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澳洲(一)
字數:3372 加入書籤
島津億隆帶著工匠和運糧船回到澳洲大陸的時候,也帶來了朝廷的旨意。
“羅司令你看,陛下根據你繪製的海圖,已經對這些島嶼都重新命名了。”
島津億隆笑著說道:“此外陛下,還賜給了我島津氏一個新的姓氏,朱姓,今後可不要再提我以前的倭省名字了。”
朱由棷也是覺得,倭省已經融入了大明,而且島津氏作為最早歸順的一族,對大明在倭省的管理,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才有了這個決定。
“那可太好了,朱億隆。”
羅金昌也好奇道:“你們這次帶了哪些人才過來?怎麽朱舜水先生也都來了。”
聽見羅金昌的話,原本站在朱億隆身後的朱舜水也走上前來,介紹道:“這次我們不僅帶來了一萬名倭省的移民,還有各行各業的工匠,包括我的數十位追隨者們,他們都深諳儒學,一定能為澳洲大陸的建設,作出貢獻。”
“好,不過最主要的是要先把路修好。”
羅金昌跟著朱億隆,找到了幾位負責修路的石匠接著說道:“咱們的首要目標是,從這東部岸邊一直到平原的這條路,那些部落裏的土著,我也派人去召集了,你們大概多久能修好。”
這些石匠都是跟隨著,京津公路、京城至甘肅的公路修建項目,一路成長起來的,與其說是石匠,實際上,他們更像是後世,公路建設的指揮人員。
“水泥的材料,我們並沒有帶來
,不過...”
石匠傅遷看了看澳洲東部,隨處可見的山岩,接著說道:“水泥灰這種材料,倒是可以通過煆燒來獲得,加上路麵硬化的話,至少要半個月的時間,不過我們可以留出一條小路來,並不會影響通行。”
傅遷也跟著羅金昌一起查看了,他所繪製的地圖,測算一番後,接著說道:“若是有十萬土著一起作業的話,整條路線修建完成,也能控製在二十天以內,不過最好還是要有監工。”
“這簡單,我帶來的這一萬倭省百姓,正可以當作監工。”
朱億隆接著問道:“羅司令,還有其他需要我來安排的嗎,除了這條路,澳洲建設的其他方麵,你是怎麽打算的。”
“糧食、教育和路。”
羅金昌解釋道:“澳洲東部平原自然是第一步,糧食從巴布亞運輸過來的路線,我們也已經安排妥當,下一步就是改變這些土著的生活模式。”
“由原始部落,向村落、城鎮化改變,這其中不僅需要這些倭省居民的帶動,朱舜水先生,你們的教育培養也是很關鍵的。”
“吉拉斯。”
羅金昌將土著翻譯喊了過來,接著吩咐道:“這位朱先生是我大明的一位大儒,這些澳洲土著的教化工作,就由你來輔助他們完成。”
羅金昌的安排雖然很好,但朱億隆也發現了一個盲點,他接著問道:“那羅司令你呢?這些工作你都交接出來了,摸是不是還
有什麽其他打算?我好歹也當上了,第三艦隊的司令,這種事情可不要把我給忽略了。”
羅金昌笑了笑,接著拿出了那張海圖,這是根據他們途徑路線又加以修改的,他接著說道:“我們此處占領的隻是澳洲的一小部分,還有澳洲的東南部,以及前往美洲的一些島嶼,需要我們來探索。”
“建設是重中之重,但這兩項任務也同樣重要,探索南部為得是,繼續打開澳洲版圖,而繼續向東探索海島,也是為了獲取陛下想要的橡膠。”
“好,既然如此,這裏就交給我。”
朱億隆接著說道:“羅司令自可帶著一些士兵,繼續向南部探索,為我大明開疆拓土。”
羅金昌剛準備離開,卻見朱億隆又找了過來,接著問道:“羅司令,吳司令和鄭森隊長呢?我記得鄭隊長好像來過這邊,把探索東部的任務交給他,不是更好?”
鄭森帶有一點的倭省血統,更是母親更是九州島人,因此與朱億隆平時也經常溝通,羅金昌卻是頭次聽到這個消息。
他解釋道:“吳司令,去往澳洲島的東南了,那裏還有一塊麵積不小的島嶼,陛下也曾提過,那座島也有倭省的三分之二大小。”
“而且那邊的森林茂密,正適合獲取木材製作木船,你也帶領者第三艦隊,自然知道咱們的軍艦雖然巨大,但出航往往需要大量的士兵操作,這些木船也是為了方便,澳洲大
陸這些沿岸的港口所造。”
羅金昌所說的,澳洲大陸東南部的另一塊島嶼,正是新西蘭,此時羅金昌也正在島上與那些土著人溝通,在後世中,這裏的土著叫作毛利人,他們並沒有自己的文字,比起澳洲大陸的土著更為原始。
而新西蘭比起澳洲東部的優點在於,這裏並沒有大量的山地,都是一些雨林和平原,環境更類似於巴布亞。
“既然鄭森曾去往過東部的海盜,你便找他商議一番。”
羅金昌接著說道:“這次的航行,我也發現了,坤輿萬國圖上的記載隻能作為參考,實際的海圖還要憑借我們實際的探索,以往的航行可以憑借經驗,如今也隻能依靠指南針了。”
“確實如此。”
朱億隆也回應道:“若是完全按照坤輿萬國圖來航行,肯定會出岔子,比如我這次返回倭省的行程,在坤輿萬國圖上,是靠著巴布亞的東側,但實際航路應該從巴布亞西側,這樣才能順利到達倭省。”
坤輿萬國圖繪製於萬曆年間,這位來自意大利的傳教士利瑪竇,所知道的航海知識,也是來自於歐洲各國的船員們,自然會因為個人的主觀因素出現偏出。
這幅圖,雖然經過了朱由棷的修改,但他對這塊地方的記憶也並不深刻,比如澳洲、新西蘭,朱由棷也隻清楚大致的方位。
朱億隆向樞密院反應,巴布亞位置有誤的消息時,朱由棷也叮囑他,根據實
際情況,再對海圖進行擴充和繪製,以便之後的海上航行。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