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去看電影吧

字數:7612   加入書籤

A+A-


    房門被李編輯從外麵帶上,陳凡拉開椅子坐下,自己掏出煙點上,正準備說話。
    這時巴老忽然拿起桌上的茶葉,好奇地問道,“茶葉也能開光?”
    一下子把陳凡的思路給打斷了。
    他眨巴眨巴眼睛,回過神來,說道,“能啊。正所謂萬物皆可開光,您就是拿塊肉來,給正一教的法師,也能開光。反正他們葷素不忌,就沒有不能開的。”
    巴老恍然點了點頭,又問道,“那開過光的肉,會特別好吃嗎?”
    說著舉起手裏的茶葉,“茶葉開了光,是不是就特別香?”
    陳凡,“呃……,我還沒喝過,要不,現在泡一盅?”
    結果巴老果斷拉開抽屜,將茶葉塞進去,“下次泡你自己的。”
    陳凡嘴角微抽,準備說正事。
    巴老將抽屜合上,敲了敲煙杆,忽然又神秘兮兮地問道,“3月份四川那邊報道的那個耳朵識字的新聞,你看了嗎?”
    陳凡沉吟兩秒,他倒是沒想到,連巴老都對這種消息有反應,也就難怪社會上鬧得沸沸揚揚,一時間多了好多搞人體科學研究的。
    早在過年前,楊廠長他們就跟他說起過這件事,當時還當是趣談。結果幾個月過去,竟然登堂入室,上了川地的大報紙,然後很快引起全國各地議論紛紛。
    不過現在這樣的例子還不多,大家都隻是在議論,但也要不了多久,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例證”,那時候,人體科學就要大行其道了。
    頓了兩秒,陳凡看著巴老,輕聲問道,“魯迅寫過一篇雜文,名字叫做《朋友》,您看過這篇嗎?”
    巴老眉頭輕挑,咂了咂嘴,“這麽說,真是戲法了。”
    陳凡輕輕聳肩,“本來就是。”
    在魯迅寫的這篇雜文裏麵,有這樣的敘述:“我在小學的時候,看同學們變小戲法,‘耳中聽字’呀,‘紙人出血’呀,很以為有趣。廟會時就有傳授這些戲法的人,幾枚銅元一件,學得來時,倒從此索然無味了。進中學是在城裏,於是興致勃勃的看大戲法,但後來有人告訴了我戲法的秘密,我就不再高興走近圈子的旁邊。去年到上海來,才又得到消遣無聊的處所,那便是看電影。”
    所以啊,風靡了整個八十年代的特異功能,其實早在民國時期就已經是人所共知的不入流小把戲,卻沒想到,半個世紀後,還能死灰複燃,甚至比以往更盛幾倍。
    巴老本來就半信半疑,此時見陳凡這麽說,終於徹底打消了幻想。
    陳凡是什麽人?
    如果隻是作家、醫生高明的大夫,巴老自然不會拿這個問題來問他。
    可他還是朝陽觀觀觀主、在京城鼎鼎有名的青蓮道長,聽傳出來的消息說,青蓮觀主道法高深,那日朝陽觀開觀儀式上,禹步翩然、法訣嫻熟,儼然一代真人。
    後來更是連鬥京城三大高手,無一敗績,被京城武林人士奉為京城第一高手。
    這樣的人,說沒有什麽特異功能,那就大概是真的了。
    陳凡哪知道巴老會這麽看自己,更不知道那天開觀儀式上,所發生的事情,竟然早已從京城傳到了上海。
    什麽三大高手、京城第一高手,他都不造啊。
    不就是混同一個公園的三位大爺麽,一個練了幾手太極,一個舞了一輩子的劍,還有一個劈了可以蓋一間大房子的磚,跟他們打了個對半開,就第一高手啦?
    也沒什麽嘛。
    等了一會兒,見巴老沒有再繼續發問,他便幹咳一聲,撣了撣煙灰,……然後就聽巴老說道,“口幹就自己倒水。”
    陳凡老臉一垮,轉身到角落取了茶杯,倒了點茶葉泡上,端著杯子回來坐下,正色說道,“巴老,您看這耳朵聽字都出來了,我要寫個道士下山的,應該是可以的吧?”
    巴老聞言一愣,先看了看他,隨即若有所悟,“你想把朝陽觀的故事,寫成?”
    陳凡點點頭,“合適嗎?”
    作為作協的當家人之一,巴老絕對有這個資格來判定能不能寫。
    巴老也不含糊,不假思索地說道,“當然合適啊。”
    說著指了指外麵,“隔壁的《故事會》,早就刊登了不知道多少民間傳奇故事,更別說你寫的還是張老英雄,如果這都不能寫,那就沒有能寫的東西了。”
    陳凡笑了笑,說道,“我這不是怕萬一寫出來,有人說我起不好的帶頭作用嘛。”
    巴老哼哼兩聲,“誰敢說一聲試試?”
    他就覺得,陳凡這個小同誌,有時候過分謹慎。
    明明根正苗紅,成就也不低,是當前毫無爭議的文壇年青一代的領軍人物。
    更別說靠山硬得很,隻要不是無法無天,做了什麽禍國殃民的事,誰會想不開去惹他?
    卻偏偏做人做事都小心翼翼,之前寫國外很受歡迎的那個如此,現在又是這樣。
    難道是年少時的陰影還沒清除幹淨?
    陳凡哪知道巴老想法這麽多,而且詢問《道士下山》能不能發表,確實不是他的主要目的。
    頓了一下,他便繼續說道,“若是可以公開發表的話,我還想將這部,改編成電視劇,……”
    沒等他說完,巴老又是一愣,立刻打斷他的話,“電視劇?不是電影?”
    陳凡輕輕點頭,又搖了搖頭,“我的想法是,能夠讓更多的人知道朝陽觀的事跡,讓大家都知道,道家修士們,不隻是會打坐念經,也會下山濟世救民、抵抗外辱。
    如果隻是的話,受眾畢竟有限,不喜歡的看書的人就不知道了。
    所以呢,最好是可以拍成電影和電視劇,這樣一來,就會有更多的人了解這些事情。”
    巴老張大嘴,“電影和電視劇?都拍?”
    見陳凡點頭,他輕輕咂了咂嘴,“那這件事可不容易。”
    陳凡笑道,“其實也還好,我想過了,等我寫完之後,電影可以找上影廠或北影廠合作,如果他們資金不足,我可以想辦法找錢過來,先行墊付,等電影拍完,賣出拷貝之後,再將拍攝資金返還給我,若是有盈餘,都是他們的,我分文不取。
    但是電視劇,……”
    他說著兩手一攤,“我就沒辦法了,不知道您認不認識這方麵的人?”
    聽到這話,巴老算是明白了,不由得笑道,“恐怕,這才是你小子今天過來的主要目的吧?”
    陳凡嗬嗬笑了笑,“既是看望您,也想得到您的幫助啊。”
    巴老哼哼兩聲,拿起自己的旱煙杆,又捏了一團煙絲填上,劃燃火柴點燃,叭叭抽了兩口,也不入肺,直接就吐了出來。
    沉吟片刻,他抬起頭看著陳凡,“電影方麵,你剛才的想法確實有幾分可行性,應該是下了功夫研究過的,但具體行不行得通,還要等你的作品寫出來之後,才能知道。”
    陳凡點了點頭,“嗯,這個我明白。”
    其實他自己心裏也在打鼓,不知道現在的電影人,能不能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來。
    巴老見他沒多說,便繼續說道,“至於你說的電視劇,恐怕要更加困難一些。”
    陳凡眉頭輕挑,“怎麽說?”
    巴老身體往後靠在椅背上,吐出一口煙霧,正色說道,“我不明白你為什麽想要拍電視劇,很明顯看電影的人更多啊?
    雖然現在隨著社會穩定、人民收入增長,買電視機的家庭越來越多,可電視節目就那麽幾套,始終還是以‘教育’和‘新聞’為主,連電視台自己都不怎麽拍電視劇。
    就拿上海電視台來說,從58年開始建立起,就在製作電視劇,當時還是直播劇,到了現在還在拍直播劇,其實就跟舞台劇差不多,這邊演員們在演,那邊通過信號播放出去。
    就這樣的表演形式,能比得上電影?
    還不如等電影拍完了,轉成電視信號播放呢。”
    聽到這話,陳凡也覺得自己有點想當然了。
    最主要的是他對這年頭的電視行業幾乎毫無了解,最多就是知道一些基本常識,比如第一部長篇電視連續劇是央台在81年播出的《敵營十八年》,幾年後又成立電視劇製作中心。
    僅此而已。
    如今的電視劇製作實力如何、製作流程、方式……等等信息,他都一無所知。
    所以今天才會跑過來向巴老了解情況。
    結果讓人很失望啊。
    看見陳凡沉思不語,巴老也不多說,敲了敲煙杆,笑道,“剛才我也說了,你這麽早就考慮這些問題,完全沒必要。
    還不如先認認真真地把書寫出來,然後再拿給老夏去看看,能不能改編成電影。說不定和前麵的三部一樣,不需要你考慮太多,上影廠自己就放到拍攝計劃裏麵來了呢。”
    陳凡嗯嗯兩聲,從隨身帶著的書包裏拿出一迭稿紙,放在巴老麵前,“《道士下山》第一部,總共32萬字,您給看看。”
    嗯?
    巴老一把抓在手裏,驚訝地看著他,“已經寫完啦?”
    陳凡嘿嘿笑了笑,“不是寫完,是第一部寫完。”
    巴老,“寫了多久?”
    陳凡眨眨眼,“從去年就開始啦,有時間就寫一點點,慢慢攢起來的。”
    確實是從去年開始的,去年認識了張玄鬆,並知道要重建朝陽觀之後,就開始考慮寫這個故事。
    然後一直到前些天,終於開始動筆,花了好幾天時間,寫完第一部。
    巴老還真以為他寫了一年多,不由得輕輕點頭,“雖然是一部通俗,但一年多時間,就寫了32萬字,不愧是年輕一代的寫作楷模,確實很勤奮。”
    對於巴老的誇獎,陳凡照單全收。
    因為他真的很勤奮啊,別的什麽都不說,就比字數,放眼全世界,誰還有他勤奮?!
    巴老抓著稿件揮了揮,“行了,草稿留下,等我看完再跟你說。”
    陳凡也不多說,“好嘞,那就拜托您啦。”
    說完便起身告辭。
    ……
    回到家裏,時間也差不多到了傍晚。
    他先去紡院接了薑麗麗,將她送回家後,又趕著去接薑甜甜。
    再回到家裏,薑麗麗已經做好晚飯。
    明天就是五一,這時候的上海,正是氣溫最好的時候,不熱不冷。
    今天天氣不錯,陳凡搬了桌子到小院裏,兩姐妹端著菜出來,在外麵吃飯。
    照例先給陳凡倒上一杯酒,薑麗麗回到自己位置上坐下,輕聲問道,“小凡,今天又寫了什麽呢?”
    薑麗麗別的都可以不跟姐姐爭,但是有一個卻暗搓搓的非要爭第一,那就是陳凡的“第一個讀者”。
    不管陳凡寫的什麽作品,她都要爭著第一個看,要是姐姐敢搶,她就敢撓姐姐癢癢,不求饒不罷休!
    陳凡當然知道她這個毛病,不由得嗬嗬笑道,“今天什麽都沒寫,還是昨天那些內容。不過下午去了一趟作協,跟巴老聊了會兒。”
    說著忽然轉頭看著薑甜甜,說道,“今天在巴老辦公室,恰好碰上《收獲》雜誌的李編輯,我跟她推薦了你正在寫的《鮮花盛開的地方》,她很感興趣,下次你過去的時候,順便把寫出來的部分草稿帶上,給她看看,也請她指點一下。”
    薑甜甜捧著飯碗,抬起頭睜大眼睛,“《收獲》呀?我、我能行嗎?”
    陳凡笑道,“當然能行,我看過你寫的內容,行文流暢、遣詞造句也超過絕大部分新人作者,故事情節也豐富生動,人物鮮明,若是連這種質量的文章都達不到《收獲》的標準,那《收獲》也別想收到幾篇合格的文章。”
    聽見陳凡這麽說,薑甜甜不由得眼睛彎成了月牙,“我信你,那我下次去就帶著。”
    薑麗麗則有些好奇,“小凡,你去找巴老幹什麽?有什麽重要的事?”
    陳凡便將事情簡單說了一遍,隨後笑道,“反正稿子已經留在那裏,合適不合適,過幾天就知道了。”
    薑甜甜正要說話,薑麗麗便說道,“肯定合適呀,你都已經有三部被夏老看中,怎麽會不合適呢?”
    聽到這話,薑甜甜眼珠微轉,幹脆放下手裏的碗筷,說道,“明天是不是有《雲湖戀》上映啊?”
    陳凡想了想,“好像是吧?”
    具體是不是,他也忘了,反正沒去買票。
    這時薑麗麗忽然放下碗筷,轉身跑進屋裏。
    再出來時,雙手背在身後,腳步輕快地慢慢走過來,衝著兩人嘿嘿傻笑。
    陳凡眼珠微轉,看著她說道,“麗麗,你不會去買了電影票吧?”
    薑麗麗瞪大眼睛,“你怎麽猜到的?”
    她將藏在身後的電影票拿出來,對著兩人晃了晃,笑道,“我請安哥幫忙找人買的,正好三張,明天我們去看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