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第 81 章(第二天一個消息在行營裏...)

字數:6482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一個消息在行營裏不脛而走,蘭泰因日前所作的詩深得皇帝之心,被擢為禦前射獵官。
    這是個臨時官職,本身是無足輕重的,但在接下來的行獵當中,能時刻伴駕左右,為皇帝傳達上令,連宰相將軍也從其指揮,受其轄令,論身份的榮耀,堪稱獵場之最。
    以蘭泰探花之才,作詩受到皇帝青睞而得此恩遇,對此,其餘人原本最多也隻是羨妒而已。但是,伴此傳開的另外一個消息,著實惹來了不少人的不滿。
    當天,也不知是從哪傳開的風聲,很快,人人都說,他是要被皇帝相中做駙馬了。
    這個說法乍看突然,然而仔細推敲,還是很有道理的。
    雖說在公主歸朝的慶元殿夜殿上,皇帝曾公開宣稱現如今暫不考慮公主婚事。但公主年紀在了,為公主長遠計,愛女心切的皇帝怎可能真的一直不擇駙馬?而若選擇駙馬,考慮今上身體欠佳,公主離朝多年,如今好不容易回來,若非極端情況,皇帝怎舍得叫她遠嫁?
    別的都不論,光憑這一條,阿史那王子、賀都,甚至宇文世子全都可以劃走,就剩一個早已定居長安入朝為官的蘭泰最符合聖心。
    所以這一天的狩獵,雖然依舊是千騎萬乘,聲勢浩大,賀都、宇文峙等人也帶著各自的衛部兒郎行獵,比起昨日牛刀小試,今天更是競逐行獵,弓不虛發,箭不妄射,收獲豐碩。但,一天下來,所有人當中,真正出風頭的,反而是始終伴駕在皇帝身邊,並未參與狩獵的渤海王子蘭泰。
    而讓蘭泰風頭達到頂峰的,是在白天狩獵結束後,例行向皇帝獻示所得的環節。當時皇帝在近臣的陪伴下,正饒有興味地觀看著幾頭白天獵得的稀罕獵物。當中有一熊羆,乃是群獵所得,體型巨碩無比,直立起來高過人頂,筋力驍壯,竟突然掙脫出鐵籠,隨即在場中撕咬走突。幾十名在近旁的衛兵立刻舉著刀戟上前再次圍捕,然而因為事發突然,組織散亂,非但不能斃它,不少人反而被它的利爪所傷,皮開肉綻,流血不止。
    附近的郎衛官們見狀,跟著紛紛也有所動作。承平、宇文峙等人朝著野熊連發多箭。承平射中野熊胸腹,宇文峙射中野熊胸頸。
    然而這頭大熊羆的皮毛粗厚如牆,尋常箭簇之傷,如何能阻擋它的攻勢?
    賀都在大熊的對麵,一箭中眼,令其當場狂嗥不止,但依舊沒能將其射倒,反而惹得它凶性大發,拖著一路滴滴答答的汙血,朝著場中最顯眼的皇帝奔來。
    皇帝當時騎在馬上,韓克讓就在近旁,衝到皇帝身前,拔刀親自護住禦駕,又指揮衛兵層層圍護在外,將皇帝保在中間,隨即後撤。
    然而這熊羆驍悍異常,轉眼間,竟叫它衝破了最外的刀劍之陣,將一眾衛兵撕咬得得人仰馬翻,場麵一時亂成一團。
    就在這時,一道身影從皇帝身邊飛身而上,拔刀擋在一名受傷倒地的衛兵身前,迎著拍下熊掌的熊羆猛地揮刀,一刀斬斷半隻熊掌,霎時汙血紛揚,熊羆紅著剩下的一隻獨眼,改了目標,惡狠狠地衝向這個剛正麵傷了自己的人。
    此人便是蘭泰。在成功地將熊羆的攻擊吸引到自己身上後,他迅速脫離皇帝所在的位置,奔到場外的一片空曠之地。熊羆在後吼叫著狂追。此時賀都、承平、宇文峙也紛紛跟上,四人持刀的持刀,握劍的握劍,經過一番精彩絕倫的搏鬥,終於合力殺死這隻熊羆。
    雖然遭遇了一場意外的虛驚,但皇帝的心情,非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愈發興致勃勃,他命人安撫受傷的衛兵,令先回行宮休養,又召見四勇士,叫隨行的宮廷畫師宋伯康畫下他們勇格惡熊的場景,以嘉獎四人臨危不懼齊心護駕的忠誠舉動。
    尤其是蘭泰,關鍵時刻衝上去引走熊羆,成為了全場注目的焦點,皇帝對他也極是關照,得知他的手臂在與熊羆的搏鬥中被抓傷,親自詢問傷情,並命太醫施藥。
    當夜的行營樂宴上,皇帝為傍晚參與格獸救駕的四人各賜下金玉腰帶一條、美酒一斛。又命四人所在的各衛大將軍也出來,一同賜飲美酒。其中蘭泰更是額外得封官職,命擢入中書省,任通事舍人之職。
    這個官職六品,在京中遠算不上顯耀,然而對於青年官員而言,卻是一個難得的能夠接近實際政務的實位。倘真有才幹,在這個位置上曆練過後,將來入台登閣,絕非癡想。
    蘭泰自己顯然也是受寵若驚,急忙謝恩。
    皇帝笑道:"你雖來自渤海,但既已得進士出身,那便是我朝的官員,無分內外,你的才學想必也是能勝任此位的,所缺者,不過是閱曆而已。且朕看你這幾日的表現,無論是膽氣、忠誠,也無不出眾,故擢你擔任此職,一是才盡其用,二來......"
    皇帝頓了一下,目光微爍,掃過周圍參宴的諸多臣僚,提高聲量。
    "朕也是要叫更多的人知曉,朕的一切思量,皆是出於對國家的長久算計。故量才用人,不拘一格。爾等隻要有才,效力朕,報於朝廷,便皆可得到擢升重用!"
    皇帝話音落下,行營的宴場裏爆發出一陣夾雜著萬歲山呼的歡聲。蘭泰驚喜不已,望一眼遠處公主住的那頂玉帳,隨即再次下拜。此刻他心中唯一的遺憾,便是今夜公主沒能再次露臉,不曾參與這裏的歡宴,沒能叫她看到自己如此榮耀的一刻。
    至於賀都等人,雖心中各自暗懷或嫉或羨或是不服的念頭,但表麵也都一起謝恩。
    此時那些藩夷君長也領著身邊之人紛紛出來,向著皇帝跪拜敬酒,以表敬服之意,場中的氣氛,更是因此而被推向高潮,真真可謂是四方一堂,上下歡洽。
    在今夜如此歡欣的氣氛下,相比於天下第一得意人蘭泰,全場最倒黴的失意人,毋庸置疑,自然是裴蕭元了。
    韓克讓怎麽也想不明白,為何自己的這個下屬,一夜之間,就從滿朝人眼裏原本最有可能做成天家嬌客的子弟,淪落成了如此一個無人留意的存在。
    今夜,各衛出來的最出色的四個年輕子弟,正在場中受著皇帝的嘉獎,享受著無上的榮光,而自己原本寄予厚望的那個人,卻又在外麵,主動接替一名白天被熊羆抓傷的金吾軍官,在安排今夜值崗的事。
    不止如此,昨晚他被皇帝叫去,韓克讓也是知道的。憑了自己的臉麵,韓克讓終於從楊在恩的口中打探到,好像是因他做的詩不合聖人心意,聖人發了一通的火。
    種種事,叫韓克讓對自己這個下屬頗感失望,此事本不欲再多管,免得自己再生悶氣,但是目睹今夜那幾個跟隨下屬一同受到嘉獎的各衛上司,如範希明等,全是他的老熟人,個個意氣風發,他的心裏未免發酸,忍無可忍之下,命人再去將裴蕭元叫來,自己等他在宴場的隅角裏,見到人,開口便道:"你到底有何難處,或是哪裏不行,你告訴我,老韓我能幫就幫,一定替你想辦法解決!公主生得如此花容月貌,性情又是一等一的好,還是你的老相識,眼看就要被人奪走!你不心疼,我替你疼!你真甘心就這麽認輸,將公主拱手讓人?"
    他正苦口婆心地勸著下屬,忽然停了下來。
    從遠處行宮的方向,正快馬行來幾人。當先那人風塵仆仆,正是昨日出發時因犯急病而留在行宮並未隨駕同來狩獵的馮貞平。
    此刻他卻不知何故趕來,下馬,穿過喧笑陣陣的熱鬧宴場,快步來到皇帝座前,行拜禮後,趨身來到皇帝身邊,也不知他低聲說了什麽,原本正在與身畔幾名酋王在談笑的皇帝頓了一頓。
    距離有些遠,加上天黑,全靠火杖照明,故皇帝的神色看得並不十分清楚。但依稀還是能見,皇帝在短暫凝定過後,很快恢複如常,繼續與身邊人談笑了幾句,片刻後,才似借故起了身,往禦帳去。馮貞平緊步跟上。
    "馮貞平突然過來作甚?"韓克讓立刻變得警覺起來。
    "你隨我過去,以備陛下傳喚!"韓克讓低聲吩咐。
    裴蕭元早也將方才的一幕收入眼中,夜色中,目光微爍。他什麽也沒說,邁步跟了上去。
    今夜絮雨並未參宴,她留在自己的帳中,坐在一張案後,就著明亮的銀燭,低頭執筆,慢慢地繪著一副反映禦駕狩獵的畫作。
    在她公主身份公開後,此行同來的宋伯康等人自然驚駭不已。過後,絮雨私下見了他們一回,叫他們不必過於拘禮,稱往後,自己仍是直院一員。眾人欣喜不已,口中也都稱是,但怎麽可能真的敢再如從前那樣和她相處。絮雨心裏明白,接見過後,知他們此行作畫任務繁重,便提出由自己畫這一幅禦駕狩獵圖。
    今晚外麵這場獵罷而設的筵席,她雖沒現身,但因兩處距離不遠,那邊的喧笑之聲時不時隨風傳帳入耳。不但如此,還有一個青頭在,來回跑動,隨時為她報告著宴場發生的各種動向。
    "報公主!陛下賜四位郎君各一條金玉帶!還封蘭泰郎君做了什麽中書舍人!我家郎君去了哪裏,沒看見!"
    沒一會兒,青頭再次鑽進帳門,又滑跪到了絮雨的案前。
    "報公主!賀都郎君看起來很不服氣!下來後,拿眼睛瞪著蘭泰郎君,一個人咕咚咕咚地喝悶酒!我看他保不齊要找蘭泰郎君打架了!宇文世子看起來不高興!他總在張望公主的大帳,魂不守舍的樣子!承平王子看起來好像在找人,東張西望!也不知道他找誰!韓大將軍不知何故,今晚也很不高興,沉著一張臉!還有,我家郎君還是不見人!我看來看去,不知道他人在哪裏!"
    這小廝口齒伶俐,還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就是每回報告完畢,總要在後麵帶一句他家郎君如何如何。
    "不用報告你家郎君去了哪裏!我又沒叫你看他!"
    絮雨仔細地勾完一名隨駕扈從的五官,又添上兩綹胡須,眼也未抬地說道。
    她記得陸吾司下的劉勃等人曾對她提過,希望她能將他們畫入畫作。正好便在這張畫上,用他們的麵容入畫,等畫完歸入宮檔前,也拿去叫他們看一看。
    "得令!我不說我家郎君了!"青頭從地上爬了起來,一口氣都還沒喘平,扭頭又要跑出去,被絮雨叫住了。
    青頭趕忙停步,見公主竟叫一名小宮娥給他端來一碗甜酪漿,說是他來回辛苦,叫他喝了再去,歡喜地又噗通跪地,磕了個響頭,這才雙手接過,咕咚咕咚喝得涓滴不剩,抹了下嘴,飛快跑了過去。
    才去,伴著一陣高亢的報告之聲,見他再次氣喘籲籲地鑽入了帳。
    "公主,好像出了點事!方才馮相忽然來了!湊到陛進了!"
    絮雨停筆,抬起眼,沉吟了片刻,撂下筆,從畫案後起身出帳,往不遠外的禦帳行去。
    因行獵在外,不像宮中處處拘禮,皇帝雖已悄然退席,但此刻,除去少數人時刻在留意著皇帝的進退,其餘大多數人仍未覺察,依舊還在縱情宴樂。
    絮雨行至禦帳近畔,看見了韓克讓,連今晚在青頭口裏被提了無數遍的被列為失蹤丁口的裴蕭元也在。兩人望去神色皆是凝肅,看到她來,一道行禮。
    絮雨點了點頭,腳步也未停留,從二人麵前徑直經過。禦帳外的近衛見是她來,並未阻止,隻宣:"公主到"
    她掀帳,走了進去,看見馮貞平跪在阿耶麵前,應已稟事完畢,正在叩首。隻聽他用莊嚴而鄭重的聲音說道:"陛下!臣敢以臣的頸上頭顱擔保,方才所言,句句屬實!"
    突然他看到絮雨進來,急忙噤聲,卻發現皇帝恍若未覺,連眼都未眨一下,公主也徑自走到皇帝身側,無聲無息地坐在一張看去像是專為她留的坐榻上,頓了一頓,繼續道:"雖說臣在趕來這裏前,已拜請寧王守好濯秀宮,但保不齊太子若是知曉事情敗露,有所行動,萬一偷梁換柱,那便晚了!行宮到獵場,快馬兩個時辰足夠來回,陛下若不信,何不立刻派人去搜檢太子行宮!"
    絮雨壓下心中疑慮,望向阿耶,見他麵上神色看去依舊如常,隻冷聲朝外喚了一句來人,很快,韓克讓走了進來。
    "你親自帶人,立刻趕回行宮,搜檢太子濯秀宮,找到一口覆蓋紅緞的箱子,送來此地!"皇帝吩咐。
    韓克讓心中一跳,看了眼還俯伏在地的馮貞平,應是,退出去,揀了一隊人馬,又吩咐裴蕭元留在這裏,守住皇帝禦帳,隨即親自帶隊,連夜趕往行宮。
    馮貞平退出後,皇帝閉目,坐著一動不動,仿佛入定。
    絮雨起身來到阿耶身旁,扶他,令他慢慢靠躺下去,這才輕聲問道:"阿耶,你怎麽了?出什麽事了?"
    "馮貞平說,他得到可靠消息,太子私藏龍袍,每逢望朔之夜,便穿龍袍睡覺,所以這回來蒼山,將龍袍也帶了出來。"
    "據馮貞平言,這孽障應是幾年前聽信了一個術士之言,認為如此,他便可吸聚更多天運,從而早日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