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攘外安內

字數:2889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輝煌萬曆:我在大明搞改革 !
    三日後的早朝,
    "陛下,楊將軍和戚將軍已率領軍馬回京,他們在城外等候召見。除三千精兵之外,還押解著秦王一同歸來。據兩位將軍呈上的密報,秦王雖身處囹圄,但仍表現得頗為恭順,未曾有任何反抗之舉。"
    朱翊鈞聞此消息,目光閃爍,徐徐開口道:“楊、戚二位將軍辦事果決,不負朕之所托。秦王之事,朕自有定奪。宣二人覲見,同時命人將秦王安置在宮中偏殿,務必確保其安全,不得有任何閃失。”
    隻見楊將軍與戚將軍身穿甲胄,手持令牌,神色堅毅,跟隨在群臣之後步入大殿。二人先向朱翊鈞行三跪九叩大禮,隨後站立一旁,待皇上示意後,楊將軍率先向前一步,抱拳稟告:
    “啟稟陛下,臣楊某與戚某領旨南下,曆經數日,已成功將秦王及其麾下三千精兵帶回京城。行動過程中,秦王雖有疑慮,但並未抗拒朝廷安排,現已遵照陛下的旨意,將其安頓在城外軍營之中,待陛下定奪。”
    戚將軍緊接著補充道:“秦王在歸途中表現尚算恭順,未有異動。其所屬兵馬亦已全部繳械,現由朝廷掌控。此外,臣等沿途留意,秦王並無私下聯絡其他宗親之舉,一切舉動皆在合法範圍之內。”
    “這些皆是秦王犯罪事實,還請陛下過目。”
    朱翊鈞聽著兩位將軍的匯報,麵上不動聲色,內心卻已然有了計較。他抬手示意二人退下,然後環顧四周,掃視著群臣,聲音洪亮地道:“楊、戚二位將軍忠誠勇猛,盡顯我大明將士風範,朕心甚慰。秦王之事,關乎國體,朕將詳察此案,依法裁決,諸位卿家有何看法,不妨直言。”
    眾臣聽罷,雖各有想法,但在朱翊鈞堅決的態度麵前,無人敢提出異議。張居正適時站出,附議道:“陛下仁德之心,天下皆知。然秦王之事,還望陛下能以國家社稷為重,依法審慎裁決,以免寒了忠臣之心,亂了朝廷法度。”
    朱翊鈞點頭應允,“朕早已決定,將秦王貶為庶民,家產皆出宮,秦王本人軟禁於宗親府,諸位可有意見?”
    眾臣聽聞朱翊鈞的決定,短暫的沉默後,幾位宗親大臣麵露不忍之色,卻又無可奈何。蜀王低眉沉思,終是沒有出言反對,隻是輕歎了一聲。其餘宗親見狀,也都選擇了緘默不語。
    吏部尚書出列,拱手道:“陛下聖明,此乃兼顧國法與宗室顏麵之策,既能警示其他宗親,又能彰顯皇恩浩蕩,不失為明智之舉。臣讚同陛下的決定。”
    刑部尚書也隨之附議:“陛下,秦王之罪,證據確鑿,貶為庶民並軟禁,已是寬大處理。臣懇請陛下,務必公開此案判決結果,以昭示朝廷公正無私,震懾所有覬覦皇權者。”
    朱翊鈞滿意地點點頭。
    “準奏。”朱翊鈞嚴肅地宣布,“即日起,執行朕的旨意,秦王貶為庶民,剝奪一切封號,其家產充公。至於秦王本人,暫且軟禁於宗親府,嚴禁任何人與其接觸串通。若有違反者,一律嚴懲不貸!”
    張居正見大局已定,適時提醒道:“陛下,此事過後,臣以為應趁勢完善宗親管理製度,以防類似之事再次發生。同時,朝廷亦需進一步加強地方管控,確保皇權穩固。”
    朱翊鈞深以為然,朝著張居正誠心發問:“張師所言甚是,朕將委以重任,由你全權負責此事。望你能製定出切實可行的策略,助朕穩固江山。”
    張居正躬身應諾,朗聲回應:“臣定當竭盡全力,秉持公正無私之原則,參考曆代典章,結合當今實際情況,擬訂一套嚴謹而合理的宗親管理製度,以杜絕此類叛亂隱患。同時,臣也會協同工部、戶部等部門,加強對地方的經濟與軍事管控,確保皇權深入基層,國泰民安。”
    朱翊鈞欣慰地點點頭,接著轉向群臣,厲聲道:“今日秦王之事,乃是我大明王朝的一個教訓,也是朕勵精圖治的新起點。朕希望諸位愛卿都能引以為戒,無論宗親抑或朝臣,皆須恪守國法,尊崇皇權,同心同德,共築大明盛世。”
    眾臣聽聞,齊聲稱頌:“吾皇聖明,臣等誓死效忠,共襄國是!”
    即便是蜀王那個,看著眾誌成城的百官,也隻好跪下稱是。
    ...
    下朝後,百鮮閣,
    “殿下,不能這樣了啊!在這樣下去,別說是勳貴了,咱們的地位會變得連普通士兵都不如!再過幾日戚繼光和楊博的加封就要下來了,咱們對陛下沒有辦法,總不能讓兩個大臣騎到咱們的頭上拉屎吧!”
    蜀王低頭飲茶,沉默半晌,終於放下茶杯,沉重地說:“此事我也憂慮萬分,但眼下皇權穩固,陛下決心已定,強行對抗無異於飛蛾撲火。我們必須另尋他策,不能再像秦王那樣魯莽行事。”
    身旁一位年長的宗親捋須道:“蜀王殿下所言極是,當下我們要做的是順應時勢,保持低調。同時,借助張居正擬定的新宗親管理製度,盡可能爭取到一些合理權益。
    另外,我們自身也應當自我約束,不再涉足地方軍政,轉而投身文化教育、民生建設等朝廷鼓勵的方向,用權換錢!”
    另一位年輕宗親憤憤不平,卻也無奈地接口道:“老大人說得沒錯,目前也隻能如此。但咱們也不能就此忍氣吞聲,應當在適當時候表達我們對新製度的見解和訴求,以維護宗親群體的基本利益。”
    蜀王點頭,深感責任重大:“諸位所言甚是,我明白了。明日,本王將親自去拜訪張居正,探討宗親製度改革的具體細節,力爭為我們宗親謀取一個較為公平合理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