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返回澳洲

字數:3720   加入書籤

A+A-


    橡膠樹的采集活動,整整持續了一個星期,鄭森為此還強行征調了當地土著,幫忙砍伐這些樹木。
    土著們對於砍伐這些橡膠木倒是很在行,他們並不是第一次這麽做了,在幾百年來的時間裏,他們就經常利用這些木材製作船隻,甚至遠航到南美洲。
    但島上的樹木畢竟有限,原本茂密的山林已經快被砍光了,鄭森也從這些土著的口中,了解到了這些巨型石像的來曆,並為其取名“巨像島”。
    當然為了空出船艙的位置,裝載橡膠樹,鄭森也將船上多餘的糧食,送給了這些土著,暫時解決了他們的食物危機。
    ......
    又是一個月的海上之行,鄭森才回到了澳洲大陸。
    “鄭隊長,你找到橡膠了?”
    聽到鄭森返航帶回橡膠的消息,朱億隆也第一時間來到了港口。
    “哈哈,不辱使命,這回真的找到了。”
    即使過了一個月,鄭森的興奮之情依然不減,他高興地回道:“如此一來,你與羅司令、吳司令,也不用替我承擔責任了,他們二人呢?”
    “羅司令把澳洲東南部,交給了吳司令,他本人又去往了澳洲的西南部。”
    朱億隆回答道:“聽說西南部那邊的環境更適宜居住,羅司令也計劃在那邊建造一個大型的據點,供大明的移民生活。”
    “大型?東部平原還不夠大麽?”
    鄭森也好奇地問道:“如今的東部平原,應該可以至少容納三十
    萬人以上吧。”
    經過這幾個月的改造,平原據點的周圍也修起了,不少可供居住的房舍,連飲水的問題,也經過開挖運河解決了,朱億隆利用這些土著,成功將原本的河流東引了數百裏。
    這些引流過來的河水,也在平原邊界形成了一個湖,現在取水已經不用,去數百裏外海岸島嶼的取水點了,不僅如此,一些表現良好的土著,也通過選拔,成了大明的百姓,換上了大明百姓的服飾,還得到了學習的機會。
    “如今的東部平原確實能容納不少人,但羅司令建立的新據點,計劃的居住人數是百萬級的。”
    朱億隆接著說道:“那裏不僅環境很好,離岸很近,還有一些可以食用的動物,甚至著羅司令在那邊發現了一些天然的金礦和鐵礦,還有一些煤礦的痕跡。”
    “雖然這些礦產的品質不如我大明,但關鍵是近啊,澳洲大陸的西南部,完全可以建造一些工廠,生產鐵器和船隻。”
    鄭森也被朱億隆所說的情況所吸引了,這樣的環境才是適合百姓居住的,比起東部平原,那裏才更適合建造城市和移民。
    “怪不得,那些歐洲人都看不上的澳洲大陸,陛下竟然這麽看重。”
    鄭森也讚歎道:“原來澳洲最富饒的地方,隱藏在西南部,陛下還真是有遠見啊。”
    實際上,西班牙的航海家托勒斯就最早發現了澳洲大陸,但他們接觸的,隻是貧瘠的北
    方地區,情況一般的澳洲東部平原,也距離海岸幾百公裏,而羅金昌此次發現的富饒的西南部,則是在澳洲島的另一邊。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把橡膠送回去。”
    鄭森接著說道:“這件事情還是要通知兩位司令的,既然他們願意與我共同承擔風險,如今得到成果了,也應該讓他們一同分享。”
    “好,你帶著船員先在這裏休息。”
    朱億隆回應道:“你們這半年多的航行也是不容易,通知他們的士兵就交給我安排吧。”
    ......
    吳昌時離得較近,三天後便返回了這裏,而羅金昌則是在七天後,才帶著一些礦石的材料,趕了回來。
    “羅司令,你那邊安排好了麽?”
    吳昌時看著羅金昌匆忙的樣子,笑著問道:“此次回到大明,可不是短時間能解決的,這橡膠一旦出來,陛下所說的內燃機,還有新式艦船也都有希望了。”
    “放心,我已經與那些土著溝通好了。”
    羅金昌也回應道:“我第一艦隊的幾萬人都留在了那邊,足夠控製那些土著,此次返航的隻有定海號,一艘旗艦而已。”
    羅金昌也看見了鄭森,被曬得黝黑的麵龐,接著說道:“鄭隊長這段時間辛苦了,有了這些橡膠,我們的海戰也可以提前準備了。”
    “不過這樣的幸事,應當慶祝一番,這是我從西南部獲得的,當地水果釀造的一些水果酒,大家都來嚐嚐。”
    說完,羅
    金昌也命令士兵,將定海號上的水果酒卸了下來,這些製作果酒的水果,正是澳洲的櫻桃,隻不過比起大明所種植的要更大一些,後世也被單獨提出來,叫成了“車厘子”。
    “這些水果看上去和櫻桃差不多,但味道更甜一些,也是當地土著的食物之一。”
    羅金昌說道從箱子裏,拿出了一壇酒,剛一揭開,酒香味就散了出來。
    吳昌時也接了一杯,品嚐後,笑著說道:“這果酒的味道確實醇厚,不過我們東部這邊都還在為糧食而焦慮,你在西南部都開始釀酒了,看來那邊真的很富啊。”
    “既然有此美酒,正逢鄭隊長帶回橡膠的喜事,我們就慶祝一番。”
    朱億隆也出言道:“我從倭省帶來的糧食都已經吃完了,不過我們這裏也剛剛收獲了一季小麥,正可以做些麵食來,另外還有一種土著食用的動物,看上去和土龍差不多,也是勉強可以食用。”
    朱億隆所說的,便是澳洲特有的“灣鱷”,中原也有類似的動物,揚子鱷,這種“灣鱷”體型在三米以上,雖然肉質鮮美,但這些土著也需要數十個人才能聯合起來捕獵,不過這些巨獸也抵擋不住子彈,被海軍士兵當成了補充肉食。
    “這正是韓愈所記載的嶺南巨鱷。”
    朱舜水也聽見了幾人的討論,出言道:“唐朝韓愈,曾寫過一篇《祭鱷魚文》,這種怪物本是吃人的,如今被我們所食也
    是天理循環。”
    “這些土著所食的,那些鳥肉太難獲取,袋鼠肉又氣味很重,隻有這種笨重的鱷魚,既容易捕捉,味道也很不錯。”
    “不過,還是要飼養一些家禽來代替食用這些野獸才行,這些野生的鱷魚也總有捕完的一天,既然有了麥子,若是諸位司令返回大明,也可以帶一些玉米和雞蛋過來飼養。”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