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大腿內側

字數:4588   加入書籤

A+A-


    “你們也應該注意到了,一路上有很多的人在監視著咱們。”
    秦爽很嚴肅地對著他們說道:“若是在他們的關注下去了山西,咱們估計也查不出什麽問題。去了也是白跑一趟。”
    說到這裏的時候,秦爽指了指胡詠靈和五哥道:“你們兩人帶著大部隊正常行進,也要繼續操練他們的陣型。”
    他把步槍的三段擊戰術教給了他們。
    米涅槍雖然已經不是火繩槍,但是裝填速度還是有些慢。
    需要用銅條把子彈從前麵捅進去,整個過程估計得花費一分鍾。
    所以把隊伍分成三列,第一列射擊結束之後,退回到最後一排,第二排的人進到第一排開始射擊,如此往複。
    可以讓射擊不斷檔,有效提升殺傷力。
    但這些士兵明顯是第一次接觸這些東西,很不熟練。這一路上,剛好可以給他們訓練的時間。
    “我、老段、楊媚兒先去。”
    秦爽說道。
    “可行。”
    段鵬程點頭說道:“老秦說得對,若是跟著大部隊去,去了估計也發現不了什麽東西。我同意。”
    “我也同意。”
    楊媚兒點頭說道。
    這段時間,她表現得倒是一本正經,真沒有在故意散發那種魅力。
    經過易容之後,雖然還是很好看,但那種深入骨髓的媚卻看不到了。
    “行。”
    胡詠靈也點了點頭,同意了秦爽的提議。
    當天晚上,秦爽等人便趁著夜色抄近道先行。
    他們三人騎著快馬,速度明顯快了很多,每日行進兩百公裏沒什麽問題。
    也就不到七日,他們三人就已經到達了安邑縣境內。
    “我艸,太他麽疼了。”
    秦爽在一間客棧安頓好了之後,摸著自己的大腿內側說道:“這幾天騎馬,我的大腿內側都磨破了。你倆咋樣?”
    “沒事。”
    段鵬程卻說道:“我行軍打仗這麽多年,早就練出繭子。當初我從滇州到金陵,連續騎行了二十多天,一點事都沒有。”
    “讓你一個女孩子跟著我們受苦了。”
    秦爽看著楊媚兒說道。
    他覺得自己被磨得這麽難受,楊媚兒細皮嫩肉的,肯定比自己還要慘。
    “我也沒事。”
    楊媚兒說話的時候,拿出一張細軟的羊皮說道:“你騎馬的時候,難道不知道墊一點東西嗎?墊上這個東西,一天跑兩百裏一點事都沒有。”
    秦爽聽到她的話之後,突然間覺得自己是個傻子。
    “你咋不提醒我。”
    “你也沒問啊,我以為你也是行軍老手,也磨出繭子了。”楊媚兒微微一笑說道。
    “男子漢大丈夫,磨層皮而已,過兩天就沒事了。”
    段鵬程對著他說道:“說一下接下來的打算吧。前麵便是安邑縣城,明日咱們便能夠進城。”
    秦爽看了看他們,說道:“你們不累嗎?”
    “廢話,和你馬不停蹄跑這麽遠,能不累嗎?”
    段鵬程白了他一眼。
    “那不就得了,今天好好洗個澡,明天好好休息一晚上。”
    秦爽伸了伸懶腰說道:“然後再做打算。”
    說完之後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第二天。
    三人喬裝打扮一番,穿上普通人的衣服來到了安邑縣城。
    安邑縣城比秦爽想象中的要差得多。
    原本以為安邑縣好歹有鹽場,這個地方的發展應該是要不錯。
    但是他來到這裏之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那麽回事兒。
    即便是已經到了十一月,天已經冷了起來,但街道上身著單衣的百姓依然不少,大部分人的衣服上都是補丁。
    不說比江南,比起周圍的縣城,這裏麵的情況似乎都要差一些。
    “按理說這裏是鹽場所在地,這裏的百姓都分有草蕩地和灶地,每年隻需要繳納鹽課就行,不需要交田賦,生活應該比別的地方好才對。”
    楊媚兒有些不解地說道。
    在鹽場周圍的百姓,每年隻需要交納一些煎鹽所需要的葦草,並且每年抽三個月的時間參與煎鹽。
    草蕩地可以收割葦草,灶地的產出的糧食並不需要交納田賦,足夠他們生活的很好。
    這可是別人都羨慕不來的生活。
    江南的一些鹽場所在地,那可是人人羨慕的地方。
    “咱們去鹽鋪看看。”
    秦爽看著前麵有一家鹽鋪,朝著裏麵走了進去。
    “客官,買鹽?”
    夥計看到有人進來,趕緊招呼。
    “嗯。”
    秦爽點了點頭,看了看擺在前麵的鹽,說道:“這鹽倒是不錯。”
    “這可是正宗的河東鹽,《名醫別錄》中記載:東海鹽、北海鹽、南海鹽、河東鹽池、梁益鹽井、西羌山鹽、胡中樹鹽,色類不同,以河東者為勝。河東的鹽又以解州安邑鹽為上。咱們這兒的鹽那都是上品中的上品,皇上吃得都是咱們這裏的鹽。”
    夥計自豪地說道。
    秦爽點了點頭。
    他說得確實沒錯,他們家吃得也是河東鹽。
    “多少錢一斤?”
    秦爽問道。
    “七十文。”
    夥計笑著說道。
    “什麽?七十文?”
    聽到這話之後,段鵬程差點跳了起來,“河東鹽在金陵買也才二十文,怎麽這裏反而貴了?”
    秦爽皺了一下眉頭。
    一斤鹽七十塊錢,普通的百姓怎麽可能吃得起?
    這可是鹽的原產地,沒有那麽多的轉運成本。
    “客官是外地來得吧?”夥計看著他們驚訝的表情,說道:“我雖然沒去過金陵,但是我敢肯定,各位客官在金陵買到的鹽,絕對沒有我這裏的鹽好。而且,我可以保證,我的鹽在整個安邑縣都是最便宜的。”
    秦爽研究一番,發現他所說的確實是事實。
    這裏的鹽明顯更白一些,也更細膩一些。
    但是一斤鹽差這麽多錢肯定是有問題的。
    秦爽和段鵬程等人又逛了幾家店,確實如那個夥計所言,那家店的鹽已經是最便宜的。
    “這個縣城裏奇怪的很。”
    段鵬程皺著眉頭說道:“我是理解不了。鹽產地的鹽價竟然比金陵都要高?”
    “整個解州的鹽都被趙家掌控著,鹽價多少不都是由他們隨意定嗎?”
    這個時候,路過的一個老者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