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22中 哭兄弟泣下金龍練新軍勇鎮宿州

字數:4714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徐州城裏就傳出了件怪事,據更夫和巡街的士卒稱,夜中四更之時,城北的漢高祖廟裏隱隱傳出了鉦鼓之聲,尋過去看時,廟前的石人石馬都發出了汗來,鹹津津的。廟中太保說,並非不祥,他連日見劉豐將軍魂魄哭訴於廟,漢高祖不忍,嘉其忠義,憐豐沛子弟無辜受戮,遂夜間閱兵,要救徐州!半日不到,便嚷得沸沸揚揚了,不少百姓便將了酒食香燭前去拜祭。
    龐勳一早也聽說了,使了人去驗看,那石人石馬猶是一身濕漬未幹呢,立足的磚石卻不見一點濕跡。當日便罷了公事,洗沐齋戒。第二日侵晨,換上了漢朝的祭服,將了六牲前去拜祭。事了之後,徐州百姓便再次聽到了傳奇。據說龐留後的虔誠感動了漢高祖的神靈,禱祝時節,便降在了太保身上,當麵授下了破敵的機謀,並且許諾將遣金龍相助。至於金龍是什形樣,又將是個如何的想法,太保與府中的法師還在參解。徐州百姓念了一天一夜的金龍,第二天便有了,傳說還是曹真人破的天機,高祖乃赤帝子,金龍當在城南,土生金,金龍當眠於土中。果然就在毬場講武台下挖到了一條赤金龍!隻是這赤金龍不是活龍,乃是用金絲繡在一麵血赤色的大旗上。
    據衙中周夫子說這旗是件神物,喚作蚩尤旗。當年軒轅皇帝與九黎之君蚩尤爭天下,幾為所困,後得應龍與旱魃相助,乃斬得蚩尤,懼其亡靈為惡,乃以其血收其魂製成戰旗,使旱魃剪發繡應龍以鎮之!黃帝傳顓頊,顓頊傳帝嚳。帝嚳傳帝堯,帝堯傳帝舜,帝舜傳帝禹。帝禹傳伯益,伯益不得為帝,投旗於湯水,後遂為商湯所得。商湯以之伐夏傑,有天下,傳至帝紂。周武伐商,牧野之戰,旗飛入周軍,戰士遂倒戈,有天下,因以葬。暴秦掘而得之,遂並六國。陳勝胡廣起大澤,群雄亡秦。秦二世以旗付章邯,幾乎再定天下。不意巨鹿一役,遇著蚩尤裔孫項籍,其旗飛入楚軍。項籍遂破章邯,西入關,霸天下。是以漢高祖屢戰屢敗,彭城之戰,喪師六十萬。無可如何之際,霸王帳前執戟郎韓信因不滿官小,盜旗歸漢,垓下一戰,迫得楚霸王自刎烏江,開了四百載的漢天下!王莽纂漢,旗歸光武,昆陽之戰,遂以九千卒破王氏五十萬軍。袁紹誅十常侍,宮中大亂,旗遂不知所在。是以中原大亂,淪喪於胡羯!隋楊非以武力得天下,或言旗為唐太宗所得,不意而今卻歸了霸王舊都、高祖故裏!
    這些話有首有尾不由人不信,眼下少雨,已兆旱情,可不就是旱魃所繡蚩尤旗出世的征兆?周夫子可是個實誠人,不是那等專噇人酒食的爛僧爛道!
    唐懿宗鹹通十年公元869年)四月初五,也就是發現金龍旗的第二天遲明,徐州在城兵馬大集於城南馬毬場。人裹甲,馬束鞍,左刀弓右矢箙,立得槍槊如林,旌旗如雲。講武台上赤氈鋪地,當中一尊半人高的三腳青銅鼎,滿插大香,煙氣隨風飄扭,令人望之頗起升龍之想。鼎後有長案一張,滿陳著各色祭品。兩行守台將士著赤袍,踩烏皮靴,容貌恭肅。
    台下掘龍坑猶在,前麵擺布著九麵六排五十四麵漆紅大鼓,五十四個健兒裹著紅帕首,穿著窄袖短紅衫、白褲皂靴,正將鼓擂得震天介響。鼓前陳左右兩列長席,左邊坐的是官紳耆老,右邊坐的是豪富重望。席後不遠跪著一長串罪人,人人都是反剪雙手,穿著白衣,頭發披散,赤著雙足。左邊的是官,有徐泗觀察使崔彥曾、徐泗監軍使張道謹、宣慰使仇大夫、觀察副使焦璐、團練判官溫廷皓、淮南監陣使郭厚本、淮南都押牙李湘等文武官吏。崔彥曾仰著頭,閉著目,蒼白的臉上滿是戚慘;溫廷皓低著頭,目光呆滯地望著膝前方寸之地,他是悔了,悔不該說那“三難五害”,勸崔彥曾出兵迎擊!焦璐也悔,早知一家老小將死在這裏,當初從宿州逃出便不合往徐州來!其他屬吏也都是各自垂頭各自嗟,沒幾個硬直的。仇大夫與張道謹、郭厚本幾個閹官倒顯得從容許多,他們是天子敕使,張、郭更是天子家奴,有唐以來,再怎麽亂,敢害敕使的畢竟少之又少!注:焦璐攝宿州事,龐勳攻宿州,將陷,逃歸徐州)
    右邊跪的是各人的家口——親屬、賓客、仆妾皆在內,其中崔彥曾的家口便有百餘人,其餘眾人除了郭厚本、李湘外,最少的也有二十口。這廝們無男無女,無貴無賤,平日裏走在這徐州城裏,誰不是趾高心傲,粗聲大氣的,那真是想吃什便吃什,想拿什便拿什,想耍什便耍什,在宅或受些家主的責罵鞭打,可出了宅,還真是沒受過絲毫閑氣!他們如何也想不到的如何到了今日,家主誰不是好官?家主誰不吃齋念佛?誰又犯過合死的罪來?除了幾位正經的主母,沒有一個不是一臉冤苦的。
    天邊泛彩,鼓聲也漸漸停了下來。這時,毬場口便起了鼓吹之聲,一會,便望見半空中扯過來一麵赤紅大旗,旗上金龍張著雙翼,含牙露爪,威威赫赫,熠曜生輝,這大概就是蚩尤旗了!拽旗的是一隊甲騎,人馬雄壯,穿束鮮亮。龐勳騎著赤馬,頭著籠冠黑幘,身穿朱衣襦裙,拖紳配劍,大概是漢朝王公的朝服,許佶、張儒、周重、路審中等穿著也不類唐官,文有文服,武有武服,頭上有冠,腳上有舄,都是一臉的肅穆。曹君長還是穿著他的紫色法袍,不倫不類的雜在其間。後麵便是鼓吹樂伎,又有步軍相夾。到了講武台左側,士卒分列,龐勳下馬,按劍緩步上了講武台。許佶、周重各領一行文武分列左右。鼓吹止,台下鼓聲又起,三通過後,鼓聲止,朝陽東升,霞光滿天,天地清朗而寧靜。
    龐勳臨台而立,一臉悲憤,言未出而淚已先下,默了默,才開口嚷道:“我龐勳本是徐州
    第二天,徐州城裏就傳出了件怪事,據更夫和巡街的士卒稱,夜中四更之時,城北的漢高祖廟裏隱隱傳出了鉦鼓之聲,尋過去看時,廟前的石人石馬都發出了汗來,鹹津津的。廟中太保說,並非不祥,他連日見劉豐將軍魂魄哭訴於廟,漢高祖不忍,嘉其忠義,憐豐沛子弟無辜受戮,遂夜間閱兵,要救徐州!半日不到,便嚷得沸沸揚揚了,不少百姓便將了酒食香燭前去拜祭。
    龐勳一早也聽說了,使了人去驗看,那石人石馬猶是一身濕漬未幹呢,立足的磚石卻不見一點濕跡。當日便罷了公事,洗沐齋戒。第二日侵晨,換上了漢朝的祭服,將了六牲前去拜祭。事了之後,徐州百姓便再次聽到了傳奇。據說龐留後的虔誠感動了漢高祖的神靈,禱祝時節,便降在了太保身上,當麵授下了破敵的機謀,並且許諾將遣金龍相助。至於金龍是什形樣,又將是個如何的想法,太保與府中的法師還在參解。徐州百姓念了一天一夜的金龍,第二天便有了,傳說還是曹真人破的天機,高祖乃赤帝子,金龍當在城南,土生金,金龍當眠於土中。果然就在毬場講武台下挖到了一條赤金龍!隻是這赤金龍不是活龍,乃是用金絲繡在一麵血赤色的大旗上。
    據衙中周夫子說這旗是件神物,喚作蚩尤旗。當年軒轅皇帝與九黎之君蚩尤爭天下,幾為所困,後得應龍與旱魃相助,乃斬得蚩尤,懼其亡靈為惡,乃以其血收其魂製成戰旗,使旱魃剪發繡應龍以鎮之!黃帝傳顓頊,顓頊傳帝嚳。帝嚳傳帝堯,帝堯傳帝舜,帝舜傳帝禹。帝禹傳伯益,伯益不得為帝,投旗於湯水,後遂為商湯所得。商湯以之伐夏傑,有天下,傳至帝紂。周武伐商,牧野之戰,旗飛入周軍,戰士遂倒戈,有天下,因以葬。暴秦掘而得之,遂並六國。陳勝胡廣起大澤,群雄亡秦。秦二世以旗付章邯,幾乎再定天下。不意巨鹿一役,遇著蚩尤裔孫項籍,其旗飛入楚軍。項籍遂破章邯,西入關,霸天下。是以漢高祖屢戰屢敗,彭城之戰,喪師六十萬。無可如何之際,霸王帳前執戟郎韓信因不滿官小,盜旗歸漢,垓下一戰,迫得楚霸王自刎烏江,開了四百載的漢天下!王莽纂漢,旗歸光武,昆陽之戰,遂以九千卒破王氏五十萬軍。袁紹誅十常侍,宮中大亂,旗遂不知所在。是以中原大亂,淪喪於胡羯!隋楊非以武力得天下,或言旗為唐太宗所得,不意而今卻歸了霸王舊都、高祖故裏!
    這些話有首有尾不由人不信,眼下少雨,已兆旱情,可不就是旱魃所繡蚩尤旗出世的征兆?周夫子可是個實誠人,不是那等專噇人酒食的爛僧爛道!
    唐懿宗鹹通十年公元869年)四月初五,也就是發現金龍旗的第二天遲明,徐州在城兵馬大集於城南馬毬場。人裹甲,馬束鞍,左刀弓右矢箙,立得槍槊如林,旌旗如雲。講武台上赤氈鋪地,當中一尊半人高的三腳青銅鼎,滿插大香,煙氣隨風飄扭,令人望之頗起升龍之想。鼎後有長案一張,滿陳著各色祭品。兩行守台將士著赤袍,踩烏皮靴,容貌恭肅。
    台下掘龍坑猶在,前麵擺布著九麵六排五十四麵漆紅大鼓,五十四個健兒裹著紅帕首,穿著窄袖短紅衫、白褲皂靴,正將鼓擂得震天介響。鼓前陳左右兩列長席,左邊坐的是官紳耆老,右邊坐的是豪富重望。席後不遠跪著一長串罪人,人人都是反剪雙手,穿著白衣,頭發披散,赤著雙足。左邊的是官,有徐泗觀察使崔彥曾、徐泗監軍使張道謹、宣慰使仇大夫、觀察副使焦璐、團練判官溫廷皓、淮南監陣使郭厚本、淮南都押牙李湘等文武官吏。崔彥曾仰著頭,閉著目,蒼白的臉上滿是戚慘;溫廷皓低著頭,目光呆滯地望著膝前方寸之地,他是悔了,悔不該說那“三難五害”,勸崔彥曾出兵迎擊!焦璐也悔,早知一家老小將死在這裏,當初從宿州逃出便不合往徐州來!其他屬吏也都是各自垂頭各自嗟,沒幾個硬直的。仇大夫與張道謹、郭厚本幾個閹官倒顯得從容許多,他們是天子敕使,張、郭更是天子家奴,有唐以來,再怎麽亂,敢害敕使的畢竟少之又少!注:焦璐攝宿州事,龐勳攻宿州,將陷,逃歸徐州)
    右邊跪的是各人的家口——親屬、賓客、仆妾皆在內,其中崔彥曾的家口便有百餘人,其餘眾人除了郭厚本、李湘外,最少的也有二十口。這廝們無男無女,無貴無賤,平日裏走在這徐州城裏,誰不是趾高心傲,粗聲大氣的,那真是想吃什便吃什,想拿什便拿什,想耍什便耍什,在宅或受些家主的責罵鞭打,可出了宅,還真是沒受過絲毫閑氣!他們如何也想不到的如何到了今日,家主誰不是好官?家主誰不吃齋念佛?誰又犯過合死的罪來?除了幾位正經的主母,沒有一個不是一臉冤苦的。
    天邊泛彩,鼓聲也漸漸停了下來。這時,毬場口便起了鼓吹之聲,一會,便望見半空中扯過來一麵赤紅大旗,旗上金龍張著雙翼,含牙露爪,威威赫赫,熠曜生輝,這大概就是蚩尤旗了!拽旗的是一隊甲騎,人馬雄壯,穿束鮮亮。龐勳騎著赤馬,頭著籠冠黑幘,身穿朱衣襦裙,拖紳配劍,大概是漢朝王公的朝服,許佶、張儒、周重、路審中等穿著也不類唐官,文有文服,武有武服,頭上有冠,腳上有舄,都是一臉的肅穆。曹君長還是穿著他的紫色法袍,不倫不類的雜在其間。後麵便是鼓吹樂伎,又有步軍相夾。到了講武台左側,士卒分列,龐勳下馬,按劍緩步上了講武台。許佶、周重各領一行文武分列左右。鼓吹止,台下鼓聲又起,三通過後,鼓聲止,朝陽東升,霞光滿天,天地清朗而寧靜。
    龐勳臨台而立,一臉悲憤,言未出而淚已先下,默了默,才開口嚷道:“我龐勳本是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