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研製客車

字數:3251   加入書籤

A+A-


    當然,年戲演出的消息,也提前告知了附近城市的百姓,而且年戲當日,也會有大量的士兵,在此維持秩序,這樣的花費也是很大的,但創造的效益也不小。
    要知道,大明的百姓原本就有逛城隍、廟會的習俗,不過每個地區的時間並不一樣,原本大明的交通並不方便,百姓們也隻能等到每年,當地的廟會開啟才能參與其中,但如今大明的交通情況卻好了很多。
    “陛下,關於您所說的民用的大型車輛,我們也已經做出來一些了。”
    力學所的研究也在年戲舉辦前,有了進展,陳大年也迫不及待地找到了朱由棷,匯報道:“我們研發出的這種車輛,除了司機和售票員以外,還可以乘坐三十人,時速在四十公裏左右,油箱方麵特則是特意加大了容量,可以行駛二十個小時以上,也就是說最大的行駛路程在八百公裏以上。”
    “從京城出發,若是一路向南,可以到達一路到達淮安,向東可以到達榆林境內,向北則是能夠抵達長春。”
    “能跑這麽遠?”
    朱由棷有些不敢相信,因為後世的客運汽車,一箱油也隻能達到這個水平,為此他也帶著這個疑問,跟著陳大年,來到了力學所。
    力學所旁,一處足有十幾畝的地方,正是用來研究各種大型機械的場地,這裏不僅有陳大年所說的客車,還有各式新款的農機,各種型號的播種機、收割機正是前段時間的研究成果,朱由棷甚至看到了一些類似於坦克的雛形。
    “陛下,您請看。”
    陳大年,吩咐手下利用液壓抬升係統,將重達近十噸的客車提升了起來,朱由棷也看到了客車底盤處,那巨大的油箱。
    “怪不得能跑這麽遠。”
    朱由棷看見這個超越後世客車兩倍以上的油箱,也明白了過來,出言道:“這樣的油箱確實可以跑八百公裏以上,以朕來看,極限距離還不止八百公裏。”
    “是的陛下。”
    陳大年也回答道:“八百公裏隻是預估的最大行程,因為這些客車雖然是為了運人,但也有載物的功能,陛下您請看。”
    正如後世的客車一般,這輛科學院研究出來的客車的兩側,也有用於裝載貨物的空間。
    “我們計算的正是滿載的情況。”
    陳大年將實驗的數據交給了朱由棷,並解釋道:“三十位乘客,是按照每人一百千克,也就是總重量三噸來計算,這些貨物也是一樣,按照滿載五噸的標準。”
    “按照滿負荷的情況來計算,這輛客車可以行駛八百公裏,當然客車的上部還可以設置一些,存放貨物的地方。”
    “不可取。”
    朱由棷也反對道:“車輛兩側的貨物,隻要關緊貨門,就不會出現危險,但在車頂上,就會有很大的風險,客車主要考慮的還是載人,不需要將貨運考慮進去。”
    “等到油站在全國主要城市鋪開了之後,大明才能放開這些貨車的運輸,不過最好是在高速公路上,這些貨車的慣性太大,危險性也很大。”
    “高速公路怕是還要等上幾年。”
    陳大年也一直在關心,這方麵的進展,出言道:“陛下您製定的高速公路要求很高,隻有一些相對熟練的工人才能完成其中的工序,等大明真的修通高速公路,至少要五年以後。”
    即使是在後世,關於高速公路的修建,也是要提前調研,研究各路段的情況,並進行力學方麵的驗算之後,才能動工,因為大明並沒有這樣的條件,這些任務也就交到了那些高級工匠的手中,大明如今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建設,工匠都很匱乏,更不用說這些專業人士了。
    “這一點必須嚴格。”
    朱由棷也提醒道:“雖然你們的客車,已經基本研究完畢,但還缺少安全方麵的試驗,碰撞以及緊急情況下的預案,一定要提前做好。”
    “即使不隻談安全,萬一客車在路上出了故障,怎麽維修,乘客怎麽轉運,這些事情都要提前準備。”
    陳大年原本並沒有考慮這麽多,聽到朱由棷的話,才明白,他們的實驗還沒有結束,客車畢竟不是貨車,車上都是大明的百姓,都是鮮活的生命,為了他們的安危,力學所的研究也必須更加的嚴謹。
    “之前的公路僅僅通行馬車,而如今卻加上了汽車。”
    朱由棷繼續出言道:“關於交通方麵的問題,你們也要進行實地調研才行,這方麵你可以向劉靜軒尋求幫助,希望你們可以製定出一些畢竟完成的交通規則來。”
    朱由棷之前與劉靜軒大致商量過,關於路上增設紅綠燈等交通指揮裝置,之前因為宋應星的研究,以及公路上並沒有通行汽車的原因擱置了,此時也正好把這條議案再拿出來,重新討論。
    “是陛下。”
    陳大年也趕緊回應道:“在研究明白這些之前,客車不會出現在公路上,臣明白,這是人命關天的事情,臣和力學所的研究員們,也一定會將陛下的話,記在心裏。”
    雖然汽車已經研製出來了,但畢竟製造的過程還沒有形成流水線,成本還是比較高的,而客運汽車,包括汽油的耗損,這都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承擔的,但客運汽車卻將這部分成本,分攤到了之後的運營之中。
    但朱由棷相信,有了這些客運汽車後,不僅是百姓的交通出行會得到便利,各地的文化,包括旅遊業也會因此發展起來。
    “朕很期待客車能順利運營起來。”
    朱由棷也出言道:“有了這些客車,各地百姓之間的距離也會縮短,往來也會更加頻繁,朕希望將來大明的交通,能形成一個網狀的形態,所有城市、鄉村之間,都可以通過乘坐這種公共交通工具,來互通有無。”
    朱由棷的話,也讓陳大年等人心中有了期待,認識到了他們正在研究的客車,正是改變大明如今交通環境,推進時代進步的一項研究。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