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皇帝的擔當
字數:8282 加入書籤
第124章 皇帝的擔當
遼東巡撫衙門,王承恩在黎玉田的陪同下,剛在後衙用完膳,就聽到手下人來稟告說,寧遠總兵吳三桂求
黎玉田一聽,便知道吳三桂是來巴結這位大太監了,於是,立刻找了借口離
這種事情,他也經曆甚至可以說,到山海關這邊來的官,都受過吳三桂的孝敬,彼此心照不
王承恩剛之前還拒絕了黎玉田說要去酒樓給他接風洗塵,畢竟皇帝的訓導尤在耳邊,前任的例子也尤在眼
他還沒幼稚到,太祖皇帝說他忠心就可以為所欲為,真要被皇帝發現他幹著和王之心一樣的事情,皇帝會對他網開一麵?
忠心,就必須要有忠心的表現!
因此,對於黎玉田的誤會,王承恩當即淡淡地說道:“寧遠總兵來見咱家,說不定有要事,黎大人不用回避,且先聽聽吧!”
黎玉田聽了,有些詫異,不過王承恩這麽說了,他也不好再堅持,於是,便等到了吳三桂進後衙大
結果,倒是吳三桂看到黎玉田也在,就有些猶豫,要是有可能,他不想讓別人知道,但此時沒法子,便隻好說道:“末將有些私事想向王公公請教一”
黎玉田一聽這是不想讓他聽,心中其實有點不高興的,但是他也識趣,便又站了起
不過他還沒說話,就聽王承恩淡淡地說道:“如果隻是你自己的私事,咱家其實沒興趣,可如果關係到遼東的私事,這已不是私事,說吧!”
吳三桂一聽,有點震他聽出來了,很可能是皇帝對王承恩說過什
因此,他沒有再堅持,當即掏出一封信,對王承恩道:“末將剛回府的時候,收到原錦州總兵祖大壽的一封書信,不敢私藏,特呈送於王公”
黎玉田其實也有聽說過,大清國那邊和吳三桂有聯係,不過他也沒證
此時,他是萬萬沒想到,吳三桂會主動把這種信說給王承恩聽,這等於和大清國那邊沒有餘地
王承恩聽了,也是稍微一愣,隨後馬上回過神來,當即嗬嗬笑著,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親自走到吳三桂的麵前,笑著說道:“吳大帥果然沒有辜負萬歲爺的期望啊,很好,很好!”
黎玉田聽了,頓時又吃了一王承恩竟然連對吳三桂的稱呼都改了,而且還說沒有辜負萬歲爺的期望,這是怎麽回事?
就連吳三桂對王承恩的反應也是有點震驚,他以為,王承恩或許會非常意外,結果沒想到,人家似乎早就料到有這事,就在等著他主動說出來
回過神來,吳三桂連稱不敢,反而更為恭敬,把信呈給了王承
王承恩也不再多說什麽,接過信之後當場看了起
看完之後,他把信收好,同時說道:“這是你的心意,我會派快馬送去給萬歲爺過”
吳三桂主動把這個信拿出來,就是表明心跡因此,王承恩說要把這個信給皇帝過目,他當然是高興
收好信之後,王承恩就站在吳三桂的麵前,微笑著說道:“萬歲爺有交代過,寧遠已經暫時放棄,你這個寧遠總兵也是名存實亡,因此,等萬歲爺凱旋回京之後,便會選伱入京營任總兵,以後就隨駕征討天下!”
吳三桂一聽這話,頓時大喜,這是把他當心腹看待了!
皇帝英明神武,要重新打天下,自己跟隨皇帝征戰天下,可不就類似那些靖難功臣了麽!
這麽一來,他以後何去何從的事情已經不用多想,因為這已經是一條很好的路除非皇帝突然又變回以前那樣,那跟著沒前途,就隻能再另作打算
想著這個,吳三桂又有點警醒,他突然明白過來,如果他不主動拿出這封信來表明心跡的話,王承恩肯定不會說出這個安排,而是有另外的法子會對付
太祖皇帝顯靈,就是不一樣,什麽都能算計在內啊!
他心中感慨著,就聽王承恩又對他說道:“萬歲爺還交代了,你可以和建虜虛與委蛇,先拖著他們,有什麽消息能打聽到的,也盡量打聽”
吳三桂聽了,有點不明其意,便試探著問道:“那末將該如何做為好?”
王承恩聽到這個問話,沒有猶豫,馬上交代道:“你可回信答應建虜,看建虜的下一步動作,盡量讓建虜把目光盯著你這邊,如此便能少一些其他事如果建虜有什麽動作,我們也能及早知道,從而做出應對!”
這是奉旨當內應了!吳三桂心中如此想著,便立刻抱拳領
他正要離開時,忽然王承恩又叫住了他,對他說道:“錦州總兵祖大壽是你舅,你可以告訴他,就說萬歲爺念著他,知道他降了建虜隻是形勢所迫而已,如能歸來,依舊會委以重”
崇禎皇帝和祖大壽之間的關係,說起來還真有點複
崇禎三年的時候,第一次入關的建虜還在圍攻京師呢,因為崇禎皇帝把袁崇煥下獄,然後祖大壽就領兵跑這個時候,估計當時的崇禎皇帝誅殺他九族的心思都
不過沒辦法,祖大壽率領的是關寧軍精銳,當時還健在的孫承宗當和事佬,跑去把祖大壽勸了回來,而崇禎皇帝承諾不計
後來祖大壽修建大淩河時被皇太極所領滿清軍隊給圍住,彈盡糧絕之後他投降了滿清,但是一有機會就逃了回崇禎皇帝不計較,依舊委以重用,繼續當錦州總
不過皇太極再次把他給俘虜了,也沒計至此,祖大壽就一直待在遼如果按照原本曆史發展的話,後來隨滿清入關之後曾給南明使者表達過想效力但沒有機會的意思,且沒有幫滿清征戰天下,十三年後病
此時,吳三桂一聽王承恩轉達皇帝的意思,稍微有點意外,沒想到皇帝竟然還念著他舅,心中微微感動之餘,連忙應下道:“末將定將陛下的好意轉”
邊上的黎玉田聽著他們的對話,心中相當震看來吳三桂和皇帝之間,早就有什麽默契
吳三桂這邊,就在衙門裏當著王承恩的麵,寫了一封回信,經王承恩確認沒問題之後才
看著他離開,王承恩便交代黎玉田道:“黎中丞,核算欠餉的事情,還請多費心,咱家就看結果,不希望到時候鬧出什麽不好看的事情!”
“下官定然全力以赴!”黎玉田不敢怠慢,連忙回應
這都已經搞定了山海關這邊最有實權的寧遠總兵,就等於少了一大半障礙,他可不敢有什麽敷衍之
王承恩自己這邊,則寫了一份奏章,連同吳三桂送過來的信,派人快馬送去給皇帝,至少建虜拉攏吳三桂的事情,必須是要報備
………………
太行八陘,即古代晉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來的8條咽喉通道,是三省邊界的重要軍事關隘所在之
在這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井陘,也就是固關所在這之所以這條道最為重要,是因為這條道是唯一可以走大車的
井陘呈西南向東北傾斜的葫蘆狀結陽泉是葫蘆底,娘子關和固關是葫蘆的瘦腰處,天長古鎮相當於葫蘆口,土門關相當於葫蘆
崇禎皇帝從真定府向太原進軍的唯一道路,就是這條而首當其衝的,便是土門
前鋒大將周遇吉確實是厲害的,當崇禎皇帝領軍到了的時候,他通過奇襲已經拿下了土門關,隻是因為之後失去了突然性,被攔在了固關的本關,也就是固關所
大順軍將領張天琳就駐守固關,主力自然也是紮在這裏
崇禎皇帝領軍到了之後,周遇吉便有些無奈地向他奏道:“陛下,這固關易守難攻,要想強攻的話,不但費時且傷亡甚至會很”
言外之意,還是傾向於不打固關
崇禎皇帝來都來了,也不可能就這麽返回,那豈不是變成李自成打京師,去時興奮,回時狼狽!
於是,他親自前往固關查看地
div cass=”ntentadv” 固關是建在太行山山頂,修有長城防線連接娘子關和固關本關,軍隊要想進攻,除了一條官道之外,基本上就沒有別的路,高山峻嶺想要爬,實在是難度太也難怪如同周遇吉這樣的名將,也會感到非常棘
作為後世的人,第一個能想到的,當然是組建特種部隊,看是不是能偷下固
不過如果這樣可以的話,顯然就小看了古人的智
守城軍隊的主力就駐紮在卡著官道的固關內,就算有精銳翻山越嶺,能偷得一截長城防線,但守軍能很快沿著長城進攻,奪回長城
除非這支精銳能以一當百,又或者,偷襲軍隊翻山越嶺的增兵速度能快過守軍從長城過來的支援速然而,這種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要不然,何以稱之為天
當然,如果守軍腐敗,進攻的軍隊是精銳,那可能還是可以打一打
如今,駐紮在固關的大順軍或許不如崇禎皇帝所領的軍隊精銳,但也不是那種不堪一擊的軍隊,要想打下固關,真得很
崇禎皇帝在觀察地形的時候,固關城頭上,守軍將領過天星張天琳也得到手下稟告,便出來看情
當他看到朝廷官軍中為首的那人,就是明國皇帝之後,頓時新仇舊恨就上來
他之前增援代州時被明國皇帝領軍埋伏而被俘,然後竟然當無名小卒一般去交換在他看來是真正無名小卒的人這個事情,被他的同伴嘲笑,也是他的這段恥辱經曆,被李自成命令他駐守固
不管怎麽樣,這都是一段屈辱的黑曆史
於是,他當即讓他的手下開罵,嘲笑明國皇
“有本事打埋伏,那就有本事來打固關啊!”
“敢不來攻固關的,就是膽小如鼠的狗皇帝!”
“是英雄好漢的,就不要退兵,來打啊!”
“……”
崇禎皇帝離得有些遠,聽到固關城頭上的喊聲,聽得並不清
對固關實在有點無可奈何,但是固關城頭既然鬧出了動靜,崇禎皇帝便想聽聽,他們到底是在說什
他有一種想法,看是不是以他皇帝的身份,能夠招降這支明顯被拋棄了的守軍?
離得近了一些之後,崇禎皇帝終於聽清了城頭上的喊聲是什麽,然後,就有點無語
他算是聽出來了,那個張天琳看來對他被俘的事情非常不服氣,或者說非常不甘心,想要找回場子!
想想也是,李自成的手下,絕大部分都是江湖漢子,而不是武將世家出身,因此他們的身上會有更多的草莽氣被自己打了一個埋伏而活捉,然後拿去交換周大彪,顯得他一點都不重要,對於江湖中人來說,實在是有點打臉了!
想了一下之後,崇禎皇帝便有了決定,在手下人的掩護之下,盡量靠近城頭,仰著頭喊話道:“朕乃當今皇帝,讓張天琳出來回話!”
守軍一聽底下是當今皇帝在喊話,點名他們的主帥,便都不說話,轉頭看向張天
張天琳一聽,頓時惱怒地說道:“他說什麽是什麽?又不是我們的皇帝!”
說到這裏,他指著麵前一人道:“你來喊,問他什麽鳥事!”
於是,那人便衝下麵喊道:“我家大帥說了,你又不是我們的皇帝,你說什麽就是什麽?有什麽屁就快放!”
周遇吉等人一聽,頓時大怒,正要發作時卻被崇禎皇帝伸手攔
要是連聽到這個話就要生氣,那就太沒氣量了!
崇禎皇帝壓根不生氣,而是大聲喊道:“李自成卷走了太原等地的糧食,又把你們丟在這裏守關,自己卻跑了,這壓根是沒重視你們,拋棄你們”
聽到這話,城頭上的人,便都沉默
太原的饑荒,災民都逃到固關這邊來了,想逃去京畿之地找條活可他們又有李自成的旨意,不讓他們開關,要守好固關如今李自成大軍沒來,反而是當今皇帝領軍過來,說明李自成大軍肯定不會在周
換句話說,當今皇帝說得其實是沒錯,他們該是被拋棄
他們在想著這事呢,崇禎皇帝還在那大喊道:“朕對你們的態度,在代州時說過一朕拿下真定釋放那三萬俘虜的時候也說過,朕知你們是被迫造反,因此可赦免你們,隻要不抵抗,便不會這一次也是如此,如果你們不抵抗,讓開去路,讓朕能去救濟災民,朕準你們離去,哪怕再去找李賊也可”
張天琳的手下,自然是參與過代州戰事的,對於當今皇帝的事情也了解一
此時他們聽說城下的那個皇帝竟然在真定釋放了三萬俘虜,都有些震驚,也有些將信將
雖然他們認為,這個皇帝說話該是算數的,但是在真定釋放三萬俘虜,是不是有些誇張了?
張天琳看手下人的表情,頓時就火了,當即自己大喊道:“你不要在這裏收買人心了,有本事的,來打便是,隻要能打下來,隨便你怎麽處置?打又不敢打,你以為老子是吃素的,嘴皮子就能拿下固關,老子的臉往那裏擱?”
聽到他在皇帝麵前“老子老子”的,周遇吉等人又按捺不住怒火
不過崇禎皇帝還是製止了他們,如果固關能輕易拿下,那他根本犯不著在這裏磨嘴皮子
形勢所逼,也是無奈不是!
張天琳沒聽到皇帝的喊話,頓時就得意了,當即又大喊道:“當初你仗著地利埋伏了老子,如今老子也仗著地利欺負你小子,怎麽樣,不服氣麽?有本事,就來打啊,哈哈!”
非常明顯,這家夥對當初的事情,確實是耿耿於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忽然心中一動,頓時有了主意,便大聲問道:“你的意思是說,當初朕仗著地利活抓了你,不是英雄好漢所為?”
張天琳聽了,當即回道:“那不是廢話麽!”
崇禎皇帝要得就是這句話,便立刻追問道:“那你如今仗著地利,是不是也不是英雄好漢所為了?”
一聽這話,張天琳頓時就愣了照這麽說的話,好像確實不是英雄好漢所為了!
但是,他又不傻,為了當英雄好漢,就放棄固關天險去和朝廷官軍打?那不是腦子有病麽!
於是,張天琳便大聲喊道:“那你想怎麽樣?讓我放棄固關,我傻麽?”
崇禎皇帝聽了,當即哈哈一笑,然後才回答道:“我們都不用地利,來一分勝負如何?就你和朕,敢不?”
說完之後,他馬上又補充道:“你輸了,就放開固關,朕任由你去留,絕不刁難;你贏了,朕以後見你就繞著你走,如何?”
在他說這話的時候,周遇吉和方正化等人都想說話,但是被崇禎皇帝給製止
城頭上,張天琳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由得確認道:“你是說,你和我,我們兩個人單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