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書 卷五十 自序第三十

字數:7789   加入書籤

A+A-




    楊卿達諱瓊,字卿達,遼西海陽人。少好博閱群書,而不究深邃,惟求其大義宏章,以是奇門遁甲、兵書謀策,莫不該覽,常欲建不世之功,立曠代之業。

    屬廢太子與太宗間隙日深,卿達遂以為際會,於是散發奇服,衣道士衣,每日在太宗王府前逡巡吟唱,衛士驅之,叱曰:“何物小子?敢逐帝師乎?”太宗聞而異之,召見。既坐定,卿達叩首曰:“陛下萬歲。”太宗大驚,勃然曰:“至尊春秋鼎盛,汝是何言?”卿達聞太宗先言至尊春秋鼎盛,而不先言太子猶在,遂以為可成,乃對曰:“脫有不諱,陛下自當奉纂。”太宗又厲聲曰:“太子亦康泰,汝此言何意?”卿達曰:“君豈無此意。”太宗默然,卿達遂曉太宗意,又言:“願為陛下謀之。”太宗遂與語,言及兵謀權略、曆代興亡,甚驩,於是引之為左右,常策謨於小狼王府中,外人莫知卿達之名。

    開陽十九年春,帝加兵鮮卑。廢太子請為征討,帝許之,以太子為都督征討諸軍事,以討鮮卑。太宗聞訊,問計於楊卿達曰:“我奮戰北鄙數年,若使其得功,我何如也?今當諫陛下,使之罷。”卿達止之曰:“鮮卑天下窮寇,二趙不能沮距。太子生於深宮,非有戎馬之才,然其既以東宮之重,將帥大眾,必驕而自恃,安能克捷?會取敗矣。時其名聲大衰,複賴王以戡亂也,何以諫止乎?此政我之得也。”太宗聽其言。太子果敗還,推尤於副將韓豐,使豐畔入鮮卑,太子名聲大減,高帝亦不複以軍戈與之。

    二十二年五月,高帝崩,廢太子秘不發喪,矯詔令太宗入京。先是,太宗與高帝有約,以為軍國大事,在邊為密,求高帝每與己詔,改“奉天皇帝”之皇字“白”下“王”為“土”。高帝臨崩時已憔悴,忘言於太子,以是太子不知。

    太宗得詔,問之於楊卿達曰:“此何如?”卿達曰:“彼既矯詔,是欲圖我,不可不謀。然此詔雖來,我亦不知帝崩與否。若帝已崩,則今可傳檄四方,言太子弑君,秘不發喪,又矯詔召我,陰圖不軌,君以“吊帝喪,誅不孝”為名,假絳晉之精卒,憑諸藩之協讚,師出有名,義正言順,何患大事不成?然儻帝未崩,太子雖矯詔,帝必不能過太子,我若傳檄四境而內侮,帝逞疾出臨,則人皆謂我之違詔,恐為天下所棄。雖然,今不起兵則製於人,成魚肉於刀俎;起兵則先發製人,勝則天下俯首,敗則不過與坐待等死耳,何以猶豫?”太宗然之,遂以“吊帝喪,誅不孝”為名,起於晉陽,傳檄各州。而廢太子偪於群臣,果服矯詔,發帝喪而即位。

    既起兵,太宗問於卿達曰:“勝負何若?”卿達對曰:

    “彼若會天下精兵,固壘河南,鎖距險阻,我以藩王之眾,犯偪帝京,曠日持久,人心自疑,倘進不能取畿甸,退必瓦解而鳥散,徒成禽耳;

    彼若遣勇將名師,越河而列陣,與我野戰鬥兵,以逸待勞,勝負未可預知,然以大王之神勇,閻羅之驍健(注曰:太宗之八陳閻羅矣),將勝多而敗少也;

    彼若驅合司隸之兵,迫集三河之甲,推鋒遠指,圖我晉陽,晝夜奔波,星馳電赴,比至我劍下,人困馬罷,士衰將乏,我以必死之眾,畜銳之師,摧其草雲之徒,搗厥顛沛之將,一戰可舉之,進而乘鋒南下,太子之顱,旬月可見!”

    太宗曰:“善,彼將如何?”對曰:“太子外憚大王之勇,而內懷急功之心,必不取上下之策,蓋將行中策也。”廢太子果如其言。

    太宗既破廢太子,入洛,欲親往宮中,卿達諫曰:“以誅不孝為名,當先發喪,上廟諡,然後入宮。”王從之,為高帝發喪,上廟諡,乃入宮。既見太子屍,大罵不止,連斫數刀,欲使犬食之。卿達複沮之曰:“彼皇家子,安可如此,且損王度也。”乃止,以庶人葬。

    既帝,以卿達為侍中、錄尚書事,封海陽侯,每事常谘聞,而卿達惟懷謙退之心,推賢讓名,帝以是頗嘉之。

    初,廢太子焚皇宮,帝既入洛,稍為葺補,然猶不若高帝時。後帝欲廣修洛京宮室,逾於前時;又將廣集天下精兵,欲訓厲銳卒十萬,以備外伐。卿達聞此二事而諫曰:“今既四伐蠻夷戎狄,百姓困憊,當減損勞征。且陛下既殺兄奪位,當以德懷之,何可大興土木,窮兵黷武乎?”帝聞而大愕,曰:“卿此何語,殺兄奪位之詞,豈可言乎?”卿達斂容正色曰:“陛下殺兄奪位,天下皆知,縱今日諱隱,史筆如鐵,直士焉能不錄?防人之口,甚於防川者,未嚐不破敗也!且禦天下者,以德不以名也。梁廢帝正嫡元子,奉纂登極,然內興土木,外築長城,水旱不知撫,蝗螟不知恤,竟梟首破國,豈名不正邪?陛下尚虛名而棄實務,臣竊自歎息也,故今鬥膽犯顏,冒族滅之誅,獻瞽昧之言,罪當萬死,而不吐不快也!”太宗聞語大悟,起而拜曰:“此國士語,朕蒙先生教也。”

    (注曰:臣以為,卿達之言善也!夫禦臨天下,牧治萬民,惟在德材,豈在名法乎?昔高帝尚有詐郝應之謀,族楊氏之舉,然能除暴安良,蠲租薄稅,布德施仁,與民清淨:宮殿誠起,未嚐越製前梁;鮮卑雖伐,不聞加賦百姓。求賢良若饑渴,愛烝庶如己出。以是四海忻然,至今以為天命之主。然則何謂天命邪?替天行道也。行何道?生生之道!此古來明理也。)

    昌武九年卒,時年五十二。太宗聞之大慟,與親侍言曰:“卿達奇才,朕幸得之,廢太子若有斯人,朕焉在此乎?”親為送喪,諡之曰文正。

    卿達三子:莊、臣祖父悠、敬。莊官至河東太守。敬官至吏部侍郎,趙氏篡逆,去官不仕。

    臣祖父字子靜,寬厚博達,初為禮部侍郎,直趙氏篡逆,去官不仕,為光宗所重,征為太仆,時子靜兄莊已卒,遂詔子靜襲爵海陽侯。永慶三年卒,時年五十五,諡曰文明。悠四子:芸、熒、臣父諱芷、萱,芸先其卒,熒襲爵,官至散騎常侍。萱官至中書侍郎。

    臣父字顯節,官至益州太守。泰盛元年卒,時年四十六,諡曰文肅。顯節二子:臣聆、讓,臣聆襲爵。

    臣聆泰盛元年起家為海陽縣尉,未就官,丁父憂。泰盛四年,以居喪盡禮,除服蒙擢為華陰縣令。

    天正元年,遷弘農司馬,四年,以太守不幸疾終,權領太守,五年即真。韃靼寇河北,臣在弘農,助轉函穀內外,以運資糧兵械於山東,今上大聖皇帝以臣輸勞犬馬,無功有勞(注曰:此其自為謙詞耳),超擢為秘書台令。

    新昌三年,今上大聖皇帝以東都成敗,頗有鑒考之益,且欲載功先皇,勒史往歲,以成一代之典,遂使臣奉敕纂集東都國史,編錄以為《秦書》。臣抱命以來,夙夜匪解,恐虧聖明,遂探索前記,輟輯覽聞,以述《秦書》,起乎前梁崇寧七年高祖起義,終於皇朝永皇三年中宗焚宮,八世百年。賴今上留心,祖宗福佑,中書侍郎劉圖字遠慮、散騎常侍承談字莫言、秘書丞爰侃字榮宗、秘書郎王常字良永等諸善友同僚傾力協助,至於新昌八年,畢成六部(注曰:通紀,本紀,世家,列傳,類林,典誌),凡一百卷,自為序曰:

    東都百年,事物紛紜,撮其旨要,能明綱義。作《通紀》凡三十卷,與餘五部別算。

    高帝龍興嶺表,騰飛蜀雍,舉旗奉天,吊民伐罪,除昏翦暴,匡清神州,開建皇朝,肇基盛業。作《高帝本紀》第一。

    聖王從龍發跡,輔佐高皇,蹈陣荊楚,奮旅蜀梁,斬顱孝成,梟首暴主,弼護皇朝,元功景績。作《聖王本紀》第二。

    明王同龍騰升,瀝血開國,戮力江漢,衝銳山東,體同天帝,永享廟宗。作《明王本紀》第三。

    太宗天資神勇,攘掃熏鬻,討伐不孝,鞭撻四夷,武功遠邁,聲徹華戎。作《太宗本紀》第四。

    孝宗衝齡奉纂,輾轉楊趙,謀畫重光,惜罹鴆弑。恭宗孺子,蒙害賊臣,嗚呼皇秦,聖祚夭斷。作《孝宗本紀》第五、《恭宗本紀》第六。

    光宗屬秋顛覆,承踐中興,誅斬賊臣,光複天下,二十餘載,康泰安寧。作《光宗本紀》第七。

    穆宗未意承宗,坐殿垂拱,門閥熾炎,廟堂煙瘴,盛興土木,征役連綿。熹宗奉危,韃靼肆虐,禦駕親征,蹎蹶瀚海,北狄囂張,遂禍華夏。作《穆宗本紀》第八、《熹宗本紀》第九。

    烈宗逢縣社稷,拔劍揚旗,搗虜虔胡,戎馬半壁,灑血竭心,用驅勍狄,哀哉垂成,未睹昌盛。作《烈宗本紀》第十。

    以上本紀部。

    皇秦起微,宗門非盛,頻遭難劫,更深羸弱,帝族不昌,用致弊病。作《諸宗室世家》第一。

    明王從令,協力創業,慶流子孫,永作南屏。作《明王荊州世家》第二。

    高歲棄暗,填蒞齊魯,勳展陳吳,遂享青土,屠戮違詔,過愆難除。作《高齊武繆公世家》第三。

    任成識龍,推誠在野,藩守兗方,血食不絕。作《任魏國公世家》第四。

    李秀英武,西北威揚,殲殄馬隆,肅清河涼,惜哉絕嗣,聲名今猶。作《李涼國公世家》第五。

    晉王麾戎,宋王舉義,唐王奮戈,共光社稷。作《晉王世家》第六、《宋王世家》第七、《唐王世家》第八。

    晚成剛直,輸力中興,奈何冤誅,天下垂淚,幸哉子孫,承紹其祭。作《李商國公世家》第九。

    遲氏明哲,保距嶺表,永守南藩,風雨毋搖。作《遲交州世家》第十。

    以上世家部。

    征東忠武,征南勇烈,破敵摧鋒,先登掃卻,捐軀殉國,配饗高帝。作《告淩管恪傳》第一。

    理政馭民,士子所想,皇業方肇,冉馮是仰。作《冉季鄭談馮滌傳》第二。

    文襄英姿,天賦機略,筆籌並舉,定國安邦。作《郜芝傳》第三。

    皇業初開,芟夷賊寇,鞍馬驍勇,馳騁封疆。作《劉提王平張驍傳》第四。

    名閥雖榮,猶民猶臣,得順天道,能耀斯門。作《劉祁劉藝鄧光傳》第五、《耿靖薛輔薛寬嚴豫傳》第六。

    參斷閫闈,決策帷幄,輾轉輔佐,其功難沒。作《孟甫伊建廖期於誠左玄傳》第七。

    時成際會,勢運英雄,賴逞材勇,拜將封侯。作《陳瑞公孫禾何超胡珍馬境傳》第八。

    良家才秀,行不負名,然會危急,莫足匡平。作《鄧甫馮奧冉芸郜棠傳》第九。

    門閥世家,非惟坐道,仗節死義,千古所高。作《劉布薛廉薛永嚴靖鄧覺傳》第十。

    曹公偉烈,建勳關右,悲夫斷嗣,亦世尊崇。作《尤德傳》第十一。

    賊臣篡逆,社稷傾搖,奮威效智,封爵分茅。作《姚徙司馬衛傳》第十二、《蕭悟應褚衙坤傳》第十三。

    巨寇竊鼎,人懼淫威,正士忠臣,守義不回。作《冉濤劉彪鄧迢薛簡郜覺耿通傳》第十四。

    吳越垂遠,揚徐縣遙,王威難邁,顧何讚昭。作《顧遠何圖朱塗陸增林張總孔懷傳》第十五。

    永弘永慶,馬放南山,四海鼎盛,嶽牧係關。作《蕭憶陳令江伯之薛正耿他傳》第十六。

    名惟虛物,才華誠實,亶資第門,將委英士。作《朱詹楊運王嶠林絳傳》第十七。

    穆熹之間,廟堂殽亂,比朋黨周,乾坤臨難。作《鄧灼冉垕薛楚薛臻嚴南傳》第十八、《馮蘭任灌劉震劉萇冉由傳》第十九。

    戎狄陸梁,蠻夷寇犯,烽火狼煙,名將人念。作《楊玉虞晃公孫赫肖果傳》第二十、《蕭豹何縝梁準欒淵傳》第二十一。

    獫狁荼毒,蒼生殘殤,葉國殉節,忠烈昭章。作《楊遠鄧兆傳》第二十二。

    梁季紛紜,英雄並舞,莫順天命,終成枯骨。作《郝應傳》第二十三、《袁善傳》第二十四、《士尚傳》第二十五、《馬隆黃抗傳》第二十六。

    亂臣賊子,人得可誅,惡黨篡徒,罄竹難書。作《郭孝成韓豐傳》第二十七、《趙政趙之揚傳》第二十八、《趙默趙獻傳》第二十九。

    卿達運謀,翼水太宗,休延臣聆,奉敕纂史。作《自序》第三十。

    以上列傳部。

    後宮庭掖,庶幾懿德,外戚居親,往事當戒。作《後妃類》第一。

    忠臣義士,古今皆譽,仗義守節,至死不渝。作《忠義類》第二。

    聖人禦國,內德外法,王者成治,先禮後刑。作《循吏類》第三、《酷吏類》第四。

    點墨作檄,飛文成章,毋惟玩賞,以輔事功。作《文學類》第五。

    帝王所幸,得道升天,懷德可材,逞欲必顛。作《佞幸類》第六。

    工商雖末,亦民所仰,不得高揚,不可廢亡。作《技賈類》第七。

    仁義禮智,忠孝勇武,豈惟丈夫,女兒亦出。作《列女類》第八。

    蠻夷戎狄,環列四奧,或懷或擾,罷累皇朝。作《北狄類》第九、《東夷》第十、《南蠻》第十一、《西戎》第十二。

    以上類林部。

    王者畫製,以牧烝庶,聖君列爵,用別尊卑。作《職官誌》第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割屬州郡,為便臣服。作《地理誌》第二。

    定序尊卑,分別貴賤,前賢慮圖,匪能不踐。作《禮樂誌》第三

    懲惡揚善,除暴安良,匡扶公道,矯正天綱。作《刑法誌》第四。

    不服王教,抗逆正統,芟夷賊寇,金戈是用。作《軍兵誌》第五。

    生民所冀,衣食無憂,天子所務,養育黔首。作《食貨誌》第六。

    文章典籍,沐化之器,安民所假,治世所依。作《經籍誌》第七。

    史錄往代,以成鑒考,明主能用,資治今朝。作《史家誌》第八。

    以上典誌部。

    凡有六部百卷也。

    (注曰:楊氏之為史,文約詞簡,議論獨出,故或難解義,或言偏頗,以是今上大皇帝,即楊氏所謂“今上大聖皇帝”之子,敕臣秘書丞、權兼蘭台令史、加散騎常侍都雲令以為注解。臣之注《秦書》,言有兩類,一曰“解義釋詞”,二曰“辯難議論”。“解義釋詞”者,解字句之義,釋難明之詞。“辯難議論”者,則臣或論《秦書》之史事,或談《秦書》之體例,或議《秦書》之語評,凡言“臣以為”者,皆此類也。然臣所注,或愚昧暗陋,或狂悖乖舛,庶期陛下不罪臣愆,伏惟上帝能宥臣狷。臣雲令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