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用旁人的謊言麻痹自己
字數:3471 加入書籤
皇後這個位置,當初確實就是名不正言不順的,而且皇帝對她的寵愛一直都欠佳,不管是貴妃,還是當初的淑妃,甚至都有機會壓她一頭。
若不是因為她的母族吞沒了淑妃母族的勢力,她也坐不穩這個位置。
正所謂人越是在意什麽,就越是不能讓旁人提起,皇後此時也顧不上會不會得罪太後,直接不由分說地起身。
“臣妾自問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合乎禮數,這麽多年前朝也並沒有任何人彈劾臣妾這個皇後,連陛下也對臣妾治理後宮多有誇讚。”
太後抬眸看她一眼,那目光裏頭也是如出一轍,浸滿了寒霜。
“所以你的意思是,哀家的說法並不重要?”
這若是一般妃子,在太後說出這一番話的時候,恐怕就早已嚇得麵無人色,戰戰兢兢地開始為自己解釋。
然而皇後畢竟不是一般人,絲毫不懼太後的怒火,“臣妾沒有這個意思,隻是覺得,如果外界都覺得臣妾做的沒錯,卻隻有母後覺得臣妾的言行有失,那麽是是否就證明了,是母後對臣妾有所偏見?”
太後雖說已經不問外事多年了,可依舊有自己的權威不容
侵犯,何況他就算不是太後,那也是皇後的婆婆。
這自古以來就沒有兒媳教訓婆婆的道理,她自然是被激起了更大的怒火。
“皇後!你莫要失了分寸!”
皇後心裏其實也是有些忐忑的,隻是情勢發展到這兒,已經不容許她再退縮,所以暫且沉默了一會兒。
可就在太後還想要興師問罪的時候,外頭卻傳來了皇帝的聲音。
“母後這是生什麽氣呢?也讓兒子聽一聽,給您評評理。”皇帝高聲說道。
隨著話音落下,他也站到了大殿裏頭。
除了太後沒動,其他人自然都上前來行禮儀,而在看見他的時候,皇後就立刻收斂了自己的氣焰,十分恭順地站在一旁。
皇帝於是走到了皇後之前的位置坐下,然後麵色和煦的看著太後,“母後不是很久都不過問兒子的後宮?今日怎麽有這個閑情雅致了?”
太後最近和皇帝之間也出了點問題,再加上皇後如此猖狂,有一大半都是因為皇帝的縱容,她心中也是氣不打一處來。
於是說話也沒好氣了些,“聽皇帝這意思,哀家現在是孤家寡人了,就不能管教你的後宮?”
“兒子
哪裏敢?兒子的後宮還不是因為有母後坐鎮,才能如此和睦?兒子可巴不得母後多替朕管一管,這樣兒子在前朝也有精力處理那些國事。”
說的倒是冠冕堂皇,做的也是一個孝順兒子的人設。
太後見他是這般態度,也算是稍稍滿意了一些,隨後依舊嚴肅地說道:“有皇帝這句話,哀家也就能心安理得管著了。今日皇後德行有失,哀家要罰她,皇帝可有異議?”
皇帝對妃子的寵愛,向來都是以自己為前提,要處罰皇後對他也沒什麽影響,所以並不準備跟太後唱反調。
“母後說要怎麽罰就怎麽罰,隻是過段時間就有使臣到皇宮來,禁足、降位、體罰,這些可就算了。”
這三樣處罰方式也確實是太過了一些,皇帝如果不提,太後自己也不會想到這些法子。
於是滿意地應了一聲,然後說道:“那就罰皇後抄寫經書,每日十卷,送到哀家的宮裏來。”
皇帝都已經應下了,皇後還能如何反駁?此時一句話也沒有多說,就直接領了罰。
貴妃在旁邊看得頗為不得勁,在不為人知的地方撇了撇嘴,好在也沒有任何人注意
到她那邊。
“那既然皇後也發了,母後要不要回去歇歇?您前些時日才染了風寒,可不能太過勞累。”
這話就多少有幾分趕人的意思了。
太後當然能聽出來,心中有氣,今日也就計較了起來。
“皇後和貴妃先出去吧,哀家還有事情要跟皇帝談。”
她此言一出,兩人自然是出去了,皇帝卻顯得興致不高,很明顯隻是給太後麵子,而並非想聽她說什麽。
太後也無所謂,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意思,“秦恪就算不受寵,那也是皇帝的兒子,斷斷沒有隨便誰都能欺負的道理。而江語棠那丫頭雖說隻是個庶女,卻也是定南侯唯一的女兒,被皇後如此折辱,你要定南侯府怎麽想?”
一提到秦恪,皇帝的臉色就難看幾分,手裏頭的珠串也擺弄得越發急躁起來。
可到底是麵對自己的母後,他也不好發火。
“皇後教育自己的養子,這個兒子管不著,至於其他人欺負到他頭上,也隻能怪他自己沒有本事。”
“皇帝對他限製至此,你的態度更是直接影響了旁人的態度,如何能怪他沒本事?哀家知道你還在為當年的事情耿耿於
懷,可你捫心而論,淑妃的這個孩子難道你就不曾寵愛過?”
太後苦口婆心,卻忘了有些回憶,皇帝根本就不想提起。
“一個罪婦,兒子還給她以妃子的名節下葬,就已經是對她極大的寬厚,也已經是仁至義盡。何況兒子甚至都沒有要他的性命,還要如何對待?難道母後覺得,兒子可以對他一視同仁?”
“即便不能一視同仁,也該當成兒子來看待。你哪怕視而不見,總也好過這樣助紂為虐!皇後的所作所為,哀家就不相信這麽多年你什麽都不知道!”
撕破了這層窗戶紙,也不過是把最陰暗的現實呈現在大家的眼前。
皇帝也不擺弄他那珠串了,直接往桌子上一拋,可見十分不滿。
但太後還是想要改變他的想法,至少給秦恪和江語棠一條活路。
“哀家知道你在計較什麽,當年闔宮都在傳,說淑妃與旁人有染,才生下的秦恪。但他出生的時候哀家分明是見過的,他是更像他的母妃,卻也不是沒有相似皇帝的地方。至於那叛國之罪,涉及到前朝,哀家不想幹政,但皇帝也得記住,莫要用旁人的謊言麻痹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