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126 朱高熾,我死了?
字數:6729 加入書籤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朱高煦高興的歡呼雀躍, 但一想到他大哥以後還有個好聖孫,心裏又不高興。
他爹是怎麽回事怎麽和他爺爺一個德行,又不是沒有兒子,弄什麽好聖孫
想再出一個朱允炆麽
自己這個好大兒他怎麽就看不見呢
朱高煦心底的火苗再次燃起, 他心裏想, 他爹朱棣這樣做, 是不是讓自己效仿反了他的好大侄子
此時的朱瞻基還未出生,朱高煦直接把朱允炆的形象代入到了他還未出生的好大侄朱瞻基頭上。
“又一個廢物。”朱高煦感歎道。
朱高熾
李世民唉好聖孫
趙匡胤唉好聖孫
李世民和趙匡胤進入直播間門比較晚, 因此不知叫門天下的事,自然也不知道朱瞻基。
因為有朱允炆這個好聖孫在前,聽神跡提朱棣的好聖孫時, 李世民他們第一反應便是這好聖孫怕不是真的“好”。
而作為直播間門元老粉絲,嬴政展開記錄後朝大明的竹簡。
想當初神跡第二次出現, 上來就講的大明戰神, 叫門天子,土木堡戰神。
即便過去了幾個月, 嬴政仍對明朝的這位敗家子印象深刻。
隻是嬴政沒有想到那個敗家昏君的先祖竟然如此英勇,這個明太宗才該是當之無愧的大明戰神。
嬴政看著之前的記錄, 這個好聖孫朱瞻基應該就是那個大明戰神朱祁鎮的爹。
之前神跡雖然沒有詳細的說朱瞻基,但是之前偶爾提過一嘴, 算是個不錯的帝王。
可惜生了一個敗家子, 以一人之力斷送了整個大明王朝, 好在有朱祁鈺收拾爛攤子, 最後那昏君竟然發起了奪門之變。
嬴政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敗家的種種作為,不由的為大明惋惜。
隨後嬴政又看向公子扶蘇,兒子不行,不知道孫子行不行。
如今自己這個年歲, 也不知能不能等當孫子成人。
若能活的久一點便好了,這個念頭再次冒了出來。
洪武年。
聽到朱棣最後也立了自己的孫子為皇太孫,朱允炆莫名的惱怒。
可能同為孫子的原因,朱允炆莫名的覺的自己的皇位被朱棣的孫子給搶了。
他詛咒朱棣的好聖孫也是個窩囊玩意
朱允炆:詛咒你的聖孫也是個窩囊玩意
朱允炆的心聲以彈幕的形式發到天幕上,一行大大的紅字。
看見彈幕的眾人全部沉默了。
這就是傳說中的我生氣起來連我自己都罵麽
“你還知道你自己窩囊。”朱元璋惡狠狠的對朱允炆道,隨後又悲上心頭。
聽到自家四子也早年喪子 ,朱元璋悲嗆道,“咱老朱家事造了什麽孽。”
想起自己那個大胖孫子,怎麽就死了。
“該死的不死,不該死的怎麽死了。”朱元璋心裏難受。
朱允炆
“皇爺爺”朱允炆的聲音哽咽 ,他家皇爺爺是說自己該死麽
朱允炆:死的好,死的大快人心
一行大字又從朱元璋的眼前飄過,此時的明太祖朱元璋眼裏還含著淚花呢。
隻見朱元璋走到朱允炆跟前,使勁踹了朱允炆一腳,“又狠又毒的畜生”
朱元璋:我的好皇孫,怎麽就死了呢。
朱高熾自己也納悶,雖然自己胖,但是也不至於死那麽早吧。
樂瑤看著彈幕。
這
明太宗朱棣之所以帶上自己的好聖孫,原因之一,是太子朱高熾身體不怎麽好,肥胖不說還跛腳。
但是朱高熾沒死,還挺好的活著。
朱高熾:原來我沒死。
朱高煦:怎麽沒死唉
聽神跡如此描述朱高熾,正在神跡跟前的李承乾和李泰互相看了對方一眼。
雖然李承乾如今腳還好好的,但神跡之前說過他未來會跛腳,而李泰更不必說,整個人胖成了一坨。
感覺命運是一個輪回,這朱高熾怎麽聽著像是李泰還有李承乾的綜合體。
因為朱高熾身體不好,所以朱棣早早就立下了皇太孫,作為大明王朝的下一代繼承人,好讓明花草後繼有人。
朱高煦我不是人
這個事情大家是不是覺的似曾相識,當年明太祖朱元璋不也是把皇位直接傳給他的好聖孫朱允炆了麽。
唯一不同的是,此時太子朱高熾還沒死,而朱元璋立皇太孫時,太子朱標已經死了。
為了防止再出現靖難之役,朱棣決定親自帶自己的好聖孫上戰場,讓他建功立業,別像明惠帝朱允炆那般一無是處。
朱允炆
這麽看,父母對子女的影響真的很大。
像是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在前,但是到他自己又極其的偏心李泰。
而明太宗朱棣,有靖難之役在前,到他這繼續立自己的好聖孫。
聽到此處,唐太宗李世民又開始自省。
當年他就想著一碗水端平,長子有太子之位,次子自然要疼愛一些,不想
補充一點,瓦剌敢如此對明朝叫囂,除了他的實力比韃靼強大外,還因為他處於西北部,躲開了明朝的貿易封鎖。
對於重護甲方麵,瓦剌可比韃靼要強的多,因此瓦剌有數目龐大的重騎大軍。
咱們繼續說回明太宗第二次北征,和第一次一樣,明太宗朱棣還是穩紮穩打的戰略推進,確保軍隊有充足的補給。
樂瑤放出緊張的音樂,擂鼓陣陣,讓天幕前眾將領的心一下提了起來。
而神跡麵前的朱允炆聽著緊張的鼓聲,卻讓他異常煩躁。
因眾臣都閉上眼睛,朱允炆的心理活動便肆無忌憚起來。
明惠帝朱允炆:兩次出征,勞民傷財堪比隋煬帝。
明惠帝朱允炆:老天無眼,為何不讓他死在第二次北伐
朝堂眾臣的眼睛是閉上的,看不見天幕上的彈幕,但是軍營中,眾將領和士兵的眼睛可沒蒙上。
雖然朱允炆下令,但是皇令下發總需要時間門,又不和現代似的,一個電話能通知眾人。
此時的朱允炆估計是刺激過頭,竟是忘了這點。
見他們陛下如此惡毒的詛咒,眾將領和士兵錯愕不已。
都說內戰無英雄,外站無賊子。
就算他們陛下再如何巴不得燕王死,但此時的燕王朱棣麵對得是外族瓦剌啊,希望燕王死那他們陛下是不是大明亡
瓦剌采用了和韃靼相同的戰術,先誘敵深入。
馬哈木首先派出一小隊兵馬,先讓明太宗朱棣打贏一小仗,隨後那些被生擒的“俘虜”向明太宗朱棣交代出馬哈木大軍的所在地。
這樣情形不能說相似,隻能說是一模一樣,同樣是剛到蒙古的明軍,同樣的抓到俘虜,同樣俘虜領路。
“這外族首領覺的大明皇帝是個傻子,看不出他布局”趙匡美大為不解。
“若換做明惠帝朱允炆,未必不中招。”趙匡胤道,招數不怕老好用就行。
趙匡美尋思,也是。
“哥,若是你,會如何”趙匡美。
“將計就計。”趙匡胤沒絲毫猶豫道。
“可前方就是陷阱,這不是去送死麽”趙匡美又大為不解。
“你去是送死,我去不是。”趙匡胤出口道,他不是在諷刺趙匡美,他在說事實。
論打仗,趙匡胤絕對能上最能打仗帝王的排行榜。
咱們再說說馬哈木那裏的布局,他選忽蘭忽失溫作為瓦剌於明朝大軍決戰地點。
此戰,馬哈木可是帶上了瓦剌的全部家底,包括瓦剌的三萬重騎兵。
他決心定要大敗中原大軍,取大明皇帝首級
朱允炆聽瓦剌竟然有三萬重騎兵,如此還能敗了
明惠帝朱允炆:瓦剌如此還能敗
“這個昏君”大將平安直接開口罵,他沒想到自己忠心效忠的帝王竟然是如此昏君。
這一刻大將平安真的後悔了,他拚命保衛的究竟為了什麽。
如今回想起來,燕王朱棣為何要反,若不是那個昏君下死手削藩,燕王怎會反。
大明的江山是誰在守護,那個昏君又在做什麽,除了關起門來打自己人,他還會什麽。
若上位之後,他能把削藩這股狠勁用在對付外敵上,還有誰敢反他
“將軍,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下官可什麽都沒聽見。”奉命押大將平安回都城的下官恨不得捂住大將平安的嘴。
“我就罵了,我平安就罵那個昏君”大將平安不改口,他才不苟活
馬哈木一切都布置好,隻等著大明皇帝入他的陷阱。
忽蘭忽失溫是典型的山丘地帶,四麵隆起、中間門平坦,特別適合突擊作戰。
隻要大明部隊一來,他便立馬讓重騎大軍四麵而下,正麵出擊,利用重騎兵的強大的破陣能力,直接把明朝的大軍衝散。
將明朝主力大軍衝擊成幾路,然後一一擊破,最終全部殲滅,多麽完美的計劃
完美的計劃
一行大字出現在天幕上。
按照行軍戰術來說,馬哈木這個計策的確不錯,雖然沒什麽新意,但是穩妥。
特別選的主戰場還對他十分有利,若明朝大軍一旦入局,怕是難以脫身。
“哥,重騎不是怕輕騎麽”趙匡美記得神跡之前分析過。
“三萬重騎,勢如破竹。”趙匡胤道,在絕對的力量麵前,機動性的優勢就沒了。
“那步兵麽之前不說輕騎怕步兵麽”趙匡美使勁回想神跡所述,“不對不對,神跡說了,步兵怕重騎”
啊,這
但是明太宗朱棣再次預判了馬哈木的預判,他見瓦剌兵分三路,於是先派出先鋒部隊,同樣誘敵而出。
瓦剌大軍已經明朝大軍中計,隨著四麵而下,正在此時,轟隆的戰火聲響徹忽蘭忽失溫,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