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聯姻

字數:8112   加入書籤

A+A-


    第123章  聯姻
    “末將遵旨!”周遇吉聽了,連忙回應
    崇禎皇帝看向其他人,又道:“其餘諸將,隨朕押運糧草,救晉地之百姓,不得有誤!”
    賀珍留守的部隊,主要是由受傷未好將士組流賊軍隊已經走遠,他們可以在真定繼續養畢竟當初攻打真定的時候,輕傷有五千人之雖然已經好了一部分,但是也還有不少人的傷口還沒完全愈
    隨著旨意的下達,各軍便立刻開始準備了起
    目前崇禎皇帝的這支軍隊,出晉地之時有騎軍一萬兩千騎,步軍兩萬五千,後來在保定之戰後擴充了軍隊,又新收入馬科所部,兵力便達到了騎軍一萬三千騎,步軍三萬五千;
    不過為了支援保定,崇禎皇帝又讓劉九卿領四千步軍駐守保定,如今又要讓賀珍領騎軍兩千,步軍三千駐守真定,那他手中就隻有騎軍一萬一千騎,步軍兩萬八千
    如果占領地盤越多的話,這支軍隊會更加的分散,這也是崇禎皇帝不願追著李自成大軍的屁股後麵去收複失地的原
    考慮到李自成大軍已經深入山東,離京畿之地有些遠,最終崇禎皇帝下旨,召回駐守保定的劉九卿所屬四千步就讓他作為大軍後衛,重回晉另外劉蘭玉的蘭陵營也召回,隨大軍出
    當旨意到達保定的時候,幾乎全城百姓都自發前來給軍隊送
    如果不是這支京營,他們會一直活在隨時被賊軍攻陷的惶恐要是有可能,保定百姓是真舍不得這支軍隊
    如今賊軍已經遠去,皇帝下旨召回這支京營軍隊,保定便沒有挽留的理由,隻能前來送行
    劉九卿一開始是不願意留在保定的,但看著保定百姓的熱情,保定總督領地方文武一起送行,他也忍不住感動,心中原本的不願之情早已消失不見,等到了城門口,便馬上抱拳向邵宗元等人說道:“末將不敢勞煩總督大人相送,還請止步!”
    邵宗元等人麵對京營將領,也沒有文官的架子,當即笑著說道:“如果沒有你在保定的底氣,我們保定人也不敢揚眉吐氣一回,啊,哈哈!”
    眾人一聽,頓時會意,當即哈哈大笑起
    保定城在李賊大軍的攻城戰中,雖然成功守住了城池,但是傷亡也不但上一次看著李賊大軍經過,全城百姓都痛快地罵了一回,很是出了一口
    如果不是有劉九卿的京營精銳駐紮,他們還真未必敢那麽痛罵流賊
    劉九卿聽了,也跟著笑了起來,便不再多言,翻身上馬,向邵宗元等人抱拳告辭,便追著隊伍去
    蘭陵營將領劉蘭玉見了,便也翻身上馬,正要說話時,卻見保定總兵呂應蛟跨步出了人群,抱拳向她鄭重一禮,懇切地說道:“保定將士多虧蘭陵營妙手回春,傷兵大半痊愈,我替將士們代為致謝了!”
    劉蘭玉聽了,有點意外,回過神來後,心中有些成就感,當即一笑說道:“此乃份內之事,理該如此!”
    然而,呂應蛟卻是不管,莊重完成了禮就連他身後的其他保定將領,包括張大同等人,都是一起致
    邵宗元見了,也是笑著說道:“本官是萬萬沒想到,軍中女兵用處如此之大,那些救回來的傷兵都是見了血,以後都是軍中老兵蘭陵營,必將名留青史!”
    花花轎子人抬人,蘭陵營是陛下下旨設立,劉蘭玉又是陛下首封忠勇伯周遇吉的夫人,且蘭陵營確實在保定做了不少好事,因此,他雖為一方總督,也不介意多說點好
    劉蘭玉聽到這話,頓時非常高興,便連忙回答道:“多謝總督大人吉言,蘭陵營在保定得總督大人支持才擴編到了一百五十二人,末將定然會向陛下稟告”
    保定這邊,或許是看到女兵在幹什麽,最終有一些窮苦人家的女子報名參加了,基本上都是照顧傷員的另外還有三個風月場所的女子,已經有四十來歲,屬於年老色衰,會被淘汰的那種,最終也報名參加,嘴皮子確實溜,就由官府出麵象征性地給了銀子贖回自由
    至於大部分風月場所的女子,雖然可以趁這個機會贖回自由身,但她們大都不願吃軍中之苦,便都沒有用這個機
    劉蘭玉說完之後,便也翻身上馬,去追隊伍去
    邵宗元看著她的背影,倒也沒有再說什
    要說真心話,他其實並沒有這麽高看蘭陵營的,畢竟連風月場女子都要,他不認為蘭陵營能成多大事情!
    ………………
    再說山海關這邊,自從鬧了一個烏龍,差點被賊軍欺騙之後,所有文官武將都一直非常關注京畿之地的動為此,甚至偷偷派出一些夜不收,深入京畿之地探聽情
    因此,山海關這邊的消息,就一直比較靈通
    皇帝領軍消滅攻打保定的六萬賊軍,隨後又攻陷李賊大軍囤積糧草的真定,迫使李賊大軍棄京師而南這些消息,頓時刷新了他們對當今皇帝領兵打仗的認
    山海關文武官員,皆是有一種感慨:原來皇帝確實是個會打仗的皇帝啊!
    就連吳三桂捫心自問,他領著四五萬軍隊要幹成皇帝幹成的這幾件事情,怕是不可能!當然,他雖然認為,這其中估計大半是周遇吉的功勞,但是畢竟名義上是皇帝親自領軍,如果不懂兵事,亂加幹涉的話,就算周遇吉再厲害也是不可能做成這幾件事情
    有了這些想法,幾乎是潛移默化地,山海關的文武官員,都對京師尊重了起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廠提督王承恩突然駕臨山海關,讓所有人都吃了一驚,不敢怠慢,便紛紛趕往巡撫衙
    他們都已知道,這個王承恩是在太祖皇帝顯靈,當今皇帝一下變得英明神武起來的時候提拔可以說,目前所有的宦官中,就他和隨駕的方正化是最受聖寵
    不管得罪誰,都不能得罪這位宮裏的大太
    然而,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這位大太監非常和善,見誰都是和藹著臉,人畜無害的那
    但是,誰也不敢輕視這位大太監,真要把這個大太監當病貓看待,那絕對是會吃大虧
    很短的時間內,山海關這邊的文武官員便都已到
    遼東巡撫黎玉田在邊上陪著,王承恩就在他的主位上坐著,看著底下官員,微笑著說道:“咱家奉旨過來山海關待一些天,主要是兩個事情……”
    聽到這話,不少人有些不
    京師城裏的大殺特殺,從內相到外廷首輔,從錦衣衛指揮使到世襲國公,不知道多少人被抄家滅其中有一些罪名,比如克扣軍餉,貪腐之類的,在場的人都有
    這位新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可是兼著東廠提督一職,鬼知道他是不是來山海關抓人的了?
    不過,沒等他們想出個什麽法子來應對,就聽王承恩已經在那說道:“第一,咱家奉旨過來,便是要核查關寧一線的軍備賬冊,餉銀發放等等,簡單來說,就是核實欠餉……”
    說到這裏,他故意停頓了下,看了下武將那一列,然後才繼續說道:“……然後便和其他各地一樣,結算欠餉,以後必按期發放欠餉,不會再有拖欠了!”
    吳三桂一聽,頓時喜憂參
    喜的是,他如今從寧遠撤回關內,等於把山海關到寧遠的糧田全都拋棄了,如此一來,他怎麽養軍就成了一個問題,正愁著呢,結果朝廷要核算欠餉,不再拖欠軍餉,就等於是把問題解決
    憂的是,一旦朝廷接管了養軍的事情,那他對軍隊的控製力必然減弱,甚至這結算欠餉、軍餉每月發放的事情一實施,說不定底下的軍卒就真得隻認朝廷
    說真的,此時的他,挺糾結
    倒是山海關總兵高第沒那麽多想法,一聽可以結算欠餉,頓時就高興壞
    div  cass=”ntentadv”        他是屬於客軍,手中軍隊和其他地方沒有兩樣,不能像吳三桂一樣有另外的錢糧養軍,因此實力很弱,也就沒有吳三桂那樣糾結
    隻聽王承恩繼續說道:“萬歲爺曾在宣大兩府核算欠餉,砍了不少弄虛作假的將官腦袋;咱家不喜歡殺人,希望在場的諸位,千萬不要弄虛作假吃空你們該是也知道,咱家這次帶來了兩百多東廠番子,要核查名冊並不難”
    聽到這話,吳三桂和高第等人,不管怎麽想,都出來齊聲表明心跡,表示絕不會弄虛作假吃空
    王承恩顯得很高興,誇了他們幾句,然後才又說道:“咱家來山海關的第二件事,便是督促山海關城萬歲爺旨意,建虜很可能已傾巢出動,須得打醒十二分的警惕,明白麽?”
    聽到這話,巡撫大門大堂內的這些文官武將,頓時全都大吃一
    他們立刻明白過來了,核算欠餉這些事情,也都是為了打仗準備建虜傾巢而出,那壓力就非常大
    他們正在想著呢,就聽王承恩點名道:“寧遠總兵吳三桂何在?”
    “末將在!”吳三桂一聽,連忙出列應
    他不知道王承恩點他的名是要幹什麽,眼睛盯著王承恩,心中有點忐
    結果,卻聽王承恩微笑著說道:“萬歲爺多次提過,吳總兵雖多有親屬在建虜那邊,卻能始終堅持不變節,實乃忠貞之士如今咱家一觀吳總兵麵相,不由得非常佩服萬歲爺,看得可是真準!”
    吳三桂一聽,有點尷尬,也不知道這是誇他還是損他,變節的親屬太多?
    不過不管怎麽樣,就當這是誇獎了,要不然,還能怎麽樣!
    於是,他便為之感激涕零,立刻謝
    王承恩嗬嗬笑著,又對幾個武將說道:“咱家以為,當加強戒備,不止是城防,還要多派探子,如此才能有備無當然,咱家不懂兵事,諸位總兵以為如何?”
    他越是謙虛,幾個總兵越是不敢輕視他,連忙表示,一定加派夜不收,嚴加戒
    在巡撫衙門,王承恩慢條斯理,不慌不忙地議事,好多人都憋不住尿,又或者餓肚子,當眾在“咕咕”叫了,他才似乎回過神來,好像議事的時間太長,才算是結束了這次議
    吳三桂從巡撫衙門散衙,便匆匆趕往自己的總兵結果才到門口呢,就遇到他手下的將領,笑嗬嗬地問道:“大帥,朝廷要核算欠餉了,這事兒是真的麽?”
    雖然說,大明各邊軍中,就屬於關寧軍所發軍餉最但是不管怎麽樣,關寧軍收到的軍餉,每次都不是足額如果能核算欠餉的話,每個將士都能有好大一筆收入,自然每個人都是高興的
    吳三桂一聽,頓時一
    他才從那個大太監口中知道這個事情,自己的手下怎麽就知道消息了?
    於是,他便立刻皺著眉頭問道:“你私下去見王公公了?”
    心腹之人,避開他和上麵的人見麵,真要這樣的話,他絕對是不能容忍
    結果,他手下聽了,立刻否認道:“不是,到處都在傳,屬下也隻是聽來的,還不知道真假,這不就來問大帥了!”
    一聽這話,吳三桂便立刻回過神,明白是怎麽回事
    那個死太監,果然都是陰險之用議事的名義,把他們都留在巡撫衙門,留了個半天,然後卻在外麵把消息都散布了出去,給自己一點時間準備都沒有!
    要不然的話,想想辦法,比如說,這是自己爭取來的,也能讓手下將士對朝廷的感恩戴德削弱一
    可如今,就看眼前心腹之人就知道,全軍將士怕是都對朝廷有好感了!
    這一招,真的是非常狠啊!
    不過吳三桂就算認識到這一點,也是無奈,因為這是陽謀,無法可
    心中稍微帶了一些氣,回到府裏先用膳再
    結果,他還沒來得及用膳呢,就有家奴悄然過來見他,說有關外的書信送
    吳三桂一聽頓時大驚,連忙轉入後衙的密室,見到了送信之
    是他舅祖大壽的家仆,以前也是他送的
    隻是一見麵,吳三桂便立刻問道:“大清國是不是要舉傾國之兵大舉侵入關內?”
    這種事情,普通人是不可能知道的,來人搖頭,隻是回答道:“似乎是有調兵遣將,但是小人不知道大清國是不是要這麽做?”
    吳三桂聽了,先不管,接過了祖大壽的書信,檢查了印記之後便立刻看了起
    這個書信,和之前的沒什麽兩樣,又是勸降和以前有點不同的是,這次大清國開出的價錢更高,許他王位,並世襲罔替不說,還欲把攝政王之女嫁給他兒子,彼此聯
    吳三桂看了之後,頓時沉默
    大清國說話確實是算話的,封王這事,至少孔有德他們都是,不會是騙人如今更要把攝政王之女都嫁給他兒子,那這待遇比起孔有德他們都更高以後女真人就算會欺負漢人,怕也不會欺負到他吳家頭
    而吳三桂在大明朝這邊,始終隻是一個總兵而如今手下軍隊都要不姓吳,對朝廷的重要性,就沒有以前那麽高在可見的未來,兩頭討好,獨占一地的做法肯定是不行
    就這些事情來說,如果一定要選擇的話,毫無疑問,吳三桂選擇大清國的利益更為豐
    有那麽一瞬間,說真的,吳三桂心動但是,他很快就想起了關內的情
    太祖皇帝顯靈,當今皇帝變得英明神武起來,辣手整治朝綱,又領軍擊退了李賊幾十萬大如今又派心腹太監坐鎮山海關,第一手便是要核算欠餉,收買軍
    如果自己投靠了大清國的話,估計一開始的時候,當今皇帝肯定會有不少困難,但是,最終大清國能否滅掉明朝達到改朝換代的目的?
    一想到這,吳三桂自己都搖
    大清國才多少人馬,哪怕精銳最多又如何?這天底下,終歸還是姓朱到時候大清國要是見事不可為,肯定會退回遼東,最多是守住山海關為前線,一樣是大清國占據優勢,可以說是達到了大清國出兵的目
    然後自己呢?就隻有隨著大清國退往遼東那個苦寒之地去沒有了山海關為憑借,特別是手中兵力拚沒的話,隻靠攝政王女兒的關係,到底會活得怎麽樣,子孫會怎麽樣,真的不好說!
    吳三桂是清楚地記得,當今皇帝在密旨中特意對這等情況做出過警告如果自己真這麽做的話,他未必就沒有手段在等著自己!
    如果一直跟著當今皇帝的話,憑借自己目前掌握的軍力,像周遇吉一樣封個爵位該不是難事吧?
    那周遇吉可是封了忠勇伯,而今還是天下未
    真得有點類似當初靖難一般,當今皇帝是在重新打天下!
    想到這,吳三桂心中便有了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