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 〔紫雲宮(下)...〕

字數:12431   加入書籤

A+A-




    裴蕭元微微動容。
    他向著前方之人,再次緩緩下跪。
    “人非草木,焉能無悟。自臣受召入京至今,陛下對臣青眼有加,臣屢次犯上,而陛下皆予寬宥,及至下嫁公主於臣,對臣恩寵,更是當世無二。件件樁樁,臣銘記在心,沒齒難忘。臣今夜來此,怎不知是忘恩至極之叛舉,更辜負了公主對臣的心意,便是萬死,也難報公主恩情之萬一。然而,臣還是不得不來。”
    “人死燈滅。先父和那八百死士,在世人那裏,至多不過是茶餘飯後的幾句閑談,同情者歎兩聲,輕慢者,詆毀幾句罷了。莫說百年之後,如今尚能記起他們,乃至願意費上口舌罵兩聲的人,怕也是沒幾個了。然而,於臣而言,他們是臣之父,臣之兄,臣之叔伯。人人皆有姓氏和名字,妻兒和家小。他們不是可有可無的死去之人。史官可以不記北淵,隨意擦去這一群人曾為聖朝流過的血,如同他們從不曾為聖朝出戰過,而臣這裏,要臣和別人一樣,當什麽都不曾發生,就此抹平一切,以此來換得餘生顯達,臣怕是消受不了如此的恩幸。”
    在他陳述之時,皇帝的眼角深深地下垂,麵容一片漠色,又隱隱顯出幾分臒瘁之態,待他言畢,靜默片刻,皇帝抬起眼皮。
    “所以,你今夜如此闖來,到底訴求為何?”他淡淡問。
    “臣方才已是言明,請出幕後之人。倘若先父和叔伯們確實不該蒙受冤辱,那麽,便請朝廷還他們一個應當有的交待。”裴蕭元叩拜,直起身道。
    “你要的交待,等到了時候,朕會給的!”
    “就這樣吧!回去吧!好好做你的駙馬,考慮朕方才的提議。”
    至此,皇帝的聲音裏也透出了幾分乏倦寂寥。他一手撐著榻麵,動了下身體,似要自己慢慢靠躺回去了,然而,榻前那個年輕人卻未曾發出半點響聲。
    想來還是那樣跪著,一動不動。
    皇帝那已半歪躺的身軀在空中略略停了一下,皺了皺眉。
    “怎麽,你還不走?”
    今夜他本不該來。
    沒有誰比他更是清楚,倘若來了,意味著什麽。所有華麗的錦袍統統都將被撕扯下來,露出其下那或誰也不知到底會是何狀的真實麵目。也不管那麵目到底如何,隻要他踏出了這一步,那個他曾一腳誤入的嶄新的極樂柔情世界,從今往後,他也將不配再度擁有。
    如果他從不曾認識她,如果,她不是麵前人的女兒,或許,他也能夠用別的方式來了結這一段在他心中橫亙了將近一十年的舊事。甚至,以血還血。
    然而,已經沒有如果了。
    當複仇變作了不可能,那麽,剩下直麵,為死去的人求取該當有的最低限度的公義,這是他如今能夠想到的唯一可以做到的事了。他怎可能因如此輕描淡寫的一句回複便轉身離去。
    “交待不是給臣,臣無須交待。朝廷欠的,是先父和那八百死士。”
    “陛下指臣恃寵而驕。臣確是天下第一不知好歹之人。倘若他們在陛下這裏是無罪的,臣再次懇請陛下,是現在,而非將來。”
    裴蕭元那清晰而平正的話聲,響起在這座宮殿之中。
    皇帝歪傾的身影凝固了片刻,接著,自己坐正,轉麵,朝向前方。
    “裴一,你在和誰說話?”
    他聲透淡淡怒意,頓了一頓,語氣又平和了些:“朕再和你說一遍,將來會給交待!”
    “臣有罪。臣再問一句,為何不能是現在?”
    “不閱世情,何以問道。你不在朕位,怎知朕的考量。朕言既出,便必果,何須事事和你解釋!”皇帝冷冷地道。
    “此事無須再說!退下去!”
    他低低叱聲,自己也摸索著緩緩側靠下去,閉了目,背對身後之人,再不發半聲言語。
    裴蕭元依舊正跪在地。
    他緩緩抬頭,凝目於麵前這道如殘冬日暮遠山峰巒的枯瘦背影,望了許久。
    “陛下。”他忽然開了口。
    “您號稱聖人,您的功業,有目共睹,就連臣的伯父,對陛下亦是推崇有加,稱陛下為中興之主。不但如此,陛下您也可稱是仁主,竟容留罪□□兒老小在長安,甚至允許他們在皇家果園中做事,得一瓦覆頂,不至於餓死。古往今來,何時見過罪人親屬能得君王如此寬恕的優待?臣在第一次去看他們時,聽到的,不是他們的怨恨和詛咒,而是惶恐,還有,對朝廷、對陛下您的感恩。流放之地,那才是他們原本的歸宿。”
    “陛下,您的天威和在萬民當中的英主之名,早已如日月披澤,萬物崇拜。為一群多年之前為國戰死的人正名,還他們以應當有的名譽,並不會玷辱到陛下您半分的英名。”
    “臣再次叩請陛下,給他們一個交待,讓亡靈獲得當有的尊重,令早日安息,不是繼續等著將來某日。”
    “他們已在地下快一十年了!”
    他深深叩首,觸額在地。
    隨他話音落下,夜殿之中再次沉寂了下去。
    起初,皇帝那側臥的背影紋絲不動。“你是在教朕做事?”忽然,皇帝冰冷的聲音發自他的頭頂。
    裴蕭元抬頭,看見皇帝翻身坐起,麵向著自己,臉容已是陰雲密布。
    “臣不敢。”
    “身為人子,此為臣應當為父所發之聲。身為人臣,此亦是臣之令範,當進言竭意。倘若臣僥幸不曾說錯,請陛下納之,則臣再無別求,感恩不盡。倘若是臣受人蒙蔽,向陛下發出如此狺狺犬吠之言,陛下實有不得已之苦衷,則請陛下教正。臣願將方才狂言一字字吞回腹中,匍匐陛下腳前認錯,粉身碎骨,任由處置!”
    皇帝發出了一道嗓音啞啞的極是怪異的笑聲。
    “朕還是低估了你的膽量。你這是明目張膽,逼迫起朕來了?”
    “臣不敢。”裴蕭元應。
    “你有什麽不敢?”怪笑聲裏,皇帝點頭。
    “人子!人臣!你考慮得果然麵麵周到!那麽朕問你,你今夜來此,將你另外一個身份又放在了哪裏?朕對你一忍再忍,倘若不是嫮兒的緣故,你以為你此刻還能在此說話?”
    “臣不過一戴罪之人,傖荒武夫,蒙公主垂青,是臣莫大之幸。臣死,來生報公主恩義。若僥幸活,則無論將來如何,必秉守臣曾對陛下許過的諾,竭盡全力,護公主一生,直至臣亡之日。”
    在沉默了片刻之後,他道。
    在一陣越來越是粗重的喘息聲裏,皇帝慢慢抬起眼,完全地睜開了他那一雙原本始終微垂的眼目。
    這雙目蒙翳,然而此刻,眼眶中卻凶光爍動,如萬箭齊發,全部撲向對麵之人。
    “裴蕭元,你有膽再給朕說一遍!朕沒聽錯吧?你竟已想好,不要朕的嫮兒?”
    “你敢不要朕的嫮兒!”皇帝嘎聲,重複了一遍。
    裴蕭元閉了閉目,最後,深深俯伏在了皇帝的腳前。
    “臣知臣今夜來,便是死罪,何來資格再敢覬覦天家公主。”
    一陣死寂。
    “朕的女兒,她不需要你來保護!”
    突然,伴著一道獅吼象鳴般的憤怒咆哮之聲,皇帝猛地一掌,重重拍在榻上。在吼聲衝上殿穹撞著殿隅所發出的嗡嗡不絕的回音聲裏,他整個人暴怒而起,從榻上翻滾而下,不料,一腳踩踏住一片掛落在地的衣角,登時失了平衡,站立不住,人朝前撲去。
    近前便是禦案,四方的案角和棱邊,堅硬無比。
    裴蕭元幾乎是下意識從地上一躍而起,伸出雙臂,飛身撲上。
    堪堪將人托住,下一刻又被皇帝狠狠拂開。他自己踉蹌著,胡亂一把抓住了禦案的邊緣,終於,立足在了地上。
    勉強站穩,起初他大半的身體皆伏靠案麵,以此支撐,歪聳的一段背影一動不動,燈下,隻見那死死攥著案緣的手的背上,青筋一徑地跳個不停。
    許久,他肩動了一下,接著,皇帝直起身體,緩緩轉麵。
    “裴家小子!你不是想知道,當年誰是主使之人?你聽好,朕這就告訴你!”
    “你想得沒錯。當年的事,就是朕的主使!”
    皇帝眼內陰霾重重。他咬牙切齒,從口中吐出了這一句話。
    正裴蕭元神情霎時灰敗,眼角微微抽搐之時,伴著一陣雜遝的混合著刀甲碰撞的急促靴步之聲,韓克讓疾步奔入殿內。
    他的麵容形同扭曲,兩道目光掃過眼皮垂落一動不動的裴蕭元,“陛下——”他惶急地張口。
    “滾出去!”皇帝憤怒地大喝一聲。
    韓克讓一僵。
    “沒聽見嗎?”皇帝聲極森然,“誰允許你進的?”
    老宮監噗通跪在了韓克讓的身後,叩頭如同搗蒜。
    韓克讓終還是向著皇帝撲跪,叩了下首,慢慢地退了出去。
    皇帝此時已直挺挺地撅直了身體,傲然而立。
    “去!”他喝了一聲,指著劍架方向,向著裴蕭元下令。
    “去拔劍!朕就在這裏!你來複仇便是!”
    裴蕭元凝立不動。
    皇帝等待片刻,嗬嗬冷笑。
    “裴家小兒!朕認下了,你又待如何?是要殺了朕,還是預備反叛,去和李延還有你那位好友阿史那一道作亂,和朕作對?”
    裴蕭元的神情慘淡至極。他的雙目通紅,眼底是絲絲正在迸裂的溢血的一片紅影。他咬著牙關,下頜緊繃得如刀斫斧鑿,脖頸之上,遍布道道青筋。
    “我之所求,陛下心知。事已至此,陛下應許,我之幸。陛下若是一意孤行,我之命!”
    他一字字地說道。
    “我裴蕭元,做不到人臣本分,是為不忠。知父為誰所害,卻不可複仇,是為不孝。見色起意在先,辜負芳卿於後,是為無情。交友叛國,放虎歸山,是為無義。如此一個不忠,不孝,無情,無義之徒,本無顏再存活於世——”
    他流星大步走向了皇帝方才所指的劍架,握住劍柄,反手一抽。
    伴著一道龍吟森森的寶劍出鞘之聲,那一柄辟邪劍已在他的握中。
    趙中芳何敢去遠,方才便守在槅子門近畔。他被內殿所發的抽劍之聲所驚,看見裴蕭元執劍,正紅著眼,一步步地朝著皇帝走去。
    “駙馬!你敢——”
    他厲呼宮衛,自己亦是一個轉身,自衝來的最近的一名宮衛身上拔出佩刀,待要衝入,刺向意欲行凶之人,下一刻,驚呆。
    裴蕭元止步在了禦案之前。
    “且留此殘軀,我明日便北上,阻阿史那叛國之亂,以清贖我罪。”
    他將自己的左手放在了禦案的一角之上,在趙中芳回神,驚駭欲死的尖利阻聲中,沒有絲毫猶豫,瞳仁冰冷,一劍狠狠砍下。
    青鋒落,一截小指掉在案麵之上。
    他臉色青白,如覆著一層遠古之雪。
    砍斷小指,他放劍,拳捏住自己那一條自指縫間不斷湧血的傷指,一聲不吭,轉身便朝外走去。
    皇帝撲到案前,顫抖著手,摸到了那一截尚帶體溫的斷指。他低垂頭頸,驚,恨,懼,在他麵容之上交織,僵了片刻,抬起頭,神色已是化為狂怒。
    “裴一!你這狠絕之人!我女待你一片赤誠,你負她便罷,這般,是想誅她之心嗎?”
    “你一早便在恨朕!從見你第一麵起,朕便看出來了!你拿朕的女兒報複朕!若非你當初刻意勾引,她怎麽可能對你如此上心!”
    “朕這就殺了你這負心狂徒——”
    皇帝一把抄起方被拋下的那殘著血跡的劍,循著前方離去的靴聲和那一道模模糊糊的影,追了上來。
    裴蕭元停了步。
    他緩緩地轉麵,任那隻傷手淋淋地滴血,望著皇帝握劍,惡狠狠地朝著自己趕來。
    就在這時,又一片倉促的腳步聲自槅子門後發出。
    絮雨帶著滿身的潮寒衝入,轉過了槅子門。
    皇帝已追至裴蕭元的近畔。他惡狠狠地尋望著前方那道模糊的影,凶狠送劍,胡亂地刺向了他。
    而此人,既無反抗,也無半點躲閃。
    “阿耶!你住手——”
    絮雨魂飛魄散,驚叫聲中,她不顧一切地衝向了前方那道顯然絲毫也無躲避之念的背影,將他一把推開。
    下一刻,她覺肩上似被什麽有著尖利牙口的冰冷東西咬了一口,很快,那短暫的驚疼轉為了劇痛。
    皇帝劍出,刺入她左側的肩胛之上,方驚覺過來。
    “嫮兒!”
    皇帝呆了一下,咣當一聲,一把擲開了手中那交染著兩股鮮血的辟邪劍。
    “嫮兒!你怎麽樣了?是阿耶傷到了你嗎?”
    焦惶無限的皇帝胡亂伸手,要去抱摸自己的女兒。
    血迅速在肩衣上洇滲而出。
    絮雨嗅著鮮血的甜腥之味,忽然感到一陣胃腹翻湧,那數次困擾過她的待要嘔吐之感再次襲來。隻是這一次,又頭暈眼花,耳裏似有蜂鳴不絕。
    她忍著肩痛,勉強道:“我無事。”
    “阿耶,你不該這樣的,動輒打殺——”
    話音未落,再也支撐不住,聲漸悄。
    裴蕭元驚起,撲來,將軟倒的她一把接抱在了臂中。
    “滾!”
    皇帝已摸到女兒肩上那溫熱的黏稠的血,登時目呲欲裂,將這抱住絮雨的年輕男子狠狠推開,自己接住了軟倒的女兒。
    “來人!叫太醫——”
    皇帝嘶啞驚懼的吼叫之聲,霎時充滿整個高大而曠靜的紫雲宮。
    絮雨墜入了一個無聲無光的寧靜世界。這如初生嬰兒般放鬆、無思無夢的安眠之感,隻在從前她沒有記起舊事、隨阿公四處遊曆的時光裏有過。
    冷了添衣,餓了加餐,乏累了,便該安眠一場。
    她在這久違的終於再次到來的深眠裏沉沉地睡著,留戀無比,想就此一直睡下去,永遠不用醒來也好。然而,仿佛有看不見的絲線牽係她的指尖,時不時抽動,延伸到她心頭,鳥喙般輕輕啄她。絲線的那頭是什麽,夢裏的她混混沌沌,想不起來,但她該醒來,那頭有她放不下的牽掛的感覺,卻變得越來越是濃烈。
    終於,她緩緩睜眼,發現自己臥在了她宮中寢殿的床上。
    帶著幾分初醒的意念空白,她轉過臉,看了過去。
    似是深夜,窗後卷簾連片垂落,床榻近畔銅燈擎架上,幾支燭火微微跳躍,映得卷簾上的片片繡綺閃著點點金燦燦的反光。幾名小宮娥靠坐在地簟之上,因無事,紛紛垂頭,打著瞌睡。
    鼻息裏,浮盈著淡淡的清苦藥味。耳邊安靜極了,針落可聞。
    她在枕上動了一下,肩頭隨之傳來的微微疼痛之感令她驀然一頓,接著,那些昏睡之前的全部記憶,一下湧回到了她的腦海裏。
    她直挺挺驚坐而起,不顧肩傷牽扯到的疼痛,一把撩開被衾下榻,趿上擺在床榻前的一雙雲頭宮履,裹了件掛在一旁的披帔,邁步朝外奔去。
    她發出的響動驚醒了宮娥, 她們紛紛跟著起來, 在後追來。
    公主昏睡已過一個晝夜。太醫為公主診過多次,皆言肩傷無礙,乃神倦體乏,休息足夠,或便將醒來,然而卻是遲遲不見睜眼。
    若是平常,太醫恐怕早就受到責罰,無不戰兢。萬幸此次皇帝竟靜默異常,隻不眠不休,親自一直在旁陪伴,直到前半夜,支撐不住,方被送了回去。
    楊在恩方又去和留守的太醫問公主的情況,從外行來,迎頭便撞見絮雨神情惶急披頭散發地疾奔而出,驚喜之餘,立刻知她所憂,立刻上前說道:“公主放心!陛下一直伴著公主,才回去不久。陛下無事!”
    絮雨頓步,穩了穩神,抬頭又問:“駙馬呢?他怎樣了?”
    她問完,楊在恩麵露遲疑之色。她的心咯噔一跳,渾身血液登時凝固,腿股發軟。
    “我阿耶……殺了他了?”她想起皇帝提劍怒氣衝天胡亂刺他的那一幕,顫聲問道。
    楊在恩急忙擺手,一把攙住絮雨。
    “公主誤會了!駙馬隻是被投了獄,性命無礙。”
    絮雨閉目,穩住還在狂跳的心,待思緒稍稍平複了些,邁步繼續朝外走去。
    “我去看阿耶。”她低聲說道。
    “公主慎步!”
    楊在恩急忙從宮娥手裏接過遞來的厚氅,裹在她的身上,又小心攙扶住她,仿佛她是什麽一碰就會碎的琉璃做的人一樣。
    “外麵天寒路滑,公主當心身體。太醫說……”
    他停了下來,欲言又止,神色頗顯古怪,分不出是喜還是憂。
    “太醫說我怎麽了?”絮雨聽出楊在恩話裏有話,問道。
    楊在恩一頓,輕聲道:“啟稟公主,太醫說,公主有喜了。”
    絮雨定住了。
    “太醫說,公主雖玉體帶傷,又神疲氣乏,喜脈……卻極是明顯,始終滑走如珠,可見……可見胎象平穩,和公主……相連緊密,料無大礙……隻是雖然如此,公主也一定要多加小心……”
    公主有喜,這本該是何等值得慶賀的大喜之事,然而,偏偏發生在了如此微妙的時刻。
    當這消息從太醫口中說出之時,皇帝陛下起初似乎愈發憤怒了,然而很快,他又沉默了下去,除了命令太醫全力為公主診治,再沒有就此事表露過半分的態度了。
    楊在恩實也不知這個消息對公主而言是喜是禍,駙馬那事該如何收場。他一麵小心地觀察公主神情,一麵斟酌著言辭,謹慎地解釋。
    在如突然墜入雲霧似的一片茫然裏,絮雨下意識慢慢抬手,將掌搭在了自己平坦的,毫無異常的小腹之上,不敢相信,竟就這樣,在她身裏,忽然便多了一團小小的,原本不屬於她的陌生的血肉。
    她想起了那一夜,在那間繪著阿娘所變身的西王母壁畫的紫雲宮西殿小閣裏,倍覺孤怕的她纏著他,索取他的憐愛。
    是那夜的因,種下了此一刻的果?
    這一團乖巧躲在她身子裏, 極少打擾她, 以致她半分也未覺察的小血肉,是為繼續陪伴她,才到來的嗎?
    “公主!公主!”
    直到聽到楊在恩那帶著幾分惶恐的呼喚自己的聲音在耳邊響起,絮雨方驚覺自己麵龐微微濕冷。
    她偏過臉,抬手擦去麵上濕痕,在原地靜立了片刻,複道:“我去看阿耶。”
    連續無眠的焦心守護,終於還是叫皇帝支撐不住,吃了藥後,昏睡過去。
    絮雨坐在榻前,手放到被下,一直握著皇帝發冷的手,久久未放。她凝視著榻上老父親那緊閉雙目的麵容,從未如這一刻般強烈地感到了他分外的蒼老。如一株本就枝葉稀落的枯槁老樹,又遭一場摧滅的雷擊。
    縱然早也知曉“既來孰不去”,生老病死,是世間靈命的共同歸宿,任帝王將相英雄紅顏,抑或販夫走卒,無人能夠逃脫。然而,對著如此模樣的皇帝,當眼前浮現出他明明雙眼不見,卻還狂怒提劍殺人,為的隻是認定了那位裴郎君辜負了他女兒的時候,她的眼眶還是再一次地微微酸熱起來。
    皇帝不是好人,雙手染滿了血,或許,更是虧欠了許許多多的人。
    然而,他終究是她父親。
    她再默默陪伴了片刻,起身走出,對著神色同樣憔悴,或也連著數個日夜已是不曾合眼的老宮監輕聲道“趙伴當,你堅持要我坐馬車,就是希望我趕回來的路能短些嗎?多謝你了。你也去休息吧,不要累壞自己。”
    老宮監眼眶濕潤。
    “老奴無用。別的,什麽都做不了。”
    “趙伴當你已盡力,而且,幫了我極大的忙。”她由衷感激地說道。
    她無法想象,倘若再遲一步,在暴怒得近乎完全失了理智的皇帝的手下,將會發生什麽。
    她感覺得到,在那一刻,皇帝的殺意已如決堤之水。
    若非誤傷到了她,恐怕就連她也無法喊停了。
    “公主也去休息吧,身上有傷,況且還……”
    趙中芳望了眼她的小腹,神色複雜,透著深深的不敢言明的憂慮。
    絮雨順著他的目光低頭望向自己的小腹,微微一笑:“我已睡夠,沒事。”
    趙中芳望她片刻,似若有所悟,終於,他低低歎息一聲,隨即用猶如耳語似的聲音道:“駙馬暫在袁值秘獄之中。老奴和他算有幾分故舊,能說幾句話。駙馬手傷已得醫治,在裏頭自是沒法和外頭比,但好歹,想來不至於受太大苦楚……”
    絮雨沉默了一下,轉道:“趙伴當,你離得最近。你把阿耶和駙馬會麵的全部經過,說給我聽。”
    “一句話,一個字,也不要落。”
    趙中芳並無猶疑,應了聲是,引絮雨來到閣間,閉門後,將全部過程講了一遍。講完,他閉口,神色黯然。至於孰對孰錯,半句也無置評。
    “趙伴當,寧王人在哪裏?我去看下他。”
    久久過後,絮雨忽然說道。
    為了能繼續更新維護本站內容,請書友們動動手點一次廣告,再開啟廣告攔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