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可怕的刻板印象

字數:4612   加入書籤

A+A-




    羅一沒騙人,鬆針確實是一種非常好的種植基質。
    當然,問題也確實存在。
    一方麵需要發酵,而且對發酵的控製要求很高。另一方麵,不止使用前需要更加嚴格的殺菌除黴操作,使用過程中也容易滋生病害。
    這不但意味著更高的管理成本,還意味著防控藥品使用量和使用次數增多。
    相對來說,農殘也就高了。
    再加上國內物流行業的發展很快,南北交通成本降下來後,椰糠最終成了最優解。
    雖然綜合考量鬆針略遜於椰糠,但北方使用在成本方麵肯定是有優勢的。
    羅一以後打算走高端綠色的路子,講究的是“即食”,對果品農殘、重技術、微生物等指標要求非常高。
    但不談劑量談毒性,壓根就是扯淡。“即食”在一定程度上,其實隻是收割有錢人的噱頭罷了。
    誰家吃草莓一頓造個幾十上百斤,隻要各項指標在安全範圍內,別說三五斤,就算一次吃個二三十斤也完全沒有問題。
    如果農林部門能加大研究投入,通過科學的手段克服鬆針的劣勢,絕對是北方普通種植戶的首選。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羅一才假裝不經意間拋了出來。希望早點引起農林研究部門的重視,早點投入研究,也能早點出成果。
    薑冬和於維盛不知道羅一是在故意“漏題”,見隨便兩句就試探出了有分量的東西,都覺得這趟來對了。
    借著種植基質的引子將話題無限展開,羅一趁機透露出了一些後麵逐漸出現的防蟲和防病害技術。
    又提了下烯酰嗎啉、多菌靈、阿維菌素、嘧菌環胺等幾種農業種植中被廣泛使用,若幹年後明文在草莓種植過程中禁用的藥物。
    聊到最後,借著果品出口的話題說道:“我一直覺得,像我們這樣的農業大國,不應該一味的跟著外麵的檢驗檢疫標準走。
    不能總是等人家把潛在的問題爆出來,製定出標準。我們被動的開展論證,確定問題後再跟進。
    我們應該走在前麵,就算不能成為標準的製定者,也要成為製定標準的參與者。”
    “謔,還挺有心氣呢。”一個年紀稍大的研究員讚了一句。
    說是“讚”,實際上很有點陰陽怪氣的意思。
    畢竟一個半大小子,在小日子那邊看到點先進的東西,就在那扯東扯西的侃侃而談,搞的跟海歸學者似的。
    幾個研究員心裏或多或少的都有點不滿,覺得這小子麵對薑冬和於維盛是草莓種植領域的專家大拿,連最起碼的謙卑之心都沒有,簡直是小人得誌無理之極!
    不單無理,還狂妄。
    草莓大棚的影子都還沒見到呢,居然就開始談什麽檢驗檢疫標準了,典型的小兒辯日,夜郎自大!
    “跟心氣兒沒太大得關係,主要是為了實際利益。”羅一似乎沒留意對方的語氣,很認真的說:“我們的果品和蔬菜不少都出口到了小日子和小西八那邊。
    但是,卻賣不上價錢。
    甚至有外麵的采購商低價從我們這裏進口,再打上他們本地的生產標簽以獲取更大的利潤。這是為什麽?”
    “因為他們一直戴有色眼鏡看我們,覺得我們的東西廉價。”一個看樣子應該剛畢業沒多久的女研究員接話。
    “為什麽他們會覺得我們的東西廉價?”羅一又問。
    “覺得咱們落後唄。”女研究員又說。
    “因為他們認為,我們對於蔬菜和果品的生產監管不力,甚至壓根沒有監管。
    所以,就算我們出口的產品,嚴格執行進口國的檢驗檢疫標準,甚至是國際上最嚴苛的標準。在他們眼裏依然是低端、廉價和不安全的。”羅一給出了更準確的答案。
    “嗬,你知道執行標準是怎麽製定出來的嗎?”一個年輕的男研究員笑嗬嗬的問。
    “我不知道標準是怎麽製定出來的。但我知道,製定標準的人在製定標準之前,需要先參考相關的科研成果。
    歸根結底,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你們這些搞研究的人。”
    羅一說話時雖然語氣不顯,但心裏是帶著些怨氣的。因為作為一個入行差不多十年的草莓種植戶,他吃過太多虧了。
    他入行後不久,國外權威機構把草莓評為“最髒水果”的新聞就爆出來了。
    緊接著國內草莓高農殘,催熟劑、膨大劑濫用的新聞不斷冒出來。
    有人把歐盟標準、日韓標準全翻了出來,類比咱們的標準,從而印證了咱們本土草莓更“髒”和更“毒”的結論。
    還有人連草莓品種和成熟周期都搞不明白,就大談膨大劑和各種催熟藥劑的危害,還往死裏誇大濫用程度。
    搞得人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看到個頭較大的草莓就覺得用了膨大劑。看到反季節草莓,尤其是那些看著特別好看的品種,就認為是用了催熟劑,或者別的什麽激素。
    羅一覺得這場風波是個商機,轉過年就引進了無土栽培技術,從根子上減少農藥的使用。並在夏天時搞起了現摘現吃的采摘園。
    結果,有小孩草莓吃的太多了,回家後稀便還發紅。家長找上門說是中毒了。
    有老人大熱天的過來玩一圈,回家後病倒了,子女找來報社,說是吃草莓中毒了。
    有人被太陽曬的紫外線過敏,也說是吃草莓中毒了。
    引入了以果實大聞名的巨星一號,就有人舉報說是用了膨大劑,引來了檢驗檢疫部門過來調查。
    采用完全無害的澱粉防蟲法,幹結的澱粉掛在植株上,盡管已經給客人解釋的很明白了,但還是有人向舉報農藥濫用農藥,把記者和檢驗部門全招來了……
    類似的事簡直多到數不勝數,而且每每都發生在客人較多的周末和節假日。就算你解釋的再清楚,把檢驗檢疫部門開局的檢驗結果放大十倍貼在入口處,也阻止不了誤會的發生。
    人們隻會把檢驗結果當成錢權勾連的結果。
    而讓他們篤定的依據,就是網上那些不負責任,甚至別有用心的報道。
    為什麽說別有用心?
    那些人不遺餘力的揭我們自己的短,但就是沒有人提別人家的短處。比如小日子連續多年蟬聯化肥和農藥使用量第一的寶座,他們出口的果蔬不知道因為農藥超標問題被退回了多少次。
    但是,“那些人”卻選擇性失明,隻有對小日子農產品無底線的鼓吹和推崇。
    於是,刻板印象形成了,別人肥料濫用,農殘言重超標的東西成了綠色的,健康的。
    我們緊跟國際標準,更加健康和安全的果品成了“毒藥”!
    如何打破刻板印象?
    整天網上那幫人打嘴炮?
    羅一覺得最有力的方法是,改變國內標準相比於國外標準的滯後的情況。
    先抓住一個點,由我們來領先製定標準,讓外國人跟在後麵學。
    把一個點做紮實了,讓那些別有用心的貨色無處發力!
    然後其他領域逐漸跟進,最終徹底衝垮刻板印象形成的大壩。
    聽羅一說標準的製定科研人員才是根源,幾個研究員一時間無法駁斥,但心裏多少都有些不滿。
    因為這話雖然有道理,但明顯是在指責他們這些搞研究的不作為。
    是他們不想有所作為嗎?
    研究那麽多種農藥的存留和長期病理,可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那麽簡單,哪樣不是要錢要人要時間。
    而農科部門的現狀是,實驗設備不足,經費加不足,人才儲備更不足。
    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和改良落後耕種觀念,就已經耗費了他們絕大多數的時間和有限的資金了,哪還有多餘的精力搞其它。
    再說了,那是他們能做主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