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218 神跡的力量

字數:6563   加入書籤

A+A-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搖身變成太上皇的唐肅宗感覺特別輕鬆, 果真自己不適合擔此重任。
    本來唐肅宗李亨就是被眾人趕鴨子上架才登基的。
    “臣等恭迎皇上。”李豫帶頭跪拜新君。
    眾臣隨之跪拜新君,這可能是史上最快的登基大典。
    其實自打神跡出現,並給李倓冠以“小太宗”的名號, 李倓已然沒有退路,要麽就登基要麽就死。
    試想一下, 若繼續按照曆史的軌跡仍舊是太子李豫登基,那被神跡指定的皇帝李倓必定是對李豫最大的威脅,被上天選定的帝王。
    若李豫狠下心來解決李倓這個威脅,那就和手刃老祖宗沒什麽區別, 雖然李倓不是唐太宗,但已經被眾人當做唐太宗轉世 。
    如此朝堂必定會風波再起, 不仁不孝的帽子會扣到李豫頭上。
    若李豫重兄弟情義不對李倓動手。
    那定會有臣子站隊,畢竟李倓被認定是太宗轉世, 李世民又是大明的白月光,是眾臣的向往和信仰。
    但凡李豫有一點做的不好, 必定會有人想拉他下馬, 如此朝堂還是動蕩。
    總之,太子李豫隻要登基, 麵臨的便是進退兩難的境遇。
    最好的選擇就是直接把皇位讓給李倓,如今大唐最缺的就是凝聚力,而太宗李世民就是李唐的凝聚力
    沉默半天,李倓終於開口。
    “朕定不負父皇和兄長所望,追貞觀之治, 還天下太平盛世”李倓順勢登基, 他亦清楚自己無路可退。
    “傳朕旨意,即日朕便禦駕親征,朝中所有事物交由廣平王處置。”李倓下旨, 既然神跡說他是太宗轉世,那他就效仿太宗,把大唐重新打回來
    時間不早了,黑粉和真愛粉都想讓他早死的帝王唐玄宗李隆基咱們也講完了。
    明天咱們繼續之前話題,奇葩的明朝皇帝係列
    樂瑤下了直播,天幕隨即消息。
    “繼續講咱們大明朝呀”朱高煦高興的,他本來擔心神跡會講別的朝代,沒想到神跡真是有始有終。
    “父皇,那兒臣能不能晚兩天離京”朱高煦商量朱棣,“兒臣絕對沒有賴著不走的意思,求您讓兒子把神跡聽完吧”
    朱高煦就怕他爹朱棣不讓他看神跡,“隻要您準兒子聽完神跡,以後您老人家說什麽是什麽,兒子願為您老人家當牛做馬”
    眼見朱棣不應聲,朱高煦繼續哀求,大有要跪下來求的意思。
    “朕有說過讓你走”朱棣無語,他之前沒發現他這兒子話這麽那麽多。
    “爹您是我親爹”朱高煦激動不已。
    “等聽完神跡,你便跟著鄭和下西洋。”朱棣道。
    這兩年,朱棣一直著力開發海外版圖,正如神跡所述,大海也是領土的一部分。
    且要解決大明的經濟危機,海上貿易必須搞起來,用不斷的擴張來緩解明朝內部的矛盾。
    朱棣用強硬的手腕解決了土地兼並問題,收回了朱家子孫的特權,但準許他們入朝為官,但同樣需要科舉中舉才行。
    大明不養豬
    開元年
    眼見神跡消失,唐玄宗李隆基懸著的心放了下來,雖然被罵的狗血淋頭,但他還是大唐的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不信僅憑一個神跡就能顛覆自己的政權
    隻能說唐玄宗李隆基太小看神跡了,樂瑤的直播已經改變了多少平行世界的曆史了。
    秦
    聽到神跡繼續講唐朝的事,秦始皇嬴政輕歎一口氣,不知何時才能輪到他們秦朝。
    不過秦始皇嬴政可沒多餘的時間感歎,趁著神跡消失,嬴政趕緊召集眾臣議事。
    秦朝第一次科舉定在半個月後,秦始皇嬴政對比了各朝的科舉製度,經過不斷的改良初步形成了秦朝的科舉雛形。
    因為六國方才統一,因此秦始皇嬴政效仿明朝的南北卷,地方不同試卷不同,錄取的人數則是一樣的。
    除了文試,還有武試。
    文治國,武打天下,同時雙方可互相製衡。
    當然,這隻是科舉的雛形,等著統一文字普及後,秦始皇嬴政還會繼續改良科舉。
    大家好,咱們又準時見麵了
    到了晚上八點,樂瑤準時進入直播間,繼續和大家嘮嘮嗑。
    秦始皇嬴政進入直播間
    唐太宗李世民進入直播間
    宋太祖趙匡胤進入直播間
    明太宗朱棣進入直播間
    明武宗朱厚照進入直播間
    唐世宗李倓進入直播間
    弘治十九年
    “神跡出現了兒子神跡又出現了”朱佑樘激動不已。
    “拜神跡所佑,我還沒死哈哈哈哈”
    “爹,你別往死裏嗑啊。”朱厚照看他爹這頭嗑的,他腦袋都疼。
    “兒子,趕緊過來,咱們一起磕,沒有神跡爹早就死了。”朱佑樘激動的邊哭邊說。
    的確,若不是神跡預示,弘治十九年朱佑樘早就駕鶴西去了。
    如今朱佑樘還好好的活著,熬過了弘治十八年。
    朱佑樘是熬過去了,但是皇後張氏卻沒有熬過去。
    在太醫院的妙手下,皇後張氏沒熬的過弘治十八年,作為情根深種的好丈夫,朱佑樘定不會放過太醫院。
    他派人徹查,從開方子的太醫,到熬藥的太監,朱佑樘是一個都沒放過。
    最後整個太醫院大換血,處死的處死革職的革職,流放的流放。
    眾臣都知道他們陛下對皇後的感情,朱佑樘如此發瘋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且如今大臣關注點不在朱佑樘身上,而是在太子朱厚照身上。
    太子屢次立戰功,如今在軍中的威嚴很高,這不是文臣集團希望看到的,但卻是武官集團所期盼的。
    眼見太子的威望越來越高,不僅有武將支持,身邊還有無任何家世背景的文臣,已然形成了自己的班底。
    作為老一派的臣子豈能不急,於是他們開始挑撥離間朱佑樘和朱厚照間的父子情。
    要知道最是無情帝王家,權利麵前根本沒什麽父子,像是唐玄宗李隆基,為了權利一日殺三子。
    這些臣子企圖利用朱佑樘打壓太子朱厚照,同時他們努力尋找下一任儲君,畢竟朱佑樘隻有朱厚照一個兒子。
    可這些臣子的如意算盤算是白打了,朱佑樘和朱厚照父子倆可是一心對外。
    當然,戲該演還是玩演的,那些臣子不是想利用朱佑樘打擊朱厚照麽。
    那他們父子便聯手,將計就計,讓他們自己尋找對方的證據,而朱佑樘和朱厚照則利用這些證據來懲戒貪官汙吏。
    等著收拾的差不多了,朱佑樘再把皇位交接給朱厚照,讓朱厚照在最風華的年紀登基。
    朱佑樘打算再撐七八年,起碼等朱厚照二十左右的時候他再退居二線。
    唐世宗
    李倓沒有想到自己有生之年還能再看見神,距離神跡出現已經是八年前的事。
    八年的時間發生了太多的事情,如今李倓完成了當年的諾言,還天下太平盛世。
    在神跡出現的第二年,李倓就禦駕親征平定了安史之亂,除了李倓本人的確神勇外,天幕的出現也幫了很大的忙。
    之前天幕的質問讓叛軍產生了自我懷疑,他們內鬥究竟是為了什麽有什意義
    且李倓為太宗轉世的消息也傳了出去,要知道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種信仰。
    若太宗轉世,他們為何還要反
    軍心一旦渙散便不攻自破,特別在李倓宛如戰神附身,一場接一場的勝利,唐軍士氣大振。
    唐軍更加堅信他們陛下乃是戰神唐太宗轉世,李倓聲名赫赫,叛軍不敢一戰。
    有的叛軍頂不住投降,李倓則收編了軍隊,雖不傷叛軍性命,但奪其兵權。
    有叛軍頭子投城後反悔再次造反的,被李倓則以最強硬的手腕平定造反,直接割了反賊的首級,殺一儆百。
    這一次,大將張巡沒有犧牲。
    安西白發軍也沒有被大唐遺忘。
    更沒有被外族搶奪屠,戮的百姓,唐朝憑借自己的力量平定了安史之亂。
    吐蕃本想趁著大唐之亂分一杯羹,不想被李倓親自打了回去。
    可以說,士氣大振的唐軍如今勢不可擋,嘎嘎殺。
    唐肅宗一臉驕傲,這都是自己當年英明,把皇位讓給了自家兒子,才得來的太平盛世。
    當太上皇的感覺真是太好了,以後在史冊上還能得一個讓賢的美名。
    不像他爹唐玄宗那樣,讓全後世的人都巴不得他早死。
    雖然如今大唐恢複了太平盛世,但罪魁禍首的李隆基卻過的不怎麽樣,畢竟他連太上皇都不是了,地位可想而知。
    作為大唐的罪人,也該他遭遭罪,他被軟禁在皇家莊園,唐肅宗時不時的就過去刺激刺激他的老父親。
    比如問問唐玄宗,當年殺了三個皇子後不後悔,再比如問問他當年為何那麽不要臉的搶自家兒媳婦。
    氣的唐玄宗李隆基捂著心口,大罵唐肅宗李亨是個畜生。
    眼見唐玄宗李隆基越氣,唐肅宗李亨心裏就越舒坦 。
    “爹,現在是不是後悔當年殺三個兒子殺少了”唐肅宗李亨嬉皮笑臉。
    “你應該從源頭上動手,比如開元年後,你自己把自己殺了。”唐肅宗李亨道。
    “您說您活這麽久幹嘛,早死了還是一代明君,現在好了吧,成昏君了。”唐肅宗李亨相當惋惜的語氣。
    氣的唐玄宗李隆基當場翻白眼暈了過去,唐肅宗李亨也不急,讓太醫趕緊救,自己還沒“孝敬”夠,他爹李隆基還不能死
    上次大明朝咱們說到老道長嘉靖帝,這次咱們說說他的兒子,也就是大明下一任皇帝明穆宗,因為名字太難了,咱們就叫他隆慶帝。
    奇葩又悲催,存在感還很低的大明皇帝。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