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青樓2
字數:3325 加入書籤
少頃,酒
酒是十醞酒,改進於九醞
傳說發明九醞酒的人,正是魏武帝曹操本當年,曹操上奏皇帝,傳授了他多年自釀的九醞酒釀造
所謂九醞,便是使用九斛米、酒曲三十斤,以釀春酒的方式來釀
不過有些酒客會覺得九醞酒偏苦,於是曹操又補充了一個方法,在九醞酒的基礎上做十醞酒,其法與九醞酒如出一轍,無非是釀酒的米數從九斛增加到十斛,而酒曲數不
九醞酒其上清,滓亦可飲,增為十醞,易飲不
這等佳釀,也是曆經了五六十年的時間,方才流傳到了民但釀造成本不薄,絕非尋常人家喝的
下酒小菜是鵪鶉橙杞和雞
前者是炸鵪鶉拌橙皮絲、枸杞醬,後者是醃製的雞肉做成的涼都是民間商賈設宴時的名菜,價格自然不
周坦再發感歎,徐罕在玩樂方麵可真是下血他就不一樣了,自己一介田兵出身,吃苦慣了,還得多加勤儉一些才
眼下這一幕,讓他不得不想起了曹操剛挾天子遷都於許昌那會兒,中原原本混亂的局勢,稍微有了一些安定,天下的讀書人便蜂擁至許昌謀求仕
彼時,整個許昌的茶肆酒樓、旅館驛站,都聚滿了各州各郡的才官位少而人眾多,謀不到職位的才俊們,整日無所事事,便聚在一起高談闊論、飲酒作
今日楚王設宴,廣邀賓客,大家都在這裏謀請帖,不偏不倚的也正應了彼時彼
眾人吃喝一陣,又暢所欲言起
徐罕見縫插針,巧借高山大川的話題,欲趁機在大家麵前顯擺一番:“竊以為,水出高山,流則為河,河出深穀,流則為夫水有源,木有本,本在根,源在以根植土,以固其有感而發,是以,水則源其本,木則根其本,人則存其本,國則興其”
這一番文縐縐的語言,是之前周坦寫在《山水論》開篇的話,當然,嚴格來說,這開篇的話亦不是他本人原創,而是借用了後世《水經注》裏的段落,其含義是傳導以山川為本、多注重治理環
那些日子裏,周坦經常與徐罕討教,之後謄抄也是徐罕一手操辦,徐罕能記得書中文字,自然不在話既然名義上這本書是二人合著,那這會兒徐罕“借”書中內容,拿出來顯擺,自己也不會太過心
一旁的周坦,興趣全放在眼前的美酒和美食上麵,並不在意徐罕個人社交展現
哪裏知道,這一番話出口,大家隻是客氣的應和了一聲,很快便將話題轉到了他
徐罕頗為尷尬,趁著如廁時,將周坦拉到後院角落談
“賢弟,這樣下去不行”他有些焦
“怎麽了,咱們不都跟他們坐到一塊了嗎?”周坦連喝好幾杯酒,這會兒已經微醺
“失策本以為這幾位能聊得來治水的話題,沒想到,到頭來還是更喜歡清清談這事,愚兄我不甚擅哎,如若聊得不投機,待會兒散場前往王府時,也不好一起同路”徐罕以右拳擊左掌,懊惱不
“清談?這高深莫測的學問,我也不懂不然趕緊再換一桌?”周坦說
“那不行,現在換桌,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再說,我錢都花了,鵪鶉我一口都沒吃”徐罕著急萬
“鵪鶉都沒了啊,我也就隻吃了一條小鵪鶉”周坦吧唧了一下
“你都還吃了一條鵪鶉腿,還有何可抱怨別說這些沒用的了,咱們得想想辦法引起這幾位的青睞,讓他們知道咱們肚子裏裏也是有點東西的才”徐罕說
“兄長,我酒足飯飽了……”
“你不會要跑吧?”
“兄長這話說得的,我是說我酒足飯飽了,接下來就看我”
“啊?當真?”
“盡力而”
徐罕讀《山水論》時,多少也能感覺到周坦的文采,對於一個田兵出身而言,已經算是十分了得的造詣他這會兒已把肚子裏那點墨水耗盡,剩下的隻能看周坦發揮
二人回到塌席上時,崔旦、諸葛禮等人正在討論魏武的文學與陳王的文學,父子二人誰的意境更高
周坦心中還有些擔心,在這裏討論這個,真的不會被抓起來坐牢嗎?不過傾聽了片刻,見幾人聊的投入,他也就漸漸放心
“這兩位截然不同的詩風,如何能做平行的對比呢?”周坦趁著酒意,也不顧禮數,直接插嘴打斷了大家的討
“詩有意境,意境即人境,人境自然有高低厚薄之又若市井孩童的歌謠,之與陳王的《孟冬篇》比,高下可不是立”何冕同樣喝了酒,對於被打斷講話還有些生氣,於是侃侃的說出了自己的觀
何冕這自然是詭
“那請問‘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又與‘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孰高孰低?”周坦複問
這兩句詞,一句是常背的課文,一句是遊戲裏台詞,所以記得熟
“我等可不就正在探討嗎?”何冕有些惱
“那再請問,‘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又與‘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孰高孰低?”周坦語氣漸有逼人之
然而,此一句剛出口,他頓覺不妙,怎將唐詩誦出了?這隔著好幾代的詩體,恐難被當下之人接大抵是喝多了,順嘴便說將出
事已至此,隻能試著強作圓
他自顧自舀酒,一口一皿,十分痛
不得不歎,十醞酒果然清爽,酒精度不高,甘甜可口,自然喝得也
然而這種古法釀造酒,後勁往往都不
求不棄,求不棄,求支持,求支
感恩感恩,求一波數據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