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波斯局勢的變化
字數:6776 加入書籤
八年前,阿富汗吉爾紮伊人攻破伊斯法罕,俘虜帝國沙阿後,曾迅速席卷除盧裏斯坦、阿拉比斯坦上述兩地被奧斯曼人占領)和法爾斯南部該地區為齊國扶持的帝國繼任沙阿阿巴斯三世勢力範圍)幾個省份外整個波斯地區,幾乎完美上演了一場異族入主波斯的精彩大劇,並差點實現了改朝換代。
那個時期,是波斯薩法維帝國最為黑暗的時代,無數的百姓食不果腹,時刻麵臨強.健、搶劫、屠殺、縱火等危險,完全生活在阿富汗老爺的淫威之下。
據粗略估算,自阿富汗叛軍攻入帝國境內,直到最終被齊波聯軍徹底驅逐出帝國的近三年時間裏,大量人口死於戰爭、饑荒和疫病,還有無數的百姓逃離家鄉,成為流離失所的難民,整個波斯的人口總數減少約六分之一曆史同期,阿富汗人在波斯的統治一直維持至1729年底,造成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損失)。
波斯地區的貿易活動也幾乎處於停滯狀態,經濟形勢急劇下滑,百業凋零,工農業生產萎縮至一個極低的水平。
阿富汗人統治期間,還簽發了許多歧視性的人種分級法令,不同等級的人種受到不同的對待。
第一等人自然是阿富汗人,不論是哪個部族,皆高人一等,成為最頂層的統治階層。
之後是亞美尼亞人、達格金人生活在波斯西部哈馬丹附近的遜尼派真神教信徒,他們加入了阿富汗部隊)、奧斯曼商人、瑣羅亞斯德教徒、猶太人,最後第七等也是最末一等便是波斯原住民,其他六個等級的人可以隨意奴役欺辱他們。
占領者的殘暴統治也激起了波斯人民的反抗,一度引發了全國眾多的起義,許多領軍人物都聲稱自己是前沙阿素丹·侯賽因的兒子,或者是薩法維王朝早期君主們的後代。
由於缺乏合作,再加上起義軍高層領導的私心作祟,這些起義大部分以失敗告終,被阿富汗人以壓倒性的軍事力量將他們各個擊破。
但就在波斯各地風起雲湧的反抗大潮當中,還是有數股地方勢力成功地站穩了腳跟,並隨著阿富汗人勢力在齊國人的打擊下土崩瓦解後,逐漸坐大,成為威震一方的地方“強藩”。
在這其中,盤踞在呼羅珊地區的納迪爾軍事集團無疑是實力最為雄厚、地盤也是最大的地方割據武裝。
早在數年前,重新恢複統治的薩法維王朝因為暫時騰不出手來對付他,曾想以政治手段來收服納迪爾,任命他為馬讚達蘭總督,並要求他來伊斯法罕覲見阿巴斯三世。
但狡猾的納迪爾卻對帝國中央政府一意推諉敷衍,既不明確拒絕此項任命,但也不來伊斯法罕覲見沙阿,繼續盤踞在呼羅珊,還不斷招兵買馬,攻略周邊,以積聚自身實力。
未幾年,納迪爾還不顧帝國詔令,帶兵攻入阿富汗和布哈拉汗國,收降部族數十萬,不僅解除了他的後顧之憂,還極大地擴展了自己的軍事力量,隱隱形成與帝國中央政府割據對抗的局麵。
更讓薩法維王朝忌諱的是,這個納迪爾居然還收留了偽沙阿塔赫瑪斯普二世,還以他的名義不斷招降收納周邊“不服王化”的地方武裝和部族武裝,並將他們的觸手延伸至塞姆南、戈萊斯坦、馬讚達蘭和亞茲德等幾個周邊省份。
若是任由他這般繼續擴張下去,定然會形成尾大不掉之勢,並最終割據東北,形成與帝國遙遙對峙的局麵。
故而,帝國沙阿遂決定予以武力征討,引大軍攻入呼羅珊,擊殺納迪爾,俘虜偽沙阿塔赫瑪斯普二世,完成帝國領土事實上的統一。
可能是為了避免齊國人的勢力在這次平叛戰爭當中,順勢又延伸至呼羅珊地區,阿巴斯三世接受宮廷中“有識之士”的建議,決定不借助齊國駐軍的力量,完全以帝國新軍和各地征召的武裝部隊為主,實現該軍事行動的最終目標。
1731年6月15日,四萬七千餘波斯軍隊兵分四路,陸續匯集於塞姆南東北方一個叫做馬亞梅的小鎮,與納迪爾三萬五千餘主力大軍迎頭撞上。
因為武器裝備占優,人數也超過對方,更讓人喜出望外的是,納迪爾竟然沒有留守馬什巴德以逸待勞,反而率軍主動出擊,這使得波斯軍主帥加耶迪對勝利充滿了信心。
他拒絕了隨軍齊國參謀提出的固守營壘、以己方犀利的火力優勢消耗敵人實力的建議。
他命令兵強馬壯的兩翼部隊包抄圍住納迪爾軍的側翼,還讓一支由四千人組成的騎兵預備隊做好準備,在納迪爾潰敗的時候,迅速出擊,活捉納迪爾和塔赫瑪斯普二世。
部署完畢後,進軍並征服呼羅珊之路已經呈現在加耶迪的眼前,帝國的最高榮耀、沙阿的封賞也將在他勝利班師後逐一實現。
前鋒小規模的戰鬥陸續爆發了,兩支軍隊都在試探對方的情況,試圖尋找一個對己方有利的位置和時機。
如果雙方實力懸殊,敵人會撤退,拒絕進行戰鬥。而一旦雙方距離過於接近,撤退會比戰鬥更加危險。
但在殺戮開始前的那一刻,士兵們會幻想、恐懼,甚至會驚歎、崇拜。
將軍同意開戰,是為了用己方的犧牲和損失換取勝利的機會。
士兵們也同意開戰,即使會致殘甚至死亡。
為什麽?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很年輕,恣意揮灑青春和熱血,也許還有對紀律的恐懼和對戰利品的向往——將軍允諾,一旦擊敗納迪爾,攻占呼羅珊,將會讓士兵們“放鬆”一段時刻,用於收取戰利品。
但最重要的是,他們屬於一個集體,周圍都是同伴,很多人是部落同族或親屬、多年的親密夥伴。他們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表現卓越,也做好準備為了同伴去殺人或被殺。
在過去幾年裏,他們跟隨齊國軍隊贏得了一場又一場戰爭的勝利,現在麵對納迪爾,他們仍舊相信,也會如同以往那般,再次成為戰場上的勝利者。
此時的波斯軍隊不再像八年前古爾納巴德戰役中的王家部隊那樣身披色彩鮮豔的裝備,也不像當年那些將領一樣各自為政,而是團結堅定,對勝利充滿信心。
兩支軍隊的對峙時間不長,在前鋒小規模戰鬥爆發後的一個多小時,意外發生了。
納迪爾軍沒有固守陣地,也沒有展開進攻,在雙方主力進入戰鬥接觸之前,他們開始向左側撤退,那裏是河穀的邊緣、塔爾山隆起的地方。
幾千名勇悍的納迪爾騎兵殿後,掩護撤退的部隊。
加耶迪立即命令部隊出擊追趕,他認為納迪爾對帝國軍隊的畏懼而準備試圖逃跑,戰鬥勝負已分,剩下的事,就是不停的追擊再追擊,不予納迪爾任何喘息之機,一直殺到馬什哈德城下,一舉平定呼羅珊地區的叛亂。
納迪爾的後衛騎兵部隊使用弓箭和火槍將帝國軍隊控製在一定距離之外,塵土飛揚中,雙方不斷周旋和戰鬥,盡管帝國軍隊步步緊逼,但納迪爾軍依舊在緩緩撤退,整個軍勢並未顯露出潰敗的跡象。
納迪爾利用騎兵的拖延戰術為自己爭取了時間,在高於河穀地勢的塔爾山山坡上提前部署了重型火炮和輕型駱駝火炮即小黃蜂)。
納迪爾親自帶領主力部隊緊密聚集在火炮下方,嚴令保持安靜、克製火力,直到帝國軍隊進入火炮射程範圍,身體盡量貼伏地麵,沒有他的命令決不許開火。
帝國軍隊聲勢浩大地殺過來了,“戰場上的衝動讓他們以為勝利就在眼前”。所有的部隊主官謹遵主帥將令,中路和側翼同時衝擊,試圖包圍並從各個方向全殲他們的敵人。
眼看帝國軍隊靠近了,納迪爾軍的火炮從山間開火,瞬間炮火轟鳴,無數的炮彈直接砸入帝國軍隊的中心,結果造成帝國軍隊緊湊的隊形中“數百名士兵像黃瓜一樣斷成兩截”,首尾不能相顧。
然後,當側翼的帝國騎兵部隊衝鋒逼近時,納迪爾軍竟然排列出嚴整的火槍隊形,前方以兩道木質拒馬和無數的陷馬坑阻住騎兵衝勢,所有的火槍手統一打出了一波齊射。
第一波射擊永遠是最有效的,因為每個人都做好了射擊準備,而射擊過後騰起的硝煙會模糊視線,重新裝填彈藥後容易迷失方向。
數百匹馬和騎士應聲倒下,在地上苦苦掙紮,後麵的騎兵則踉踉蹌蹌進入彌漫著硝煙和塵土的戰場。
帝國軍隊的前鋒部隊徹底失敗了,他們未能衝進納迪爾軍的陣地。
大炮和火槍持續不斷地發射著彈丸,回聲在山穀中重合,巨大的噪聲已經讓人麻木,納迪爾軍還在一次又一次向帝國軍隊開火。
帝國軍隊的將軍們試圖挽回秩序,但炮兵部隊被落在了後麵,無法對前方混亂的部隊實施炮火支援,不論是新軍火槍手,還是側翼的騎兵部隊,簇聚在狹窄的山穀中,不斷承受山坡上納迪爾軍炮兵的轟擊,形勢亂成一片。
不得不承認,納迪爾選擇了一個理想的戰場,並設置了一場完美的伏擊。帝國軍隊空有兵力優勢和先進武器,但在炮火猝然轟擊下,且受困於地形的限製,根本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
正午時分,帝國軍隊開始放棄戰鬥,四散奔逃,死傷八千餘人。
納迪爾的騎兵部隊追擊了十餘裏,再次俘斬四千餘,後麵為防帝國軍隊反撲,納迪爾召回了騎兵,引兵緩緩退往一個叫做法魯巴德的小鎮。
納迪爾軍在此休整了一夜後,並沒有選擇乘勝追擊,反而帶兵撤回了馬什哈德。
據悉,在陣中督戰的偽沙阿塔赫瑪斯普二世曾力勸納迪爾對敗退的帝國軍隊予以銜尾追殺,一鼓作氣打到伊斯法罕,推翻阿巴斯三世的統治。
為此,他與納迪爾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最後怒氣衝衝地帶領侍衛離開了軍營。
謹慎小心的納迪爾明確拒絕了這位沙阿的建議,認為大軍應該先行返回馬什哈德,將這場偉大的勝利傳至整個呼羅珊和赫拉特,以此彰顯自己的聲威,並招攬更多的地方部族武裝。
在這場戰鬥中,固然是納迪爾選擇了正確的戰略和有利於己方的戰場,但持火槍的步兵和重型火炮是納迪爾軍的致勝關鍵。
早在齊國軍隊進入波斯境內,以凶悍的火炮不斷擊敗吉爾紮伊人,並最終幫助阿巴斯三世收複伊斯法罕,納迪爾就深刻意識到火器將是戰爭中的決定性因素,隨後便將它運用到極致,不斷擊敗周邊一個又一個敵人,從而開創出這般局麵。
在納迪爾軍,步兵是整個軍隊中最“波斯化”的部分。他的士兵們盡管出身各不相同,但並非全部都是雇傭軍。
騎兵大部分是部落成員,很多人還是非波斯裔甚至還有些人是非什葉派信徒)阿夫沙爾和愷加部落的土庫曼人、庫爾德人、幹草原土庫曼人、阿卜達裏人及其他。
步兵主要是來自呼羅珊農業地區的定居波斯農民和年輕的城市居民,他們同樣地在納迪爾統領下,取得了一場又一場勝利,表現出難得的進取心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此次馬亞梅會戰,納迪爾戰勝了強大的帝國軍隊,斃傷俘帝國士兵超過一萬三千餘,震動了整個波斯,並在奧斯曼、阿富汗、布哈拉、俾路之,乃至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引發了一係列連鎖反應。
薩法維王朝的中央政府似乎並非像表麵上那般強大,帝國軍隊也沒有傳說中那般戰力強悍,隻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戰場,布置好針對性的戰術,納迪爾軍是可以戰勝他們的。
隨著這場戰役的勝利,納迪爾在呼羅珊地區獲得了極高的聲望。
此前,那些來自阿富汗和布哈拉的部族來投順隻是畏於納迪爾的軍事威脅,不得不選擇與他合作,奉獻出部族裏的戰士供他驅使。
那麽現在,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納迪爾可能會成為第二個馬哈茂德,將會帶領他們沿著吉爾紮伊人的曾上演的劇情,再次掀翻薩法維王朝,繼而征服這個古老的帝國。
十年前,誰又能想到,馬哈茂德僅帶領一萬餘部族武裝就能打穿整個帝國,並在古爾納巴德一役中,重創帝國軍隊,最後攻陷伊斯法罕,俘虜帝國沙阿。要不是齊國人橫插一腳,說不定就徹底完成了改朝換代,實現阿富汗人統治波斯的宏大目標。
而現在,納迪爾的實力比昔日的吉爾紮伊人更為強大,軍隊規模超過五萬餘,不僅有彪悍的騎兵,而且還有大量裝備火器的步兵,更兼據有廣闊而富饒的呼羅珊地區倚為根基。
如此雄厚的本錢,納迪爾自然也生出幾分野心。
嗯,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也。
不過,薩法維王朝的身後站著的是印度洋地區霸主齊國,由不得納迪爾不為之謹慎從事。
不過,在納迪爾看來,齊國人來到波斯,所圖不過商貿之利,斷不會為了薩法維王朝跟自己拚個你死我活。
倘若,自己能取而代之,許以齊國重利,他們必然會改弦易張,像支持薩法維王朝一樣,掉過頭來扶持自己。
所以,在打贏了馬亞梅之戰後,納迪爾決定跟齊國人私下接觸一番。就算不能讓他們改變立場站在自己一邊,那也務必要使齊國人在未來的波斯內戰中保持必要的中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