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三六九朝會
字數:3102 加入書籤
老者和湯顯祖來到長安左門,讓給事中例行查看牙牌、門籍後,走了進去。
湯顯祖不是京官,也非京籍生員,無權入宮朝參。隻能站著宮門外等候,不過一刻鍾,陸續進去了幾百官員,漸漸的人少了。
這時一個聲音傳來:“長庚、夢石兄,你二人就在這等消息,我要入宮朝參,待見到譚公,自有分曉。”
“那就有勞汝元了。”金英拱手道。
“汝元兄,犬子之事就拜托給你了。”張壽峰長躬一禮,鄭重的拜托道。
“你二人就放寬心吧,譚公為人甚是和善,豈會為難一童稚?”徐春甫哈哈笑道,說完便進了長安左門。
湯顯祖聽到譚公之名,便留了心,見再次提到,當是指明公無疑。此番又閑來無事,便主動上前結交。
“學生臨川湯顯祖,見過二位仁兄,不知如何稱呼?”
金英回禮道:“不敢稱兄,鄙人石仁堂一大夫,姓金,名英,你喚我金英就好。”
“金兄,小弟表字義仍,你可叫我義仍。”湯顯祖再次見禮道。
“鄙人姓張名壽峰,字長庚,現在定西侯府謀生。”張壽峰接著介紹道。
“長庚兄,幸會幸會!”湯顯祖行完禮,記得方才聽的話,知道金英字夢石,便再次朝金英拱手道:“想必夢石便是金兄表字吧?”
見金英點頭稱是,他才看向張壽峰,問起心中事來:“方才聽長庚兄提及令郎,不知所為何事?”
“犬子無知,昨日擅闖欽天監,被兵部捉拿入獄,此番還得靠汝元兄向譚大司馬稟明實情,好叫犬子免受無妄之災。”
張壽峰仍有幾分擔心,沒見到人出來,他怎麽也不能放下心來。
湯顯祖神情一動,出言問道:“不知令郎被關押何處?”
“兵部牢房。”張壽峰道。
“令郎貴庚?身高幾何,有何特征,穿甚麽衣服?”湯顯祖一口氣問道。
張壽峰大惑不解,但還是說道:“年十四,高約七尺,穿著?或是身著蘇氏直裾,他總愛亂跑,服飾剪裁緊身,一如武服。”
湯顯祖已有七分把握,最後再確認道:“令郎好酒乎?”
張壽峰搖頭,肯定道:“未曾飲酒,平素我也叫他喝上一口,他死活不肯。”
聞言,湯顯祖搖搖頭,抱歉道:“昨日夜間,我見一老一少,於兵部……嗯……做客,那少年好酒,其他一如令郎打扮。”本想說是在兵部牢房,可那景象卻又不像,隻好改口道。
張壽峰聽是老少二人,又是在兵部做客,顯然不是張介賓,隻當又是一個習武少年,並沒在意。
三人都是一早趕來,未吃早餐,便到宮門外旁的棋盤街,吃起京城小吃。
此時尚早,五更三點未到,但已經沒有入朝官員,這時再進去,也鐵定遲到。
棋盤街人已經很多,多是官屬,還有早朝巡視皇朝的錦衣衛,千餘人散布於九門內外。當然少不了兵馬司成員,棋盤街卻是兵馬司兩不管之地,恰好在京城中線,皇城門外,宛平、大興兩縣交界線上,背靠東西中央官署,而自發形成的熱鬧街市。
金英是京城人士,對內外兩城了如指掌。便對二人說道:“今上衝齡踐祚,張相為大局計,改日朝為三六九朝,你們知大家如何看待?”
“哦?那不就一下子減少二十日,官員當然高興,可這些商販得罵張相了。”張壽峰說道。
掌勺的小販親自給他們端來豆汁,聞言插嘴道:“客官有所不知,至從有了三六九朝,五年來我們棋盤街更熱鬧了,也不知是何道理。”
聽小販這一說,湯顯祖和張壽峰麵麵相覷,顯然也不明白為何如此。
金英卻哈哈笑道:“掌勺的,若我給你說到明白,你可給我兄弟三人免了這頓吃食?”
“若真能說個明白,這頓我請,日後我也好給其他客人顯擺顯擺嘛!”掌勺的嗬嗬笑道。
“好,你自去忙,且豎耳聽仔細了。”金英加大聲音,讓幾步外忙活的小販能聽清。
“每日上朝是當朝太祖所定,初始還好,至宣德年間,失朝人數高達五百餘人,成化年間,再增至一千餘人,占朝官半數。此後曆朝情況更差,嘉靖年間幹脆取消朝會,隆慶年間才恢複。”
“因此雖然看似減少了朝會次數,但上朝人數卻比過去多了至少一倍。加上棋盤街本就位於東西官署之間,非上朝之人又得正常辦公,官員長隨並沒有減少,而早上時間更充裕,你們的生意自然更好了。”
掌勺的恍然大悟,頗為驚訝道:“原來如此,沒想到朝會竟然還取消過?這才恢複多久啊!”
“一看掌勺的就不是京城人吧?”金英說道。
“我是通州人,在京城討生活幾十年,隻是才到棋盤街這邊來。”掌勺的解釋了一句,接著問道:“那宣德、成化是哪位先帝,距今多久?”
“這得加錢,一頓可就值這麽多。”金英哈哈笑道,讓小販出價。
掌勺的卻掰扯道:“客官,你得講道理,先去說好的,要給我講明白,我這隻聽得半懂不懂可不行。”
三人聞言哈哈大笑,掌勺的也跟著笑了起來,這頓本就不值幾文錢,算成本就一兩文錢的事,如今官吏清明,無苛捐雜稅,無欺行霸市,正是能靠努力就能過上好日子的太平盛世,至少在兩京以及江南是如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