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第一次長途運輸
字數:31140 加入書籤
在村裏,什麽事都跟透明了似的,在吳屠戶自己找車拉走了他預定的那四隻豬囉囉以後,養豬可以掙錢的信也傳的滿村子都是。其實以前家家戶戶也都養豬,不過那時候是為了給國家交任務豬,完成了任務數之後村子裏麵再憑公分來分豬肉。
後來包產到戶以後,也有人家養豬,不過都是一頭,兩頭的規模,自家養上一隻過年能吃吃豬肉就可以了,不知道怎麽回事,陳大力他們村裏這幾年都沒有養豬的人家。陳大力算是頭個養這麽多豬的人
人都喜歡跟風,眼見陳大力賣豬得了實惠。村裏有人就起了心思,這豬誰都可以養嘛,以前家家戶戶養任務豬的時候,無非就是打打豬草,煮一下豬食,過上十個月一年的,豬可以賣了,跟陳大力這樣,把豬圈打理的這麽幹淨的人家,還真沒有。
不過,人都光看見賊吃肉,看不見賊挨打,陳大力養的豬分量在那放著呢,一隻都得接近三百斤,按一塊錢一斤算,哪怕刨去了飼料和人工,陳大力怎麽也得拿到一千塊錢咋。
一千塊錢,種上幾畝地的糧食,累死累活也不過能掙個一年的口糧和百十塊錢。一時間,不知道多少人晚上因為養豬掙錢而睡不著覺
村裏有地方的人家就開始琢磨了起來,有人直接偷偷的預訂了十幾頭小豬苗,也有人心裏沒有底,隻購買了一隻小豬仔。
大家都掖著藏著,生怕被別人知道了。
這會兒,陳大力養豬的這個院子已經清掃了出來,陳大力打算收拾幹淨之後,給院子徹底的消一下毒。
這院子本來是王大娘家小兒子的宅基地,當初王大娘租給陳小雲也是為了多掙一點錢就給王家小兒子娶媳婦。兒子多,家裏麵各自的小心思也不少。
租出去的院子養豬掙了錢之後,王家的大兒媳心裏一直琢磨著,想要把院子要回來自己養豬。
養豬這事,農村誰不會幹這活啊,又沒啥技術含量,她心裏琢磨著自己也能幹的不錯。
王大娘一家沒有分家,他們家原本打算等最小的兒子成了婚以後再分家,因此,每個兒子掙來的錢都的上交給王大娘一部分,用於家裏的各項開支。
王家大兒媳手裏還偷偷藏著一點壓箱底子錢,她心裏尋思著自己幹,還能多攢些錢,這樣分家了以後,日子也能過的寬裕些,她剛張口跟自己男人說這事,就被自家男人大罵了一頓。
“錢,錢,錢,你就隻知道錢,咱們跟大力的關係,是錢能比得上的嗎?”王家老大和陳大力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的一撥人,小時候沒少一起上樹摸鳥蛋,下河撈小魚。
人家能掙錢,那是人家的本事,王家老大雖然羨慕陳大力,但他從來不會嫉妒陳大力,更不會去和別人去搶資源。
王家大兒媳挨了一頓批之後,內心的想法沒有熄滅反而更火熱,她尋思著自己男人真是個傻老冒,掙錢的路子都送到手邊了,都抓不住。
陳大力院子正租著呢,不可能就直接不租了,再加上王大娘和周燕的關係更好,就算王大娘心裏想養豬肯定不會跟周燕張嘴說這些。可是換地方養豬吧,又要投資不少錢,隻要陳大力肯讓出來那套院子,她就可以直接買小豬苗開養了。
她是個臉皮厚的,一點都不覺得那院子是小叔子的,她不該插手管這些,在覺得指望不上婆婆和自家男人之後,她就直接抱著自己的兒子過來找周燕了,想讓周燕主動跟王家開口不再租院子。
王家大兒媳坐在那裏拐彎抹角說了半天,周燕也聽明白她的來意了,心裏直替王大娘發愁,這個大兒媳真不像個善茬子,估計王家的分家計劃可能要提前了。
周燕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她的態度讓王家大兒媳一頭霧水,達不到目的的她悻悻地離開了陳家。
王大娘一家和自家一直都是互相幫襯的,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這話一點都不假,有很多事,剛嫁過來的周燕不懂,陳母也不告訴她,都是熱心的王大娘手把手地教給周燕的,周燕不忍讓王大娘做難,加上陳大力出遠途了不在家,一時半會她心裏也拿不定主意。
經過這段時間的練習,陳大力的車技越來越嫻熟。
喬老大的速度也很快,三輛全新的大卡車也全部安排到位。
等陳大力看到這輛藍色的躍進卡車的時候,興奮的嘴都合不攏了。
都說車是男人的第二個老婆。這話說的一點都不假。男人對汽車有些與生俱來的深厚感情,更何況這還是一輛全新的車。
這輛卡車外觀酷炫,操縱輕巧靈活,穩定性良好,可以說是當下市場的搶手貨。
這車一般都是單位購買,私人訂購的途徑很少,也不知道喬老大走的什麽路子,居然一下子弄來了三輛。
這輛新車的固定班底就是董衛國和陳大力,董衛國原來的那輛車被安排給了老董手底下的其他人。
有了新車,有了訂單,陳大力兩個人也經過了磨合期,很快就要開始踏上了了長途的路程。
由於要跑長途,經常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周燕怕陳大力他們吃不上飯,餓過了頭,還給陳大力帶上了一罐炒麵。
這炒麵可不是炒麵條,是小麥麵粉在幹燥無油的熱鍋裏不斷翻炒,炒到微黃這種顏色即可出鍋,炒熟了的麵粉可以直接加糖衝水吃,也可以直接拿著吃。
這樣的炒麵粉既不占地方,方便長期存放,又能隨時填飽肚子。
帶著妻子的期盼和不舍,陳大力踏上了他長途運輸的第一站——衛城。
現在跑長途運輸,可不是後世那種出門柏油路,開車直接上高速,手鬆開方向盤,卡車依舊能夠跑直線的模樣。長途運輸的艱難就在於要麵對各種各樣危險的行車環境。
這次上車前,陳大力還準備了一根大姆手指粗的長鋼筋,這個鋼筋可不容易找,這可是拖了陳華姐從消防隊那邊弄來的。
陳大力把這根鋼筋放在車座摸後排當作鎮車用的工具,其實就是拿來讓自己心安一下。
在之前開短途的過程中,董衛國也給陳大力講了許多,關於長途運輸過程中遭遇到的路霸和劫匪的事情,他也不是嚇唬陳大力,當時的社會環境就那樣,董衛國主要是想讓陳大力長個心眼兒,不要疏忽大意。
其實,在陳母年輕的時候,整個社會的治安都是十分好的,那個時候,幾乎沒有聽說過國內有發生什麽大案子,當然也可能是由於社會消息比較閉塞的原因,但總體來說那個年代還是非常穩定的年代。
後來包產到戶以後,也有人家養豬,不過都是一頭,兩頭的規模,自家養上一隻過年能吃吃豬肉就可以了,不知道怎麽回事,陳大力他們村裏這幾年都沒有養豬的人家。陳大力算是頭個養這麽多豬的人
人都喜歡跟風,眼見陳大力賣豬得了實惠。村裏有人就起了心思,這豬誰都可以養嘛,以前家家戶戶養任務豬的時候,無非就是打打豬草,煮一下豬食,過上十個月一年的,豬可以賣了,跟陳大力這樣,把豬圈打理的這麽幹淨的人家,還真沒有。
不過,人都光看見賊吃肉,看不見賊挨打,陳大力養的豬分量在那放著呢,一隻都得接近三百斤,按一塊錢一斤算,哪怕刨去了飼料和人工,陳大力怎麽也得拿到一千塊錢咋。
一千塊錢,種上幾畝地的糧食,累死累活也不過能掙個一年的口糧和百十塊錢。一時間,不知道多少人晚上因為養豬掙錢而睡不著覺
村裏有地方的人家就開始琢磨了起來,有人直接偷偷的預訂了十幾頭小豬苗,也有人心裏沒有底,隻購買了一隻小豬仔。
大家都掖著藏著,生怕被別人知道了。
這會兒,陳大力養豬的這個院子已經清掃了出來,陳大力打算收拾幹淨之後,給院子徹底的消一下毒。
這院子本來是王大娘家小兒子的宅基地,當初王大娘租給陳小雲也是為了多掙一點錢就給王家小兒子娶媳婦。兒子多,家裏麵各自的小心思也不少。
租出去的院子養豬掙了錢之後,王家的大兒媳心裏一直琢磨著,想要把院子要回來自己養豬。
養豬這事,農村誰不會幹這活啊,又沒啥技術含量,她心裏琢磨著自己也能幹的不錯。
王大娘一家沒有分家,他們家原本打算等最小的兒子成了婚以後再分家,因此,每個兒子掙來的錢都的上交給王大娘一部分,用於家裏的各項開支。
王家大兒媳手裏還偷偷藏著一點壓箱底子錢,她心裏尋思著自己幹,還能多攢些錢,這樣分家了以後,日子也能過的寬裕些,她剛張口跟自己男人說這事,就被自家男人大罵了一頓。
“錢,錢,錢,你就隻知道錢,咱們跟大力的關係,是錢能比得上的嗎?”王家老大和陳大力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的一撥人,小時候沒少一起上樹摸鳥蛋,下河撈小魚。
人家能掙錢,那是人家的本事,王家老大雖然羨慕陳大力,但他從來不會嫉妒陳大力,更不會去和別人去搶資源。
王家大兒媳挨了一頓批之後,內心的想法沒有熄滅反而更火熱,她尋思著自己男人真是個傻老冒,掙錢的路子都送到手邊了,都抓不住。
陳大力院子正租著呢,不可能就直接不租了,再加上王大娘和周燕的關係更好,就算王大娘心裏想養豬肯定不會跟周燕張嘴說這些。可是換地方養豬吧,又要投資不少錢,隻要陳大力肯讓出來那套院子,她就可以直接買小豬苗開養了。
她是個臉皮厚的,一點都不覺得那院子是小叔子的,她不該插手管這些,在覺得指望不上婆婆和自家男人之後,她就直接抱著自己的兒子過來找周燕了,想讓周燕主動跟王家開口不再租院子。
王家大兒媳坐在那裏拐彎抹角說了半天,周燕也聽明白她的來意了,心裏直替王大娘發愁,這個大兒媳真不像個善茬子,估計王家的分家計劃可能要提前了。
周燕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她的態度讓王家大兒媳一頭霧水,達不到目的的她悻悻地離開了陳家。
王大娘一家和自家一直都是互相幫襯的,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這話一點都不假,有很多事,剛嫁過來的周燕不懂,陳母也不告訴她,都是熱心的王大娘手把手地教給周燕的,周燕不忍讓王大娘做難,加上陳大力出遠途了不在家,一時半會她心裏也拿不定主意。
經過這段時間的練習,陳大力的車技越來越嫻熟。
喬老大的速度也很快,三輛全新的大卡車也全部安排到位。
等陳大力看到這輛藍色的躍進卡車的時候,興奮的嘴都合不攏了。
都說車是男人的第二個老婆。這話說的一點都不假。男人對汽車有些與生俱來的深厚感情,更何況這還是一輛全新的車。
這輛卡車外觀酷炫,操縱輕巧靈活,穩定性良好,可以說是當下市場的搶手貨。
這車一般都是單位購買,私人訂購的途徑很少,也不知道喬老大走的什麽路子,居然一下子弄來了三輛。
這輛新車的固定班底就是董衛國和陳大力,董衛國原來的那輛車被安排給了老董手底下的其他人。
有了新車,有了訂單,陳大力兩個人也經過了磨合期,很快就要開始踏上了了長途的路程。
由於要跑長途,經常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周燕怕陳大力他們吃不上飯,餓過了頭,還給陳大力帶上了一罐炒麵。
這炒麵可不是炒麵條,是小麥麵粉在幹燥無油的熱鍋裏不斷翻炒,炒到微黃這種顏色即可出鍋,炒熟了的麵粉可以直接加糖衝水吃,也可以直接拿著吃。
這樣的炒麵粉既不占地方,方便長期存放,又能隨時填飽肚子。
帶著妻子的期盼和不舍,陳大力踏上了他長途運輸的第一站——衛城。
現在跑長途運輸,可不是後世那種出門柏油路,開車直接上高速,手鬆開方向盤,卡車依舊能夠跑直線的模樣。長途運輸的艱難就在於要麵對各種各樣危險的行車環境。
這次上車前,陳大力還準備了一根大姆手指粗的長鋼筋,這個鋼筋可不容易找,這可是拖了陳華姐從消防隊那邊弄來的。
陳大力把這根鋼筋放在車座摸後排當作鎮車用的工具,其實就是拿來讓自己心安一下。
在之前開短途的過程中,董衛國也給陳大力講了許多,關於長途運輸過程中遭遇到的路霸和劫匪的事情,他也不是嚇唬陳大力,當時的社會環境就那樣,董衛國主要是想讓陳大力長個心眼兒,不要疏忽大意。
其實,在陳母年輕的時候,整個社會的治安都是十分好的,那個時候,幾乎沒有聽說過國內有發生什麽大案子,當然也可能是由於社會消息比較閉塞的原因,但總體來說那個年代還是非常穩定的年代。
後來包產到戶以後,也有人家養豬,不過都是一頭,兩頭的規模,自家養上一隻過年能吃吃豬肉就可以了,不知道怎麽回事,陳大力他們村裏這幾年都沒有養豬的人家。陳大力算是頭個養這麽多豬的人
人都喜歡跟風,眼見陳大力賣豬得了實惠。村裏有人就起了心思,這豬誰都可以養嘛,以前家家戶戶養任務豬的時候,無非就是打打豬草,煮一下豬食,過上十個月一年的,豬可以賣了,跟陳大力這樣,把豬圈打理的這麽幹淨的人家,還真沒有。
不過,人都光看見賊吃肉,看不見賊挨打,陳大力養的豬分量在那放著呢,一隻都得接近三百斤,按一塊錢一斤算,哪怕刨去了飼料和人工,陳大力怎麽也得拿到一千塊錢咋。
一千塊錢,種上幾畝地的糧食,累死累活也不過能掙個一年的口糧和百十塊錢。一時間,不知道多少人晚上因為養豬掙錢而睡不著覺
村裏有地方的人家就開始琢磨了起來,有人直接偷偷的預訂了十幾頭小豬苗,也有人心裏沒有底,隻購買了一隻小豬仔。
大家都掖著藏著,生怕被別人知道了。
這會兒,陳大力養豬的這個院子已經清掃了出來,陳大力打算收拾幹淨之後,給院子徹底的消一下毒。
這院子本來是王大娘家小兒子的宅基地,當初王大娘租給陳小雲也是為了多掙一點錢就給王家小兒子娶媳婦。兒子多,家裏麵各自的小心思也不少。
租出去的院子養豬掙了錢之後,王家的大兒媳心裏一直琢磨著,想要把院子要回來自己養豬。
養豬這事,農村誰不會幹這活啊,又沒啥技術含量,她心裏琢磨著自己也能幹的不錯。
王大娘一家沒有分家,他們家原本打算等最小的兒子成了婚以後再分家,因此,每個兒子掙來的錢都的上交給王大娘一部分,用於家裏的各項開支。
王家大兒媳手裏還偷偷藏著一點壓箱底子錢,她心裏尋思著自己幹,還能多攢些錢,這樣分家了以後,日子也能過的寬裕些,她剛張口跟自己男人說這事,就被自家男人大罵了一頓。
“錢,錢,錢,你就隻知道錢,咱們跟大力的關係,是錢能比得上的嗎?”王家老大和陳大力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的一撥人,小時候沒少一起上樹摸鳥蛋,下河撈小魚。
人家能掙錢,那是人家的本事,王家老大雖然羨慕陳大力,但他從來不會嫉妒陳大力,更不會去和別人去搶資源。
王家大兒媳挨了一頓批之後,內心的想法沒有熄滅反而更火熱,她尋思著自己男人真是個傻老冒,掙錢的路子都送到手邊了,都抓不住。
陳大力院子正租著呢,不可能就直接不租了,再加上王大娘和周燕的關係更好,就算王大娘心裏想養豬肯定不會跟周燕張嘴說這些。可是換地方養豬吧,又要投資不少錢,隻要陳大力肯讓出來那套院子,她就可以直接買小豬苗開養了。
她是個臉皮厚的,一點都不覺得那院子是小叔子的,她不該插手管這些,在覺得指望不上婆婆和自家男人之後,她就直接抱著自己的兒子過來找周燕了,想讓周燕主動跟王家開口不再租院子。
王家大兒媳坐在那裏拐彎抹角說了半天,周燕也聽明白她的來意了,心裏直替王大娘發愁,這個大兒媳真不像個善茬子,估計王家的分家計劃可能要提前了。
周燕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她的態度讓王家大兒媳一頭霧水,達不到目的的她悻悻地離開了陳家。
王大娘一家和自家一直都是互相幫襯的,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這話一點都不假,有很多事,剛嫁過來的周燕不懂,陳母也不告訴她,都是熱心的王大娘手把手地教給周燕的,周燕不忍讓王大娘做難,加上陳大力出遠途了不在家,一時半會她心裏也拿不定主意。
經過這段時間的練習,陳大力的車技越來越嫻熟。
喬老大的速度也很快,三輛全新的大卡車也全部安排到位。
等陳大力看到這輛藍色的躍進卡車的時候,興奮的嘴都合不攏了。
都說車是男人的第二個老婆。這話說的一點都不假。男人對汽車有些與生俱來的深厚感情,更何況這還是一輛全新的車。
這輛卡車外觀酷炫,操縱輕巧靈活,穩定性良好,可以說是當下市場的搶手貨。
這車一般都是單位購買,私人訂購的途徑很少,也不知道喬老大走的什麽路子,居然一下子弄來了三輛。
這輛新車的固定班底就是董衛國和陳大力,董衛國原來的那輛車被安排給了老董手底下的其他人。
有了新車,有了訂單,陳大力兩個人也經過了磨合期,很快就要開始踏上了了長途的路程。
由於要跑長途,經常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周燕怕陳大力他們吃不上飯,餓過了頭,還給陳大力帶上了一罐炒麵。
這炒麵可不是炒麵條,是小麥麵粉在幹燥無油的熱鍋裏不斷翻炒,炒到微黃這種顏色即可出鍋,炒熟了的麵粉可以直接加糖衝水吃,也可以直接拿著吃。
這樣的炒麵粉既不占地方,方便長期存放,又能隨時填飽肚子。
帶著妻子的期盼和不舍,陳大力踏上了他長途運輸的第一站——衛城。
現在跑長途運輸,可不是後世那種出門柏油路,開車直接上高速,手鬆開方向盤,卡車依舊能夠跑直線的模樣。長途運輸的艱難就在於要麵對各種各樣危險的行車環境。
這次上車前,陳大力還準備了一根大姆手指粗的長鋼筋,這個鋼筋可不容易找,這可是拖了陳華姐從消防隊那邊弄來的。
陳大力把這根鋼筋放在車座摸後排當作鎮車用的工具,其實就是拿來讓自己心安一下。
在之前開短途的過程中,董衛國也給陳大力講了許多,關於長途運輸過程中遭遇到的路霸和劫匪的事情,他也不是嚇唬陳大力,當時的社會環境就那樣,董衛國主要是想讓陳大力長個心眼兒,不要疏忽大意。
其實,在陳母年輕的時候,整個社會的治安都是十分好的,那個時候,幾乎沒有聽說過國內有發生什麽大案子,當然也可能是由於社會消息比較閉塞的原因,但總體來說那個年代還是非常穩定的年代。
後來包產到戶以後,也有人家養豬,不過都是一頭,兩頭的規模,自家養上一隻過年能吃吃豬肉就可以了,不知道怎麽回事,陳大力他們村裏這幾年都沒有養豬的人家。陳大力算是頭個養這麽多豬的人
人都喜歡跟風,眼見陳大力賣豬得了實惠。村裏有人就起了心思,這豬誰都可以養嘛,以前家家戶戶養任務豬的時候,無非就是打打豬草,煮一下豬食,過上十個月一年的,豬可以賣了,跟陳大力這樣,把豬圈打理的這麽幹淨的人家,還真沒有。
不過,人都光看見賊吃肉,看不見賊挨打,陳大力養的豬分量在那放著呢,一隻都得接近三百斤,按一塊錢一斤算,哪怕刨去了飼料和人工,陳大力怎麽也得拿到一千塊錢咋。
一千塊錢,種上幾畝地的糧食,累死累活也不過能掙個一年的口糧和百十塊錢。一時間,不知道多少人晚上因為養豬掙錢而睡不著覺
村裏有地方的人家就開始琢磨了起來,有人直接偷偷的預訂了十幾頭小豬苗,也有人心裏沒有底,隻購買了一隻小豬仔。
大家都掖著藏著,生怕被別人知道了。
這會兒,陳大力養豬的這個院子已經清掃了出來,陳大力打算收拾幹淨之後,給院子徹底的消一下毒。
這院子本來是王大娘家小兒子的宅基地,當初王大娘租給陳小雲也是為了多掙一點錢就給王家小兒子娶媳婦。兒子多,家裏麵各自的小心思也不少。
租出去的院子養豬掙了錢之後,王家的大兒媳心裏一直琢磨著,想要把院子要回來自己養豬。
養豬這事,農村誰不會幹這活啊,又沒啥技術含量,她心裏琢磨著自己也能幹的不錯。
王大娘一家沒有分家,他們家原本打算等最小的兒子成了婚以後再分家,因此,每個兒子掙來的錢都的上交給王大娘一部分,用於家裏的各項開支。
王家大兒媳手裏還偷偷藏著一點壓箱底子錢,她心裏尋思著自己幹,還能多攢些錢,這樣分家了以後,日子也能過的寬裕些,她剛張口跟自己男人說這事,就被自家男人大罵了一頓。
“錢,錢,錢,你就隻知道錢,咱們跟大力的關係,是錢能比得上的嗎?”王家老大和陳大力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的一撥人,小時候沒少一起上樹摸鳥蛋,下河撈小魚。
人家能掙錢,那是人家的本事,王家老大雖然羨慕陳大力,但他從來不會嫉妒陳大力,更不會去和別人去搶資源。
王家大兒媳挨了一頓批之後,內心的想法沒有熄滅反而更火熱,她尋思著自己男人真是個傻老冒,掙錢的路子都送到手邊了,都抓不住。
陳大力院子正租著呢,不可能就直接不租了,再加上王大娘和周燕的關係更好,就算王大娘心裏想養豬肯定不會跟周燕張嘴說這些。可是換地方養豬吧,又要投資不少錢,隻要陳大力肯讓出來那套院子,她就可以直接買小豬苗開養了。
她是個臉皮厚的,一點都不覺得那院子是小叔子的,她不該插手管這些,在覺得指望不上婆婆和自家男人之後,她就直接抱著自己的兒子過來找周燕了,想讓周燕主動跟王家開口不再租院子。
王家大兒媳坐在那裏拐彎抹角說了半天,周燕也聽明白她的來意了,心裏直替王大娘發愁,這個大兒媳真不像個善茬子,估計王家的分家計劃可能要提前了。
周燕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她的態度讓王家大兒媳一頭霧水,達不到目的的她悻悻地離開了陳家。
王大娘一家和自家一直都是互相幫襯的,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這話一點都不假,有很多事,剛嫁過來的周燕不懂,陳母也不告訴她,都是熱心的王大娘手把手地教給周燕的,周燕不忍讓王大娘做難,加上陳大力出遠途了不在家,一時半會她心裏也拿不定主意。
經過這段時間的練習,陳大力的車技越來越嫻熟。
喬老大的速度也很快,三輛全新的大卡車也全部安排到位。
等陳大力看到這輛藍色的躍進卡車的時候,興奮的嘴都合不攏了。
都說車是男人的第二個老婆。這話說的一點都不假。男人對汽車有些與生俱來的深厚感情,更何況這還是一輛全新的車。
這輛卡車外觀酷炫,操縱輕巧靈活,穩定性良好,可以說是當下市場的搶手貨。
這車一般都是單位購買,私人訂購的途徑很少,也不知道喬老大走的什麽路子,居然一下子弄來了三輛。
這輛新車的固定班底就是董衛國和陳大力,董衛國原來的那輛車被安排給了老董手底下的其他人。
有了新車,有了訂單,陳大力兩個人也經過了磨合期,很快就要開始踏上了了長途的路程。
由於要跑長途,經常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周燕怕陳大力他們吃不上飯,餓過了頭,還給陳大力帶上了一罐炒麵。
這炒麵可不是炒麵條,是小麥麵粉在幹燥無油的熱鍋裏不斷翻炒,炒到微黃這種顏色即可出鍋,炒熟了的麵粉可以直接加糖衝水吃,也可以直接拿著吃。
這樣的炒麵粉既不占地方,方便長期存放,又能隨時填飽肚子。
帶著妻子的期盼和不舍,陳大力踏上了他長途運輸的第一站——衛城。
現在跑長途運輸,可不是後世那種出門柏油路,開車直接上高速,手鬆開方向盤,卡車依舊能夠跑直線的模樣。長途運輸的艱難就在於要麵對各種各樣危險的行車環境。
這次上車前,陳大力還準備了一根大姆手指粗的長鋼筋,這個鋼筋可不容易找,這可是拖了陳華姐從消防隊那邊弄來的。
陳大力把這根鋼筋放在車座摸後排當作鎮車用的工具,其實就是拿來讓自己心安一下。
在之前開短途的過程中,董衛國也給陳大力講了許多,關於長途運輸過程中遭遇到的路霸和劫匪的事情,他也不是嚇唬陳大力,當時的社會環境就那樣,董衛國主要是想讓陳大力長個心眼兒,不要疏忽大意。
其實,在陳母年輕的時候,整個社會的治安都是十分好的,那個時候,幾乎沒有聽說過國內有發生什麽大案子,當然也可能是由於社會消息比較閉塞的原因,但總體來說那個年代還是非常穩定的年代。
後來包產到戶以後,也有人家養豬,不過都是一頭,兩頭的規模,自家養上一隻過年能吃吃豬肉就可以了,不知道怎麽回事,陳大力他們村裏這幾年都沒有養豬的人家。陳大力算是頭個養這麽多豬的人
人都喜歡跟風,眼見陳大力賣豬得了實惠。村裏有人就起了心思,這豬誰都可以養嘛,以前家家戶戶養任務豬的時候,無非就是打打豬草,煮一下豬食,過上十個月一年的,豬可以賣了,跟陳大力這樣,把豬圈打理的這麽幹淨的人家,還真沒有。
不過,人都光看見賊吃肉,看不見賊挨打,陳大力養的豬分量在那放著呢,一隻都得接近三百斤,按一塊錢一斤算,哪怕刨去了飼料和人工,陳大力怎麽也得拿到一千塊錢咋。
一千塊錢,種上幾畝地的糧食,累死累活也不過能掙個一年的口糧和百十塊錢。一時間,不知道多少人晚上因為養豬掙錢而睡不著覺
村裏有地方的人家就開始琢磨了起來,有人直接偷偷的預訂了十幾頭小豬苗,也有人心裏沒有底,隻購買了一隻小豬仔。
大家都掖著藏著,生怕被別人知道了。
這會兒,陳大力養豬的這個院子已經清掃了出來,陳大力打算收拾幹淨之後,給院子徹底的消一下毒。
這院子本來是王大娘家小兒子的宅基地,當初王大娘租給陳小雲也是為了多掙一點錢就給王家小兒子娶媳婦。兒子多,家裏麵各自的小心思也不少。
租出去的院子養豬掙了錢之後,王家的大兒媳心裏一直琢磨著,想要把院子要回來自己養豬。
養豬這事,農村誰不會幹這活啊,又沒啥技術含量,她心裏琢磨著自己也能幹的不錯。
王大娘一家沒有分家,他們家原本打算等最小的兒子成了婚以後再分家,因此,每個兒子掙來的錢都的上交給王大娘一部分,用於家裏的各項開支。
王家大兒媳手裏還偷偷藏著一點壓箱底子錢,她心裏尋思著自己幹,還能多攢些錢,這樣分家了以後,日子也能過的寬裕些,她剛張口跟自己男人說這事,就被自家男人大罵了一頓。
“錢,錢,錢,你就隻知道錢,咱們跟大力的關係,是錢能比得上的嗎?”王家老大和陳大力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的一撥人,小時候沒少一起上樹摸鳥蛋,下河撈小魚。
人家能掙錢,那是人家的本事,王家老大雖然羨慕陳大力,但他從來不會嫉妒陳大力,更不會去和別人去搶資源。
王家大兒媳挨了一頓批之後,內心的想法沒有熄滅反而更火熱,她尋思著自己男人真是個傻老冒,掙錢的路子都送到手邊了,都抓不住。
陳大力院子正租著呢,不可能就直接不租了,再加上王大娘和周燕的關係更好,就算王大娘心裏想養豬肯定不會跟周燕張嘴說這些。可是換地方養豬吧,又要投資不少錢,隻要陳大力肯讓出來那套院子,她就可以直接買小豬苗開養了。
她是個臉皮厚的,一點都不覺得那院子是小叔子的,她不該插手管這些,在覺得指望不上婆婆和自家男人之後,她就直接抱著自己的兒子過來找周燕了,想讓周燕主動跟王家開口不再租院子。
王家大兒媳坐在那裏拐彎抹角說了半天,周燕也聽明白她的來意了,心裏直替王大娘發愁,這個大兒媳真不像個善茬子,估計王家的分家計劃可能要提前了。
周燕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她的態度讓王家大兒媳一頭霧水,達不到目的的她悻悻地離開了陳家。
王大娘一家和自家一直都是互相幫襯的,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這話一點都不假,有很多事,剛嫁過來的周燕不懂,陳母也不告訴她,都是熱心的王大娘手把手地教給周燕的,周燕不忍讓王大娘做難,加上陳大力出遠途了不在家,一時半會她心裏也拿不定主意。
經過這段時間的練習,陳大力的車技越來越嫻熟。
喬老大的速度也很快,三輛全新的大卡車也全部安排到位。
等陳大力看到這輛藍色的躍進卡車的時候,興奮的嘴都合不攏了。
都說車是男人的第二個老婆。這話說的一點都不假。男人對汽車有些與生俱來的深厚感情,更何況這還是一輛全新的車。
這輛卡車外觀酷炫,操縱輕巧靈活,穩定性良好,可以說是當下市場的搶手貨。
這車一般都是單位購買,私人訂購的途徑很少,也不知道喬老大走的什麽路子,居然一下子弄來了三輛。
這輛新車的固定班底就是董衛國和陳大力,董衛國原來的那輛車被安排給了老董手底下的其他人。
有了新車,有了訂單,陳大力兩個人也經過了磨合期,很快就要開始踏上了了長途的路程。
由於要跑長途,經常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周燕怕陳大力他們吃不上飯,餓過了頭,還給陳大力帶上了一罐炒麵。
這炒麵可不是炒麵條,是小麥麵粉在幹燥無油的熱鍋裏不斷翻炒,炒到微黃這種顏色即可出鍋,炒熟了的麵粉可以直接加糖衝水吃,也可以直接拿著吃。
這樣的炒麵粉既不占地方,方便長期存放,又能隨時填飽肚子。
帶著妻子的期盼和不舍,陳大力踏上了他長途運輸的第一站——衛城。
現在跑長途運輸,可不是後世那種出門柏油路,開車直接上高速,手鬆開方向盤,卡車依舊能夠跑直線的模樣。長途運輸的艱難就在於要麵對各種各樣危險的行車環境。
這次上車前,陳大力還準備了一根大姆手指粗的長鋼筋,這個鋼筋可不容易找,這可是拖了陳華姐從消防隊那邊弄來的。
陳大力把這根鋼筋放在車座摸後排當作鎮車用的工具,其實就是拿來讓自己心安一下。
在之前開短途的過程中,董衛國也給陳大力講了許多,關於長途運輸過程中遭遇到的路霸和劫匪的事情,他也不是嚇唬陳大力,當時的社會環境就那樣,董衛國主要是想讓陳大力長個心眼兒,不要疏忽大意。
其實,在陳母年輕的時候,整個社會的治安都是十分好的,那個時候,幾乎沒有聽說過國內有發生什麽大案子,當然也可能是由於社會消息比較閉塞的原因,但總體來說那個年代還是非常穩定的年代。
後來包產到戶以後,也有人家養豬,不過都是一頭,兩頭的規模,自家養上一隻過年能吃吃豬肉就可以了,不知道怎麽回事,陳大力他們村裏這幾年都沒有養豬的人家。陳大力算是頭個養這麽多豬的人
人都喜歡跟風,眼見陳大力賣豬得了實惠。村裏有人就起了心思,這豬誰都可以養嘛,以前家家戶戶養任務豬的時候,無非就是打打豬草,煮一下豬食,過上十個月一年的,豬可以賣了,跟陳大力這樣,把豬圈打理的這麽幹淨的人家,還真沒有。
不過,人都光看見賊吃肉,看不見賊挨打,陳大力養的豬分量在那放著呢,一隻都得接近三百斤,按一塊錢一斤算,哪怕刨去了飼料和人工,陳大力怎麽也得拿到一千塊錢咋。
一千塊錢,種上幾畝地的糧食,累死累活也不過能掙個一年的口糧和百十塊錢。一時間,不知道多少人晚上因為養豬掙錢而睡不著覺
村裏有地方的人家就開始琢磨了起來,有人直接偷偷的預訂了十幾頭小豬苗,也有人心裏沒有底,隻購買了一隻小豬仔。
大家都掖著藏著,生怕被別人知道了。
這會兒,陳大力養豬的這個院子已經清掃了出來,陳大力打算收拾幹淨之後,給院子徹底的消一下毒。
這院子本來是王大娘家小兒子的宅基地,當初王大娘租給陳小雲也是為了多掙一點錢就給王家小兒子娶媳婦。兒子多,家裏麵各自的小心思也不少。
租出去的院子養豬掙了錢之後,王家的大兒媳心裏一直琢磨著,想要把院子要回來自己養豬。
養豬這事,農村誰不會幹這活啊,又沒啥技術含量,她心裏琢磨著自己也能幹的不錯。
王大娘一家沒有分家,他們家原本打算等最小的兒子成了婚以後再分家,因此,每個兒子掙來的錢都的上交給王大娘一部分,用於家裏的各項開支。
王家大兒媳手裏還偷偷藏著一點壓箱底子錢,她心裏尋思著自己幹,還能多攢些錢,這樣分家了以後,日子也能過的寬裕些,她剛張口跟自己男人說這事,就被自家男人大罵了一頓。
“錢,錢,錢,你就隻知道錢,咱們跟大力的關係,是錢能比得上的嗎?”王家老大和陳大力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的一撥人,小時候沒少一起上樹摸鳥蛋,下河撈小魚。
人家能掙錢,那是人家的本事,王家老大雖然羨慕陳大力,但他從來不會嫉妒陳大力,更不會去和別人去搶資源。
王家大兒媳挨了一頓批之後,內心的想法沒有熄滅反而更火熱,她尋思著自己男人真是個傻老冒,掙錢的路子都送到手邊了,都抓不住。
陳大力院子正租著呢,不可能就直接不租了,再加上王大娘和周燕的關係更好,就算王大娘心裏想養豬肯定不會跟周燕張嘴說這些。可是換地方養豬吧,又要投資不少錢,隻要陳大力肯讓出來那套院子,她就可以直接買小豬苗開養了。
她是個臉皮厚的,一點都不覺得那院子是小叔子的,她不該插手管這些,在覺得指望不上婆婆和自家男人之後,她就直接抱著自己的兒子過來找周燕了,想讓周燕主動跟王家開口不再租院子。
王家大兒媳坐在那裏拐彎抹角說了半天,周燕也聽明白她的來意了,心裏直替王大娘發愁,這個大兒媳真不像個善茬子,估計王家的分家計劃可能要提前了。
周燕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她的態度讓王家大兒媳一頭霧水,達不到目的的她悻悻地離開了陳家。
王大娘一家和自家一直都是互相幫襯的,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這話一點都不假,有很多事,剛嫁過來的周燕不懂,陳母也不告訴她,都是熱心的王大娘手把手地教給周燕的,周燕不忍讓王大娘做難,加上陳大力出遠途了不在家,一時半會她心裏也拿不定主意。
經過這段時間的練習,陳大力的車技越來越嫻熟。
喬老大的速度也很快,三輛全新的大卡車也全部安排到位。
等陳大力看到這輛藍色的躍進卡車的時候,興奮的嘴都合不攏了。
都說車是男人的第二個老婆。這話說的一點都不假。男人對汽車有些與生俱來的深厚感情,更何況這還是一輛全新的車。
這輛卡車外觀酷炫,操縱輕巧靈活,穩定性良好,可以說是當下市場的搶手貨。
這車一般都是單位購買,私人訂購的途徑很少,也不知道喬老大走的什麽路子,居然一下子弄來了三輛。
這輛新車的固定班底就是董衛國和陳大力,董衛國原來的那輛車被安排給了老董手底下的其他人。
有了新車,有了訂單,陳大力兩個人也經過了磨合期,很快就要開始踏上了了長途的路程。
由於要跑長途,經常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周燕怕陳大力他們吃不上飯,餓過了頭,還給陳大力帶上了一罐炒麵。
這炒麵可不是炒麵條,是小麥麵粉在幹燥無油的熱鍋裏不斷翻炒,炒到微黃這種顏色即可出鍋,炒熟了的麵粉可以直接加糖衝水吃,也可以直接拿著吃。
這樣的炒麵粉既不占地方,方便長期存放,又能隨時填飽肚子。
帶著妻子的期盼和不舍,陳大力踏上了他長途運輸的第一站——衛城。
現在跑長途運輸,可不是後世那種出門柏油路,開車直接上高速,手鬆開方向盤,卡車依舊能夠跑直線的模樣。長途運輸的艱難就在於要麵對各種各樣危險的行車環境。
這次上車前,陳大力還準備了一根大姆手指粗的長鋼筋,這個鋼筋可不容易找,這可是拖了陳華姐從消防隊那邊弄來的。
陳大力把這根鋼筋放在車座摸後排當作鎮車用的工具,其實就是拿來讓自己心安一下。
在之前開短途的過程中,董衛國也給陳大力講了許多,關於長途運輸過程中遭遇到的路霸和劫匪的事情,他也不是嚇唬陳大力,當時的社會環境就那樣,董衛國主要是想讓陳大力長個心眼兒,不要疏忽大意。
其實,在陳母年輕的時候,整個社會的治安都是十分好的,那個時候,幾乎沒有聽說過國內有發生什麽大案子,當然也可能是由於社會消息比較閉塞的原因,但總體來說那個年代還是非常穩定的年代。
後來包產到戶以後,也有人家養豬,不過都是一頭,兩頭的規模,自家養上一隻過年能吃吃豬肉就可以了,不知道怎麽回事,陳大力他們村裏這幾年都沒有養豬的人家。陳大力算是頭個養這麽多豬的人
人都喜歡跟風,眼見陳大力賣豬得了實惠。村裏有人就起了心思,這豬誰都可以養嘛,以前家家戶戶養任務豬的時候,無非就是打打豬草,煮一下豬食,過上十個月一年的,豬可以賣了,跟陳大力這樣,把豬圈打理的這麽幹淨的人家,還真沒有。
不過,人都光看見賊吃肉,看不見賊挨打,陳大力養的豬分量在那放著呢,一隻都得接近三百斤,按一塊錢一斤算,哪怕刨去了飼料和人工,陳大力怎麽也得拿到一千塊錢咋。
一千塊錢,種上幾畝地的糧食,累死累活也不過能掙個一年的口糧和百十塊錢。一時間,不知道多少人晚上因為養豬掙錢而睡不著覺
村裏有地方的人家就開始琢磨了起來,有人直接偷偷的預訂了十幾頭小豬苗,也有人心裏沒有底,隻購買了一隻小豬仔。
大家都掖著藏著,生怕被別人知道了。
這會兒,陳大力養豬的這個院子已經清掃了出來,陳大力打算收拾幹淨之後,給院子徹底的消一下毒。
這院子本來是王大娘家小兒子的宅基地,當初王大娘租給陳小雲也是為了多掙一點錢就給王家小兒子娶媳婦。兒子多,家裏麵各自的小心思也不少。
租出去的院子養豬掙了錢之後,王家的大兒媳心裏一直琢磨著,想要把院子要回來自己養豬。
養豬這事,農村誰不會幹這活啊,又沒啥技術含量,她心裏琢磨著自己也能幹的不錯。
王大娘一家沒有分家,他們家原本打算等最小的兒子成了婚以後再分家,因此,每個兒子掙來的錢都的上交給王大娘一部分,用於家裏的各項開支。
王家大兒媳手裏還偷偷藏著一點壓箱底子錢,她心裏尋思著自己幹,還能多攢些錢,這樣分家了以後,日子也能過的寬裕些,她剛張口跟自己男人說這事,就被自家男人大罵了一頓。
“錢,錢,錢,你就隻知道錢,咱們跟大力的關係,是錢能比得上的嗎?”王家老大和陳大力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的一撥人,小時候沒少一起上樹摸鳥蛋,下河撈小魚。
人家能掙錢,那是人家的本事,王家老大雖然羨慕陳大力,但他從來不會嫉妒陳大力,更不會去和別人去搶資源。
王家大兒媳挨了一頓批之後,內心的想法沒有熄滅反而更火熱,她尋思著自己男人真是個傻老冒,掙錢的路子都送到手邊了,都抓不住。
陳大力院子正租著呢,不可能就直接不租了,再加上王大娘和周燕的關係更好,就算王大娘心裏想養豬肯定不會跟周燕張嘴說這些。可是換地方養豬吧,又要投資不少錢,隻要陳大力肯讓出來那套院子,她就可以直接買小豬苗開養了。
她是個臉皮厚的,一點都不覺得那院子是小叔子的,她不該插手管這些,在覺得指望不上婆婆和自家男人之後,她就直接抱著自己的兒子過來找周燕了,想讓周燕主動跟王家開口不再租院子。
王家大兒媳坐在那裏拐彎抹角說了半天,周燕也聽明白她的來意了,心裏直替王大娘發愁,這個大兒媳真不像個善茬子,估計王家的分家計劃可能要提前了。
周燕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她的態度讓王家大兒媳一頭霧水,達不到目的的她悻悻地離開了陳家。
王大娘一家和自家一直都是互相幫襯的,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這話一點都不假,有很多事,剛嫁過來的周燕不懂,陳母也不告訴她,都是熱心的王大娘手把手地教給周燕的,周燕不忍讓王大娘做難,加上陳大力出遠途了不在家,一時半會她心裏也拿不定主意。
經過這段時間的練習,陳大力的車技越來越嫻熟。
喬老大的速度也很快,三輛全新的大卡車也全部安排到位。
等陳大力看到這輛藍色的躍進卡車的時候,興奮的嘴都合不攏了。
都說車是男人的第二個老婆。這話說的一點都不假。男人對汽車有些與生俱來的深厚感情,更何況這還是一輛全新的車。
這輛卡車外觀酷炫,操縱輕巧靈活,穩定性良好,可以說是當下市場的搶手貨。
這車一般都是單位購買,私人訂購的途徑很少,也不知道喬老大走的什麽路子,居然一下子弄來了三輛。
這輛新車的固定班底就是董衛國和陳大力,董衛國原來的那輛車被安排給了老董手底下的其他人。
有了新車,有了訂單,陳大力兩個人也經過了磨合期,很快就要開始踏上了了長途的路程。
由於要跑長途,經常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周燕怕陳大力他們吃不上飯,餓過了頭,還給陳大力帶上了一罐炒麵。
這炒麵可不是炒麵條,是小麥麵粉在幹燥無油的熱鍋裏不斷翻炒,炒到微黃這種顏色即可出鍋,炒熟了的麵粉可以直接加糖衝水吃,也可以直接拿著吃。
這樣的炒麵粉既不占地方,方便長期存放,又能隨時填飽肚子。
帶著妻子的期盼和不舍,陳大力踏上了他長途運輸的第一站——衛城。
現在跑長途運輸,可不是後世那種出門柏油路,開車直接上高速,手鬆開方向盤,卡車依舊能夠跑直線的模樣。長途運輸的艱難就在於要麵對各種各樣危險的行車環境。
這次上車前,陳大力還準備了一根大姆手指粗的長鋼筋,這個鋼筋可不容易找,這可是拖了陳華姐從消防隊那邊弄來的。
陳大力把這根鋼筋放在車座摸後排當作鎮車用的工具,其實就是拿來讓自己心安一下。
在之前開短途的過程中,董衛國也給陳大力講了許多,關於長途運輸過程中遭遇到的路霸和劫匪的事情,他也不是嚇唬陳大力,當時的社會環境就那樣,董衛國主要是想讓陳大力長個心眼兒,不要疏忽大意。
其實,在陳母年輕的時候,整個社會的治安都是十分好的,那個時候,幾乎沒有聽說過國內有發生什麽大案子,當然也可能是由於社會消息比較閉塞的原因,但總體來說那個年代還是非常穩定的年代。
後來包產到戶以後,也有人家養豬,不過都是一頭,兩頭的規模,自家養上一隻過年能吃吃豬肉就可以了,不知道怎麽回事,陳大力他們村裏這幾年都沒有養豬的人家。陳大力算是頭個養這麽多豬的人
人都喜歡跟風,眼見陳大力賣豬得了實惠。村裏有人就起了心思,這豬誰都可以養嘛,以前家家戶戶養任務豬的時候,無非就是打打豬草,煮一下豬食,過上十個月一年的,豬可以賣了,跟陳大力這樣,把豬圈打理的這麽幹淨的人家,還真沒有。
不過,人都光看見賊吃肉,看不見賊挨打,陳大力養的豬分量在那放著呢,一隻都得接近三百斤,按一塊錢一斤算,哪怕刨去了飼料和人工,陳大力怎麽也得拿到一千塊錢咋。
一千塊錢,種上幾畝地的糧食,累死累活也不過能掙個一年的口糧和百十塊錢。一時間,不知道多少人晚上因為養豬掙錢而睡不著覺
村裏有地方的人家就開始琢磨了起來,有人直接偷偷的預訂了十幾頭小豬苗,也有人心裏沒有底,隻購買了一隻小豬仔。
大家都掖著藏著,生怕被別人知道了。
這會兒,陳大力養豬的這個院子已經清掃了出來,陳大力打算收拾幹淨之後,給院子徹底的消一下毒。
這院子本來是王大娘家小兒子的宅基地,當初王大娘租給陳小雲也是為了多掙一點錢就給王家小兒子娶媳婦。兒子多,家裏麵各自的小心思也不少。
租出去的院子養豬掙了錢之後,王家的大兒媳心裏一直琢磨著,想要把院子要回來自己養豬。
養豬這事,農村誰不會幹這活啊,又沒啥技術含量,她心裏琢磨著自己也能幹的不錯。
王大娘一家沒有分家,他們家原本打算等最小的兒子成了婚以後再分家,因此,每個兒子掙來的錢都的上交給王大娘一部分,用於家裏的各項開支。
王家大兒媳手裏還偷偷藏著一點壓箱底子錢,她心裏尋思著自己幹,還能多攢些錢,這樣分家了以後,日子也能過的寬裕些,她剛張口跟自己男人說這事,就被自家男人大罵了一頓。
“錢,錢,錢,你就隻知道錢,咱們跟大力的關係,是錢能比得上的嗎?”王家老大和陳大力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的一撥人,小時候沒少一起上樹摸鳥蛋,下河撈小魚。
人家能掙錢,那是人家的本事,王家老大雖然羨慕陳大力,但他從來不會嫉妒陳大力,更不會去和別人去搶資源。
王家大兒媳挨了一頓批之後,內心的想法沒有熄滅反而更火熱,她尋思著自己男人真是個傻老冒,掙錢的路子都送到手邊了,都抓不住。
陳大力院子正租著呢,不可能就直接不租了,再加上王大娘和周燕的關係更好,就算王大娘心裏想養豬肯定不會跟周燕張嘴說這些。可是換地方養豬吧,又要投資不少錢,隻要陳大力肯讓出來那套院子,她就可以直接買小豬苗開養了。
她是個臉皮厚的,一點都不覺得那院子是小叔子的,她不該插手管這些,在覺得指望不上婆婆和自家男人之後,她就直接抱著自己的兒子過來找周燕了,想讓周燕主動跟王家開口不再租院子。
王家大兒媳坐在那裏拐彎抹角說了半天,周燕也聽明白她的來意了,心裏直替王大娘發愁,這個大兒媳真不像個善茬子,估計王家的分家計劃可能要提前了。
周燕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她的態度讓王家大兒媳一頭霧水,達不到目的的她悻悻地離開了陳家。
王大娘一家和自家一直都是互相幫襯的,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這話一點都不假,有很多事,剛嫁過來的周燕不懂,陳母也不告訴她,都是熱心的王大娘手把手地教給周燕的,周燕不忍讓王大娘做難,加上陳大力出遠途了不在家,一時半會她心裏也拿不定主意。
經過這段時間的練習,陳大力的車技越來越嫻熟。
喬老大的速度也很快,三輛全新的大卡車也全部安排到位。
等陳大力看到這輛藍色的躍進卡車的時候,興奮的嘴都合不攏了。
都說車是男人的第二個老婆。這話說的一點都不假。男人對汽車有些與生俱來的深厚感情,更何況這還是一輛全新的車。
這輛卡車外觀酷炫,操縱輕巧靈活,穩定性良好,可以說是當下市場的搶手貨。
這車一般都是單位購買,私人訂購的途徑很少,也不知道喬老大走的什麽路子,居然一下子弄來了三輛。
這輛新車的固定班底就是董衛國和陳大力,董衛國原來的那輛車被安排給了老董手底下的其他人。
有了新車,有了訂單,陳大力兩個人也經過了磨合期,很快就要開始踏上了了長途的路程。
由於要跑長途,經常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周燕怕陳大力他們吃不上飯,餓過了頭,還給陳大力帶上了一罐炒麵。
這炒麵可不是炒麵條,是小麥麵粉在幹燥無油的熱鍋裏不斷翻炒,炒到微黃這種顏色即可出鍋,炒熟了的麵粉可以直接加糖衝水吃,也可以直接拿著吃。
這樣的炒麵粉既不占地方,方便長期存放,又能隨時填飽肚子。
帶著妻子的期盼和不舍,陳大力踏上了他長途運輸的第一站——衛城。
現在跑長途運輸,可不是後世那種出門柏油路,開車直接上高速,手鬆開方向盤,卡車依舊能夠跑直線的模樣。長途運輸的艱難就在於要麵對各種各樣危險的行車環境。
這次上車前,陳大力還準備了一根大姆手指粗的長鋼筋,這個鋼筋可不容易找,這可是拖了陳華姐從消防隊那邊弄來的。
陳大力把這根鋼筋放在車座摸後排當作鎮車用的工具,其實就是拿來讓自己心安一下。
在之前開短途的過程中,董衛國也給陳大力講了許多,關於長途運輸過程中遭遇到的路霸和劫匪的事情,他也不是嚇唬陳大力,當時的社會環境就那樣,董衛國主要是想讓陳大力長個心眼兒,不要疏忽大意。
其實,在陳母年輕的時候,整個社會的治安都是十分好的,那個時候,幾乎沒有聽說過國內有發生什麽大案子,當然也可能是由於社會消息比較閉塞的原因,但總體來說那個年代還是非常穩定的年代。
後來包產到戶以後,也有人家養豬,不過都是一頭,兩頭的規模,自家養上一隻過年能吃吃豬肉就可以了,不知道怎麽回事,陳大力他們村裏這幾年都沒有養豬的人家。陳大力算是頭個養這麽多豬的人
人都喜歡跟風,眼見陳大力賣豬得了實惠。村裏有人就起了心思,這豬誰都可以養嘛,以前家家戶戶養任務豬的時候,無非就是打打豬草,煮一下豬食,過上十個月一年的,豬可以賣了,跟陳大力這樣,把豬圈打理的這麽幹淨的人家,還真沒有。
不過,人都光看見賊吃肉,看不見賊挨打,陳大力養的豬分量在那放著呢,一隻都得接近三百斤,按一塊錢一斤算,哪怕刨去了飼料和人工,陳大力怎麽也得拿到一千塊錢咋。
一千塊錢,種上幾畝地的糧食,累死累活也不過能掙個一年的口糧和百十塊錢。一時間,不知道多少人晚上因為養豬掙錢而睡不著覺
村裏有地方的人家就開始琢磨了起來,有人直接偷偷的預訂了十幾頭小豬苗,也有人心裏沒有底,隻購買了一隻小豬仔。
大家都掖著藏著,生怕被別人知道了。
這會兒,陳大力養豬的這個院子已經清掃了出來,陳大力打算收拾幹淨之後,給院子徹底的消一下毒。
這院子本來是王大娘家小兒子的宅基地,當初王大娘租給陳小雲也是為了多掙一點錢就給王家小兒子娶媳婦。兒子多,家裏麵各自的小心思也不少。
租出去的院子養豬掙了錢之後,王家的大兒媳心裏一直琢磨著,想要把院子要回來自己養豬。
養豬這事,農村誰不會幹這活啊,又沒啥技術含量,她心裏琢磨著自己也能幹的不錯。
王大娘一家沒有分家,他們家原本打算等最小的兒子成了婚以後再分家,因此,每個兒子掙來的錢都的上交給王大娘一部分,用於家裏的各項開支。
王家大兒媳手裏還偷偷藏著一點壓箱底子錢,她心裏尋思著自己幹,還能多攢些錢,這樣分家了以後,日子也能過的寬裕些,她剛張口跟自己男人說這事,就被自家男人大罵了一頓。
“錢,錢,錢,你就隻知道錢,咱們跟大力的關係,是錢能比得上的嗎?”王家老大和陳大力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的一撥人,小時候沒少一起上樹摸鳥蛋,下河撈小魚。
人家能掙錢,那是人家的本事,王家老大雖然羨慕陳大力,但他從來不會嫉妒陳大力,更不會去和別人去搶資源。
王家大兒媳挨了一頓批之後,內心的想法沒有熄滅反而更火熱,她尋思著自己男人真是個傻老冒,掙錢的路子都送到手邊了,都抓不住。
陳大力院子正租著呢,不可能就直接不租了,再加上王大娘和周燕的關係更好,就算王大娘心裏想養豬肯定不會跟周燕張嘴說這些。可是換地方養豬吧,又要投資不少錢,隻要陳大力肯讓出來那套院子,她就可以直接買小豬苗開養了。
她是個臉皮厚的,一點都不覺得那院子是小叔子的,她不該插手管這些,在覺得指望不上婆婆和自家男人之後,她就直接抱著自己的兒子過來找周燕了,想讓周燕主動跟王家開口不再租院子。
王家大兒媳坐在那裏拐彎抹角說了半天,周燕也聽明白她的來意了,心裏直替王大娘發愁,這個大兒媳真不像個善茬子,估計王家的分家計劃可能要提前了。
周燕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她的態度讓王家大兒媳一頭霧水,達不到目的的她悻悻地離開了陳家。
王大娘一家和自家一直都是互相幫襯的,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這話一點都不假,有很多事,剛嫁過來的周燕不懂,陳母也不告訴她,都是熱心的王大娘手把手地教給周燕的,周燕不忍讓王大娘做難,加上陳大力出遠途了不在家,一時半會她心裏也拿不定主意。
經過這段時間的練習,陳大力的車技越來越嫻熟。
喬老大的速度也很快,三輛全新的大卡車也全部安排到位。
等陳大力看到這輛藍色的躍進卡車的時候,興奮的嘴都合不攏了。
都說車是男人的第二個老婆。這話說的一點都不假。男人對汽車有些與生俱來的深厚感情,更何況這還是一輛全新的車。
這輛卡車外觀酷炫,操縱輕巧靈活,穩定性良好,可以說是當下市場的搶手貨。
這車一般都是單位購買,私人訂購的途徑很少,也不知道喬老大走的什麽路子,居然一下子弄來了三輛。
這輛新車的固定班底就是董衛國和陳大力,董衛國原來的那輛車被安排給了老董手底下的其他人。
有了新車,有了訂單,陳大力兩個人也經過了磨合期,很快就要開始踏上了了長途的路程。
由於要跑長途,經常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周燕怕陳大力他們吃不上飯,餓過了頭,還給陳大力帶上了一罐炒麵。
這炒麵可不是炒麵條,是小麥麵粉在幹燥無油的熱鍋裏不斷翻炒,炒到微黃這種顏色即可出鍋,炒熟了的麵粉可以直接加糖衝水吃,也可以直接拿著吃。
這樣的炒麵粉既不占地方,方便長期存放,又能隨時填飽肚子。
帶著妻子的期盼和不舍,陳大力踏上了他長途運輸的第一站——衛城。
現在跑長途運輸,可不是後世那種出門柏油路,開車直接上高速,手鬆開方向盤,卡車依舊能夠跑直線的模樣。長途運輸的艱難就在於要麵對各種各樣危險的行車環境。
這次上車前,陳大力還準備了一根大姆手指粗的長鋼筋,這個鋼筋可不容易找,這可是拖了陳華姐從消防隊那邊弄來的。
陳大力把這根鋼筋放在車座摸後排當作鎮車用的工具,其實就是拿來讓自己心安一下。
在之前開短途的過程中,董衛國也給陳大力講了許多,關於長途運輸過程中遭遇到的路霸和劫匪的事情,他也不是嚇唬陳大力,當時的社會環境就那樣,董衛國主要是想讓陳大力長個心眼兒,不要疏忽大意。
其實,在陳母年輕的時候,整個社會的治安都是十分好的,那個時候,幾乎沒有聽說過國內有發生什麽大案子,當然也可能是由於社會消息比較閉塞的原因,但總體來說那個年代還是非常穩定的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