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殺豬

字數:32463   加入書籤

A+A-


    既然兩口子都能接受搬到鎮上的這個想法,陳大力就開始琢磨了起來。
    他們縣城在陳意茹十幾歲的時候因為發展的不錯,撤縣改市了,四處拆遷,修建了不少高樓大廈。他們鎮上因為和縣城離的近,也沾光修建了不少高樓。
    高樓大廈雖然壯觀,但陳大力還是喜歡獨門獨院的生活,他總覺得小區裏麵太憋屈了。
    當然,就他現在的經濟水平,也隻能看一看平房,二層樓他是買不起的,不過人總是要有夢想的嘛,萬一以後能住上閨女後世那樣的小別墅呢,總得給自己一些動力吧。
    陳大力他們鎮曾經也是工業集中地,有不少由國家扶持的產業,在經濟的朝陽時期,這些廠子也曾跟風省城那些企業建工會,為員工謀福利,也修建了不少家屬院。
    後來經濟逐漸衰退,這些產業一個接一個的都停業破產了,隻留下幾個中型規模的廠子還在運轉。
    橡膠廠曾經是整個縣裏最大的一個廠子,鼎盛時期,光工作的員工就有接近八百人,當時是整個縣城福利最好的工廠,後來改革破產之後,整個廠房也都荒廢了。
    作為一個大廠,福利待遇必須跟得上,橡膠廠就曾經兩次修建家屬院,而且還都修建的不錯。
    像橡膠廠的家屬院,就坐落在小鎮護城河的的西邊,離老董哥家距離不遠。
    護城河就是鎮上唯一的一條大河,全靠人工開鑿的。
    當年挖河沒有什麽機械工具,靠人力挖河泥,大籮筐運河泥硬生生的用人力整出來的一條大河,自從有了這條河,他們鎮上再也沒怎麽缺過水。
    挖出來的河泥沒有地方放,當時的縣長一拍板,就地存放,硬把河旁邊的一個小坑填成了一個凸出去的小島。
    這個小島一開始也沒有花費人力物力去打理,上麵雜草叢生,蚊蟲遍地,後來有人看那地方適合放羊,就驅趕羊群到那裏去吃草。
    因為上流經常會有水閘往他們這放水,護城河裏的魚蝦不少,常常有年輕的漢子拉幫結派的拉漁網去捉魚,收獲還不菲。
    去的人多了,漸漸有了人氣,慢慢的這個小島竟然形成了一個小型的交易市場。
    這裏的房子交通便利,風景獨特,加上當年橡膠廠蓋家屬院的時候用的都是好材料,一直都是一屋難求。
    陳大力最近也跑了不少地方,看的房子也有幾個,可他都不滿意,不是太偏了,就是院子太小,總之沒有能看上眼的。主要還是陳大力想一步到位,不想以後因為房子的事再折騰了,他不想將就。
    現在的信息的傳遞不像後世那麽發達,陳大力也不想讓人知道他要搬到鎮上,搬家隻是他當下的想法,沒有找好房子之前他不想廣而告之,所以他沒有托人打聽,隻能自己慢慢地去琢磨地方。
    好在他還有時間,一時半會不急著搬家。
    這天下午,周燕自己在家給陳意茹縫扣子呢,突然聽到有人拍門,因為陳大力之前再三囑咐過,他們家的門沒有像別的莊稼戶一樣大咧咧的敞開著。
    他們家無論有沒有人,一律拴上門閂。
    門被“哐哐哐”的拍著,這動靜一聽就讓人心裏不待見。
    周燕謹記陳大力所說的話,不要隨便給人開門,她隔著門詢問道:“誰啊?”
    敲門的人不吭聲,隻執意拍著門,好像不開門她就不停手似的。
    “不說話你就拍著吧。”門又拍不爛,周燕朝門口扔了一句話轉身就要回屋裏了。
    “別,別,大妹子,我來你家找個人。”一個聲音略有一些沙啞的女人開口喊住了周燕。
    “找啥人啊,我又不認識你。”這聲音周燕沒有聽見過,感覺不是熟人,陳意茹還在屋裏呢,周燕害怕陳意茹自己亂動再摔倒了,語氣有些不耐煩。
    “前兩天,你們家是不是撿到了一個小孩,他在你家嗎?”女人不死心的問著。
    “不在,派出所送走了。”周燕隔著門縫掃了外麵的女人一眼,相貌不熟悉,不是認識的人,那更不能開門了。“你要找孩子就去派出所吧。”
    “不是,你們咋還送走了,你們家不是沒兒子嗎?撿了咋不自己養呢?”女人急了,擠著門縫追問著。
    周燕突然意識到自己之前想要收養孩子的想法有多愚蠢,估計這女人就是小孩的親屬吧,可能是聽到了消息過來看看是啥情況。
    幸虧陳大力堅決的拒絕了自己,堅決不收養,要不然這孩子留在家裏麵,不一定會發生什麽事兒。周燕心裏尋思著,幸虧把那個小男孩送走了。
    “我說大姐,我家是沒兒子,可我家有姑娘,那孩子不會是你家的吧?那正好,派出所上次還過來找是誰扔我家門口的孩子呢。”周燕想起來了小王同誌之前說的話,有意要嚇唬一下這個女人。
    “找誰扔的幹啥?咋還用派出所找?”女人連連追問道,普通老百姓一聽官家就心裏直發怵。
    “我聽警察同誌說,這會把孩子扔給別人叫啥遺棄罪?聽說抓住了還得坐牢的啊,這派出所可不得找嗎?孩子是你扔了嗎?大姐這要是你扔的還那派出所可是找到人了。”周燕衝門口喊著。
    “不……不是我啊,咋能是我的孩子呢,我都一把年紀了。”女人慌張地說著,“我就是好奇你們家咋不要呢,多好的孩子。”
    “我要人家的孩子幹嘛,大姐,你有事嗎?你要是真好奇,你等我男人回來了,我讓他帶你去派出所找找小王同誌。”周燕說著作勢要打開門閂。
    “不用……不用……我這就走。”這個女人慌慌張張的走了,那模樣好似後麵有人追似的。
    這時候聽到動靜的王大娘從院子走了裏出來:“你是誰啊,咋看你那麽臉生,你來俺們這幹啥呢。”
    王大娘越喊,這女人跑的越快,一轉眼就出了胡同。
    “幸虧你爹製止了我,要不然……哎,真是糊塗咯。”周燕回到屋裏一邊給陳意茹挽袖子一邊吐槽自己,當時真是鬼迷心竅了。
    陳大力知道之後,感覺這個女人可能知道點什麽消息,又跟村頭的鄰居打聽了一下,隻知道這人是他們村裏的理發匠家的遠方親戚,找了個機會,把消息傳給了小王同誌之後,陳大力心裏也算消除了一些疑惑。
    這事吧,其實也好猜,有可能是人家覺得他和周燕倆人沒兒子想兒子,有可能是覺得他家現在日子過的不錯,也有可能是真的養不了了,不管什麽樣的理由,都不能解釋把一個二個月大的小嬰兒扔在外麵的事實。犯法就是犯法了,隻能讓法律來製裁她們。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然兩口子都能接受搬到鎮上的這個想法,陳大力就開始琢磨了起來。
    他們縣城在陳意茹十幾歲的時候因為發展的不錯,撤縣改市了,四處拆遷,修建了不少高樓大廈。他們鎮上因為和縣城離的近,也沾光修建了不少高樓。
    高樓大廈雖然壯觀,但陳大力還是喜歡獨門獨院的生活,他總覺得小區裏麵太憋屈了。
    當然,就他現在的經濟水平,也隻能看一看平房,二層樓他是買不起的,不過人總是要有夢想的嘛,萬一以後能住上閨女後世那樣的小別墅呢,總得給自己一些動力吧。
    陳大力他們鎮曾經也是工業集中地,有不少由國家扶持的產業,在經濟的朝陽時期,這些廠子也曾跟風省城那些企業建工會,為員工謀福利,也修建了不少家屬院。
    後來經濟逐漸衰退,這些產業一個接一個的都停業破產了,隻留下幾個中型規模的廠子還在運轉。
    橡膠廠曾經是整個縣裏最大的一個廠子,鼎盛時期,光工作的員工就有接近八百人,當時是整個縣城福利最好的工廠,後來改革破產之後,整個廠房也都荒廢了。
    作為一個大廠,福利待遇必須跟得上,橡膠廠就曾經兩次修建家屬院,而且還都修建的不錯。
    像橡膠廠的家屬院,就坐落在小鎮護城河的的西邊,離老董哥家距離不遠。
    護城河就是鎮上唯一的一條大河,全靠人工開鑿的。
    當年挖河沒有什麽機械工具,靠人力挖河泥,大籮筐運河泥硬生生的用人力整出來的一條大河,自從有了這條河,他們鎮上再也沒怎麽缺過水。
    挖出來的河泥沒有地方放,當時的縣長一拍板,就地存放,硬把河旁邊的一個小坑填成了一個凸出去的小島。
    這個小島一開始也沒有花費人力物力去打理,上麵雜草叢生,蚊蟲遍地,後來有人看那地方適合放羊,就驅趕羊群到那裏去吃草。
    因為上流經常會有水閘往他們這放水,護城河裏的魚蝦不少,常常有年輕的漢子拉幫結派的拉漁網去捉魚,收獲還不菲。
    去的人多了,漸漸有了人氣,慢慢的這個小島竟然形成了一個小型的交易市場。
    這裏的房子交通便利,風景獨特,加上當年橡膠廠蓋家屬院的時候用的都是好材料,一直都是一屋難求。
    陳大力最近也跑了不少地方,看的房子也有幾個,可他都不滿意,不是太偏了,就是院子太小,總之沒有能看上眼的。主要還是陳大力想一步到位,不想以後因為房子的事再折騰了,他不想將就。
    現在的信息的傳遞不像後世那麽發達,陳大力也不想讓人知道他要搬到鎮上,搬家隻是他當下的想法,沒有找好房子之前他不想廣而告之,所以他沒有托人打聽,隻能自己慢慢地去琢磨地方。
    好在他還有時間,一時半會不急著搬家。
    這天下午,周燕自己在家給陳意茹縫扣子呢,突然聽到有人拍門,因為陳大力之前再三囑咐過,他們家的門沒有像別的莊稼戶一樣大咧咧的敞開著。
    他們家無論有沒有人,一律拴上門閂。
    門被“哐哐哐”的拍著,這動靜一聽就讓人心裏不待見。
    周燕謹記陳大力所說的話,不要隨便給人開門,她隔著門詢問道:“誰啊?”
    敲門的人不吭聲,隻執意拍著門,好像不開門她就不停手似的。
    “不說話你就拍著吧。”門又拍不爛,周燕朝門口扔了一句話轉身就要回屋裏了。
    “別,別,大妹子,我來你家找個人。”一個聲音略有一些沙啞的女人開口喊住了周燕。
    “找啥人啊,我又不認識你。”這聲音周燕沒有聽見過,感覺不是熟人,陳意茹還在屋裏呢,周燕害怕陳意茹自己亂動再摔倒了,語氣有些不耐煩。
    “前兩天,你們家是不是撿到了一個小孩,他在你家嗎?”女人不死心的問著。
    “不在,派出所送走了。”周燕隔著門縫掃了外麵的女人一眼,相貌不熟悉,不是認識的人,那更不能開門了。“你要找孩子就去派出所吧。”
    “不是,你們咋還送走了,你們家不是沒兒子嗎?撿了咋不自己養呢?”女人急了,擠著門縫追問著。
    周燕突然意識到自己之前想要收養孩子的想法有多愚蠢,估計這女人就是小孩的親屬吧,可能是聽到了消息過來看看是啥情況。
    幸虧陳大力堅決的拒絕了自己,堅決不收養,要不然這孩子留在家裏麵,不一定會發生什麽事兒。周燕心裏尋思著,幸虧把那個小男孩送走了。
    “我說大姐,我家是沒兒子,可我家有姑娘,那孩子不會是你家的吧?那正好,派出所上次還過來找是誰扔我家門口的孩子呢。”周燕想起來了小王同誌之前說的話,有意要嚇唬一下這個女人。
    “找誰扔的幹啥?咋還用派出所找?”女人連連追問道,普通老百姓一聽官家就心裏直發怵。
    “我聽警察同誌說,這會把孩子扔給別人叫啥遺棄罪?聽說抓住了還得坐牢的啊,這派出所可不得找嗎?孩子是你扔了嗎?大姐這要是你扔的還那派出所可是找到人了。”周燕衝門口喊著。
    “不……不是我啊,咋能是我的孩子呢,我都一把年紀了。”女人慌張地說著,“我就是好奇你們家咋不要呢,多好的孩子。”
    “我要人家的孩子幹嘛,大姐,你有事嗎?你要是真好奇,你等我男人回來了,我讓他帶你去派出所找找小王同誌。”周燕說著作勢要打開門閂。
    “不用……不用……我這就走。”這個女人慌慌張張的走了,那模樣好似後麵有人追似的。
    這時候聽到動靜的王大娘從院子走了裏出來:“你是誰啊,咋看你那麽臉生,你來俺們這幹啥呢。”
    王大娘越喊,這女人跑的越快,一轉眼就出了胡同。
    “幸虧你爹製止了我,要不然……哎,真是糊塗咯。”周燕回到屋裏一邊給陳意茹挽袖子一邊吐槽自己,當時真是鬼迷心竅了。
    陳大力知道之後,感覺這個女人可能知道點什麽消息,又跟村頭的鄰居打聽了一下,隻知道這人是他們村裏的理發匠家的遠方親戚,找了個機會,把消息傳給了小王同誌之後,陳大力心裏也算消除了一些疑惑。
    這事吧,其實也好猜,有可能是人家覺得他和周燕倆人沒兒子想兒子,有可能是覺得他家現在日子過的不錯,也有可能是真的養不了了,不管什麽樣的理由,都不能解釋把一個二個月大的小嬰兒扔在外麵的事實。犯法就是犯法了,隻能讓法律來製裁她們。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然兩口子都能接受搬到鎮上的這個想法,陳大力就開始琢磨了起來。
    他們縣城在陳意茹十幾歲的時候因為發展的不錯,撤縣改市了,四處拆遷,修建了不少高樓大廈。他們鎮上因為和縣城離的近,也沾光修建了不少高樓。
    高樓大廈雖然壯觀,但陳大力還是喜歡獨門獨院的生活,他總覺得小區裏麵太憋屈了。
    當然,就他現在的經濟水平,也隻能看一看平房,二層樓他是買不起的,不過人總是要有夢想的嘛,萬一以後能住上閨女後世那樣的小別墅呢,總得給自己一些動力吧。
    陳大力他們鎮曾經也是工業集中地,有不少由國家扶持的產業,在經濟的朝陽時期,這些廠子也曾跟風省城那些企業建工會,為員工謀福利,也修建了不少家屬院。
    後來經濟逐漸衰退,這些產業一個接一個的都停業破產了,隻留下幾個中型規模的廠子還在運轉。
    橡膠廠曾經是整個縣裏最大的一個廠子,鼎盛時期,光工作的員工就有接近八百人,當時是整個縣城福利最好的工廠,後來改革破產之後,整個廠房也都荒廢了。
    作為一個大廠,福利待遇必須跟得上,橡膠廠就曾經兩次修建家屬院,而且還都修建的不錯。
    像橡膠廠的家屬院,就坐落在小鎮護城河的的西邊,離老董哥家距離不遠。
    護城河就是鎮上唯一的一條大河,全靠人工開鑿的。
    當年挖河沒有什麽機械工具,靠人力挖河泥,大籮筐運河泥硬生生的用人力整出來的一條大河,自從有了這條河,他們鎮上再也沒怎麽缺過水。
    挖出來的河泥沒有地方放,當時的縣長一拍板,就地存放,硬把河旁邊的一個小坑填成了一個凸出去的小島。
    這個小島一開始也沒有花費人力物力去打理,上麵雜草叢生,蚊蟲遍地,後來有人看那地方適合放羊,就驅趕羊群到那裏去吃草。
    因為上流經常會有水閘往他們這放水,護城河裏的魚蝦不少,常常有年輕的漢子拉幫結派的拉漁網去捉魚,收獲還不菲。
    去的人多了,漸漸有了人氣,慢慢的這個小島竟然形成了一個小型的交易市場。
    這裏的房子交通便利,風景獨特,加上當年橡膠廠蓋家屬院的時候用的都是好材料,一直都是一屋難求。
    陳大力最近也跑了不少地方,看的房子也有幾個,可他都不滿意,不是太偏了,就是院子太小,總之沒有能看上眼的。主要還是陳大力想一步到位,不想以後因為房子的事再折騰了,他不想將就。
    現在的信息的傳遞不像後世那麽發達,陳大力也不想讓人知道他要搬到鎮上,搬家隻是他當下的想法,沒有找好房子之前他不想廣而告之,所以他沒有托人打聽,隻能自己慢慢地去琢磨地方。
    好在他還有時間,一時半會不急著搬家。
    這天下午,周燕自己在家給陳意茹縫扣子呢,突然聽到有人拍門,因為陳大力之前再三囑咐過,他們家的門沒有像別的莊稼戶一樣大咧咧的敞開著。
    他們家無論有沒有人,一律拴上門閂。
    門被“哐哐哐”的拍著,這動靜一聽就讓人心裏不待見。
    周燕謹記陳大力所說的話,不要隨便給人開門,她隔著門詢問道:“誰啊?”
    敲門的人不吭聲,隻執意拍著門,好像不開門她就不停手似的。
    “不說話你就拍著吧。”門又拍不爛,周燕朝門口扔了一句話轉身就要回屋裏了。
    “別,別,大妹子,我來你家找個人。”一個聲音略有一些沙啞的女人開口喊住了周燕。
    “找啥人啊,我又不認識你。”這聲音周燕沒有聽見過,感覺不是熟人,陳意茹還在屋裏呢,周燕害怕陳意茹自己亂動再摔倒了,語氣有些不耐煩。
    “前兩天,你們家是不是撿到了一個小孩,他在你家嗎?”女人不死心的問著。
    “不在,派出所送走了。”周燕隔著門縫掃了外麵的女人一眼,相貌不熟悉,不是認識的人,那更不能開門了。“你要找孩子就去派出所吧。”
    “不是,你們咋還送走了,你們家不是沒兒子嗎?撿了咋不自己養呢?”女人急了,擠著門縫追問著。
    周燕突然意識到自己之前想要收養孩子的想法有多愚蠢,估計這女人就是小孩的親屬吧,可能是聽到了消息過來看看是啥情況。
    幸虧陳大力堅決的拒絕了自己,堅決不收養,要不然這孩子留在家裏麵,不一定會發生什麽事兒。周燕心裏尋思著,幸虧把那個小男孩送走了。
    “我說大姐,我家是沒兒子,可我家有姑娘,那孩子不會是你家的吧?那正好,派出所上次還過來找是誰扔我家門口的孩子呢。”周燕想起來了小王同誌之前說的話,有意要嚇唬一下這個女人。
    “找誰扔的幹啥?咋還用派出所找?”女人連連追問道,普通老百姓一聽官家就心裏直發怵。
    “我聽警察同誌說,這會把孩子扔給別人叫啥遺棄罪?聽說抓住了還得坐牢的啊,這派出所可不得找嗎?孩子是你扔了嗎?大姐這要是你扔的還那派出所可是找到人了。”周燕衝門口喊著。
    “不……不是我啊,咋能是我的孩子呢,我都一把年紀了。”女人慌張地說著,“我就是好奇你們家咋不要呢,多好的孩子。”
    “我要人家的孩子幹嘛,大姐,你有事嗎?你要是真好奇,你等我男人回來了,我讓他帶你去派出所找找小王同誌。”周燕說著作勢要打開門閂。
    “不用……不用……我這就走。”這個女人慌慌張張的走了,那模樣好似後麵有人追似的。
    這時候聽到動靜的王大娘從院子走了裏出來:“你是誰啊,咋看你那麽臉生,你來俺們這幹啥呢。”
    王大娘越喊,這女人跑的越快,一轉眼就出了胡同。
    “幸虧你爹製止了我,要不然……哎,真是糊塗咯。”周燕回到屋裏一邊給陳意茹挽袖子一邊吐槽自己,當時真是鬼迷心竅了。
    陳大力知道之後,感覺這個女人可能知道點什麽消息,又跟村頭的鄰居打聽了一下,隻知道這人是他們村裏的理發匠家的遠方親戚,找了個機會,把消息傳給了小王同誌之後,陳大力心裏也算消除了一些疑惑。
    這事吧,其實也好猜,有可能是人家覺得他和周燕倆人沒兒子想兒子,有可能是覺得他家現在日子過的不錯,也有可能是真的養不了了,不管什麽樣的理由,都不能解釋把一個二個月大的小嬰兒扔在外麵的事實。犯法就是犯法了,隻能讓法律來製裁她們。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然兩口子都能接受搬到鎮上的這個想法,陳大力就開始琢磨了起來。
    他們縣城在陳意茹十幾歲的時候因為發展的不錯,撤縣改市了,四處拆遷,修建了不少高樓大廈。他們鎮上因為和縣城離的近,也沾光修建了不少高樓。
    高樓大廈雖然壯觀,但陳大力還是喜歡獨門獨院的生活,他總覺得小區裏麵太憋屈了。
    當然,就他現在的經濟水平,也隻能看一看平房,二層樓他是買不起的,不過人總是要有夢想的嘛,萬一以後能住上閨女後世那樣的小別墅呢,總得給自己一些動力吧。
    陳大力他們鎮曾經也是工業集中地,有不少由國家扶持的產業,在經濟的朝陽時期,這些廠子也曾跟風省城那些企業建工會,為員工謀福利,也修建了不少家屬院。
    後來經濟逐漸衰退,這些產業一個接一個的都停業破產了,隻留下幾個中型規模的廠子還在運轉。
    橡膠廠曾經是整個縣裏最大的一個廠子,鼎盛時期,光工作的員工就有接近八百人,當時是整個縣城福利最好的工廠,後來改革破產之後,整個廠房也都荒廢了。
    作為一個大廠,福利待遇必須跟得上,橡膠廠就曾經兩次修建家屬院,而且還都修建的不錯。
    像橡膠廠的家屬院,就坐落在小鎮護城河的的西邊,離老董哥家距離不遠。
    護城河就是鎮上唯一的一條大河,全靠人工開鑿的。
    當年挖河沒有什麽機械工具,靠人力挖河泥,大籮筐運河泥硬生生的用人力整出來的一條大河,自從有了這條河,他們鎮上再也沒怎麽缺過水。
    挖出來的河泥沒有地方放,當時的縣長一拍板,就地存放,硬把河旁邊的一個小坑填成了一個凸出去的小島。
    這個小島一開始也沒有花費人力物力去打理,上麵雜草叢生,蚊蟲遍地,後來有人看那地方適合放羊,就驅趕羊群到那裏去吃草。
    因為上流經常會有水閘往他們這放水,護城河裏的魚蝦不少,常常有年輕的漢子拉幫結派的拉漁網去捉魚,收獲還不菲。
    去的人多了,漸漸有了人氣,慢慢的這個小島竟然形成了一個小型的交易市場。
    這裏的房子交通便利,風景獨特,加上當年橡膠廠蓋家屬院的時候用的都是好材料,一直都是一屋難求。
    陳大力最近也跑了不少地方,看的房子也有幾個,可他都不滿意,不是太偏了,就是院子太小,總之沒有能看上眼的。主要還是陳大力想一步到位,不想以後因為房子的事再折騰了,他不想將就。
    現在的信息的傳遞不像後世那麽發達,陳大力也不想讓人知道他要搬到鎮上,搬家隻是他當下的想法,沒有找好房子之前他不想廣而告之,所以他沒有托人打聽,隻能自己慢慢地去琢磨地方。
    好在他還有時間,一時半會不急著搬家。
    這天下午,周燕自己在家給陳意茹縫扣子呢,突然聽到有人拍門,因為陳大力之前再三囑咐過,他們家的門沒有像別的莊稼戶一樣大咧咧的敞開著。
    他們家無論有沒有人,一律拴上門閂。
    門被“哐哐哐”的拍著,這動靜一聽就讓人心裏不待見。
    周燕謹記陳大力所說的話,不要隨便給人開門,她隔著門詢問道:“誰啊?”
    敲門的人不吭聲,隻執意拍著門,好像不開門她就不停手似的。
    “不說話你就拍著吧。”門又拍不爛,周燕朝門口扔了一句話轉身就要回屋裏了。
    “別,別,大妹子,我來你家找個人。”一個聲音略有一些沙啞的女人開口喊住了周燕。
    “找啥人啊,我又不認識你。”這聲音周燕沒有聽見過,感覺不是熟人,陳意茹還在屋裏呢,周燕害怕陳意茹自己亂動再摔倒了,語氣有些不耐煩。
    “前兩天,你們家是不是撿到了一個小孩,他在你家嗎?”女人不死心的問著。
    “不在,派出所送走了。”周燕隔著門縫掃了外麵的女人一眼,相貌不熟悉,不是認識的人,那更不能開門了。“你要找孩子就去派出所吧。”
    “不是,你們咋還送走了,你們家不是沒兒子嗎?撿了咋不自己養呢?”女人急了,擠著門縫追問著。
    周燕突然意識到自己之前想要收養孩子的想法有多愚蠢,估計這女人就是小孩的親屬吧,可能是聽到了消息過來看看是啥情況。
    幸虧陳大力堅決的拒絕了自己,堅決不收養,要不然這孩子留在家裏麵,不一定會發生什麽事兒。周燕心裏尋思著,幸虧把那個小男孩送走了。
    “我說大姐,我家是沒兒子,可我家有姑娘,那孩子不會是你家的吧?那正好,派出所上次還過來找是誰扔我家門口的孩子呢。”周燕想起來了小王同誌之前說的話,有意要嚇唬一下這個女人。
    “找誰扔的幹啥?咋還用派出所找?”女人連連追問道,普通老百姓一聽官家就心裏直發怵。
    “我聽警察同誌說,這會把孩子扔給別人叫啥遺棄罪?聽說抓住了還得坐牢的啊,這派出所可不得找嗎?孩子是你扔了嗎?大姐這要是你扔的還那派出所可是找到人了。”周燕衝門口喊著。
    “不……不是我啊,咋能是我的孩子呢,我都一把年紀了。”女人慌張地說著,“我就是好奇你們家咋不要呢,多好的孩子。”
    “我要人家的孩子幹嘛,大姐,你有事嗎?你要是真好奇,你等我男人回來了,我讓他帶你去派出所找找小王同誌。”周燕說著作勢要打開門閂。
    “不用……不用……我這就走。”這個女人慌慌張張的走了,那模樣好似後麵有人追似的。
    這時候聽到動靜的王大娘從院子走了裏出來:“你是誰啊,咋看你那麽臉生,你來俺們這幹啥呢。”
    王大娘越喊,這女人跑的越快,一轉眼就出了胡同。
    “幸虧你爹製止了我,要不然……哎,真是糊塗咯。”周燕回到屋裏一邊給陳意茹挽袖子一邊吐槽自己,當時真是鬼迷心竅了。
    陳大力知道之後,感覺這個女人可能知道點什麽消息,又跟村頭的鄰居打聽了一下,隻知道這人是他們村裏的理發匠家的遠方親戚,找了個機會,把消息傳給了小王同誌之後,陳大力心裏也算消除了一些疑惑。
    這事吧,其實也好猜,有可能是人家覺得他和周燕倆人沒兒子想兒子,有可能是覺得他家現在日子過的不錯,也有可能是真的養不了了,不管什麽樣的理由,都不能解釋把一個二個月大的小嬰兒扔在外麵的事實。犯法就是犯法了,隻能讓法律來製裁她們。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然兩口子都能接受搬到鎮上的這個想法,陳大力就開始琢磨了起來。
    他們縣城在陳意茹十幾歲的時候因為發展的不錯,撤縣改市了,四處拆遷,修建了不少高樓大廈。他們鎮上因為和縣城離的近,也沾光修建了不少高樓。
    高樓大廈雖然壯觀,但陳大力還是喜歡獨門獨院的生活,他總覺得小區裏麵太憋屈了。
    當然,就他現在的經濟水平,也隻能看一看平房,二層樓他是買不起的,不過人總是要有夢想的嘛,萬一以後能住上閨女後世那樣的小別墅呢,總得給自己一些動力吧。
    陳大力他們鎮曾經也是工業集中地,有不少由國家扶持的產業,在經濟的朝陽時期,這些廠子也曾跟風省城那些企業建工會,為員工謀福利,也修建了不少家屬院。
    後來經濟逐漸衰退,這些產業一個接一個的都停業破產了,隻留下幾個中型規模的廠子還在運轉。
    橡膠廠曾經是整個縣裏最大的一個廠子,鼎盛時期,光工作的員工就有接近八百人,當時是整個縣城福利最好的工廠,後來改革破產之後,整個廠房也都荒廢了。
    作為一個大廠,福利待遇必須跟得上,橡膠廠就曾經兩次修建家屬院,而且還都修建的不錯。
    像橡膠廠的家屬院,就坐落在小鎮護城河的的西邊,離老董哥家距離不遠。
    護城河就是鎮上唯一的一條大河,全靠人工開鑿的。
    當年挖河沒有什麽機械工具,靠人力挖河泥,大籮筐運河泥硬生生的用人力整出來的一條大河,自從有了這條河,他們鎮上再也沒怎麽缺過水。
    挖出來的河泥沒有地方放,當時的縣長一拍板,就地存放,硬把河旁邊的一個小坑填成了一個凸出去的小島。
    這個小島一開始也沒有花費人力物力去打理,上麵雜草叢生,蚊蟲遍地,後來有人看那地方適合放羊,就驅趕羊群到那裏去吃草。
    因為上流經常會有水閘往他們這放水,護城河裏的魚蝦不少,常常有年輕的漢子拉幫結派的拉漁網去捉魚,收獲還不菲。
    去的人多了,漸漸有了人氣,慢慢的這個小島竟然形成了一個小型的交易市場。
    這裏的房子交通便利,風景獨特,加上當年橡膠廠蓋家屬院的時候用的都是好材料,一直都是一屋難求。
    陳大力最近也跑了不少地方,看的房子也有幾個,可他都不滿意,不是太偏了,就是院子太小,總之沒有能看上眼的。主要還是陳大力想一步到位,不想以後因為房子的事再折騰了,他不想將就。
    現在的信息的傳遞不像後世那麽發達,陳大力也不想讓人知道他要搬到鎮上,搬家隻是他當下的想法,沒有找好房子之前他不想廣而告之,所以他沒有托人打聽,隻能自己慢慢地去琢磨地方。
    好在他還有時間,一時半會不急著搬家。
    這天下午,周燕自己在家給陳意茹縫扣子呢,突然聽到有人拍門,因為陳大力之前再三囑咐過,他們家的門沒有像別的莊稼戶一樣大咧咧的敞開著。
    他們家無論有沒有人,一律拴上門閂。
    門被“哐哐哐”的拍著,這動靜一聽就讓人心裏不待見。
    周燕謹記陳大力所說的話,不要隨便給人開門,她隔著門詢問道:“誰啊?”
    敲門的人不吭聲,隻執意拍著門,好像不開門她就不停手似的。
    “不說話你就拍著吧。”門又拍不爛,周燕朝門口扔了一句話轉身就要回屋裏了。
    “別,別,大妹子,我來你家找個人。”一個聲音略有一些沙啞的女人開口喊住了周燕。
    “找啥人啊,我又不認識你。”這聲音周燕沒有聽見過,感覺不是熟人,陳意茹還在屋裏呢,周燕害怕陳意茹自己亂動再摔倒了,語氣有些不耐煩。
    “前兩天,你們家是不是撿到了一個小孩,他在你家嗎?”女人不死心的問著。
    “不在,派出所送走了。”周燕隔著門縫掃了外麵的女人一眼,相貌不熟悉,不是認識的人,那更不能開門了。“你要找孩子就去派出所吧。”
    “不是,你們咋還送走了,你們家不是沒兒子嗎?撿了咋不自己養呢?”女人急了,擠著門縫追問著。
    周燕突然意識到自己之前想要收養孩子的想法有多愚蠢,估計這女人就是小孩的親屬吧,可能是聽到了消息過來看看是啥情況。
    幸虧陳大力堅決的拒絕了自己,堅決不收養,要不然這孩子留在家裏麵,不一定會發生什麽事兒。周燕心裏尋思著,幸虧把那個小男孩送走了。
    “我說大姐,我家是沒兒子,可我家有姑娘,那孩子不會是你家的吧?那正好,派出所上次還過來找是誰扔我家門口的孩子呢。”周燕想起來了小王同誌之前說的話,有意要嚇唬一下這個女人。
    “找誰扔的幹啥?咋還用派出所找?”女人連連追問道,普通老百姓一聽官家就心裏直發怵。
    “我聽警察同誌說,這會把孩子扔給別人叫啥遺棄罪?聽說抓住了還得坐牢的啊,這派出所可不得找嗎?孩子是你扔了嗎?大姐這要是你扔的還那派出所可是找到人了。”周燕衝門口喊著。
    “不……不是我啊,咋能是我的孩子呢,我都一把年紀了。”女人慌張地說著,“我就是好奇你們家咋不要呢,多好的孩子。”
    “我要人家的孩子幹嘛,大姐,你有事嗎?你要是真好奇,你等我男人回來了,我讓他帶你去派出所找找小王同誌。”周燕說著作勢要打開門閂。
    “不用……不用……我這就走。”這個女人慌慌張張的走了,那模樣好似後麵有人追似的。
    這時候聽到動靜的王大娘從院子走了裏出來:“你是誰啊,咋看你那麽臉生,你來俺們這幹啥呢。”
    王大娘越喊,這女人跑的越快,一轉眼就出了胡同。
    “幸虧你爹製止了我,要不然……哎,真是糊塗咯。”周燕回到屋裏一邊給陳意茹挽袖子一邊吐槽自己,當時真是鬼迷心竅了。
    陳大力知道之後,感覺這個女人可能知道點什麽消息,又跟村頭的鄰居打聽了一下,隻知道這人是他們村裏的理發匠家的遠方親戚,找了個機會,把消息傳給了小王同誌之後,陳大力心裏也算消除了一些疑惑。
    這事吧,其實也好猜,有可能是人家覺得他和周燕倆人沒兒子想兒子,有可能是覺得他家現在日子過的不錯,也有可能是真的養不了了,不管什麽樣的理由,都不能解釋把一個二個月大的小嬰兒扔在外麵的事實。犯法就是犯法了,隻能讓法律來製裁她們。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然兩口子都能接受搬到鎮上的這個想法,陳大力就開始琢磨了起來。
    他們縣城在陳意茹十幾歲的時候因為發展的不錯,撤縣改市了,四處拆遷,修建了不少高樓大廈。他們鎮上因為和縣城離的近,也沾光修建了不少高樓。
    高樓大廈雖然壯觀,但陳大力還是喜歡獨門獨院的生活,他總覺得小區裏麵太憋屈了。
    當然,就他現在的經濟水平,也隻能看一看平房,二層樓他是買不起的,不過人總是要有夢想的嘛,萬一以後能住上閨女後世那樣的小別墅呢,總得給自己一些動力吧。
    陳大力他們鎮曾經也是工業集中地,有不少由國家扶持的產業,在經濟的朝陽時期,這些廠子也曾跟風省城那些企業建工會,為員工謀福利,也修建了不少家屬院。
    後來經濟逐漸衰退,這些產業一個接一個的都停業破產了,隻留下幾個中型規模的廠子還在運轉。
    橡膠廠曾經是整個縣裏最大的一個廠子,鼎盛時期,光工作的員工就有接近八百人,當時是整個縣城福利最好的工廠,後來改革破產之後,整個廠房也都荒廢了。
    作為一個大廠,福利待遇必須跟得上,橡膠廠就曾經兩次修建家屬院,而且還都修建的不錯。
    像橡膠廠的家屬院,就坐落在小鎮護城河的的西邊,離老董哥家距離不遠。
    護城河就是鎮上唯一的一條大河,全靠人工開鑿的。
    當年挖河沒有什麽機械工具,靠人力挖河泥,大籮筐運河泥硬生生的用人力整出來的一條大河,自從有了這條河,他們鎮上再也沒怎麽缺過水。
    挖出來的河泥沒有地方放,當時的縣長一拍板,就地存放,硬把河旁邊的一個小坑填成了一個凸出去的小島。
    這個小島一開始也沒有花費人力物力去打理,上麵雜草叢生,蚊蟲遍地,後來有人看那地方適合放羊,就驅趕羊群到那裏去吃草。
    因為上流經常會有水閘往他們這放水,護城河裏的魚蝦不少,常常有年輕的漢子拉幫結派的拉漁網去捉魚,收獲還不菲。
    去的人多了,漸漸有了人氣,慢慢的這個小島竟然形成了一個小型的交易市場。
    這裏的房子交通便利,風景獨特,加上當年橡膠廠蓋家屬院的時候用的都是好材料,一直都是一屋難求。
    陳大力最近也跑了不少地方,看的房子也有幾個,可他都不滿意,不是太偏了,就是院子太小,總之沒有能看上眼的。主要還是陳大力想一步到位,不想以後因為房子的事再折騰了,他不想將就。
    現在的信息的傳遞不像後世那麽發達,陳大力也不想讓人知道他要搬到鎮上,搬家隻是他當下的想法,沒有找好房子之前他不想廣而告之,所以他沒有托人打聽,隻能自己慢慢地去琢磨地方。
    好在他還有時間,一時半會不急著搬家。
    這天下午,周燕自己在家給陳意茹縫扣子呢,突然聽到有人拍門,因為陳大力之前再三囑咐過,他們家的門沒有像別的莊稼戶一樣大咧咧的敞開著。
    他們家無論有沒有人,一律拴上門閂。
    門被“哐哐哐”的拍著,這動靜一聽就讓人心裏不待見。
    周燕謹記陳大力所說的話,不要隨便給人開門,她隔著門詢問道:“誰啊?”
    敲門的人不吭聲,隻執意拍著門,好像不開門她就不停手似的。
    “不說話你就拍著吧。”門又拍不爛,周燕朝門口扔了一句話轉身就要回屋裏了。
    “別,別,大妹子,我來你家找個人。”一個聲音略有一些沙啞的女人開口喊住了周燕。
    “找啥人啊,我又不認識你。”這聲音周燕沒有聽見過,感覺不是熟人,陳意茹還在屋裏呢,周燕害怕陳意茹自己亂動再摔倒了,語氣有些不耐煩。
    “前兩天,你們家是不是撿到了一個小孩,他在你家嗎?”女人不死心的問著。
    “不在,派出所送走了。”周燕隔著門縫掃了外麵的女人一眼,相貌不熟悉,不是認識的人,那更不能開門了。“你要找孩子就去派出所吧。”
    “不是,你們咋還送走了,你們家不是沒兒子嗎?撿了咋不自己養呢?”女人急了,擠著門縫追問著。
    周燕突然意識到自己之前想要收養孩子的想法有多愚蠢,估計這女人就是小孩的親屬吧,可能是聽到了消息過來看看是啥情況。
    幸虧陳大力堅決的拒絕了自己,堅決不收養,要不然這孩子留在家裏麵,不一定會發生什麽事兒。周燕心裏尋思著,幸虧把那個小男孩送走了。
    “我說大姐,我家是沒兒子,可我家有姑娘,那孩子不會是你家的吧?那正好,派出所上次還過來找是誰扔我家門口的孩子呢。”周燕想起來了小王同誌之前說的話,有意要嚇唬一下這個女人。
    “找誰扔的幹啥?咋還用派出所找?”女人連連追問道,普通老百姓一聽官家就心裏直發怵。
    “我聽警察同誌說,這會把孩子扔給別人叫啥遺棄罪?聽說抓住了還得坐牢的啊,這派出所可不得找嗎?孩子是你扔了嗎?大姐這要是你扔的還那派出所可是找到人了。”周燕衝門口喊著。
    “不……不是我啊,咋能是我的孩子呢,我都一把年紀了。”女人慌張地說著,“我就是好奇你們家咋不要呢,多好的孩子。”
    “我要人家的孩子幹嘛,大姐,你有事嗎?你要是真好奇,你等我男人回來了,我讓他帶你去派出所找找小王同誌。”周燕說著作勢要打開門閂。
    “不用……不用……我這就走。”這個女人慌慌張張的走了,那模樣好似後麵有人追似的。
    這時候聽到動靜的王大娘從院子走了裏出來:“你是誰啊,咋看你那麽臉生,你來俺們這幹啥呢。”
    王大娘越喊,這女人跑的越快,一轉眼就出了胡同。
    “幸虧你爹製止了我,要不然……哎,真是糊塗咯。”周燕回到屋裏一邊給陳意茹挽袖子一邊吐槽自己,當時真是鬼迷心竅了。
    陳大力知道之後,感覺這個女人可能知道點什麽消息,又跟村頭的鄰居打聽了一下,隻知道這人是他們村裏的理發匠家的遠方親戚,找了個機會,把消息傳給了小王同誌之後,陳大力心裏也算消除了一些疑惑。
    這事吧,其實也好猜,有可能是人家覺得他和周燕倆人沒兒子想兒子,有可能是覺得他家現在日子過的不錯,也有可能是真的養不了了,不管什麽樣的理由,都不能解釋把一個二個月大的小嬰兒扔在外麵的事實。犯法就是犯法了,隻能讓法律來製裁她們。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然兩口子都能接受搬到鎮上的這個想法,陳大力就開始琢磨了起來。
    他們縣城在陳意茹十幾歲的時候因為發展的不錯,撤縣改市了,四處拆遷,修建了不少高樓大廈。他們鎮上因為和縣城離的近,也沾光修建了不少高樓。
    高樓大廈雖然壯觀,但陳大力還是喜歡獨門獨院的生活,他總覺得小區裏麵太憋屈了。
    當然,就他現在的經濟水平,也隻能看一看平房,二層樓他是買不起的,不過人總是要有夢想的嘛,萬一以後能住上閨女後世那樣的小別墅呢,總得給自己一些動力吧。
    陳大力他們鎮曾經也是工業集中地,有不少由國家扶持的產業,在經濟的朝陽時期,這些廠子也曾跟風省城那些企業建工會,為員工謀福利,也修建了不少家屬院。
    後來經濟逐漸衰退,這些產業一個接一個的都停業破產了,隻留下幾個中型規模的廠子還在運轉。
    橡膠廠曾經是整個縣裏最大的一個廠子,鼎盛時期,光工作的員工就有接近八百人,當時是整個縣城福利最好的工廠,後來改革破產之後,整個廠房也都荒廢了。
    作為一個大廠,福利待遇必須跟得上,橡膠廠就曾經兩次修建家屬院,而且還都修建的不錯。
    像橡膠廠的家屬院,就坐落在小鎮護城河的的西邊,離老董哥家距離不遠。
    護城河就是鎮上唯一的一條大河,全靠人工開鑿的。
    當年挖河沒有什麽機械工具,靠人力挖河泥,大籮筐運河泥硬生生的用人力整出來的一條大河,自從有了這條河,他們鎮上再也沒怎麽缺過水。
    挖出來的河泥沒有地方放,當時的縣長一拍板,就地存放,硬把河旁邊的一個小坑填成了一個凸出去的小島。
    這個小島一開始也沒有花費人力物力去打理,上麵雜草叢生,蚊蟲遍地,後來有人看那地方適合放羊,就驅趕羊群到那裏去吃草。
    因為上流經常會有水閘往他們這放水,護城河裏的魚蝦不少,常常有年輕的漢子拉幫結派的拉漁網去捉魚,收獲還不菲。
    去的人多了,漸漸有了人氣,慢慢的這個小島竟然形成了一個小型的交易市場。
    這裏的房子交通便利,風景獨特,加上當年橡膠廠蓋家屬院的時候用的都是好材料,一直都是一屋難求。
    陳大力最近也跑了不少地方,看的房子也有幾個,可他都不滿意,不是太偏了,就是院子太小,總之沒有能看上眼的。主要還是陳大力想一步到位,不想以後因為房子的事再折騰了,他不想將就。
    現在的信息的傳遞不像後世那麽發達,陳大力也不想讓人知道他要搬到鎮上,搬家隻是他當下的想法,沒有找好房子之前他不想廣而告之,所以他沒有托人打聽,隻能自己慢慢地去琢磨地方。
    好在他還有時間,一時半會不急著搬家。
    這天下午,周燕自己在家給陳意茹縫扣子呢,突然聽到有人拍門,因為陳大力之前再三囑咐過,他們家的門沒有像別的莊稼戶一樣大咧咧的敞開著。
    他們家無論有沒有人,一律拴上門閂。
    門被“哐哐哐”的拍著,這動靜一聽就讓人心裏不待見。
    周燕謹記陳大力所說的話,不要隨便給人開門,她隔著門詢問道:“誰啊?”
    敲門的人不吭聲,隻執意拍著門,好像不開門她就不停手似的。
    “不說話你就拍著吧。”門又拍不爛,周燕朝門口扔了一句話轉身就要回屋裏了。
    “別,別,大妹子,我來你家找個人。”一個聲音略有一些沙啞的女人開口喊住了周燕。
    “找啥人啊,我又不認識你。”這聲音周燕沒有聽見過,感覺不是熟人,陳意茹還在屋裏呢,周燕害怕陳意茹自己亂動再摔倒了,語氣有些不耐煩。
    “前兩天,你們家是不是撿到了一個小孩,他在你家嗎?”女人不死心的問著。
    “不在,派出所送走了。”周燕隔著門縫掃了外麵的女人一眼,相貌不熟悉,不是認識的人,那更不能開門了。“你要找孩子就去派出所吧。”
    “不是,你們咋還送走了,你們家不是沒兒子嗎?撿了咋不自己養呢?”女人急了,擠著門縫追問著。
    周燕突然意識到自己之前想要收養孩子的想法有多愚蠢,估計這女人就是小孩的親屬吧,可能是聽到了消息過來看看是啥情況。
    幸虧陳大力堅決的拒絕了自己,堅決不收養,要不然這孩子留在家裏麵,不一定會發生什麽事兒。周燕心裏尋思著,幸虧把那個小男孩送走了。
    “我說大姐,我家是沒兒子,可我家有姑娘,那孩子不會是你家的吧?那正好,派出所上次還過來找是誰扔我家門口的孩子呢。”周燕想起來了小王同誌之前說的話,有意要嚇唬一下這個女人。
    “找誰扔的幹啥?咋還用派出所找?”女人連連追問道,普通老百姓一聽官家就心裏直發怵。
    “我聽警察同誌說,這會把孩子扔給別人叫啥遺棄罪?聽說抓住了還得坐牢的啊,這派出所可不得找嗎?孩子是你扔了嗎?大姐這要是你扔的還那派出所可是找到人了。”周燕衝門口喊著。
    “不……不是我啊,咋能是我的孩子呢,我都一把年紀了。”女人慌張地說著,“我就是好奇你們家咋不要呢,多好的孩子。”
    “我要人家的孩子幹嘛,大姐,你有事嗎?你要是真好奇,你等我男人回來了,我讓他帶你去派出所找找小王同誌。”周燕說著作勢要打開門閂。
    “不用……不用……我這就走。”這個女人慌慌張張的走了,那模樣好似後麵有人追似的。
    這時候聽到動靜的王大娘從院子走了裏出來:“你是誰啊,咋看你那麽臉生,你來俺們這幹啥呢。”
    王大娘越喊,這女人跑的越快,一轉眼就出了胡同。
    “幸虧你爹製止了我,要不然……哎,真是糊塗咯。”周燕回到屋裏一邊給陳意茹挽袖子一邊吐槽自己,當時真是鬼迷心竅了。
    陳大力知道之後,感覺這個女人可能知道點什麽消息,又跟村頭的鄰居打聽了一下,隻知道這人是他們村裏的理發匠家的遠方親戚,找了個機會,把消息傳給了小王同誌之後,陳大力心裏也算消除了一些疑惑。
    這事吧,其實也好猜,有可能是人家覺得他和周燕倆人沒兒子想兒子,有可能是覺得他家現在日子過的不錯,也有可能是真的養不了了,不管什麽樣的理由,都不能解釋把一個二個月大的小嬰兒扔在外麵的事實。犯法就是犯法了,隻能讓法律來製裁她們。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然兩口子都能接受搬到鎮上的這個想法,陳大力就開始琢磨了起來。
    他們縣城在陳意茹十幾歲的時候因為發展的不錯,撤縣改市了,四處拆遷,修建了不少高樓大廈。他們鎮上因為和縣城離的近,也沾光修建了不少高樓。
    高樓大廈雖然壯觀,但陳大力還是喜歡獨門獨院的生活,他總覺得小區裏麵太憋屈了。
    當然,就他現在的經濟水平,也隻能看一看平房,二層樓他是買不起的,不過人總是要有夢想的嘛,萬一以後能住上閨女後世那樣的小別墅呢,總得給自己一些動力吧。
    陳大力他們鎮曾經也是工業集中地,有不少由國家扶持的產業,在經濟的朝陽時期,這些廠子也曾跟風省城那些企業建工會,為員工謀福利,也修建了不少家屬院。
    後來經濟逐漸衰退,這些產業一個接一個的都停業破產了,隻留下幾個中型規模的廠子還在運轉。
    橡膠廠曾經是整個縣裏最大的一個廠子,鼎盛時期,光工作的員工就有接近八百人,當時是整個縣城福利最好的工廠,後來改革破產之後,整個廠房也都荒廢了。
    作為一個大廠,福利待遇必須跟得上,橡膠廠就曾經兩次修建家屬院,而且還都修建的不錯。
    像橡膠廠的家屬院,就坐落在小鎮護城河的的西邊,離老董哥家距離不遠。
    護城河就是鎮上唯一的一條大河,全靠人工開鑿的。
    當年挖河沒有什麽機械工具,靠人力挖河泥,大籮筐運河泥硬生生的用人力整出來的一條大河,自從有了這條河,他們鎮上再也沒怎麽缺過水。
    挖出來的河泥沒有地方放,當時的縣長一拍板,就地存放,硬把河旁邊的一個小坑填成了一個凸出去的小島。
    這個小島一開始也沒有花費人力物力去打理,上麵雜草叢生,蚊蟲遍地,後來有人看那地方適合放羊,就驅趕羊群到那裏去吃草。
    因為上流經常會有水閘往他們這放水,護城河裏的魚蝦不少,常常有年輕的漢子拉幫結派的拉漁網去捉魚,收獲還不菲。
    去的人多了,漸漸有了人氣,慢慢的這個小島竟然形成了一個小型的交易市場。
    這裏的房子交通便利,風景獨特,加上當年橡膠廠蓋家屬院的時候用的都是好材料,一直都是一屋難求。
    陳大力最近也跑了不少地方,看的房子也有幾個,可他都不滿意,不是太偏了,就是院子太小,總之沒有能看上眼的。主要還是陳大力想一步到位,不想以後因為房子的事再折騰了,他不想將就。
    現在的信息的傳遞不像後世那麽發達,陳大力也不想讓人知道他要搬到鎮上,搬家隻是他當下的想法,沒有找好房子之前他不想廣而告之,所以他沒有托人打聽,隻能自己慢慢地去琢磨地方。
    好在他還有時間,一時半會不急著搬家。
    這天下午,周燕自己在家給陳意茹縫扣子呢,突然聽到有人拍門,因為陳大力之前再三囑咐過,他們家的門沒有像別的莊稼戶一樣大咧咧的敞開著。
    他們家無論有沒有人,一律拴上門閂。
    門被“哐哐哐”的拍著,這動靜一聽就讓人心裏不待見。
    周燕謹記陳大力所說的話,不要隨便給人開門,她隔著門詢問道:“誰啊?”
    敲門的人不吭聲,隻執意拍著門,好像不開門她就不停手似的。
    “不說話你就拍著吧。”門又拍不爛,周燕朝門口扔了一句話轉身就要回屋裏了。
    “別,別,大妹子,我來你家找個人。”一個聲音略有一些沙啞的女人開口喊住了周燕。
    “找啥人啊,我又不認識你。”這聲音周燕沒有聽見過,感覺不是熟人,陳意茹還在屋裏呢,周燕害怕陳意茹自己亂動再摔倒了,語氣有些不耐煩。
    “前兩天,你們家是不是撿到了一個小孩,他在你家嗎?”女人不死心的問著。
    “不在,派出所送走了。”周燕隔著門縫掃了外麵的女人一眼,相貌不熟悉,不是認識的人,那更不能開門了。“你要找孩子就去派出所吧。”
    “不是,你們咋還送走了,你們家不是沒兒子嗎?撿了咋不自己養呢?”女人急了,擠著門縫追問著。
    周燕突然意識到自己之前想要收養孩子的想法有多愚蠢,估計這女人就是小孩的親屬吧,可能是聽到了消息過來看看是啥情況。
    幸虧陳大力堅決的拒絕了自己,堅決不收養,要不然這孩子留在家裏麵,不一定會發生什麽事兒。周燕心裏尋思著,幸虧把那個小男孩送走了。
    “我說大姐,我家是沒兒子,可我家有姑娘,那孩子不會是你家的吧?那正好,派出所上次還過來找是誰扔我家門口的孩子呢。”周燕想起來了小王同誌之前說的話,有意要嚇唬一下這個女人。
    “找誰扔的幹啥?咋還用派出所找?”女人連連追問道,普通老百姓一聽官家就心裏直發怵。
    “我聽警察同誌說,這會把孩子扔給別人叫啥遺棄罪?聽說抓住了還得坐牢的啊,這派出所可不得找嗎?孩子是你扔了嗎?大姐這要是你扔的還那派出所可是找到人了。”周燕衝門口喊著。
    “不……不是我啊,咋能是我的孩子呢,我都一把年紀了。”女人慌張地說著,“我就是好奇你們家咋不要呢,多好的孩子。”
    “我要人家的孩子幹嘛,大姐,你有事嗎?你要是真好奇,你等我男人回來了,我讓他帶你去派出所找找小王同誌。”周燕說著作勢要打開門閂。
    “不用……不用……我這就走。”這個女人慌慌張張的走了,那模樣好似後麵有人追似的。
    這時候聽到動靜的王大娘從院子走了裏出來:“你是誰啊,咋看你那麽臉生,你來俺們這幹啥呢。”
    王大娘越喊,這女人跑的越快,一轉眼就出了胡同。
    “幸虧你爹製止了我,要不然……哎,真是糊塗咯。”周燕回到屋裏一邊給陳意茹挽袖子一邊吐槽自己,當時真是鬼迷心竅了。
    陳大力知道之後,感覺這個女人可能知道點什麽消息,又跟村頭的鄰居打聽了一下,隻知道這人是他們村裏的理發匠家的遠方親戚,找了個機會,把消息傳給了小王同誌之後,陳大力心裏也算消除了一些疑惑。
    這事吧,其實也好猜,有可能是人家覺得他和周燕倆人沒兒子想兒子,有可能是覺得他家現在日子過的不錯,也有可能是真的養不了了,不管什麽樣的理由,都不能解釋把一個二個月大的小嬰兒扔在外麵的事實。犯法就是犯法了,隻能讓法律來製裁她們。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然兩口子都能接受搬到鎮上的這個想法,陳大力就開始琢磨了起來。
    他們縣城在陳意茹十幾歲的時候因為發展的不錯,撤縣改市了,四處拆遷,修建了不少高樓大廈。他們鎮上因為和縣城離的近,也沾光修建了不少高樓。
    高樓大廈雖然壯觀,但陳大力還是喜歡獨門獨院的生活,他總覺得小區裏麵太憋屈了。
    當然,就他現在的經濟水平,也隻能看一看平房,二層樓他是買不起的,不過人總是要有夢想的嘛,萬一以後能住上閨女後世那樣的小別墅呢,總得給自己一些動力吧。
    陳大力他們鎮曾經也是工業集中地,有不少由國家扶持的產業,在經濟的朝陽時期,這些廠子也曾跟風省城那些企業建工會,為員工謀福利,也修建了不少家屬院。
    後來經濟逐漸衰退,這些產業一個接一個的都停業破產了,隻留下幾個中型規模的廠子還在運轉。
    橡膠廠曾經是整個縣裏最大的一個廠子,鼎盛時期,光工作的員工就有接近八百人,當時是整個縣城福利最好的工廠,後來改革破產之後,整個廠房也都荒廢了。
    作為一個大廠,福利待遇必須跟得上,橡膠廠就曾經兩次修建家屬院,而且還都修建的不錯。
    像橡膠廠的家屬院,就坐落在小鎮護城河的的西邊,離老董哥家距離不遠。
    護城河就是鎮上唯一的一條大河,全靠人工開鑿的。
    當年挖河沒有什麽機械工具,靠人力挖河泥,大籮筐運河泥硬生生的用人力整出來的一條大河,自從有了這條河,他們鎮上再也沒怎麽缺過水。
    挖出來的河泥沒有地方放,當時的縣長一拍板,就地存放,硬把河旁邊的一個小坑填成了一個凸出去的小島。
    這個小島一開始也沒有花費人力物力去打理,上麵雜草叢生,蚊蟲遍地,後來有人看那地方適合放羊,就驅趕羊群到那裏去吃草。
    因為上流經常會有水閘往他們這放水,護城河裏的魚蝦不少,常常有年輕的漢子拉幫結派的拉漁網去捉魚,收獲還不菲。
    去的人多了,漸漸有了人氣,慢慢的這個小島竟然形成了一個小型的交易市場。
    這裏的房子交通便利,風景獨特,加上當年橡膠廠蓋家屬院的時候用的都是好材料,一直都是一屋難求。
    陳大力最近也跑了不少地方,看的房子也有幾個,可他都不滿意,不是太偏了,就是院子太小,總之沒有能看上眼的。主要還是陳大力想一步到位,不想以後因為房子的事再折騰了,他不想將就。
    現在的信息的傳遞不像後世那麽發達,陳大力也不想讓人知道他要搬到鎮上,搬家隻是他當下的想法,沒有找好房子之前他不想廣而告之,所以他沒有托人打聽,隻能自己慢慢地去琢磨地方。
    好在他還有時間,一時半會不急著搬家。
    這天下午,周燕自己在家給陳意茹縫扣子呢,突然聽到有人拍門,因為陳大力之前再三囑咐過,他們家的門沒有像別的莊稼戶一樣大咧咧的敞開著。
    他們家無論有沒有人,一律拴上門閂。
    門被“哐哐哐”的拍著,這動靜一聽就讓人心裏不待見。
    周燕謹記陳大力所說的話,不要隨便給人開門,她隔著門詢問道:“誰啊?”
    敲門的人不吭聲,隻執意拍著門,好像不開門她就不停手似的。
    “不說話你就拍著吧。”門又拍不爛,周燕朝門口扔了一句話轉身就要回屋裏了。
    “別,別,大妹子,我來你家找個人。”一個聲音略有一些沙啞的女人開口喊住了周燕。
    “找啥人啊,我又不認識你。”這聲音周燕沒有聽見過,感覺不是熟人,陳意茹還在屋裏呢,周燕害怕陳意茹自己亂動再摔倒了,語氣有些不耐煩。
    “前兩天,你們家是不是撿到了一個小孩,他在你家嗎?”女人不死心的問著。
    “不在,派出所送走了。”周燕隔著門縫掃了外麵的女人一眼,相貌不熟悉,不是認識的人,那更不能開門了。“你要找孩子就去派出所吧。”
    “不是,你們咋還送走了,你們家不是沒兒子嗎?撿了咋不自己養呢?”女人急了,擠著門縫追問著。
    周燕突然意識到自己之前想要收養孩子的想法有多愚蠢,估計這女人就是小孩的親屬吧,可能是聽到了消息過來看看是啥情況。
    幸虧陳大力堅決的拒絕了自己,堅決不收養,要不然這孩子留在家裏麵,不一定會發生什麽事兒。周燕心裏尋思著,幸虧把那個小男孩送走了。
    “我說大姐,我家是沒兒子,可我家有姑娘,那孩子不會是你家的吧?那正好,派出所上次還過來找是誰扔我家門口的孩子呢。”周燕想起來了小王同誌之前說的話,有意要嚇唬一下這個女人。
    “找誰扔的幹啥?咋還用派出所找?”女人連連追問道,普通老百姓一聽官家就心裏直發怵。
    “我聽警察同誌說,這會把孩子扔給別人叫啥遺棄罪?聽說抓住了還得坐牢的啊,這派出所可不得找嗎?孩子是你扔了嗎?大姐這要是你扔的還那派出所可是找到人了。”周燕衝門口喊著。
    “不……不是我啊,咋能是我的孩子呢,我都一把年紀了。”女人慌張地說著,“我就是好奇你們家咋不要呢,多好的孩子。”
    “我要人家的孩子幹嘛,大姐,你有事嗎?你要是真好奇,你等我男人回來了,我讓他帶你去派出所找找小王同誌。”周燕說著作勢要打開門閂。
    “不用……不用……我這就走。”這個女人慌慌張張的走了,那模樣好似後麵有人追似的。
    這時候聽到動靜的王大娘從院子走了裏出來:“你是誰啊,咋看你那麽臉生,你來俺們這幹啥呢。”
    王大娘越喊,這女人跑的越快,一轉眼就出了胡同。
    “幸虧你爹製止了我,要不然……哎,真是糊塗咯。”周燕回到屋裏一邊給陳意茹挽袖子一邊吐槽自己,當時真是鬼迷心竅了。
    陳大力知道之後,感覺這個女人可能知道點什麽消息,又跟村頭的鄰居打聽了一下,隻知道這人是他們村裏的理發匠家的遠方親戚,找了個機會,把消息傳給了小王同誌之後,陳大力心裏也算消除了一些疑惑。
    這事吧,其實也好猜,有可能是人家覺得他和周燕倆人沒兒子想兒子,有可能是覺得他家現在日子過的不錯,也有可能是真的養不了了,不管什麽樣的理由,都不能解釋把一個二個月大的小嬰兒扔在外麵的事實。犯法就是犯法了,隻能讓法律來製裁她們。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