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爹是當朝首輔 第136節
字數:6598 加入書籤
許聽瀾忽然覺得案頭的賬本厚了好幾倍, 一年裏各房人事賬目雜七雜八的倒灶事兒在腦袋頂上直打轉,眼前的男人也有點招人煩。
沈聿蒼白的解釋:“我也不納妾。”
“要是沒孩子呢?”懷安反問。
“沒孩子呢?”芃姐兒跟著學舌。
懷安眼看著老爹挽著袖子朝他走來。
“快跑!”他一聲招呼, 率先跑出了堂屋,芃姐兒倒騰著小短腿跟著跑出去,一氣兒跑到大哥大嫂院裏。
沈聿咬了咬後槽牙,但他一向懂得輕重緩急,這種時候,哄妻子顯然比抓孩子更加緊迫,於是堆了滿臉的笑,給許聽瀾捏腰捶背講八卦。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哄好了妻子,沈聿卻氣的半宿睡不著覺了,半夜裏忽然從床上坐起來:“不是,他有病吧?”
許聽瀾迷迷糊糊的,口齒含混的問他:“誰呀?”
沈聿歎口氣:“沒有誰,睡吧。”
……
卻說懷銘夫妻二人正守著洮姐兒的小床說閑話,聽到屋外婆子丫鬟一陣騷亂,懷銘打了簾子出去,隻見一大一小一雙弟妹扶著膝蓋氣喘籲籲。
“我為什麽要跑?”芃姐兒邊喘邊問。
“對哈……”
“誒呦,數九寒天的穿得這麽少?凍透了吧?”婆子說著,忙叫丫鬟拿兩個湯婆子來。
陸宥寧放下女兒出來,忙領著兩人到內室暖和。洮姐兒睡熟了,被抱進暖閣,屋裏炭火燒的旺,芃姐兒冰涼的小手很快暖和過來。
陸宥寧忙令人去灶房下兩碗雞湯餛飩來。
懷銘哭笑不得:“你還怕爹娘餓著他們?”
陸宥寧努努嘴,隻見兩人已經吃了小半碗。
懷銘:……
“我要跟嫂嫂睡。”芃姐兒小臉紅撲撲的,吃飽喝足,便開始提要求。
結果就是陸宥寧帶著芃姐兒睡,把兄弟倆趕出了屋子。
所謂“城樓失火,殃及池魚”,懷銘抱著枕頭被褥在寒天雪地裏呆了片刻,遣人去主院知會一聲,無奈的領著弟弟去了廂房。
……
臘月初八,奉天殿照例舉辦朝會,但今日有些特殊,因為皇帝在朝會上宣布,要冊立榮賀為太子,冊封大典於次年正月。
太子乃是國本,冊立大典一時成為朝廷的頭等大事,禮部迅速擬出儀程,昭告各國,請使節前來觀禮。
冊立大典之後,太子立刻出閣講學,出閣類似皇室子女的成人禮,區別在於,普通男子在二十歲加冠,並且加字,而皇子出閣一般在十二到十七歲。
這些繁縟的儀式懷安並沒有機會觀禮,不過他倒是可以參加大哥的冠禮。
男子二十而冠,懷銘的吉日也在春季。
品官冠禮,往往比較隆重。沈家大擺宴席,邀請親朋好友前來觀禮。沈聿一身緋色公服,雁翅烏紗,為長子加冠。
懷銘一身青衣素裳,由讚冠者為其加緇布冠。讚冠者由陸顯擔任,一番美好的祝詞之後,脫下緇布冠,換絳紗服,加進賢冠,再換公服,加爵弁。
懷安站在人群中,看著大哥換衣服,梳頭發,換帽子,再換衣服,梳頭發,換帽子……中間一應禮儀莊嚴冗繁,令人昏昏欲睡。直到兩個時辰過去,日頭當空,芃姐兒已經睡著了,被奶娘悄悄抱走,懷安卻是大孩子了,要舉止得體,撐著眼皮也要把場麵應付下來。
隻聽陸顯為懷銘取表字文恒,並訓告曰:“令月吉日,昭告爾字。宜之於假,永受保之。”
懷銘恭敬應答:“懷銘雖不敏,敢不夙夜祗奉。”
隨即拜過堂上諸客,再入內室拜母親,次日隨父親祭拜祖先,告知兒孫已經長成。從此同輩同僚,都要稱呼懷銘的表字,而不能再直呼其名了。
……
懷安是在半個月後才見到榮賀的。
因為太子殿下如今的作息時間過於變態,每日早朝後,天還沒亮,就要去文華殿讀書,侍讀官會看著他讀《四書》、《五經》及史書,在巳時左右,再由侍講官講其經義,午膳後學習弓馬騎射,晚膳前還有侍書官教書法。
懷安直呼陪不起啊,他這小身子骨還在長身量呢,何況他家裏又沒有皇位繼承,為什麽要跟著受這個洋罪?
於是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後天,拖到沒了借口,才勉強去東宮陪太子讀一天書。
到了東宮所在的擷芳殿,懷安才發現接他的不再是花伴伴,而是一位生麵孔。
“這位就是沈公子吧?”新來的公公對他說:“咱家姓王,是新來的總管太監。”
“哦,王公公。”懷安見他別有深意的神情,從袖中掏出一張小額銀票,塞進他的手裏。
王公公會心一笑,不虧是官宦人家出身,家學淵源,一點即透。低頭一看,大通匯票,麵值……一兩?!
不過礙於懷安的身份,王公公的表情管理依舊十分到位:“沈公子真是看得起咱家,無功不受祿,怎好收您的銀子呢。”
“哦,”他話音剛落,手裏的那張銀票就被懷安抽走了,“也對。”
王公公登時腳底打滑,險些絆一個跟頭。
懷安平時對花公公和劉公公大方,有什麽好東西都會捎帶他們一份,那是因為他們忠厚真誠待人好。他常年出入王府宮禁,王公公這種太監見得多了,心情好的時候逢迎一下,心情不好時壓根就不慣著,可巧他今天有起床氣,心情不好。……
四下漆黑一片,文華殿中點著燈,榮賀見到他,嘴就沒聽下,做太子壓力很大的。
直到天光微明,已經過了卯時,侍讀官員居然還沒來,榮賀因問左右:“殷師傅人呢?”
劉伴伴道:“回殿下,殷師傅要遲一些才到,還沒散朝。”
兩人麵麵相覷,那還愣著幹什麽,開整!
便將藏了一個年關的話本兒一股腦的倒出來,開始包書皮。
……
奉天殿,場麵亂作一團。
事情的起因還得由周嶽說起,周嶽節製四鎮總兵官,與遼東總兵常有職權上的妨礙,姚濱便做主將其調走,之後不久,薊遼總督趙猛海對他多有掣肘,兵部便舉薦左侍郎韓肅出任薊遼總督,將周嶽不滿意的上司換掉。
這下言官坐不住了,一個手握重兵的武將,難道不該受到掣肘?同僚不順眼換同僚,上司不順眼換上司,萬一哪天看朝廷不順眼,帶兵把京城一鍋端了怎麽辦?
照說他們這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可手段確實有些惡劣。
言官礙於姚濱先前的恐嚇——不許再跟周將軍為難,便隻好另辟蹊徑,再次發揮雞蛋裏挑骨頭的手段,對兵部左侍郎韓肅下手。
言官彈劾韓肅在太子的冊封大典上當眾咳嗽,認為他有失官儀,且咳嗽說明體弱多病,不適合在兵部執掌兵事,更不適合牧守北防重鎮。
皇帝看著奏疏險些氣笑了,別人他或許不知道,韓肅以文官掌兵二十年,率部殲敵二萬餘人,半輩子征戰沙場,連子女都沒留下一個,經年累月風餐露宿使他落下了頑固的肺疾,一遇冷風容易咳嗽,是根本克製不住的。迫害這樣一位為國盡忠的官員,他們良心何在!
遂將奏疏全部留中,作冷處理。
言官卻不肯善罷甘休,奏疏石沉大海,他們還可以在朝堂上當麵陳奏,皇帝不看奏疏,總不能不上朝吧。
於是十幾名禦史在朝堂上輪番轟炸。被人欺負到頭上,兵部也是要還擊的,他們力陳韓肅在抗倭及剿匪戰場上的功勞,指責言官們為了沽名出位不擇手段,陷害忠良。
言官們最擅長的就是吵架,一番唇槍舌戰,罵的暢快淋漓,卻忽略了一件事,韓肅不是普通文官,而是掌兵的文官,這類人可不像武將那樣伏低做小好欺負,他們是兩榜進士,地位優渥,有軍功,有聲望,而且常年征戰沙場,脾氣多半不太好。
果然,韓肅在朝堂上,當著皇帝的麵直接動手,把率先上書的兵科都給事中糊到了牆上。
用牙笏指著他罵道:“前番不跟你一般計較,還蹬鼻子上臉了!”
另有幾名脾氣剛烈的言官一擁而上,被韓肅三拳兩腳幹翻一半,另一半也不占上風。
閣老們厲聲嗬斥,沈聿一個眼神,兵部的官員開始“拉架”,拉住的都是言官,導致他們各自多挨了幾拳幾腳。
沈聿見火候差不多了,再過火怕是要出大事,這才拉住韓肅。
有一年輕禦史從班中出列,厲聲喝道:“韓部堂,你朝堂之上竟敢滋事鬥毆,成何體統!”
韓肅被沈聿拉著,騰出左手一笏板砸了過去:“鬥毆算什麽,老子殺人的時候,你小子還不知道在哪兒和泥呢!”
牙笏堅硬,正中額頭,該禦史應聲倒地。
沈聿忙又抓住他的另一隻手臂,低聲勸道:“鬧得有點大了,消消火,退一步吧。”
鄭閣老對身邊的官員說:“愣著作甚,還不扶幾位大人起來。”
眾人七手八腳將能豎起來的言官們豎了起來,實在無法直立的,就隻能找人先抬出去,可他們人都倒下了,嘴上還不肯休戰:“韓肅,你當庭行凶,囂張跋扈。”
“快少說兩句吧。”同僚們一邊勸著,一邊將人抬到偏殿,以免血光汙穢龍目,驚擾聖駕。
其實抬不抬出去無關緊要,聖駕已經被驚擾的瞠目結舌了。雖說文官鬥毆在本朝不算什麽新鮮事,可皇帝活了這麽久也是頭一次見,誰敢相信隻是為了一聲咳嗽。
鄭遷當麵訓斥了雙方,又問皇帝:“不知陛下聖意如何?”
皇帝這才回過神來,看著韓肅道:“朕看韓部堂老當益壯,很能勝任薊遼總督一職。”
眾言官傻了眼,沒聽錯吧,他們被揍得鼻青臉腫,皇帝居然誇行凶者的老當益壯?
他們正要七嘴八舌的反駁回去,便聽鄭遷一聲嗬斥:“放肆!”
幾人這才縮頭縮腦的站定,聽皇帝把話說完。
“韓部堂,你把朝堂當戲台子了,上演全武行啊?”皇帝問。
韓肅此時有些畏懼,伏地請罪道:“臣罪該萬死。”
“朝堂之上滋事鬥毆,不可輕恕。”皇帝想了想:“罰俸半年,以示懲戒,欽此。”
言官當然不服,他們覺得定性有問題,這應該屬於“行凶”而非“鬥毆”,還是在朝堂上動手,怎麽也得革職下獄吧。
皇帝卻反問:“隻有韓部堂在行凶嗎?你們還手了沒有?”
言官們麵麵相覷,還是還了,可是打不過啊……
皇帝卻對身邊的侍詔說:“你數清楚,今日凡參與鬥毆者,一律罰俸半年,以儆效尤。交內閣擬旨吧。”
“遵旨。”
言罷起身,值守太監唱一聲“散朝”,不給眾人反應的時間,擺駕回鸞。
第137章
如此明顯的拉偏架, 引起了六科言官的強烈不滿。
韓肅是兵部侍郎,每年的“冰敬”、“碳敬”不知凡幾,又即將出任薊遼總督, 半年的俸祿對他來說簡直微不足道,可言官就不同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gdbzkz.info。鬼吹燈手機版閱讀網址:m.gdbzkz.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