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澳洲(二)

字數:3407   加入書籤

A+A-


    羅金昌告別了朱億隆,繼續向南邊探索,澳洲東部平原,這裏也交給了朱億隆來管理。
    經過了之前,羅金昌的血腥鎮壓,這些土著的也變得聽話很多,對於倭省的百姓,朱億隆或許還有顧慮,畢竟那裏也是他的故鄉,但對於這些土著,他就徹底放開了手腳。
    “你便叫作羅青吧。”
    因為被朱由棷賜了姓,此時朱億隆也來了興致,看著那位土著女首領說道:“既然是羅司令征服你們這裏的,那你就跟著羅司令姓。”
    “是大人。”
    羅青此時也學習了半個多月的漢語,能夠進行一些簡單的對話,當然吉拉斯也在一旁,遇見複雜的語言也幫忙翻譯著。
    她接著說道:“大人,我本部原有七千多人,經過羅司令的幫助,現在所有土著部落,除去被殺和逃跑的,還剩下十七萬人。”
    “我也將他們的首領全部處死,女人和幼童也控製了起來,大人不用擔心這些人的忠誠問題,隻要保證食物,他們就不會叛變。”
    朱億隆也看過了這個部落裏的土著族人們,由於這些土著的普遍壽命較短,他們這裏的成年歲數也很早,過了十二歲,參加過部落儀式,便可以算是成年,不過這裏土著的身高普遍較高,從外表上也看不出來實際年紀。
    “雖然大明的成年是在十六歲,如今我倭省也是如此,但...”
    朱億隆接著說道:“你們這裏,雖然十二歲就認定
    為成年,我也不過多幹預,這是你們的習俗,包括那些成年禮儀,祭拜活動等都可以照常進行。”
    “不過想要獲取食物,必須完成我們安排的任務,還有那些幼童若是,接受了大明的教育,同樣可以獲得食物,這幾位是朱舜水先生還有他的追隨者,你們部落裏不滿十歲的兒童,都要學習我大明的語言。”
    朱舜水看見這位女首領,已經能夠簡單的對話了,也是嘖嘖稱奇,他也順著朱億隆的話,繼續說道:“你們這些土著的學習能力還是不錯的,若是能夠學習我大明的語言,並通過我們的考核,倒是可以成為我大明的子民。”
    朱舜水知道,太容易得到的東西,這些人往往不會珍惜,他也和這些前來支援的教育者們討論過,隻有讓這些土著,認清自己和大明百姓身份的差異,他們才會有學習,成為大明子民的動力。
    不過這位女首領,這麽快學會語音的情況隻是特殊,她畢竟是以女性身份成為了首領,一定有著過人之處,能夠改變觀念主動找到羅金昌,並且學會大明語言,正說明了這一點。
    “兩位大人,我理解你們的想法。”
    羅青解釋道:“不過,我覺得那些苦重的活,還是交給那些奴隸來完成,而主動服從我的大部分土著,也應該有優先學習的機會,奴隸文化,也是我們土著文化的一部分。”
    羅青所說的奴隸正是,羅金昌最
    後追捕那一部分土著的族人,還有一些雖然沒有參與戰爭,也為他們提供了士兵的部落,這些情況羅金昌並不了解,但羅青卻心知肚明,在大明士兵的幫助下,她也將這接近兩萬人也被單獨限製了起來,關押在當地土著建造的地牢之中。
    “好,我這裏正有個任務適合他們。”
    朱億隆原本也在糾結,但聽到羅青的話,才豁然開朗道:“雖然此處平原,有著豐富的牧草,但我也看出了,這裏的草場質量,比較一般,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將河流引過來。”
    古代勞役之中,最苦得就是開挖河道了,最著名的隋煬帝修建的京杭大運河,征調了三百多萬民工,也死了足足二十多萬人,死亡率接近一成,要知道陳勝吳廣,大澤鄉不過是幾千人的生命,就引起了整個秦朝的崩盤。
    朱億隆在考慮這件事情的時候,也是非常得擔心,不過這些人隻是土著部落裏的奴隸,不僅有明軍士兵看管,羅青的手下也能盡到監督的作用。
    “你們的糧食,還夠消耗多長時間?”
    朱億隆之所以由此一問,也是因為這些土著並沒有儲存糧食的習慣,他們生活的這塊土地,並沒有一年四季,即使是旱季,他們也能靠著捕獵來維持生活。
    他查看了一部分的糧食儲存點,也並沒有堆滿,若是這些土著依然保持捕獵,還能勉強生活,可一旦投入建設之中,沒有了捕獵的時
    間,就會出現糧食不足的問題。
    “還夠十天左右。”
    羅青此時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她接著說道:“我們部落的存糧,也沒辦法長期保鮮,所以最多控製在十天的時間,實際上為了接下來的建設,我已經開始控製那些其他部落的糧食供給了。”
    “這可不行。”
    朱億隆提醒道:“若是這些人因為糧食而反叛就得不償失了,即使我們鎮壓將這些人殺死,勞動力減少了,也就失去了意義。”
    朱億隆本想用土著的食物,來為他們提供做工的報酬,但這並不現實。
    “朱司令,隻有等鄭隊長他們的支援了。”
    朱舜水提醒道:“鄭隊長他們在巴布亞,那裏正可以為我們提供糧食,要想依靠這塊平原自給自足,至少要等到三、四個月後,小麥成熟了。”
    “以這裏的環境,完全可以做到一年三種,隻要第一茬小麥收割之後,便能維持運轉下去。”
    “是啊,暫時隻有讓他們送糧了。”
    朱億隆回應道:“我的打算也是如此,讓他們開坑河流也是為了小麥的耕種,即使是這種耐旱的作物,也要至少十天澆一次水才能滿足。”
    “朱陽生,你去把消息傳遞回巴布亞。”
    朱億隆看著他的親兵命令道:“運糧船的食物,也隻夠最多一個月的,你此次前去,要讓鄭隊長準備至少三個月的食物,當然一次性肯定運不了那麽多,先讓他們備著。”
    這位朱陽生,原
    本也是島津家的一員武士,雖然改了大明的姓氏,但名字裏,還保留著一點倭省的味道,聽到朱億隆的命令,他也立馬動身前往了巴布亞。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