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賦詩言誌 詩歌大會。
字數:6531 加入書籤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嬴政細細打量著尚謹的神情, 終是露出笑意“是好計策,可你真的會用嗎”
你忍心嗎
可以說,尚謹也算在嬴政眼皮子底下長大的,嬴政實在不覺得尚謹會用這樣狠毒的計策。
嬴政也知道尚謹說這話的意思, 所以反倒覺得好笑, 明明從細微之處就能看出尚謹的緊張, 這孩子還想在他麵前偽裝不成
“我會不會用並不重要,王賁將軍會用就好。即使我失敗, 這個計策也依然可以推行下去。”尚謹之所以敢請求出使, 就是因為他知道這個計策可以給他兜底。
“我隻是想說,先前君上說,隨心的人最難看透, 我心中,黔首確實重要, 但我也不會背叛秦,背叛君上。”
但他不希望這個計策成真。
“你去吧。你心裏定不願用這種計策取勝,寡人不知你要如何說服魏王,不過”嬴政收回自己的目光,“你便隨心而行吧。”
他不吝嗇自己的信任,希望尚謹不要讓他失望。
“謝君上。”
秦王政二十二年,上許尚謹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劍,出使魏國。謹以車百乘入魏,王賁領兵三十萬臨邊境。
尚謹垂眸看著身上的玄衣, 伸手寸寸撫平褶皺,他多少年沒穿過黑衣服了
這身衣裳是新裁的,他這算是體會了一把秦王的待遇了。
宿主, 你真的不緊張嗎啊啊啊我緊張死了,萬一魏王殺了你怎麽辦你這一去大梁,就跟進了牢籠樣。王賁短時間根本不可能攻城成功,要是真的放水淹大梁,你還待在裏麵呢
「你要是真的怕,那就換個擬態,能帶動人的那種,實在不行我們就跑路了。」
什麽鳥能帶著人跑啊我又不是史前那些巨型鳥類。
「所以說啊,別擔心了,切都會好的。」
宿主,你這話特別像fg
尚謹敲了下丹雀的頭,能不能別烏鴉嘴。
[躲在黑暗裏數星星係統怕是要變成翼龍才能把小謹帶起來吧哈哈哈]
[山間溫客黑衣好看之前才有人說什麽時候政哥送個衣裳,這就送了]
[行簡頭一次感覺原來魏國這麽小,再過兩三天就要到大梁了。]
魏王宮中,魏王假與他的臣子們為此事爭論不休。
“大王,誰知秦國這個時候派出使者是什麽意思”
“大王,我聽說這回的使者原本是我魏國人”
“大王,我也聽說了,這尚謹的叔父尚翟原本在商丘當地極有名望。”
魏王神色凝重“這個尚謹如此年紀,此前可有什麽聲名”
他是想反抗的,借著大梁城,魏國能堅持許久。
魏相答道“據說是個神人,有預測天災的本領。”
“術士還是太史”
“不知,我聽說他是韓非的弟子,據傳多年前韓非本是要被處死的,他番話,不僅救了韓非,還讓秦上卿姚賈親自去韓國接走韓非的親人,韓王更是直接俯首稱臣了。”魏相自從知道秦國派出使者,特意探聽了關於尚謹的傳聞。
立刻有人提議“既然秦王派出使者,想來是要先禮後兵,大王既然決心抗秦,不如趁此時出手。”
其他人立刻反駁起來。
“不可,尚謹來魏國代表的是秦王,若是他死在了大梁,那豈不是要惹起秦國的怒火。若是秦國像攻打楚國那樣派出八十萬人,我們便是再反抗也無濟於事啊”
“我倒是知道些不樣的,我家中幼妹嫁去了代地,說代地軍民對尚謹感恩戴德。”
魏完否定了他們這些大膽的想法“大王,若是殺了此人,恐怕難平民意,聽說他路救助魏國黔首,美名已經傳到大梁城中了。”
他一直不讚成魏假想要繼續反抗秦國,不是他想要投降,實在是無望。如今天下皆歸秦國,唯有三國幸免。
他不知秦王是否因為商鞅留下了衛國,而韓國則是因韓非的原因留存了彈丸之地,隻是也已名存實亡,掌管當地的是秦國官員。
也就是說,實際上如今隻剩下魏國了,負隅頑抗絕對不是好事,若是秦國派大軍攻打,無論如何魏國都不會繼續存活,反而要因此死傷慘重。
魏完歎了口氣勸道“此人不可小覷,大王,我們還是早做準備迎接他吧,若是禮儀不全,引起秦國的怒火就不好了。”
大梁。
尚謹端正地坐在車中,大梁到底是富庶的城市,難怪原本能支撐那麽久。
隻是有些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意了。
相比大梁,魏國其他地方實在不容易,這場冬日的大雪也波及了魏國,尤其是靠近秦國那一片的地方。
他這回可真是成了散財童子了,一路上將祖龍賜的錢都散出去了,想來會有不少人帶著這些錢逃離魏國,成了秦人。
也就好在魏國現在真的小,頂多後世一個市那麽大,他那點錢還能分一分。美名傳出去倒也正常,統共這麽大一個地方。
他此次出使,跟在身邊的行人有十個,隨行的護衛則有上百個,皆是精銳。
不過他最熟悉的還是鄒瑕,沒想到過了好幾年了,他還是會和鄒瑕起出使,不同的是,前一次他們是秘密出行,這一回則是大張旗鼓。
即使之後沒有常常見麵,他與鄒瑕之間也已有了默契。
自進入大梁後,魏王安排的人就開始接引了,為了顯示魏國的禮數,魏王自然用的是九賓之禮。
魏國群臣林立兩側,尚謹著玄衣緩步前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他身上,他麵色如常。
他一步步走向魏王宮主殿,在片赤色之中,玄衣不遜色半分。
“秦使者尚謹,見過大王。”
入夜,尚謹望著漫天星辰,他還是早些睡好,明日要是遲到,可就尷尬了。
事實證明,遲到這種事,自古就是常事,即使是這種兩國外交場合,也會出些意外。
此時的魏相心中不禁痛罵魏王的兄弟魏完,這下子可真是完了。
典禮都開始了,魏完竟然還沒到,沒看見秦國那群人臉色都變了嗎
昨天魏相還告誡所有人說“如果有誰在明日的典禮上有個席位,千萬不要發生不恭敬的事”
魏完可是曾經主管外交的,又是魏國王室,這不是明擺著怠慢秦國來使嗎
尚謹平靜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鄒瑕等人心中不免不滿,魏國竟然敢在這種事情上出差錯,不過他們也不會太明顯地表現出來。
但是也不能什麽都藏著,尚謹作為領頭的,可以不表現不滿,但是他們要表明最基本的態度。
[玄貓笑死了,我感覺鄒瑕他們快要把魏王宮拆了。]
[人間醉確實很不禮貌啊這個魏完可是魏國這邊很重要的人,他原來管外交,也出使過,現在怎麽遲到啊]
[水墨翎魏王和魏相的臉色好糟糕啊,假笑都快繃不住了。怪不得魏王你叫魏假呢do是不是怕祖龍打過來]
魏王臉上的假笑都快僵住了,尚謹也沒開口說什麽,反倒讓魏王不知如何是好了,隻好準備賠罪。
此時的魏完也是有苦難言,其實他並未晚到那麽久,典禮剛開始他就到了。
奈何這典禮太過盛大,他想要去自己原本的位子,卻被烏泱泱的人群擋住,想要幹脆站在人群中,又被擋住,他隻好到堆樂器的間隙中待著,試圖擠到裏麵去。
旁邊樂師的白眼都快掩飾不住了,樂器的響聲震得魏完耳朵疼。
他怕是要和左氏春秋裏那個孔張一樣被人恥笑了。
尚謹終於起身,走向了魏完的方向,人們自覺地讓出條路。
魏完驚喜地想要順著這裏走,卻看見了站在盡頭的尚謹,一時間僵在原地,又轉而整理衣袍,以免更加失禮。
可尚謹卻是笑著的,並不包含絲嘲笑或是怒意。
眾人屏氣凝神,都在緊張事態的發展,卻見尚謹開口道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無度。美無度,殊異乎公路。
彼汾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異乎公行。
彼汾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異乎公族。”
秦國這邊,鄒瑕等人迅速反應過來,收起了原本的表情,露出派溫和。
魏國的眾人都鬆了口氣,讀過書的都知道尚謹這是何意。
賦詩言誌曾經是最常用的外交手段,使者之間往往互相吟誦詩,含蓄地表達兩國的態度與立場。
隻是如今各國外交更多的時候是陰謀詭計,這種賦詩言誌也逐漸式微了。
今日魏完遲到,恰巧應了左氏春秋中,當年鄭定公時,孔張這個鄭國王室也遲到了。
不同的是,孔張遭到了眾人的嘲笑,直到月後韓國使臣韓宣子都要離開,子產才以賦詩化解了這件事。
而今日尚謹卻當場化解了這一份矛盾與尷尬,給魏完鋪了層台階,也算是引經據典了。
汾沮洳是魏風中的首情詩,當然,沒人會覺得這是尚謹在和魏完表白。尚謹是借這首誇讚男子的詩誇讚魏完與魏國,也表明秦國並不因此與魏國計較。
魏完不由得對尚謹心生好感,還好自己沒有下不來台,臉上的笑意都更真誠了些。
不過思及這首詩,人家賦詩了,他不回首是不是不太好
可是這詩卻不太好選,選魏風吧,魏風裏稱讚的詩很少,諷刺詩居多,選秦風吧,秦風裏要不是打仗要是君臣,也不太合適。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彥兮。”
他稱讚尚謹是能為了君主舍棄生命,能正人得失的賢能之人。不知為何,他莫名覺得尚謹看就是個大好人,肯定不會計較這個。
[湮滅哎嘿小謹被誇]
[庖丁解鴿我怎麽記得這是諷刺的啊]
[絕望水論文羔裘一直有兩種解說,當時子產不也拿這個誇人,這要是被魏完拿來諷刺,那他就是沒腦子了。]
尚謹頗有些無奈,他就是想化解尷尬,他這人最愛替別人尷尬了,其實魏完和他一起回到位子,道句謝就好了,怎麽還拿起詩誇他來了
這是要禮尚往來,重回春秋
不過也是他先提起的,這下不會要變成對詩大會了吧
他不喜歡謎語人。,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