雖然誇張,但是以古代的腳程,日夜騎戰馬的話,起碼可以三百裏,那倒河套也就幾天的事。
就因為太遠這個理由放棄河套,著實有些荒唐,當真不是自己打下來的江山不心疼,這應該就和敗家子花爹娘的錢不心疼一個道理。
可憐二鳳在外麵冒著生命危險奪疆土,某些人卻半點不珍稀。
“唉。”竇建德歎了一口氣,之前他是敬佩李世民,如今聽神跡這麽一說,竟然開始同情李世民。
這些不打仗的不知打仗什麽滋味,誰都不知自己還能不能活著回來。
此時的竇建德都想讓李世民另起爐灶算了,自己就跟著他幹。
竇建德很好奇,大唐沒了麵前這位天策上將,最後還能剩多少國土
怕不是到最後就剩個長安,守不守的住還是個問題。
越聽李世民就越心疼,恨不得現在就把割讓的五原給打回來
若他當時在朝,此事定不會發生
眼看李世民一副要弄死自己的模樣,李建成不甘示弱,好巧,他也想弄死他
龍椅高坐的李淵無視李建成和李世民間的微妙的氣氛,聽神跡這麽一說,他似乎有點後悔了,五原當時是不是不該割讓
當時可是李建成提議的,自己隻是想給他這個當太子的一些功績,方才答應。
都是李建成的鍋,不關他李淵任何事。,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