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234 君臣和睦

字數:5229   加入書籤

A+A-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咱們先看看明熹宗朱由校和眾臣的蜜月期, 這個時期被稱為“眾政盈朝”。
    所謂的眾政盈朝是指主持朝政的都是正直君子,比如以正直自稱的東林黨們。
    畢竟東林黨在明熹宗朱由校的確有功勞,起初明熹宗朱由校也願意將權利與他們分享。
    正直
    兩個大字赫赫出現在天幕上。
    老朱家的人看到天幕上正直二字, 覺得特別刺眼。
    當真辱沒了正直二字。
    趙匡美:功勞難不成朱常洛是被東林黨殺害的, 然後他們扶持朱由校登基
    趙匡美這腦子不去當編劇真可惜, 反正現在他看大明這些事全都是陰謀論。
    讓趙匡美這麽一問, 樂瑤發現自己竟然沒講明末三大案之一的“移宮案”。
    說起東林黨的功勞就不得不提“移宮案”, 移宮案發生在明熹宗朱由校登基之初,也是明末三大案之一。
    要說朱常洛這父子二人真是可以了,算上之前的妖書案,明末的四大案全被他們父子二人包圓了。
    卡通朱常洛和卡通朱由校父子二人出現在天幕上,頭上幾個大字,“懸案體質”。
    朱厚照不由歎了一聲氣,什麽懸案, 說白了就是某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罷了。
    像是之前神跡提的妖書案,其目的就幫朱由校鞏固太子之位。
    咱們先說說移宮案的背景,移宮案另一個主角為朱常洛的寵妃李選侍。
    因為朱常洛的寵愛, 這位李選侍相當的張揚跋扈, 她張揚跋扈到什麽程度呢
    這麽說吧, 明熹宗朱由校的親生母親就是被李選侍毆打淩辱致死,但是朱常洛非但沒有責怪李選侍,反而讓她撫養朱由校。
    宋
    “不愧是大明的皇帝,所作所為就是和正常人不一樣, 讓這毒婦撫養太子, 他是嫌自己兒子多”趙匡美大為不解。
    “大明皇帝特有的癡情。”趙德芳也跟著吐槽,並且他這句話還以彈幕的形式出現在天幕上。
    一提到深情,眾人的目光就不由的落在朱瞻基頭上。
    而朱瞻基本人又想起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汙點, 不孝子朱叫門
    弘治年
    “身為帝王深情又有什麽用。”朱佑樘感歎道,論神情大明王朝沒人能比的過朱佑樘。
    可惜,朱佑樘的一片深情被喂了狗。
    明光之朱常洛登基之初,李選侍想讓朱常洛封自己為皇後,但是朱常洛剛剛登基,連他的嫡妻還有生母都沒被加封,怎麽也輪不到李選侍。
    因此李選侍冊封皇後的事情暫且擱置,但是萬萬沒想到朱常洛猝不及防的駕崩了。
    自己連名分都沒有得到,李選侍怎會甘心,於是她拒不交出太子且不離開乾清宮
    且李選侍還給出了自己的理由,第一她養過太子,勞苦功高。
    第二,明光宗朱常洛生前打算立自己為皇後,那自己便有資格在乾清宮。
    第三,不當皇後也行,她要當皇太後,垂簾聽政。
    此等要求眾臣怎會同意,畢竟已經有那麽多前車之鑒。
    如今的東林黨可不是吃素的,畢竟萬曆放養了那麽多年,他們早成氣候。
    一不做二不休,眾臣決定直接搶人
    天幕中出現卡通大臣,頭上就一個大字,“搶”
    漢
    “後世王朝當真荒唐如斯。”漢武帝劉徹不知該怎麽評價這個叫做大明的王朝。
    作為帝王讓臣子牽著鼻子走,這樣的王朝不滅誰滅了
    秦始皇嬴政也簇起眉頭,周圍的威嚴讓人無法忽略,他看像大殿眾臣,眾臣們被威懾的連頭都不敢抬。
    “此事,定不會發生在大秦。”秦始皇嬴政語氣篤定。
    路人甲:對,秦朝昏君隻會和奸臣為伍。
    路人甲忍不住吐槽了一句,這句話讓秦始皇嬴政周身的溫度驟降。
    秦始皇嬴政眉頭更深,到目前為止,神跡仍舊沒透露出亡國的秦二代到底是誰。
    秦始皇派人監督每一個皇子,但都沒發現什麽異常。
    眾臣安排太子伴讀王安直接把朱由校從乾清宮裏搶出來。
    隨後將朱由校安置在太子別宮,並且以迅雷不及掩耳,在第二天便擁新天子朱由校登基。
    乾清宮不是被李選侍霸占麽,那就在文華殿即了皇帝位。
    卡通大臣再次出現,頭上一行大字,“還弄不了你”
    宋
    “怎麽後世幾個皇帝就沒一個正常登基的”趙匡美又發現一個華點。
    前麵的朱見深就不說了,朱佑樘也挺慘被雪藏了那麽多年。
    而萬曆是熬死了所有兄弟才登基的,朱常洛則經曆了大風大浪,四大懸案他占了三個。
    朱由校登基後,眾臣繼續逼迫李選侍搬出乾清宮,李選侍見大勢已去,無奈之下隻能做出讓步,李選侍從乾清宮搬了噦鸞宮。
    噦鸞宮是李選侍親生女兒的寢宮。
    幾天後噦鸞宮著火,李選侍母女好不容易死裏逃生,但隨後又有傳言說李選侍被逼迫的要上吊,八公主則投井自盡。
    弄的明熹宗朱由校不得不親自下旨澄清謠言。
    “這算什麽懸案”朱佑樘聽不懂了,前因後果如此清楚,哪裏有懸疑之處。
    噦鸞宮的火不知為何人所放。
    “肯定是東林黨,這有何疑問,他們連皇帝都敢燒,還有什麽他們不敢的”朱佑樘語氣篤定,他清清楚楚的記得朱厚熜那個小畜生被燒過好幾次,可惜一次都沒燒死他。
    倒是自己兒子
    “兒子,不準靠近任何有水的地方。”朱佑樘再次叮囑,防範於未然。
    總之東林黨在移宮案中做出了不小貢獻,同時從移宮案咱們也能看出此時東林黨的勢力有多壯大。
    他們可以從守衛森嚴的乾清宮把太子朱由校搶出來,並能逼迫李選侍認錯。
    當然,在登基之事上出了這麽大力的東林黨自然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大臣楊漣任在朱由校登基第二年,直接升左副都禦史,不到一年,竟然連升六級。
    已經告老還鄉的趙南星再次上朝為官,直接擔任吏部尚書一職。
    其他東林黨眾人也紛紛晉升,晉升速度和坐了火箭一般,內閣以及六部全都是東林黨派的人。
    可以說朝政完全被東林黨派把握,且在位的還是一個少年皇帝,提線木偶。
    東林黨派仿佛看到了當年的弘治盛世
    朱佑樘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多麽諷刺的盛世二字
    如此聽話的皇帝,大臣們自然是喜歡,也造就了天啟元年到天啟二年君臣和睦的景象。
    所以這時候的明熹宗朱由校還是好學又勤奮的好皇帝。
    那為何後期的明熹宗就變成木匠文盲皇帝了咱們接著看明熹宗朱由校是怎麽一步步和東林黨走向決裂的。
    “怪不得,原來是得罪了拿筆杆子的。”朱高煦恍然大悟,同時對朱由校大大改觀。
    朱高煦覺的但凡是那些文人往死裏黑的帝王往往都是好皇帝,而被他們死裏誇的則是昏君,比如那個朱佑樘。
    咱們先說說引起朱由校和東林黨決裂的最關鍵的導火索,明熹宗朱由校覺得東林黨不靠譜,隻有打嘴仗,壓根不會治國
    “這小子小小年紀,竟然看的如此透徹。”朱佑樘感歎,“比朕強太多。”
    朱佑樘慶幸有神跡出現,不然可能到自己死都不會醒悟。
    朱厚照也表示讚同,他之前就覺的朱由校和自己很像,看似荒唐,實際上都在反抗。
    一切的源頭還是黨爭,輔佐新君有功的東林黨上台後,第一件事就是打擊浙楚黨。
    恰巧大將熊廷弼是楚黨人。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