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皆大歡喜

字數:6792   加入書籤

A+A-


    什麽事容易犯錯誤,什麽事不容易犯錯誤,看上去很容易判斷,可很多時候,這條界限卻又經常模糊。
    沒有標準的時候,領導就是標準。
    所以盡管陳凡已經給了很明顯的暗示,何青生三人還是有些拿捏不準。
    他抬手抓了把頭發往後順,很幹脆地說道,“你是負責外聯工作的副理事長,等這兩天找個時間,讓你表姐做代表,跟咱們簽了出版合同,搭上這條線之後,你的工作就算是打開了局麵。
    小本子一條線、美國一條線,這兩條線都是你一手拿下的,然後呢,這段時間你在外麵跑工作,單位裏麵也沒閑著。
    按照你之前的部署,段主任和小邊一直在跟進以留學生為橋梁、同歐洲相關國家的作協機構聯係的事,目前也有了眉目。”
    聽到這裏,陳凡眼睛一亮,“具體是哪些國家?”
    旁邊許啟珍笑著說道,“有法國、英國和意大利,另外還有幾個東歐國家。”
    前麵那些年的時候,我國接收的留學生很少很少,但不是沒有。一部分來自於與我國保持長期友好關係的少數東歐、非洲和拉美國家,而另一部分,卻是來自西歐個別國家的左隊人士。
    嗯,這些人特別喜歡風,所以他們是特意過來吹風的。
    後來風停了,他們有些人回去,有一部分還是留了下來。
    江南大學作為國內最好的一批大學之一,從建校之初起,就有接收留學生的曆史,於是也就順理成章,成了留學生的接收學校。
    之前陳凡看中這一點,向何青生提了個建議,把這些好吃好喝供起來的留學生都利用起來,正好他們基本上都是過來學習中國文化的,那就以文學為名,聯係上他們背後的力量,這國際文學交流不就做起了麽!
    何青生等了幾秒,見陳凡沒說話,便笑了笑,繼續說道,“有小本和美國的珠玉在前,要是再打通與歐、非、拉的交流通道,你這個副主席,絕對能讓人心服口服。
    再往後,你也可以跟老譚一樣,在協會裏做個吉祥物就成,再去哪裏,也不會有人管你。”
    陳凡雙眼瞬間明亮起來,“懂了懂了。”
    當即端起酒杯轉了一圈,“來來來,我謹代表個人,敬三位前輩。”
    譚庸端起酒杯,卻轉頭看向何青生,笑道,“這小子就是無利不起早,聽見說不管他,嗬,都開始敬酒了。”
    幾人嘻嘻哈哈喝完。
    陳凡放下酒杯,哈出一口長氣,雖說答應了老師,等下半年要到學校去做兼職教授,到時候再也不能自由活動。
    不過,這不是還有半年麽。
    能得一時閑暇是一時啊。
    看著笑嗬嗬的陳凡,何青生端起酒杯,腦子裏思緒飛到了之前去京城開會,跟文化口領導談話的時候。
    說是領導吧,其實也是當年一起生活、戰鬥過的戰友,所以兩人也沒什麽隔閡,聊的都很透徹。
    領導當時說道,“小陳同誌還是很不錯的,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功勳顯著,不管到哪個係統,都能表現卓越、立下功勞。
    隻不過呢,現在很多老同誌陸續複出,各方麵的人才也要各就其位,尤其是年輕人,更要好好沉澱、打好基礎,向老同誌好好學習一下工作經驗。”
    當時何青生還有點懵,問道,“你的意思,是要給小陳換個位置、還是給他換個管理權限?但他才剛當選,而且你也說了,他是靠功勞上來的,沒有合適的理由,隨便動他的話……”
    沒等他說完,領導就趕緊表示否定,“絕對沒有這個意思,誰要動他啦?你可別瞎說。
    剛上來就踢下去?能不能服眾且不說,你真當他幾位師父是吃素的?還是當徐老提不動刀了?”
    何青生表示很委屈,“那你又說這個,講話能不能直接點?!”
    都是老一輩文人,他要願意,也能到總會謀個位置,級別也不比人差,誰怕誰啊。
    領導也很無奈,“以前跟著老領導,我要聽話聽音,揣摩他的意思,怎麽你就不能配合點呢?”
    他幽怨地歎了口氣,氣呼呼地灌了口水,才繼續說道,“直接說吧,本來正常情況下,以小陳的年紀,就算他功勞再高、本事再大,也是要壓一壓的。
    不過他運氣好,恰逢談判建交的大背景,他的舅舅在美國那邊又有一定的影響力,恰好那時候還成了白宮一員,這一動不如一靜,為了不影響大局,我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了。
    可是你也知道,小陳他就是那齊天大聖,但凡你給他點機會,他就能給你折騰出一番局麵出來。
    你要再重用他,這成績擺在麵前,你說我們要怎麽辦?到時候是茅老讓位,還是把我的位置給他?又或者送他去文聯?”
    何青生當時就點頭,“懂了懂了。回去我就把他供起來,什麽也不讓他幹。”
    說完還歎了口氣,“他出差之前,徐老跟他說了,想讓他進江大教書,之前我還在想,要是這樣的話,太耽誤他在單位發光發熱,卻沒想到,現在還成了好事,等回去以後,我就用這個做借口,把他閑置下來。”
    閑置別人那是懲罰,閑置陳凡?哼哼,他肯定巴不得!
    等何青生說完,結果領導哼哼兩聲,意味深長地看著他,“那你以為,為什麽徐老會在這時候讓他進學校呢?”
    何青生瞬間瞪大眼睛,看著老朋友,有些無言以對。
    過了好一會兒,才壓低聲音問道,“你找了徐老?”
    領導輕輕搖頭,轉頭眺望,目光仿佛能穿過千山萬水,輕聲笑道,“徐老能曆經風風雨雨、依然巍然不倒,你不會以為,老先生隻會讀死書吧?”
    何青生咂咂嘴,感歎地豎起大拇指,“老前輩的思想境界,果然是我等望塵莫及。”
    領導沉吟兩秒,“你望塵莫及就行,別扯上我,我還想追趕一下前輩的腳步。”
    收回思緒。
    何青生端起酒杯,看著陳凡微笑不語。
    沒想到進大學的借口沒用上,直接完成閑置陳副主席的任務不說,還能白得一個關於改開的建議,簡直就是雙贏!
    陳凡哪知道他們這些老同誌心思如此雲譎波詭,見何青生答應自己,隻要再打通一條對外聯絡的渠道,就能名正言順地清閑下來,當即咧嘴笑道,“我回來的時候,看見小區門口有個門崗,聽說是你們幾個單位合起來,一起搞了個服務部?”
    何青生眉頭微皺,說改革呢,怎麽提起這個?
    心裏有些奇怪,表麵倒是沒耽誤,他輕輕點頭,說道,“對,是有這個事,當時你回來以後,服務部的人就通知了小許,也是那時候,她安排人給你家裝電話。”
    說完還左右看了看,“你電話裝哪裏啦?”
    陳凡指了指房間,“在房裏。”
    隨後擺擺手,“我要說的,就是這個服務部。”
    他轉著脖子看看三人,笑道,“這個服務部,其實跟國外的物業公司是一個性質,隻不過外麵的物業公司,還沒有這個跑腿業務。”
    許啟珍立刻說道,“這個跑腿呢,是這樣的,文化係統前些年不是不太穩定麽,有好些老同誌身體都不好,而年輕人平時都要上班,萬一有個事情,也不好辦,所以我們幾個單位一合計,就把跑腿也放了進去。”
    譚庸接著她的話說道,“其實從服務部成立到現在,用到跑腿的隻有兩次,平時大家都還是很自覺,不會輕易麻煩別人。”
    陳凡輕輕點頭,這年頭的老同誌確實是這樣,大部分人都很自覺,就拿領導來說,哪怕電話裝在家裏,可打私人電話的也很少。
    倒是年輕人不講武德,就比如某協會副主席,經常公器私用,住免費招待所、打免費電話,很是讓人不齒,須當引以為戒。
    因為人家是能給單位賺大錢的,若是沒有這個本事,貿然去學習,很容易被人打小報告,一不小心出了事,那可就後悔莫及了。
    抬起頭來,陳凡笑了笑,說道,“我沒別的意思。剛才你們不是問要怎麽做、才能迎合會議精神麽,不妨拿這個服務部,做個實驗。”
    話音落下,三人都陷入沉思。
    片刻後,何青生抬起頭,若有所思地看著他,“你剛才提到,國外有物業公司,難道?”
    陳凡輕輕點頭,正色說道,“沒錯,就是把服務部單列出來,成立一家物業管理公司,服務對象,是小區的家庭,至於收入,可以用提供服務的方式,向小區居民收取一定的服務費。”
    何青生直起腰、又抓了一把頭發,左右看了看,略帶興奮地說道,“這個事情可以做啊。”
    他雙手按著桌沿,目光看向譚庸和許啟珍,“服務部本來是文化係統幾家單位合起來成立的,經費按比例分攤,主要任務也是為社區居民服務。
    如果我們用服務部做實驗,成立一家物業公司,管理單位就是文化廳,然後向社區家庭收取費用。我覺得,首先這個物業公司的性質是沒有變化的,所以不存在觸碰底線的問題。
    其次從經費撥付變為通過服務換取收入,這個就符合了會議中,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路線精神,……”
    一通評論之後,他眼裏帶著幾分希冀,“我覺得可行,你們怎麽想?”
    陳凡是建議人,可以忽略。
    譚庸和許啟珍相視一眼,下一秒,兩人齊齊點頭,“我看可以。”
    何青生忽然哈哈笑出聲來,“會議結束以後,幾乎所有單位都在想這個經濟建設要怎麽弄,有的人覺得與己無關,那是生產單位的事,而生產單位呢,還是和以前一樣,總是往提升產量上麵靠。
    等咱們把幾個文化係統的單位聯合起來,成立一家物業公司,要是真做成了,別說在江南省,哪怕在全國,未嚐不能拿一個優秀典型呐!”
    說完之後,他才猛然醒悟,忍不住瞟了一眼陳凡。
    難怪領導要把他閑置下來,看看,隨口一個點子,就是一個功勞。久而久之,恐怕要不了多長時間,當真是壓都壓不住了哦。
    一頓飯賓主盡歡,何青生幾人得到想要的答案,陳凡同誌也得了馬上就可以正大光明摸魚的承諾,真是皆大歡喜。
    ……
    第二天,陳凡馬不停蹄,先帶著周亞麗去了電話局,經過短短十幾分鍾的交談,便代表美國WMC公司,與江南省省城電話局簽訂銷售合同,為省城提供1台萬門程控交換機。
    省城雖然繁榮,可畢竟比不得京城和上海,一台設備足夠使用,要是按照原來的發展軌跡,說不定這台設備還能頂十年。
    簽完合同,周亞麗立刻發了兩份電報,一份給在京城的老爸,跟他通報這邊的情況,另一份給香港分公司,通知他們及時采購設備,並做好安裝的準備工作。
    陳凡在旁邊看得一愣一愣的。
    像這種重要的大型設備,不是應該先溝通技術標準,然後小心甄選,選擇最合適的機型,然後再簽合同的嗎?
    怎麽這麽衝動就做決定了呢?
    他哪裏知道,昨晚吃完晚飯之後,何青生回到家裏,當即就給兒子打了電話。沒別的意思,隻是讓他告訴單位領導,京城和上海都各定了兩台設備,讓他們看著辦。
    當天晚上,電話局的領導便連夜開會,加上之前就已經提前了解過WMC科技公司代理的機型,於是很快下了決定。
    這才有今天十幾分鍾談判,便簽訂合同的一幕。
    隻不過合同是簽了,具體什麽時候能到貨、安裝,卻沒那麽快的速度。
    萬門程控交換機可不是小型機器,就算設備能很快到貨,到了這裏之後,還要對兩種技術標準進行對接,然後安裝、調試。
    參考福州於1982年3月開始安裝富士通F150型萬門程控電話交換機,到4月12日安裝完畢,全程大約用了40天,那麽最起碼一兩個月的時間是要的。
    今天是1月21日,所以最快的話,也要3月份才有可能裝好。
    說不定到4月份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