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折威軍師
字數:4425 加入書籤
翌日清晨,謝周離開了逍遙峰。
他在山腳下的村莊裏吃了頓早飯,被飯鋪老板認出是青山弟子,怎麽都不收他的錢。
秉持著不能白嫖的原則,謝周把銅板留在桌上,接著出發,以正常速度向長安城走去。
正午時分,他又在長安城郊大路旁邊的茶棚稍作停頓,要了一碗涼茶。
喝完涼茶後,他繼續走了近十裏路,才來到長安南城腳下。
長安城乃是大夏國都,亦是世間最為宏偉繁華的城池,共有十二條官道在這裏交匯,僅是南城牆便開了八個城門,皆有衛兵把守,管控極為嚴格。
城外官道兩側,除去茶棚飯攤這種供旅人歇腳的地方,甚至還有絹布、鐵器、瓷器這等露天的店鋪行肆。也不知開在這裏有沒有生意,但賣家站在攤前吆喝的不亦樂乎,招呼城外旅客們過來挑選,繁華可見一斑。
等到謝周排隊入了城,來到賢運民驛的時候,已是午後。
管事進去通報,很快朱賢就迎了出來。
“謝兄弟來了,裏麵請。”朱賢與謝周寒暄幾句,與他並肩進了賢運民驛。
雖然是長安城最大的民驛之一,但其實這裏並沒有多少客人來往。
因為賢運民驛的車隊都停在城外,城內也另設了個幾個辦事處,西市這邊名為總部,倒不如說是朱
賢的個人府邸,隻有遇到像孟員外這種比較大的生意,朱賢才會約到此處商談。
朱賢把謝周帶到了前廳,也是昨天他和孟員外談生意的地方。
如果有賢運民驛其他人在這,一定會覺得奇怪。
因為朱賢習慣談生意用的那張牌桌,不知何時換成了檀木製八仙桌。
此外,朱賢給謝周倒的是酒,自己杯子裏倒的同樣是酒。
謝周並不覺得奇怪,從認識以來,他與朱賢都是以朋友相處,跟生意沒什麽關係。
這還是他和朱賢的第一次合作。
兩人閑聊幾句,便轉到了正題。
“那孟員外是什麽來曆?”
謝周好奇問道。
朱賢不再隱瞞,對他說道:“他叫孟君澤,曾經是折威軍的軍師。”
“折威軍……”
謝周重複了一遍這個有些熟悉的名字,眯了眯眼說道:“折威軍不是被取締了嗎?”
朱賢道:“是被取締了。”
折威軍曾是青州道軍,始於永儀二年,隸屬齊郡侯孟君集麾下,十幾年來戰功卓越。
在這其中,折威軍最為有名的戰役發生在永儀十七年,也就是五年前。
北境的穀昌國挑釁大夏,阻斷了北域與中原的商路,導致大夏無法與北域進行商業來往。
這讓皇帝陛下極為惱火,決議派兵征討。
折威軍統帥孟君集獨挑大
梁,率軍北上,從涼州進發,竟一路高歌猛進,不僅將穀昌國徹底打穿,甚至生擒了穀昌王,獲三郡,五縣、五十二城,俘虜三萬降兵,戰馬四千多匹。
勝利傳回長安後,包括皇帝陛下在內,一眾朝臣都震驚了。
要知道,穀昌國去涼州四千餘裏,中間有將近兩千裏的沙磧,途中地無水草,白晝時熱風如燒,入夜後寒風如刀,可以說占盡天險地利,易守難攻。
皇帝陛下派兵征討,隻是為了打壓穀昌國的士氣,然後雙方和談,重啟商路便是。
誰都沒想到折威軍竟能勝的如此完美,直接在穀昌設立都護府,開拓了大夏疆域。
這可是開疆擴土的榮譽,對皇帝而言,簡直是意外之喜。
立下大功,孟君集歸來之後,本以為能加封國公名垂青史,誰曾想卻發生了意外。
穀昌國的王子在府內侍衛的護送下逃出生天,比折威軍更早趕到了長安。
這王子在皇城下跪了七天,手捧印璽,以血為書,控訴孟君集的罪行。
私藏穀昌財物、擅自坑殺俘虜、抓穀昌美女充為奴婢、隨意發配無罪之人……
以及最重要的一點,孟君集甚至縱容部下屠城,劫掠城中百姓。
亡國之子拋卻臉麵的控訴很容易引來同情,稍一發酵,便傳的滿城皆知。
加
上孟君集平日裏的為人過於剛強,在朝中得罪了許多文官,而這群從未上過戰場的文官,自詡讀過幾年聖人書籍,最厭惡燒殺淫掠之事,對孟君集的做法大為不滿。
共有三十多個言官上奏彈劾。
於是……
當孟君集歸來時,等待他的不是加封和慶功宴,而是牢獄之災。
孟君集入獄後,折威軍便被取締,軍中將士打散充入其餘諸軍。
此事是永儀十七年的第一大事,鬧得沸沸揚揚,就連謝周這種久居青山的人都有所耳聞。
謝周挑了挑眉,疑惑說道:“孟君集不是隻關了半年便出獄了?”
孟君集是大將,又是功臣,落井下石的人多,為他求情的人也不少。
此外,皇帝陛下和他乃是同窗故友,待風頭過去,便赦免了他的罪名。
朱賢說道:“赦免的是孟君集,這個孟員外叫孟君澤,是孟君集的族弟。當初他為孟君集抗下了不少罪名,被關了將近五年,上個月才從牢獄裏出來。”
“喔喔……”謝周恍然說道:“所以他這是要返回齊郡老家?”
朱賢點了點頭,說道:“不錯,如今孟君集被打回齊郡封地,他當然要回去。”
“穀昌滅國後,雖然大部分高手死在了戰場上,但仍有部分活了下來。”
朱賢說道:“孟君澤身在長
安城,他們不敢如何,等出了長安呢?”
謝周明白了,說道:“原來如此。”
難怪肯出三千兩銀子。
朱賢聳了聳肩道:“不過五年過去,誰也不敢肯定這些人還會不會過來尋仇。”
謝周說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便是這個理。”朱賢笑了笑,舉杯喝了口酒,說道:“另外,我得交待你兩句,雖然拿了錢,但如果遇到了解決不了的敵人,該溜就溜,千萬別拿小命開玩笑。”
謝周點頭道:“我明白。”
便在這時,賢運大院裏響起了一道聲音,人還沒進前廳,便嚷嚷說道:
“朱掌櫃,你這咋回事啊?一趟護送就丫的給我六百兩,真不是開玩笑的嗎?還有那孟員外,到底是哪個有錢沒處花的傻子?”
聲音落處,一個青年大步走了進來,黑履黑褲黑袍,腰配環刀、懷揣鐵尺,胸前印著個“衙”字。
看樣子是個捕快。
這青年捕快的身材頎長,比謝周高了大半頭,並不單薄,勻稱有力。
“原來還有客人啊。”青年捕快進了前廳,看到謝周後愣了一下。
聽到他說六百兩,謝周猜到他應該是要和自己一起護送孟君澤的人了,起身抱拳一禮道:“青山謝周。”
青年捕快也抱了抱拳,豪爽說道:“在下涇陽神捕,關千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