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強權比道理更管用

字數:4177   加入書籤

A+A-


    一兩銀子,或許不能讓人心甘情願的剪掉辮子,剪掉這根滿清強加在天下人身上的屈辱的標
    但卻是絕對能消解掉一部分,人們被強迫剪掉辮子之後,心中所產生的怨
    強行剪辮,和剪辮之後再給補償相比起來,那是兩回
    在類似這種該花錢的地方,朱靖安向來舍
    王順聞言,將目光看向了朱國昌,顯然是在征詢他的意
    朱國昌聞言,點頭說
    “按照世子的意思去辦!”
    王順在得道朱國昌的許可之後,這才點頭應
    很顯然,在王順眼中,朱國昌這個對他有知遇之恩的恩主,地位要遠在朱靖安之
    朱靖安對此倒也不感覺有什
    ……
    當天中午時分,明軍在黔江岸邊停下修
    老弱婦孺們被安排了埋鍋造飯的工作,而青壯們則是被聚集在了一
    朱國昌站在所有人麵前,高聲說
    “這次將大家召集在一起,孤要宣布一件大”
    “那就是從現在開始,我明軍上下全部都要剪辮易服,恢複我漢家衣冠,不再留著這根滿清強加給我們的,象征屈辱的辮子”
    “孤王宣布,今日,凡是剪辮之人,均能從孤這裏領到一兩銀子的賞”
    在舉旗之後,朱國昌自任大明監國,在自稱的時候,自然是要稱孤
    隻是朱國昌的話音才剛落下,便聽到下麵有人開口說
    “朱老爺,這辮子是祖宗留下來的,剪不得啊,剪了辮子就不是人”
    “是啊朱老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豈能輕易毀傷?”
    “老爺,萬不能剪辮子啊,我們要是把辮子剪了,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
    一群人不斷的發出一陣陣喧鬧嘈
    滿清入關一百多年,居龍庭而占天下一百多
    隨著時間的流逝,天下人已經開始逐漸將滿清當成了正統,將腦後的辮子當成了理所當
    現在朱國昌下令剪辮,不少人表現的都很抗
    聽著人群中的嘈雜,朱國昌臉上的表情明顯變
    朱靖安和自己的父親對視一眼,也不廢
    當即鏘的一聲抽出腰間的佩刀,大步走到了人群中間,伸手揪出一個叫的最歡的人,反手將人給按在了地
    兩名家丁上來將人給按住,朱靖安手起刀落,一根辮子被割了下
    他彎下腰將掉在地上的辮子撿起,扔到了一旁的火堆裏,目光環視一周,聲音冷冽的說
    “你們剛剛說什麽?”
    “再說一遍,我沒聽清!”
    在說這話的時候,朱靖安的眼神很冷,而在他的身邊,那些個家丁們更是長刀出鞘,殺氣騰
    “辮子是祖宗給的?不能剪?剪了辮子就不是人了?”
    “那你們說說,漢唐時候的天下人有辮子嗎?兩宋前明的時候,天下人有辮子嗎?”
    “辮子明明是滿清韃子強加給我們天下漢人的東西,竟被你們給當做了理所當”
    “你們他媽的死後去了地下,有什麽顏麵麵見列祖列”
    “難不成要指著自己光亮的腦門,指著腦袋後的老鼠尾巴,告訴老祖宗,這就是現在時興的發型?你們如此做,當真不覺得羞愧嗎?”
    “再者說,你們他媽現在已經是反賊了,和我大明早就是一條船上的人了,大明這條船要是翻了,這裏的有一個算一個,都得被韃子兵把腦袋砍去邀”
    “怎麽?一個個的不剪辮子,是還想回去繼續做滿清的順民嗎?那也得人家韃子兵給你們做順民的機會才”
    語罷,朱靖安接著開口說
    “傳令下去,全軍剪辮,不得有”
    “若有違抗軍令者,就地正法!”
    朱靖安此言一出,身邊的家丁們齊聲應諾,家丁們都應了諾,其他人也隻能遵
    不多時,營地內的火堆便燃起了熊熊大火,一股子刺鼻的蛋白質焚燒的味道在空氣中彌
    這是明軍在統一焚燒著剪下來的辮
    在命令下達之後,朱靖安則是來到朱國昌身邊,開口說
    “父親,我們其實不用和底下人講道”
    “很多時候,強權往往比道理更有”
    這是朱靖安的一個學管理的前女友告訴他的經
    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人多了也肯定會出奇葩杠
    你作為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務是管理,而不是和底下人講道
    如果事事都要和底下人講道理,那你完了,哪怕磨破嘴皮子,也做不成任何的事
    很多杠精都屬於那種明知道自己錯了,可他就是不認錯,還能振振有詞的和你爭辯,就突出一個死鴨子嘴
    是故,很多時候你講道理沒用,因為人家不
    管理管理,說白了,前提就是得管著才能治
    可你要管著,那就必須得有強
    朱國昌深吸一口氣,拍了拍自己兒子的肩膀,開口說
    “為父老了,這以後啊,我大明能否複興還是得看伱們這些年輕人”
    朱靖安沒說什麽,隻是繼續攙扶著朱國昌,準備行
    當天下午,明軍行至金田鎮外不遠,但並沒有進鎮子,而是準備進山……
    ……
    武宣縣衙!
    方坤正坐在書案後伏案書寫著什麽,張典史在通報之後走了進來,大步走到了方坤正麵前,然後開口說
    “啟稟縣尊大人,縣內征召民團征召民夫,發三班衙役,籌備糧餉等各項平賊事宜都已經籌備完畢”
    “敢問縣尊,我大軍何時出兵平賊?”
    張典史是本地人,本地官,是故,他對平賊之事是最上心
    方坤正聞言,抬頭詢問
    “向縣裏那些大戶募捐的平賊款子現在有多少了?”
    張典史聞言,開口說
    “回大人的話,大概募集了有一千四百多兩銀子,三百石米糧,還有一些布匹,藥材什麽”
    “總價大概在兩千兩銀子上下!”
    方坤正聞言,抬頭瞥了一眼這名張典史,然後頗有深意的開口說
    “這才募集了兩千兩,你著急出什麽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