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救美未必是英雄
字數:3120 加入書籤
楚荊破曉,長夜終逝,朝霞映天,陰霾散盡。
一匹驛馬在荒涼的江陵官道上飛奔,馬蹄踏得泥水四濺。
馬上的騎士跌跌撞撞地到達烏頭驛,“砰”的一聲把大門撞開,屋裏的人紛紛將手放在了兵刃上。騎士跌跌撞撞,渾身汗透跌進門來,舉起左臂,剛想張嘴說話,“哇”的一聲,一口鮮血噴將出來,身體隨之倒在地上。
一各驛卒打扮的漢子上前將其扶起,其餘的人都看向了旁邊的黑衣女子。
黑衣女子仍舊是黑巾遮麵,她垂眸打量了一下受傷的騎士,冷冷地說道:“觀其傷勢,似是從馬上跌落所致,雖並無大礙,但一時氣血難平,怕是要昏迷一個時辰。看看他身上可曾帶了信件!”
兩個漢子將那騎士的衣服連帶外麵的馬匹翻了個遍,過來稟報並無發現。黑衣女子聽後微微一詫,忽然,她的目光落在了那騎士緊握著的左拳之上。
“打開他的拳頭!”
“諾!”
片刻後一個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便遞到了黑衣女子的手中,黑衣女子凝視這玉佩良久,眼中越是發出陣陣寒意。
一旁的手下問道:“此人如何處置?請姑娘示下!”
黑衣女子冷冷道:“立即將其冷水潑醒,問明緣由!”
“諾!”
約莫過了一炷香的工夫,兩名手下各從馬廄中牽出了三匹快馬,其中一人向屋內通稟一聲,黑衣女子大步走了出來,三人跳上馬背,朝著楊家渡的方向而去。
……
陳唱不甘心,仔細地搜尋了一番,仍是蹤跡全無,難道是去了後院?
不會,這正廳僅有一門,後牆無窗,人不可能憑空在正廳中消失,若是消失,隻有一個解釋,這廳內有密道!
大戶人家為了避難,家中時常建有密道,尤其是亂世,幾乎家家戶戶都有。
一旦有賊匪洗劫或者亂軍入城,就闔家鑽進密道,或者逃生,或者在密道中住些時日,等局勢平定再出來。
陳唱看過那麽多的影視劇,對這點並不陌生。
他本就機敏無比,當即細細地在正廳內查驗起來。
這座祠堂的正廳內並不複雜,四壁空空,地上鋪著青磚。
先在四壁舉起拳頭敲了敲,牆體沉悶,不像有暗門。
又溜著地麵跺了一遍,震得兩腳生疼,也沒有發現空空的回聲。
然後把目光投向了供台上的一眾楚氏先人,憑目測,這供台下方的空間不小,腹內該是空的。
“先人不就是庇佑後人的嗎?”陳唱的眼睛又得意地眯成了兩條,笑吟吟地背負雙手,在供台前踱了一圈,眼睛盯著那基座。
忽然之間,見到供台的基座之下有一根木簪,這木簪與方才落在陰影裏,難怪沒有發現。
此時撿起來看了看,似乎在哪裏見過,腦海中驟然浮現出水靈兒從發髻上拔下一根木簪、簪尖對準了自己咽喉,隨時準備以死明誌的情景,不禁將木簪置於鼻子前聞了聞,一股清馨的發香直透鼻中。
低頭再次看向供台前方,這才注意到俱是淩亂的腳印,猛地一拍腦門,陳唱啊,陳唱,你簡直就是笨死了,廳中塵封許久,地麵俱是灰塵,這麽多的腳印在供台前消失不見,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是了,一定是水靈兒的,她曾經在這裏出現過,可是如今去了哪裏?
陳唱再次舉著火把在廳中搜尋,不放過任何的蛛絲馬跡。
可是,找了一會兒,仍舊沒有任何的發現,心中不免有些泄氣。
鬆油火把劈裏啪啦的響著,吱吱地噴著紅色的火光,苦辣氣味傳出了鼻中,倒是讓他多了幾分清醒。
拿起手中的簪子湊在火把之下看了看,腦中靈光一現,隨即目光望向那處,若是猜的不錯,想必就是這裏了……
祠堂的供台上原本是描繪的是極具荊楚文化特色的紅黑兩色卷雲紋圖案,但此刻漆色已經斑駁脫落。
陳唱的目光就在這供台上一寸一寸地梭巡著,忽見供台上一左一右兩個燭台,方才倒是不曾注意到此物。
隻見這燭台整體造型渾圓而有力,形狀似獅而有翼,闊口獠牙、身體豐壯、四爪伏地,眼睛瞪得像是銅鈴,兩耳下有短而直挺的鬃毛,下顎下有長須,四肢上還刻畫出較短的羽翼,其背部有一管狀豎孔用來插蠟燭。
越窯青釉辟邪瓷燭台?
來自後世的陳唱對古玩倒是感興趣,是以很快便猜出了這燭台的來曆。
伸手去拿左邊的那支燭台,卻忽覺異樣,那燭台涼冰冰的似與尋常越窯青釉的質感全然不同,朝上一提,這隻燭台竟似釘在供台上一般,拿之不動。
他微感詫異,大概覺得這祠堂中的機關便才此處了,隻是怕把這古物捏破,不敢用勁,又拿著扭動幾次,仍是毫無反應,試著以同樣的方法去右邊的燭台處操作,亦是一樣,心道:“難道年深日久,機關鏽死了不成?”
轉念又一想,不對啊,水靈兒的簪子就遺落在此處,按理說若是有密室之類的,暗門也該在這裏才是,這燭台倒是有著古怪,像極了開啟密室暗門的機關所在,後世裏的那些電視劇裏都是這麽演的,為何到了我這裏就打不開呢?
想罷再次用力一提,那燭台仍是紋絲不動,他向左旋轉,燭台全無動靜,向右旋轉時,卻覺有些鬆動,當下手上加勁,然而燭台卻並未隨手而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