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表麵懲罰
字數:3696 加入書籤
這麽多年皇帝看似被蒙在鼓中,其實說到底,他才是那個最清醒的人。
所以不管是淑妃的死,還是她母族那些事兒,皇帝心中都再清楚不過。
所以此時太後提起,無疑是捅破了一層窗戶紙,讓一些陰暗麵無所遁形。
皇帝的麵色十分陰沉,即便他知道太後是真以為在為他著想,也無法平心靜氣的跟他談論這件事情。
“過去的事情兒子不想再提,母後也不必再求情了,旁人如何對待錦王府,兒臣不想管,也請母後不要插手。”
說完起身就走,並沒有要給太後麵子的意思。
也好在大殿之中就隻有太後和她身邊伺候的人,才沒有讓這個一國之君的親生母親太過出醜。
“哀家到底還是老了,連自己的親生兒子也不把哀家放在眼裏了。”她冷冷說道。
姑姑跟了她這麽多年,是知道這一路走來的辛酸苦楚,所以太後覺得寒心,她也完全能夠理解。
可皇帝也不是她能夠評頭論足的,所以也隻是輕歎了一聲。
“或許陛下有他自己的考量,既然太後娘娘管不了,那以後就當作不知道吧。”
“哀家隻是覺得可惜了江語棠那個丫
頭,好好的怎麽就想不開,嫁給了秦恪。”
“感情這種事情,誰又說的清楚呢?奴婢倒是覺得挺好,畢竟錦王殿下是個有主意的,未必不能護的好王妃娘娘。太後娘娘就別操這份心了,隻當兒孫自有兒孫福,若真是做的過分了,再出手幫上一幫就是。”
太後聽了這話,也隻能無奈地點了點頭,“眼下也隻能如此了。”
打從皇帝來了之後,貴妃和皇後就撤到了外頭去,此時一個因為這是自己的宮殿,一個因為沒有得到太後的準允,都站在院子裏頭沒有離開。
氣氛一時之間格外凝滯,好在這兩人劍拔弩張也不是一兩年了,雖然誰也不理誰,卻也並不覺得尷尬。
沒等多久,她們就看到皇帝出來,兩個人規規矩矩行禮,卻都抱著幾分打探的意思。
可是看著皇帝那堪稱鐵青的麵色,兩個人雖然都好奇,卻也誰都沒有開口觸他的黴頭。
“皇後今日被罰的不虧,這幾日除了抄寫經書,就待在宮裏頭別往外跑了。”皇帝沒好氣的說道。
他多多少少帶了幾分遷怒的意思,可見太後那一番話他就算並不認同,也多多少少是放在了心
裏的。
皇後還能如何?即便心裏頭跟吞了蒼蠅一樣難受,卻也還是乖乖的應了下來。
倒是一旁的貴妃樂了,笑意根本就遮掩不住。
這一高調,皇帝可就不高興了,又冷冷的看了她一眼。
“貴妃這幾日也少出門,在自己宮裏頭好好反省反省。”
一旁本來以為自己是看熱鬧的貴妃可就不樂意了,即便是當著皇帝的麵,也撇了撇嘴表示自己的不滿。
“臣妾就是跟著過來的,要反省什麽?陛下這也太欺負人了點。”
這話若是放在後宮其他女人身上,皇帝高低都得罵上兩句,可這麽多年來貴妃都是這樣的性子,兩人之間的相處也早已成了習慣,所以她說這話,皇帝也隻是瞪了她一眼。
“反省一下自己為何要多管閑事!這一天天的就數你們青鸞殿最熱鬧,三天兩頭的就要生出事端!”
“臣妾什麽時候多事了?陛下根本就是沒得說了,才隨便找個由頭來罵臣妾!”
貴妃說完直接就跑了,看著那氣勢洶洶的模樣,估計是真滿心都是怒火。
皇帝冷冷哼了一聲,“這貴妃是越發不懂事了了,平日裏是得教訓教訓!”
話雖這
麽說,可如何教訓,又讓誰教訓,卻隻字未提。
一旁的皇後眼觀鼻鼻觀心,可手中的帕子早已擰了起來。
即便已經知道了皇帝的意思,她仍舊不死心的說道:“臣妾定會好好管教後宮裏的妃子,並不會再讓陛下受氣。”
皇帝的神色果然淡淡的,“皇後先約束一下自身吧,朕把整個後宮都交給你,就是信任你的能力,作為皇後,首要的就是保證後宮安寧。即便你做不到,表麵上至少也得過得去。”
皇後臉色漸漸有些難看,卻也隻能應著。
“那陛下今晚可要在臣妾這兒用膳?”
“不了,這還有不少折子沒批完,這就要回去忙了,你記得抄寫經書送到母後那兒去,別再讓她抓你的錯處。”
說完毫不留戀的離開,甚至都沒看皇後一眼。
皇後手裏的帕子幾乎都要擰斷,等了一走,立馬就踹翻了旁邊的一盆花草。
宮人都被嚇得不輕,一個個跪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還是嬤嬤上前來,逮著一個宮女就斥責道:“笨手笨腳的東西,好好走個路都能撞倒花盆,還不趕緊去討罰!”
說著給眾人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們離開。
院
子裏立刻就隻剩下主仆二人,嬤嬤則是小聲上前提醒。
“太後還沒出來呢,奴婢知道您心中有氣,但還是莫要讓她抓著把柄的好。”
皇後確實是被氣昏頭了,聽見這話也隻是咬了咬牙,可到底是沒再發火。
“那賤人今日可真會拆台,也不知誰給她的底氣,敢過來跟本宮叫囂!”
皇後這話明顯是放低了聲音,可見她也沒有自己所說的那般厲害。
但嬤嬤是她身邊的人,當然不會否定她的意思,隻是勸說道:“今日貴妃娘娘也沒討著好,您就別生氣了,奴婢看陛下也是挺重視娘娘的。”
這話不說還好,說了之後,皇後的戾氣反而是更重,“今日陛下明顯更偏向她,你當本宮看不出來?說是還有政務沒有處理完,晚上還不定宿在哪處,就顯得本宮多餘了一般!本宮才是正宮娘娘,陛下竟然這般駁本宮的麵子!”
摸摸劍勸不動,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就隻能閉嘴站在一旁。
然而一旁的宮女眼軲轆一轉,卻覺得自己想起了一個絕佳的點子。
“娘娘的兄長畢竟是丞相,弟弟又是統領一方的將軍,您何不找他們訴訴苦?這樣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