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爹是當朝首輔 第144節
字數:6705 加入書籤
“原來是鎮紙啊。”懷安放在手心端詳,沉甸甸的壓手,他還以為是放在店鋪銀櫃上的風水擺件呢。
將金蟾蜍拿回廂房,懷安還對著它拜了拜,請它保佑自己蟾宮折桂,實在很難實現的話,財源滾滾也行。
不知是不是他的禱告起了作用,次日就傳來了“可能要開海”的小道消息。
“真的開了?!”懷安激動的反問
“呃……”榮賀不太:“好像開了又好像沒開。
懷安仿佛被潑了一盆冷水:“這是什麽意思?”
文華殿後麵的文淵閣,藏有無數珍貴的經卷和與圖,太子命人拿來一份極其珍貴的東南海域圖小心掛起來,在東南沿海畫了一個圈。
朝廷打算在這裏開了一個小小的口子——月牙港。
榮賀和懷安這個年紀,還不太明白為什麽每一個朝廷方略的背後,都是無盡的爭吵和多方勢力的拉扯,不過他們已經習慣了。
“開一個口子,總比沒開要好,對吧?”榮賀問。
“確實,絲綢和棉紗在海外都是緊俏貨,當年倭寇登陸,比起金銀珠寶,他們更喜歡搶奪生絲棉布,紡織品比絲綢茶葉更加暢銷。”懷安道:“所以我們穩賺不賠了。”
他遺憾的是,如此畏畏縮縮的開一個港口,就把姚閣老整的這麽慘,士大夫如此畏懼大海,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還能否看到真正的開海。
不過往好處想,他將有一大筆銀子進賬,連帶太子也跟著“發家致富”了。
袁師傅進來上課時,看到兩個學生盤腿坐在書桌上,他並未感到生氣,因為兩人正全神貫注的研究一份與圖。
他激動的老淚縱橫,將書本一丟,轉身就要去乾清宮向皇帝報喜,列祖列宗保佑,太子殿下心懷天下,不但開始看邸報,居然還會研究與圖了!他認為可以開始讓太子參與政事,學習治國之道了。
兩人麵麵相覷,異口同聲:“追!”
朝局已經夠亂了,懷安可不希望榮賀過早的卷進去,他羽翼未豐,心智尚未成熟,白遭蹂*躪不說,還容易被人利用。
可袁閣老的眼疾很重,腿腳卻異常靈便,他們一直追到乾清宮的殿前廣場,才堪堪追上他。
“陛下正在與各位大人議事,不便見您。閣老不是在文華殿為太子殿下侍講嗎?”太監問。
兩人鬆了口氣。
袁閣老也明白輕重緩急,點頭道:“當以軍國大事為重,老夫先回去了。”
皇帝坐在東暖閣的床榻上,幾位閣臣、六部堂官擠在殿內,仍在就開關問題爭論不休。少了袁閣老不遺餘力的和稀泥,今天的爭論格外激烈。
皇帝像個走神的學童神遊天外,除了老師講課的內容外,對什麽聲音都異常敏感。忽然聽到窗外有人說話,抬頭問:“什麽人在外麵?”
值守太監躬身應道:“回陛下,是太子殿下、袁閣老,還有沈懷安。”
老師帶著學生來找家長。皇帝第一反應是這兩個熊孩子肯定把袁閣老的胡子拔光了……當即叫停了眾人的議論,對太監道:“叫他們進來。”
“是。”
太監引著三人入內見駕,皇帝一直盯著袁閣老上下打量,還好還好,四肢具在,毛發沒有明顯的缺少,五官也還在原來的位置。
皇帝鬆了口氣,人沒事就好。
第145章
皇帝微微鬆了口氣, 問道:“袁卿家有事嗎?”
袁閣老推說無事,隻是尋常匯報太子的學習進度。
皇帝點點頭:“既如此,便都留下了聽聽吧。”
說著, 又朝門口杵著的兩個少年招招手:“你們站近一點,聽得清楚些。”
眾人紛紛向太子行禮。
兩人在一溜目光的注視下,輕手輕腳的走進暖閣,行禮之後, 默默找了個不礙事的地方呆著,假裝自己是空氣。
“剛剛吵……剛剛說到哪裏了?”皇帝是險些說了句刻薄話,話到嘴邊又改了口。
主持議事的鄭遷回答道:“回陛下, 說到’倭患起於市舶’。”
皇帝歎了口氣:“車軲轆話來回說, 都是老生常談。”
極其顯然的指責, 從這位皇帝口中說出, 已經是重話了。
眾人躬身齊聲道:“臣等失職,請陛下降罪。”
皇帝擺擺手,不再說話。
鄭閣老出班詢問:“不知陛下聖意如何, 臣等聆聽聖訓。”
皇帝:……
要不是顧及尊嚴體麵, 他都想跳起來罵人!這些人沒事總要他發表看法,可他若是真的說了,他們又準備了一萬句話來反駁, 偏偏他沒有他爹的本事, 一個目光就能讓滿朝文武閉嘴。
鄭閣老明知如此,不是存心給他找不痛快麽?
皇帝滿屋子找嘴替, 他先是看向沈聿, 沈聿是讚成開海的一派, 該說的話已經說盡了,甚至看向身邊的太子和懷安, 這兩個平時看上去很機靈,關鍵時候呆頭呆腦的,像兩個很嫩的菜瓜。
又看向身邊正在做會議記錄的翰林官員,年輕人很是眼熟,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你叫什麽名字?”皇帝問。
官員起身,躬身行禮:“微臣沈懷銘。”
難怪眼熟,皇帝心想,原來是沈師傅的長子,兩人站在一起,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小沈卿家,你有什麽見解?”皇帝問。
盡管懷銘已經擺脫了小沈某某的稱呼,但是這話從皇帝口中喊出來,他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臣末學後進,不敢妄言朝政。”沈懷銘道。
“你暢所欲言,在場有你的坐師,你的上司,還有你的父親,便是說錯了,作為前輩,誰又能怪你不成。”皇帝問:“是不是啊,眾卿?”
皇帝經過三年多的耳濡目染,終於也學會了文官那套道德綁架的實用技能。
眾人隻得應和,鼓勵懷銘說出自己的見解。
懷銘朝眾前輩告罪一聲,娓娓道來:“剛剛盧部堂說到’倭患起於市舶’,下官認為,追根溯源,應從倭寇的組成說起。”
“其一是真正的倭人,日本因戰爭流亡的大小藩侯和士兵,隨著季風飄洋過海,侵擾沿海;其二是以捕魚為業的沿海百姓,因海禁沒有生計,被逼出海為寇;其三是海商、豪強相互勾結,走私以牟取暴利,私通不成,便會商轉為寇,剽掠沿海,禍害一方。”
“禦之怠嚴,則其值愈厚,而趨之愈眾。譬如民間堵鼠穴,往往要留下一個出口,若是全部堵滿,不留餘地,則處處破穿,所謂堵不如疏,疏不如引,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
“因此,臣認為,海禁一開,非但可以抑製走私,還能從根源處抑製海寇作亂。”
此言一出,眾人唏噓,反對的一派紛紛用不善的目光看著懷銘,卻沒有一人駁斥。
不得不承認,眼前這個雅正端方的年輕人著實令他們刮目相看,至少他們在這個年紀沒有這樣的見識,且在座的許多人,可能至今也不懂得倭寇的成因,隻知是一群倭人和一群漢奸組成的強盜而已,盲目的認為隻要海禁足夠嚴,就能將他們阻擋在外。
戶部侍郎道:“南直隸寶船廠報上來的預算,國初下西洋的寶船多是兩千料的海船,甚至有五千料的巨舶,要想打造同樣的船隻,需要耗費數十萬兩之巨,這筆預算又從哪裏來呢?”
懷銘不假思索道:“不需要造船。開關之後,重開泉州市舶司負責監管和課稅,發給商民以’出海船引’,憑借船引出海自由貿易,以避免漏稅。”
“若是有流寇借機搶掠貨物呢?”又有人問。
“可以將巡海道移駐泉州,調仇將軍的海軍入閩巡護泉州海域。”
眾人麵上表情神態各異,支持派自然難掩欣喜,反對派自然還要提出問題。
懷銘從容不迫,侃侃而談,他自小跟在父母身邊,見識相較一般的讀書人要廣博不少,這幾年在翰林院潛心修史讀書,學問愈發精進的同時,也不忘關心時事。
“好!”皇帝一拍大腿,他也說不清具體好在哪裏,隻要群臣啞口無言,他就十分暢快:“諸卿,朕沒說錯吧,真是後生可畏!”
“是是是……”除了沈聿以外的官員,無不應和誇讚,生怕皇帝現學現賣,給他們扣上個“嫉賢妒能,打擊後輩”的帽子。
不過皇帝顯然還沒有學會如此高階的手段,但他掌握了“蓋棺定論”的技巧。
“小沈卿家,將你的這些想法,具表上來,交於內閣逐條擬票。”皇帝道。
“遵旨。”沈懷銘道。
懷安用胳膊肘碰碰榮賀,一臉炫耀:“怎麽樣,我哥很厲害吧?”
“厲害厲害!”榮賀遲疑的說:“可是沈師傅的臉色好像有點難看。”
懷安這才注意到老爹,臉色確實不太好看。
“沈師傅不希望開海嗎?”榮賀小聲問。
懷安搖頭:“不會,可能心情不好吧,姚師傅走後,他經常心情不好。”
“這話聽著怎麽那麽別扭……”
既然皇帝定了調子,鄭閣老便率眾人向皇帝行禮,依次退出了乾清宮。
皇帝留下了袁閣老,指著兩個少年問:“他倆怎麽了?”
這一問,袁閣老又開始激動了:“陛下,臣今日去文華殿為太子講學,看到太子命人從文淵閣找出了一份東南海域圖!”
皇帝登時瞪大了眼:“他們把與圖燒了?!”
袁閣老險些咬著舌頭。
“非也非也,他們將與圖掛在架子上,正在反複用心查看。”袁閣老道。
皇帝啞然半晌,君臣四目相對,空氣都有些凝固。
“然後呢?”皇帝問。
“陛下難道不欣喜嗎?”袁閣老話音壓製著顫抖:“太子有德,已經學著關心朝政了!”
皇帝強笑道:“啊哈哈哈哈……確實啊,朕十分欣喜。”
君臣相對笑了幾聲,殿內再次陷入安靜,懷安翻著白眼看向房梁,很替他們感到尷尬。
袁閣老不明白皇帝為什麽沒有喜極而泣,為國朝培養一個中興之主,不該是每個君王最大的心願嗎?
轉念一想,先帝的心願就是做神仙,當今皇帝至少還在關心人間的事,不能要求太多,做臣子的還是要多替君父分擔才是。
於是放棄了乞骸骨的念頭,決定靜下心來好好教授太子成才。
念及此,他又向皇帝匯報太子近階段讀了哪些書,去過幾次經筵,學業上有何長進,企圖喚醒皇帝的覺悟,讓他多關心關心太子的成長。
皇帝聽後自然滿意,其實他們沒拆了文華殿,而是安安分分的坐在裏麵讀書,他就已經很感激列祖列宗了。不知不覺間,兩個孩子都長成了少年,再也不會一驚一乍的闖禍了,他們會事先研究與圖……
不對!他們研究與圖幹什麽?!
待袁閣老退出乾清宮,皇帝招手,示意他們湊近一點,低聲問:“你們兩個,不會在合計著離家出走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gdbzkz.info。鬼吹燈手機版閱讀網址:m.gdbzkz.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