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9章 七星陣

字數:4524   加入書籤

A+A-


    二嚴點點頭,他深吸一口氣,踮起腳,小心翼翼地用手握住銅鏡的邊緣。銅鏡轉動起來比想象中要順滑,伴隨著極輕微的摩擦聲。他按照自己計算出的第一個角度組合,先將銅鏡轉動到一個刻度,然後調整鏡麵角度,讓反射的手電光斑投射到對麵那麵指定的石壁上。
    光斑在石壁上晃動,然而,石壁上除了他們手電光直接照射到的區域,並沒有出現任何異常的變化。
    “沒反應。”廖振山抬頭看著,有些失望的搖搖頭。
    大嚴並沒有氣餒,他圍著石室又走了一圈,用手敲打其他牆壁,都是實心的,似乎並沒有其他更合適的反射目標。
    “看來關鍵還是在那麵石壁上。可能是我剛才猜的方位基準不對,或者你的計算方式有偏差。”
    “二嚴,別灰心,再換一種思路,重新算算看!重點是‘仰觀’、‘俯察’,可能還涉及觀測者的位置……”
    二嚴受到鼓勵,再次蹲下身,重新審視那首詩和數字。他嚐試以不同的方位作為起點,比如正北為0度,將詩句中的意象與數字進行不同的運算組合,考慮“巡”和“轉”可能代表乘法和加法,甚至引入了“仰觀”角度可能偏上、“俯察”的概念對角度進行微調。
    這一次,他計算的時間更長,更加謹慎。終於,他得出了另一組在他看來更合理的數字序列。
    “再試一次!”二嚴站起身,眼神比剛才堅定了許多。他再次轉動銅鏡,依據新的計算結果,將鏡麵調整到一個非常精確的角度。
    當銅鏡定格,反射的光斑再次落到對麵石壁上時,奇跡發生了!
    隻見那原本看似平整無奇的石壁表麵,在特定角度的光線照射下,竟然隱隱浮現出幾個不規則分布的小孔!這些小孔極其細微,在正常光線下根本無法察覺,隻有在銅鏡反射光以特定角度照射時,才能憑借光影的微妙變化顯現出來!
    “有了!看到了!”廖振山第一個喊出聲,激動地指著石壁。
    大嚴和二嚴也露出了興奮的笑容。這證明他們的方向是對的!這麵銅鏡果然是指引的關鍵,而那首詩和數字,就是解開下一步機關的密碼。這些突然出現的小孔,又意味著什麽呢?新的謎題,似乎才剛剛開始。
    而另一邊,陳陽他們依舊在全神貫注地審視著大禹治水圖,尋找著那塊可能存在的、唯一的“贅餘之石”。兩邊的探索,都進入了最需要耐心、智慧和一點運氣的關鍵時刻。
    當二嚴在銅鏡反射光的特定角度照射下,發現對麵石壁上浮現出密密麻麻、深淺不一的小孔時,三人都有些茫然。這些小孔雜亂無章,像是石壁天然的風化痕跡,又像是某種無法理解的密碼。
    “這……這麽多孔,哪個才是關鍵?”二嚴仰著頭,手電光掃過那片區域,隻覺得眼花繚亂。
    廖振山雙手叉腰,眉頭緊鎖,目光在這些小孔上來回逡巡。他不像二嚴那樣精於計算,也不像大嚴那樣善於邏輯推理,但他有一種近乎野獸般的直覺和對圖形、陣法的特殊敏感度,這或許與他家傳的一些古老學問有關。
    突然,他腦海中仿佛有一道電光閃過!這些看似雜亂無章的小孔,其分布規律,隱隱觸動了他記憶中某個塵封的角落。
    “二嚴!”廖振山猛地開口,聲音帶著一絲興奮,“你去轉動鏡子!這次不用算了,聽我指揮!”
    二嚴和大嚴都詫異地看向他。二嚴好奇地問:“廖哥,你看出什麽了?”
    “別問,先按我說的做!”廖振山目光緊緊盯著石壁,語氣不容置疑。
    二嚴雖然疑惑,但還是依言走到石門前,再次握住了那麵冰冷的銅鏡。
    “往左慢慢轉……慢點……好,停!”
    “稍微往上抬一點鏡麵……對,就是這樣,保持別動!”廖振山一邊觀察著石壁上光影和小孔的變化,一邊快速發出指令。
    隨著銅鏡角度的細微調整,反射的光斑在石壁上移動,那些因光線角度變化而時隱時現的小孔也不斷變換著明暗。廖振山的眼睛如同最精密的掃描儀,快速過濾著無用的信息。
    “再往右一點點……往下壓……停!”廖振山突然大喊一聲,聲音中充滿了篤定,“就是這裏!手別動,保持這個角度和方向!”
    他快步走到那麵石壁前,用手電光近距離照射著光斑穩定覆蓋的區域。隻見在眾多淺嚐輒止或深不見底的小孔中,有七個小孔顯得格外不同——它們的大小完全一致,孔洞邊緣圓潤光滑,顯然是人工精心開鑿,而且深度也完全一樣,在特定角度的側光照射下,形成了七個清晰的光點。
    “這是啥?”大嚴和二嚴看著牆壁上七個微微漏光的小孔,“不會是胡亂刻上的吧?”
    廖振山用手指依次點過這七個光點,他的呼吸微微有些急促:“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沒錯!是北鬥七星圖!”
    他回頭看向大嚴和二嚴,眼中閃爍著光芒:“這不是胡亂刻的!”
    “這是我父親當年潛心研究過的古陣法之一——七星隱曜陣!這些深淺不一的其他小孔都是障眼法,隻有這七個深度、大小一致的孔,在特定光線角度下同時顯現,才能構成完整的陣圖!”
    大嚴聞言,臉上露出驚訝和希望交織的神情:“七星圖?山哥,你看出來了?那……你能破解嗎?”
    他知道廖振山家學淵源,其父曾是當地有名的風水先生,對古陣法頗有研究,隻是沒想到廖振山居然也懂這個。
    廖振山盯著那七個按照北鬥七星方位排列的光點,沉思了片刻,重重點頭:“沒問題!我爹當年擺弄這個陣法的時候,我因為覺得好玩,在旁邊看了整整一個夏天!”
    “雖然七星圖變化無窮,有順行、逆行、璿璣玉衡等多種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這石門上的,應該是最基礎的定位啟陣之法,目的是確認開啟者的方位和意圖,而不是殺陣。”
    他讓二嚴務必保持銅鏡角度絕對穩定,然後自己站在石壁前,深吸一口氣,仿佛回到了童年看著父親推演陣法的時光。他伸出手指,按照記憶中父親教導的破陣順序,口中念念有詞:“鬥柄東指,天下皆春……生機之門,當啟於搖光……”
    他的手指並沒有實際觸碰到小孔,而是在空中虛點,對應著七個光點的位置,以一種特定的、蘊含某種韻律的順序依次虛按過去:“先點天權,再循鬥柄至開陽,折返玉衡,貫穿天璣天璿,最後定於天樞與搖光……”
    大嚴和二嚴有些吃驚的看著廖振山,廖振山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但更多的是興奮的沙啞,“北鬥七星,在不同季節、不同時辰,指向和傾角皆有變化。”
    “我們一直試圖按固定的星圖去按壓,自然不行,關鍵在‘動’!”
    他走到石壁前,用手電光逐一照射七個小孔:“你們看這些刻痕的磨損程度,天樞、天璿最甚,搖光最輕。”
    “結合剛才那些詩句......”廖振山回到看看大嚴和二嚴兩人,“我需要你們幫我記位置,這玩意就是當年好奇學了一些而已。”
    大嚴和二嚴重重點點頭,表示沒有問題。
    廖振山深吸一口氣,開始按照心中推演了無數遍的順序,或輕或重,或緩或急地按壓那七顆石珠。他的動作充滿了某種古老的韻律,仿佛不是在開啟機關,而是在進行一場莊嚴的祭祀。
    “天樞,順時針三轉,力透三分。”
    “天璿,逆時針兩轉,輕叩。”
    “天璣,直按到底,停留三息。”
    隨著他最後一個虛擬的動作完成,那七個作為陣眼的小孔,似乎微微亮了一下,仿佛有極其微弱的光芒從孔洞深處一閃而過!同時,石門內部傳來“哢”的一聲輕響,像是某個卡榫被解開了!
    “成功了!”廖振山興奮地低吼一聲,“快找什麽地方位置變化了。”
    幾乎就在同時,在七星圖下方不遠處的石壁上,一塊原本毫不起眼的石板突然向內縮進,然後滑向一側,露出了一個隱藏的壁龕。壁龕裏麵,是一個古樸的青銅拉環!
    “機關在這裏!”大嚴一個箭步上前,握住那個冰冷的青銅拉環,回頭看了廖振山和二嚴一眼,三人眼神交匯,同時點頭。
    大嚴深吸一口氣,用力向外拉動拉環!
    “嘎啦啦……轟……”
    一陣沉重而巨大的機括轉動聲從弧形石門內部傳來,仿佛巨獸蘇醒。厚重的石門開始緩緩地、堅定地向內打開,露出後麵一片未知的黑暗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