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104 殺晃錯,清君側(蟲)

字數:5183   加入書籤

A+A-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丞相申屠嘉, 五朝元老,和漢高祖劉邦打過天下, 大漢的開國功臣。
    當年漢文帝在位時, 寵愛臣子鄧通,申屠嘉不但直言勸諫,更甚者要直接殺鄧通。
    由此可見丞相申屠嘉的性格, 連鄧通他都敢動,好在漢文帝保住了鄧通。
    聽神跡又提起鄧通, 漢文帝有些尷尬的虛咳幾聲,鄧通不是上天賜給自己的貴人麽
    “連個人都殺不死,沒用的東西。”劉啟滿臉不屑,若當年申屠嘉當真把鄧通給殺了, 還算他功勞一件。
    到了漢景帝時期, 漢景帝特別寵愛信任晁錯, 晁錯的的提議被一一采納, 權利之大竟然蓋過丞相, 申屠嘉因此不滿, 打算覲見彈劾晁錯。
    晁錯擔任內使,為了方便進宮進諫, 他私自開了大門,好巧不巧,晁錯開門的牆是宗廟的外牆。
    敢鑿太上皇的牆,這可是大罪,申屠嘉因此抓住了晁錯的把柄, 進諫要弄死晁錯。
    但是漢景帝卻說,晁錯所鑿的牆不是宗廟牆而是外圍短牆,再說是自己讓他鑿的。
    漢景帝這態度明顯就是護著晁錯, 半點不給申屠嘉麵子,連懲罰都沒有。
    宗廟什麽時候有外圍短牆了
    漢文帝一聽就知道是自家兒子胡說八道,但晁錯的確有才華,宰相申屠嘉這般不能說錯,不過也不能因為這點事情就殺了賢臣。
    申屠嘉一尋思,這麽大的錯漢景帝都不殺晁錯,那怎麽才能殺,申屠嘉越想越氣。
    其實申屠嘉丞相這裏有點想不開了,晁錯又不是什麽大奸臣,就是沒有分寸感罷了,何必你死我活。
    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但是丞相申屠嘉則是越想越氣,回家後直接吐血而亡,把自己給氣死了
    樂瑤當初動畫來,一丞相的卡通小人,捂著自己心口,血噴二裏地,頭上幾個大字,“皇上護短氣死我也”
    正在內殿的申屠嘉聽到自己如此下場,心裏不知什麽滋味,他看了一眼一旁的晁錯。
    晁錯也沒想到因為自己,竟然把丞相申屠嘉給氣死了。
    兩人之間的氣氛變的十分尷尬。
    偏偏兩人都覺得自己做的沒錯,兩人對視,誰也不肯低頭。
    作為老好人的漢文帝想當和事佬,還給漢景帝使眼色,都是大漢的肱股之臣,不至如此。
    劉啟不管,愛打打去,看誰打的過誰。
    打架之事,不能勸。
    路人甲:該說不說,申屠嘉如此怎麽和後宮爭寵一樣,多大的氣,能把自己氣死,有本事把對方給氣死,才真本事。
    看著天幕中的話,隻見丞相申屠嘉的眼神一亮,神跡一句話宛如醍醐灌頂,對,自己為何要自己氣死自己
    “如此諂媚,你和鄧通又有和區別”申屠嘉把心中所想說出來。
    這算侮辱晁錯,申屠嘉這句話的確把晁錯給氣著了。
    “若直言都被稱為諂媚,朝堂之上還有誰敢進言。”晁錯不甘示弱。
    雖然申屠嘉被晁錯給氣死了,但是晁錯的下場也不好。
    他提出削藩論,其實在漢文帝時期晁錯就提出了削藩論,不過漢文帝采用的是懷柔政策,和漢武帝後期的推恩令的思路差不多,慢慢瓦解藩王的權利。
    但是漢景帝這暴躁性格,他等不了,削藩,馬上削,還弄不死他們
    聽到削藩,漢文帝再次坐不住了,雖然漢文帝心中一直也想削藩。
    但是藩不是那麽削的,各劉氏王族手裏權利過大,在沒萬全之策的情況下,貿然削藩,怕會是讓藩王聯合起來造反。
    如今大漢王朝百廢待興,百姓經不起折騰。
    晁錯聽到漢景帝采納了自己削藩之策,滿心激動,能遇能如此明君,晁錯覺的自己死都值得了。
    申屠嘉卻不同意,吳王勢力如此之大,貿然削藩等同於給藩王遞刀。
    “老夫果真沒看錯,你就是佞臣,上諫讒言。”申屠嘉怒斥晁錯。
    “若不削藩吳王也會造反,與其等其勢力壯大,不如速戰速決,以絕後患。”晁錯堅持己見。
    “你想好如何應對,就敢削藩”漢文帝質問劉啟,看起來是真動怒了,“若造反該如何”
    “那就打”劉啟直接擼起衣袖,他堂堂天子,還怕藩王不成
    當年用棋盤打人那個勁又出來了。
    叛逆的太子上線,此時的漢文帝真想揍劉啟,但他忍住了,在心裏默念,“子不教父之過,都是他的錯。”
    要說漢文帝的脾氣是真夠好的,換劉邦試試,分分鍾廢太子。
    “那你打不過怎麽辦。”漢文帝緩了一大口氣問。
    這一問,把劉啟給問住了,他還沒想過這個問題,還能打不過
    “打不過該如何”申屠嘉跟在漢文帝後麵質問晁錯。
    這下,把晁錯也問住了。
    劉啟和晁錯一心想削藩,但後果如何,他們還沒來得及想。
    明。
    朱允炆聽到漢景帝削藩,他的眼神亮了。
    這段他在史書上看過,漢景帝削藩可謂大獲成功,漢景帝能削藩,他也能削漢景帝能成功,他也能成功
    藩王一直是朱允炆的心病,一日不削藩,他這皇位一日做不安心。
    朱允炆自認為他比不過唐太宗,他還比不過漢景帝麽。
    若是生在漢朝,朱允炆覺的自己就是漢武帝
    “神跡這是啟示朕削藩”朱允炆目光閃爍,削藩是大勢所趨。
    朱允炆朕要削藩
    朱允炆的心聲以彈幕的形式出現在神跡上,同時也落入同樣正在觀看神跡的燕王朱棣眼中。
    本正在趕往京都的燕王朱棣大軍停下腳步。
    朱棣看向天幕中的削藩二字,勒緊了馬繩。
    內殿,漢景帝。
    聽到削藩之事,漢景帝沒方才的淡定。
    這件事讓他煩死了,漢景帝灌了一口涼茶,煩躁的把茶杯給摔了。
    本來想一舉削藩,沒成想那幾個藩王還敢造反真氣死漢景帝。
    “當初就該弄死那個老東西。”漢景帝又摔了一個杯子。
    就說吳王那個老東西一早就有造反之心,但他父皇卻行安撫之策,如今養虎為患。
    “敢叛亂你們等著”漢景帝語氣強硬,雖然強硬,但實際上他心裏一點底氣也沒有,漢多年沒打過仗,如今他們竟然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的名義造反
    吳王劉濞早有造反之心,如此見漢景帝開始削藩,劉濞直接殺了中央派到吳國的官員。
    聯合事先已經結盟的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膠東王劉雄渠、淄川王劉賢、楚王劉戊、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六王公開造反,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的名義起兵。
    劉濞等這一天等的很久了,他早就開始招募士兵,並且和匈奴、東越勾結,要一舉得天下
    漢文帝瞪向劉啟,果然,削藩引起叛亂。
    “兒臣當年該把劉濞打死”劉啟氣惱。
    漢文帝實在忍不了了,踹了劉啟一腳,這混賬玩意。
    漢景帝得知七國造反,忙和晁錯商量對策,晁錯鼓動漢景帝禦駕親征,助士兵士氣
    眾臣不同意,晁錯什麽意思,讓聖人衝在前麵去死麽
    事情起因本來就是晁錯削藩,於是與晁錯政見不和的袁盎他們提議不如殺死晁錯,這般七王沒有造反的理由就不會造反了。
    “逆賊已反,豈能退兵。”漢文帝看透了劉濞的本質,“白白送了臣子性命。”
    “晁錯,你放心,孤怎會聽佞臣之言殺了你。”劉啟語氣篤定。
    晁錯大為感動,“若為江山社稷,臣死又何妨”
    漢景帝一想,同意了袁盎他們提議,殺你晁錯這個罪魁禍首。
    晁錯眼看感動的眼淚都要落下,卻聽神跡說自己死了
    申屠嘉補刀,“為江山社稷,晃大人死得其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