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125 掩耳盜鈴
字數:6511 加入書籤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看見天幕上蹦躂的外族卡通小人, 還有他頭頂上大大的我可以。
朱元璋真想伸手親自把賤兮兮的小人給拽下來,可以,他可以個屁
“五哥, 你猜他會不會被咱四哥打的落花流水。”湘王朱柏已經迫不及待。
“那必須的,咱四哥是誰”朱橞滿臉自豪
朱橞是朱元璋的第十九個兒子,就比朱允炆大兩歲而已, 別看朱橞小但是心眼可是不少,如今眼見是他四哥得勢力,他立馬開始牆頭草。
也不知現在討好還來不來得及, 畢竟之前神跡說了,他先是投靠了朱允炆, 但後期又和李景隆一起開了城門。
功過相抵, 算的上無功無過吧
跪在地上的朱允炆見朱橞這幅嘴臉, 真想怒罵一聲小人
雖然朱允炆已經被貶為庶人,但朱元璋還是讓他把神跡看完,他得讓這個不肖子孫看看真正的帝王應該是什麽樣子
此時的朱元璋已經下定決心把儲君之位給老四朱棣。
廢長立幼的確有背禮法,但是當下情況不同, 他的四子朱棣是被老天認可的帝王,沒有人比他更適合坐這個皇位。
朱元璋開始打量晉王朱棡,若還有孽障有別的心思,他這個當爹的不介意替四子朱棣掃平障礙。
朱元璋這人偏起心來那是真偏心,之前他是防備朱棣, 怕朱棣對朱允炆不利。
如今是防備其他子嗣,怕他們對朱棣有造反之心。
不過和朱允炆不同的是, 即便其他人有造反之心,朱棣也有能力把他們摁死。
覺得自己特別行的瓦剌首領馬哈木,覺得勝利唾手可得。
即便韃靼慘敗, 他也不認為是明朝皇帝太強,而是韃靼太弱了,當時跑什麽跑,什麽大軍一跑軍心不渙散
說到底還是韃靼不行,可自己不一樣,他們瓦剌可是有整個蒙古草原的兵力輝煌程度堪比當年的大元王朝
我可以
幾個大字再次出現在天幕上,就差貼在觀看神跡的眾人臉上。
“真是心裏沒數啊。”趙匡美吐槽,“這瓦剌首領應該和那個明惠帝朱允炆湊一對,一個我可以,一個優勢在我。”
建文年。
朱允炆看到神跡再次降臨,心裏煩躁的很,上次神跡降臨就把燕王朱棣好一個誇讚。
朱允炆開始懷疑,麵前所謂的神跡到底是不是朱棣找神棍做的戲法。
“下令,從即日起勿讓神跡擾亂軍心,隻要神跡出現便讓那些將領們捂住耳朵,閉上眼睛”朱允炆竟然下了一個如此荒唐的命令。
黃子澄也不勸阻,甚至覺得他們陛下這令下的對,如今神跡的出現的確隻會渙散軍心。
“朕的旨意說的不明白”朱允炆看向殿下眾臣,誰知道他們有沒有外心。
如今朱允炆覺得誰都不可信,他隻信黃子澄和方泰這幾個心腹。
殿下大臣頗感無奈,他們殿下此舉不是掩耳盜鈴麽
他們能聽之,可是打仗的將領還能仗打一半,停下來閉上眼睛,捂住耳朵
白白送死
但君王有令,臣不得不從,眾臣在不願意隻能閉上眼睛捂住耳朵。
但樂瑤這嗓門的穿透力真的可以,即便眾臣們捂住耳朵,神跡的一言一字還是能聽清楚。
其實看不看神跡真無所謂,樂瑤又不是短視頻博主,主要以嘮嗑為主。
偶爾就放個小動畫啥的,對直播影響不大。
主打的就是一個嘮嗑。
朱允炆能讓大明眾臣不聽不看,但是卻堵不住樂瑤的嘴,因為樂瑤根本不知道自己直播間通古代。
瓦剌首領馬哈木特別有自信,他已經做好準備要和大明皇帝大戰一場的準備。
而且馬哈木覺得,上次大明皇帝已經禦駕親征,應該不會再次禦駕親征,放眼曆朝曆代,有幾個帝王禦駕親征的。
在這多說一嘴,馬哈木雖然為草原遊牧民族的首領,但是他卻對中原文化頗有研究,特別是中原的政治操作。
有一點他說不錯,曆朝曆代的確沒有幾個皇帝上位後還禦駕親征的,像天策上將,唐太宗李世民,上位之後也退居二線,治國為主,沒有禦駕親征。
大宋的皇帝咱就不提了,還不如不禦駕親征。
趙匡胤
大宋的一世英名就從大明車神那開始敗壞的。
李世民之前沒聽宋朝之事,可神跡一次次的說,如此讓他對後世大宋特別好奇,後朝大宋到底發生了什麽讓神跡如此嫌棄
大明車神,雪鄉二聖,聽起來都挺像殊榮的。
所以瓦剌首領馬哈木更加自信,首先他效仿韃靼唯一一次成功的一戰鬥,就是他團滅了大將丘福的那場大戰。
他也學習韃靼那樣,誘敵深入,如此可輕輕鬆鬆的先消滅他大明朝十萬大軍。
馬哈木打起算盤,目前已經知大明已經損失了十萬大軍,第二次和瓦剌一戰,怎麽說也得損失個五六萬大軍吧
上次明朝號稱五十萬大軍,實際上也就十幾萬。
所以大明根本就沒看起來那麽厲害,實力說不定沒有瓦剌強悍。
我可以
這幾個大字再次出現在天幕上,和之前那個優勢在我是一模一樣的字體。
策劃好戰略方針後,瓦剌首領馬哈木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他派兵不斷侵擾明朝邊境地區,就如同當年韃靼挑釁明朝一般,如出一轍。
瓦剌首領馬哈木試圖挑起戰爭,然後引誘明軍深入漠北,正中他的下懷。
天幕上卡通馬哈木出現了,隻見他挖了一個大坑,頭上幾個大字“守株待兔”。
明太宗朱棣怎會讓瓦剌如此挑釁,於是在1414年,明太宗朱棣帶領五十萬大軍,再次出征
恢宏的音樂響起。
出征的場麵再次出現,永樂大帝何須避他人鋒芒踏平了漠北
大明何須避他人鋒芒
軍心再次澎湃起來
朱棣手下的將領們覺的自己的選擇是明智的他們的燕王日後定是千古一帝
德州大營
見天幕出現,眾將領和士兵們更沒有心思打仗,特別是李景隆這邊的將領們。
燕王朱棣越是優秀,將領們就越是質疑自己,為何他們要內鬥如此,作為將領不該開拓疆土,保家衛國麽,如今這算什麽
況且,他們忠誠的帝王還絲毫不領情,把他們的人命做草芥,半分不信任他們,竟覺的他們中間有燕王的細作。
大營中已經有人想去投奔燕王朱棣,甚至已經有人付諸行動。
“將軍,作日又抓到逃叛的士兵。”李景隆手下副將來報。
已經不知是第幾波,明明之前的已經軍法處置,但仍舊沒有壓下軍中動蕩。
今日神跡再次出現,怕是
李景隆煩躁不已,已然不知該如何處置,軍心已經散了,再嚴厲的軍法也無用。
唉
李景隆長歎一口氣,他心底覺得朝堂大勢已去
自己退到德州,燕王朱棣的攻勢不減,這陣子陸陸續續的已經有一萬大軍直接投靠了燕王朱棣。
李景隆實在是想不明白朱允炆到底要幹什麽,他這還在前線作戰,朱允炆竟然直接派人過來查他。
如何,覺得自己是朱棣那邊的人
就因為自己打了敗仗
他怎麽不看看大將耿炳文不是也輸了,老將軍顧城不是也被生擒了。
還有神跡之前說的戰績,幾個月就收複安南,韃靼見之都聞風喪膽。
這樣的戰神燕王,誰能打
他就想問問到底誰能打憑著自己麽
李景隆倒不是貶低自己,他是心裏對自己有數,自己是有那麽一點能力,和燕王那樣的打仗天才是無法相比的。
“他們愛走就讓他們走。”李景隆越想越氣。
“將軍,這”副將尷尬的站在原地。
不光李景隆心裏難受,他手下的大將同樣不怎麽舒服,特別是當年跟隨過燕王的老部下,比如說大將平安。
直接被停了職的大將平安,今日他就要被壓回朝堂。
看著眼前的天幕,大將平安真的後悔了,後悔自己沒早一日去投奔燕王朱棣。
大將平安早年跟隨朱棣北伐,雖然是朱棣手下,但是他對朝堂決定的忠心不二。
在白溝河一戰中,他的表現也相當的出色,雖然最後他還是被朱棣打敗,但是不能因為自己敗了就抹殺了自己全部的功勞。
僅僅因為自己是朱棣的屬下,僅僅因為自己沒有最終打敗燕王朱棣,就被定為反賊
可笑,真是太可笑了。
平安氣惱的哈哈大笑,過來押他士兵們心裏也不舒服,將領平安是怎樣的人軍中誰人不知。
若真是燕王朱棣的人,還能在戰場上那樣廝殺
大將盛庸過來看望平安,兩人一同在戰場奮戰,差點就贏了燕軍。
今日看到昔日的戰友到如今的田地,大將盛庸心裏說不出什麽滋味,應該是狐死兔悲之感。
他這次沒有遭到彈劾,不是因為他在戰場上的奮勇,而是因為他曾經不是燕王朱棣的手下。
“起碼讓我看完天幕,”平安對朝堂派來的官員道。
官員無奈,“將軍,您就別難為下官了,若回去晚了,陛下怪罪下來,您的罪名不就坐實了。”
“我身正不怕影子斜”平安怒吼,他不怕查,他對大明忠心不二
來的官員歎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出征,明太宗朱棣還帶上了自己的好聖孫,朱瞻基
好聖孫
朱元璋看向自家兒子,“如何,世子也死了”
建文年
朱高熾,我死了
朱高煦,大哥死了
朱允炆好聖孫,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