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83 沒有對比沒有傷害
字數:6506 加入書籤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宋太祖趙匡胤進入直播間
不知是不是多次被樂瑤當做對照組, 許久不見的趙匡胤竟然上線了。
自打上次被氣的吐血,趙匡胤休養了好一陣才恢複過來。
如今趙匡胤正在大刀闊斧的改革,絕對不能讓大宋如同神跡所說變成大慫。
宋殿
“皇兄神跡又出現了”趙匡美見到神跡出現, 眼睛發光, 許久沒見他如此神采奕奕, “皇兄, 要不要給找太醫來”
趙匡胤
“把我氣死了,你當皇帝”趙匡胤道,當然, 這是玩笑話。
有了趙廣義的教訓,打死趙匡美他都不當皇帝,誰知道他這一脈行不行,萬一是一窩慫蛋怎麽辦。
“這次神跡說的是盛唐啊。”趙匡美聽到玄武門,立馬知道是大唐那些事。
大唐,一個讓所有朝代仰慕的時代。
漢唐漢唐,誰不想成為漢唐呢。
首先,咱們做一下秦王李世民玄武門失敗的假設。
按照李淵和李建成的度量, 他們二人必定會清除李世民黨派的餘孽。
首當其衝的就是天策府眾將,天策府眾將都是什麽人,他們可都是跟著李世民打下大唐江山的猛將。
試想一下, 李淵他們把所有的猛將全部斬殺, 後果會如何唐軍能否還能和之前一般勢如破竹
可以參照宋朝,杯酒釋兵權後, 軍中無大將, 宋軍的戰鬥力如何
趙匡胤
他沒想到神跡講大唐之事,也要拉上宋。
唉錯了,他知道錯了。
“朕如何會殺了眾將領, 朕就不是那樣的人。”李淵試圖辯解,或許還有一線生機,讓眾臣回心轉意。
李淵的話同步到了直播間,以彈幕的形式發了出去。
若李淵真有這樣的度量,天策府眾人也不會出此下策,在李世民完全沒有勝算的情況下孤注一擲。
從李淵不顧勸阻殺了竇建德一事就能看出他不是養虎為患的人,特別有了李世民血一般的教訓,李淵當然要斬草除根。
且李淵此人好猜忌,就算不殺這些將領,但是罷了他們手上的權利,給他們閑散之位,就如同大宋,結果還是一樣的。
趙匡胤
“神跡怎會誤會朕如此。”李淵錘著心口,事情上,樂瑤分析的不錯,的確是李淵能幹出的事。
“他李世民就不會排除異己麽”李建成大喝一聲。
自古叛亂後,都當斬殺叛徒,他不信李世民不殺。
咱們說說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如何對待李建成的心腹。
首先咱們先盤點一下李建成手下的謀臣,王珪、魏征、裴矩。
被點名的三人,此時都在場。
魏征已經堅定的現在李世民一方,而王珪還在猶豫當中,畢竟太子重用於他。
先來說說王珪,唐朝的四大名相之一,原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受楊文幹造反牽連,被李淵流放嶲州,玄武門之變的時候他未參與其中。
唐太宗李世民上位後,立馬把王珪召回長安,並予以重用,讓他和魏征一起任諫議大夫。
唐太宗李世民特別注重廣開言路,他認為君臣相輔相成,漢高祖之所以能開創大漢,是因為任人唯賢。
他也希望眾臣可以廣開言路,能夠直言勸諫,共創太平盛世。
其中,王珪做出了很大貢獻,他一路被重用官至宰相,所謂有賢君便有賢臣。
“王大人,此等賢君,你還等什麽”魏征一把將王珪拉過來。
“臣願意追隨陛下,共創盛世大唐。”王珪行大禮。
在大義和情義麵前,他選大義。
為官者最大夢想不就是能遇到明君,發揮自己一身的抱負麽。
顯然李世民是這樣的明君,但李建成不是。
“王珪又沒參於玄武門之變,且之前已經被流放,早於我離心,算不上本太子的人。”李建成不服。
然後咱們再來說說大唐第一諫臣,魏征,想必他的故事大家應該耳熟能詳,魏征是真的有才幹,也是真的耿直敢說,他還有一個稱號,大唐第一杠精。
要說魏征的一生也挺坎坷的,先後跟隨過李密、竇建德、李淵、李建成,但卻一直壯誌未酬。
李密是不聽他的,竇建德是受不了他的嘴炮,李淵則壓根看不上他,好不容易押寶太子李建成,卻也不聽他的。
聽到此處魏征不禁歎氣,希望這次自己跟著的是明君,可一展抱負。
在玄武門之前,魏征一直讓李建成先下手為強,先一步把李世民給殺了。
但李建成一直未行動,最後被李世民反殺。
事後,李世民問魏征為何要挑撥他們兄弟,魏征直言不諱,道,若當時李建成聽自己怎會到如此地步。
若一般臣子這樣說,怕早就嘎了腦袋,但李世民卻覺的魏征耿直,是難得的人才,予以重用。
聽神跡如此說自己,魏征不住點頭,沒錯,這的確是他能說出來的話。
“不過收買人心罷了,他李世民當真能受得了魏征”李建成不信,這天下除了自己,誰能受到了魏征的脾氣。
李世民還真言而有信,對魏征的直言不諱他一一采納,稱魏征就是自己的一麵鏡子。
舉幾件李世民和魏征之間的小事,有次李世民得了一隻鷂鷹,他十分喜歡,經常把玩。
其實皇帝養寵物沒什麽,誰還沒個愛好,當時魏征覺的為君者不該玩物喪誌。
有次李世民正在逗鷂鷹,他見魏征來了便把鷂鷹藏在懷中,怕魏征說他。
但魏征早就看在眼中,故意和李世民上奏侃侃而談,等魏征走後,李世民懷裏的鷂鷹早就悶死了。
從此,李世民就不養寵物。
“魏大人,不愧是你。”王珪不由感歎,的確是魏征能幹出來的事,但秦王陛下竟能容忍到如此地步,果真是賢君。
這麽說吧,魏征一生向李世民諫言高達兩百多次,因性子耿直,絲毫不給李世民麵子,嚴重時都能把李世民氣哭。
即便如此,李世民仍然敬重魏征。
講真,要是換成一般人,誰能受的了魏征這樣的
“陛下,您脾氣是真好,兩百多次,俺聽他三次就想打他。”竇建德已經叫李世民陛下,此時的竇建德已經打定主意跟著李世民幹。
他不是貪生怕死,而是秦王李世民值得,竇建德自認為自己沒君主之才,就算讓他得了天下,他也不會治理,但李世民不同。
能受得了自己這脾氣,的確是明君。
魏征有自知之明,他說話的確耿直了一些。
趙匡胤:廣開言路。
話說,李世民這種能聽進去意見,並能改之的帝王真是少數。
雖然大宋也廣開言路,但是聽了也沒什麽作為,對朝堂也沒什麽建樹,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樂瑤看粉絲趙匡胤彈幕,順便說一下李世民的廣開言路和大宋的廣開言路是真的不同。
趙匡胤
“兄長,不知為何,雖然神跡沒說咱大宋,怎麽比直接說還難受。”趙匡美道。
咱們接著說裴矩,他也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在處理大唐和突厥之事發揮了相當積極的作用。
說完文臣,咱們再說說武將。
李建成手下的武將有羅藝、薛萬徹、馮立、李瑗和韋挺。
羅藝和李瑗在李建成死後直接造反,後被李世民平定。
聽羅藝和李瑗二人支持自己,李建成心裏默默記下二人的名字,這兩人便是他日後東山再起的資本。
李瑗和羅藝兩人,咱們稍後再說,特別是羅藝,死有應得。
先說說其他幾位大將,其他幾人雖沒有造反,但秦王勝,身為太子黨的他們能好過到哪裏,能保命就不錯了。
於是馮立、薛萬徹他們交出兵權,告老還鄉,遠離紛爭回家種地。
可李世民不計前嫌,將他們一一勸回,仍予以重用。
特別是馮立,他率兵攻打玄武門時,還殺了李世民手下大將敬君弘。
馮立聽此,不知心中何等滋味,他自是太子一派,可如今
咱們言歸正傳,繼續推論,若李淵和李建成贏得了玄武門之變,唐朝的兵力定會被大大削弱。
退一萬步,就算他們不殺了天策府眾將,但是唐軍卻少了精神領袖,李世民。
那問題來了,唐朝剛經過如此叛亂,朝政正是最混亂之時,加之讓東突厥最忌憚的李世民已死。
那唐朝該怎麽麵對虎視眈眈的東突厥呢
聽到東突厥三個字,李淵的太陽穴突突的跳,東突厥一直是李淵的心結,李淵對他是又怕又恨。
對呀,沒了二郎李世民,大唐該如何麵對東突厥,指望李建成禦駕親征能行麽
李淵的心裏話以彈幕的形式發到了天幕中,李建成的臉色變的相當難看。
李建成:什麽叫做能行麽
不用疑問,肯定是不行。
之前李淵和李建成就因為東突厥的南下要棄了都城長安,是李世民出馬才打消了他們的念頭。
如今李世民不在了,大家猜猜李淵和李建成能把都城遷移到哪
會不會和南宋的趙跑跑一樣,最後跑到星辰大海
趙跑跑
趙匡胤的太陽穴一突突的跳,趙構那段趙匡胤並不知,到雪鄉二聖那他已經被氣到吐血,被迫下線。
雖不知道南宋皇帝趙跑跑了幹什麽,單從跑這個字眼,趙匡胤大致就能猜出來。
大宋子孫,到底還有多少驚喜等著他
趙匡美一拍腦門,“皇兄,我明白了這種感覺,被碾壓到自殘形愧的感覺,神跡幹嘛把咱們大宋和大唐比呀,這不是欺負人麽咱比的過麽”
趙匡胤
這麽說吧,玄武門之變後的大唐,別說李淵和李建成這兩個渣渣,連唐太宗李世民都對東突厥退讓,這也成了唐太宗皇帝生涯中,唯一憋屈的一次。,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