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元宵節
字數:3994 加入書籤
初二到初七走完親戚後,楊興武一家終於閑了下來。
過了元宵節,他就該返校上課了。
正月初八,楊興文起了個大早,開始洗漱刷牙刮胡子,全都捯飭了一遍後,穿上弟弟帶回來的軍大衣雷鋒帽還有雪地靴。
一邊穿大衣一邊問道:
“小弟,咋樣?”
“俊的很,今兒相看肯定能把那些小妮兒迷死!”
“哈哈!”
楊興文聽到弟弟的誇讚,很是開心。
又拿起裂手油和雪花膏,往手上臉上塗抹了一下。
至於頭油他沒準備弄,不過一個小平頭,抹不抹無所謂,何況有帽子,把帽耳朵扣起來,穿上軍大衣拿起小鏡子一照,楊興文心裏很是滿意。
“大哥,把腰杆挺直了,不然看著難看!”
楊興文聽到這話,連忙抬頭挺胸。
沒過多久媒婆來了。
王招娣看到人來了之後,連忙招呼起來。
“他嬸兒,今兒就麻煩你了,隻要事情成了,俺肯定會記著的!”
“弟妹這話就見外了,小文這麽俊的俊小夥兒,穿上這套衣服,到了姑娘家,可別把那些小妮兒迷死就中。
恁家這八間大瓦房,有牛還有壓水井,小武還是大狀元,想要啥媳婦沒有?
隻要小文別太挑,我保證給他說個像樣的媳婦兒!”
王招娣聽了媒婆的話,心裏很是開心。
“中,那就麻煩秀芹嫂子了。”
“嗐,見外了,小文捯飭的咋樣了?差不多了,咱別讓小妮兒等!”
“嬸子,來了來了!”
楊興文說著從堂屋走了出來。
“走吧!嬸子。”
“走!小武不去嗎?”
“嬸子,我就不去了,俺大哥去就中,你多費心!”
“行,你們就瞧好吧!”
楊興文說著從車棚裏推出了自行車,載著王秀芹向著劉家莊騎去。
王招娣看著兩人離去的背影不禁有些擔心。
楊興武看到這情況,知道母親是關心則亂。
“娘,別擔心了,咱家這條件,大哥肯定不愁取媳婦兒,如果是給小蘭說婆家,看到咱家這條件肯也滿意,有自行車,縫紉機,八間新蓋的大瓦房,有牛,有壓水井。
過幾天抓兩頭豬養,再花點錢,湊齊三轉一響,比起城裏人也不差,再說那城裏人住的筒子樓還沒咱家的兩間西廂房大呢?你呀!想太多了!”
王招娣聽到小兒子的話,稍微想了一下,確實是自己想太多了。
弄明白後,她也不再關注這事兒,去了堂屋踩著縫紉機做起了針線活。
楊興武坐在門口,拿起課本給妹妹楊小蘭補習功課,楊小蘭坐在一旁聽的很是認真,小黃依偎在楊興武的腳邊,一邊打盹兒一邊強迫自己不要睡。
楊春生坐在院子裏抽著旱煙曬太陽,楊小紅跑出去玩了。
不知過了多久,一聲喊聲打破了寧靜。
小黃聽到喊聲,立馬竄了出去,過了一會兒又跟著兩人回來。
楊興武看到院子裏的兩人,連忙把書本遞給楊小蘭,讓她先複習。
起身走到院子,還沒來得及說話,楊建國就率先開了口。
“小武,我把你大魁叔也喊來了,今兒咱們幾個就合計合計,看怎麽弄這個養雞場,現在都初八了,馬上就二月了,也該春雛了,這不就想聽聽你的意見!”
楊小蘭看到家裏來了人,給楊建國兩人搬了椅子,又倒了兩碗紅糖茶送了過來,這才回到屋裏。
楊興武聽到楊建國的話有些頭大。
“建國叔,專業人就幹專業的事兒,孵小雞咱們村的嬸子們都比我我有經驗,我也不懂,俺娘都比我懂的多!”
“嗐,鬧笑話了!不是問孵小雞的事,主要想問問你還有啥建議不?咱們養雞場弄多少雞合適?”
楊興武聽到這話,沉思了一下走到幾人身旁。
“養雞的事情大家夥兒都知道,辦養雞場和咱們自家養幾隻雞還是不一樣的,養雞場的雞少的都有上百隻,多了有上千隻,一定要注意疫病防治工作,建國叔可以去防疫站,請個技術員指導一下,這樣就能避免一些傷亡!”
楊建國和揚大魁聽了這話連連點頭。
“不錯,還是你想的周到,還有嗎?”
“咱們養雞場放哪裏了?”
“東頭那邊那個山坡裏咋樣?裏麵養個幾千隻問題不大!”
“行是行,會不會有狐狸啥的?別到時雞還沒下蛋都被吃了!”
“放心,那邊現在早就沒這些東西了,頂多也就是兔子之類的。”
“那就沒問題了!對了,建國叔,現在有多少鄉親們同意蓋這個養雞場?”
楊建國聽了這話,苦笑了一下。
“嗐,不多,兩百戶裏麵也就三四十戶!”
“咋這麽少?”
“鄉親們一聽是養雞,還要搞什麽合作社?都不太願意,說不如自己養了賣錢。”
楊興武聽到這話也不覺得奇怪,確實符合鄉親們的一慣想法。
“行,那咱就先以這些人展開合作,人少一點,也好操作,對了,大魁叔算下來養雞需要多少錢?”
“也不多主要就蓋個雞舍,剩下的就是老母雞孵蛋,一隻能孵10到15個,看咱們要養多少隻雞,算下來一家十塊八塊的肯定夠了!”
“那行,先這麽著,要是不夠的話,我家補齊,不過相應的分成要給到我家!”
“這事兒,你放心,叔肯定給你辦的妥妥的。”
楊建國兩人又和楊春生父子倆聊了好一會兒,這才告辭。
“嗒,養雞場是個好活計,要是沒人接手,咱們就全部接了,做起來的話肯定比種地強多了,咱家那些坡地也能種點棗樹蘋果樹,等過幾年也能賣果子。”
“你自己拿主意就成,你上了大學,看的比我們遠!”
楊春生對於兒子拿主意並無太多意見,隨著楊興武上了大學,家裏在他的指點下,賺了幾千塊後,他的話語權也越來越重。
傍晚,楊興文喜氣洋洋的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