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9章 一封信

字數:2795   加入書籤

A+A-


    石室內的空氣凝固了,手電光柱在粗糙的石壁和森森白骨上晃動,映照出四人凝重而驚疑的麵龐。那幾本殘破的工作證,如同無聲的控訴,揭示著腳下這些枯骨生前極不尋常的身份——日偽時期盤踞在泉城、令人聞風喪膽的三大特務機關成員,竟一同殞命於此!
    “到底是什麽東西,或者什麽事情,能把這三夥人湊到一起,還讓他們死在了這裏?”孫強看著那些證件,聲音有些幹澀。
    勞衫蹲下身,強忍著那股縈繞不散的腐臭,更仔細地檢查著幾具屍骸。他的目光在其中一具靠在最裏麵牆角的白骨上停住了。
    這具白骨與其他幾具散落的狀態不同,它更像是倚坐著,給人的感覺,他坐在地上的時候,整個身體很淡然,骨骼的姿態透著一股決絕。在白骨腐朽的衣物下,隱約露出一個皮質筆記本的一角,以及一個被小心翼翼用油布包裹著的東西。
    勞衫小心地蹲了下去,用匕首挑開覆蓋物,看到白骨好幾根胸骨都已經斷了,骨骼還有彈頭。勞衫將那油布包裹取了出來。油布已經發脆,輕輕一碰就碎裂開來,裏麵是一封已經嚴重泛黃、邊緣破損,甚至帶著幾個焦黑孔洞的信箋。
    信紙薄如蟬翼,似乎一用力就會粉碎,“陳老吧,你來看看這個,這裏有封信。”
    “小心點!”陳陽見狀,急忙提醒。他示意錢會長和孫強一起,三人圍攏過來,將手電光聚焦在勞衫手中那封殘信上。
    勞衫屏住呼吸,用指尖極其輕柔地、一點點將折疊的信紙展開。信紙上的字跡是用毛筆書寫的,墨跡雖已黯淡,但筆力遒勁,結構清晰,在強光手電的照射下,大部分內容依然可辨。
    四人凝神靜氣,逐字逐句地閱讀起來,隨著目光的下移,一段被塵封了數十年的悲壯往事,如同褪色的畫卷,緩緩在他們眼前展開……
    信的開頭,沒有稱謂,直接切入主題,筆觸間帶著一種沉痛與決絕:“見字如麵。若他日有人得見此信,望知我韓敬北之心,未曾辱沒韓家門楣。”
    “韓敬北?”陳陽低聲念出這個名字,與錢會長對視一眼,兩人都想起了之前了解的韓家情況——韓老爺子有四個兒子。
    信的內容斷續,有些地方因為水漬、黴斑或者破損而缺失,但結合已知信息,他們大致拚湊出了事情的輪廓:
    韓家當時在泉城是有名的大家族,老爺子更是富甲一方,家教甚嚴,期望子弟能報效國家。抗戰爆發後,長子韓敬業,信中稱大哥,原本加入了G軍,投身抗日。次子韓敬北,就是寫這封信的人,則深受進步思想影響,秘密加入了我黨,在魯地領導抗日活動;三子韓敬華、四子韓敬中年紀尚小,留在家中。
    然而,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脆弱,往往超出預料。
    信中痛心疾首地提到,大哥韓敬業“受蘭機關奸佞蠱惑,意誌不堅,竟至墮落,甘為鷹犬,背棄家國!”
    蘭機關,這個主要負責策反國民黨中層軍官的日特組織,成功地將韓敬業拉下了水,使其成為了可恥的漢奸。
    韓老爺子在老家得知長子叛變的消息後,勃然大怒,視之為家族奇恥大辱。他嚴令次子韓敬北,並讓三兒子韓敬華帶著韓家的護衛隊,潛入已被日軍控製的泉城,尋找大哥韓敬業。
    信中提到,韓老爺子當時的意思是:“務必將逆子敬業擒回故裏,於宗祠前正家法,以儆效尤!”
    韓敬北帶著自己的三弟,和一部分人馬,秘密潛入泉城。就在他們設法尋找大哥蹤跡的時候,一個意外的情報如同巨石投入湖麵——一批數量不詳、價值連城的國寶級文物,因為戰亂轉移,途徑泉城附近時被日軍盯上。
    各方勢力聞風而動,都想將這批國寶據為己有。韓敬北在信中這樣寫道:“國寶危殆,豈容倭寇覬覦?吾輩雖力薄,亦當奮力一搏!”
    一場在暗處進行的激烈爭奪就此展開,韓家兄弟憑借對地形的熟悉和靈活的戰術,竟然在幾方勢力的夾縫中,“僥幸得手,截獲重器!” 成功地將這批國寶搶到了手中。
    但喜悅是短暫的,巨大的麻煩隨之而來。
    一方麵,由於事發突然,行動暴露,這批國寶目標太大,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安全運出戒備森嚴的泉城。
    另一方麵,更致命的是,隊伍內部出現了叛徒,但是信中未明言是誰,暗示與大哥韓敬業有關聯的人,向小鬼子告了密。
    很快,小鬼子三大特務機關——負責情報調查與分化瓦解的魯公館、負責策反G軍的蘭機關,以及泉城本地的小鬼子陸軍特務機關——同時鎖定了韓敬北和他手中的國寶,在全城展開了瘋狂的搜捕。
    “賊寇環伺,全城戒嚴,插翅難飛。” 信中的字跡在這裏略顯潦草,可見當時形勢之危急。而最讓韓敬北感到棘手和痛心的是,他那已經墮落、染上大煙癮的大哥韓敬業,此刻成了隊伍最大的累贅和隱患。
    “大哥沉屙難起,形同廢人,累及全軍。”
    在絕境中,韓敬北做出了一個悲壯的決定。他命令三弟韓敬華和部分可靠隊員,想盡一切辦法,帶著渾渾噩噩的大哥韓敬業:“趁亂出城,務必將其交予父親發落,全我韓家清理門戶之責!”
    而他自已,則選擇另一條路!
    他的計劃極其大膽,也充滿了自我犧牲的色彩。他決定利用手中這批國寶作為誘餌,“佯裝敬業,以身為餌,引群狼入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