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敵人的翻車,也是我們實力的一種

字數:14189   加入書籤

A+A-


    “比英特爾I3、I5的核顯強大,那就夠了。”王逸笑說:“到時候,集成到X3400、X5400做核顯。”
    俞龍興點點頭:“好,另外還有一支團隊,在研發高性能顯卡 RTX 960。”
    “即便打不過英偉達今年下半年即將發布的GTX 970、980這種高端顯卡,也得趕得上明年發布的中端顯卡GTX 960!”
    “好,能趕上GTX 960,也很好了!”
    王逸不會給顯卡部門不切實際的目標。
    有意思的是,俞龍興的顯卡命名規則,也是參考顯卡龍頭英偉達。
    這年頭英偉達還沒有上光追,也沒開始啟用“RTX”,反而在用GT代表入門級顯卡,GTX代表高端顯卡。
    於是俞龍興也對標著以“RT”和“RTX”命名,意外中搶了英偉達未來的RT和RTX。
    這就好玩了。
    “RTX 960大概什麽時候能搞定?”王逸問道。
    “按照當下進度,預計12月份流片。”
    “慢,太慢了。”王逸擺了擺手:
    “英偉達的GTX 960,按照慣例,明年一月份就能發布。我們的RTX 960,12月才搞定,等到上市就得明年2月,甚至3月,這太慢了,到時候根本不是英偉達 GTX 960的對手。”
    差不多的性能,即便星逸科技的RTX 960更便宜,用戶也更喜歡英偉達的GTX 960。
    一個顯卡新品牌,一個顯卡超級霸主,沒法比。
    “我們唯一的出路,那就是搶在英偉達GTX 960之前,提前兩三個月上市。隻有在GTX 960還沒發布,還沒上市之前,我們的RTX 960就成功發布,並且上市,隻有這樣才能搶下大量的中端顯卡訂單。”
    “若是等到明年一月份,英偉達GTX 960都發布了,當真沒我們什麽事了。”
    俞龍興明白了王逸的打算,這是要打一個時間差。
    RTX 960幹不過九月份發布的GTX 970、GTX 980,但可以憑借價格優勢和性價比,搶在GTX 960發布之前,先拿下中端市場!
    這的確是唯一的機會!
    俞龍興有點為難:“提前上市的確是唯一的出路,可是按照當下的進度,很難提前,人手不夠。”
    “人手不夠,那就增加人手!”王逸當機立斷:
    “俞龍興,你把RT 630的研發團隊一分為二,少部分人留下,繼續對RT 630做升級,這樣集成到CPU做核顯,應該能夠對標甚至超越四代I7的核顯。”
    “其他人全部並入中端顯卡研發團隊,全力推進研發速度,力爭RTX 960能夠提前流片,提前上市!”
    RT 630升級一下,雖然隻是堪比英偉達2012年的入門級獨顯GT 640,但做核顯足夠用了。
    這樣的配置,看視頻,聽音樂,玩CF、LOL完全可以了。
    至於3A大作,那就別想了。
    但若是能做出堪比GTX 960的甜品中端顯卡,就沒問題了。
    至於媲美GTX 980的高端顯卡,那就難了。
    不過沒事,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先把中端顯卡搞定再說!
    “這樣可以!”俞龍興果斷應下,這是最好的安排:“有了這些人加入,RTX 960說不定能夠9月份流片,11月份上市。”
    ‘11月份嗎?還是太慢了。’王逸心中暗道。
    英偉達GTX 960一月份上市,星逸科技的RTX 960 11月份上市,僅僅差兩個月,完全不夠,根本賣不了多少。
    而且很多人會為了等英偉達,放棄購買。
    對此,王逸看向俞龍興:
    “雖然顯卡團隊的第一款顯卡RT 630,不是太成功,但依舊值得鼓勵。這樣,顯卡團隊正式升級為顯卡部門,標準、待遇、全部提升。還有編製也要全部增加!”
    “???”俞龍興懵了。
    RT 630做的那麽拉胯,今天年會,他以為自己會挨訓。
    結果王逸不但沒有訓他,反而還安慰他,鼓勵他,還要升級顯卡團隊為顯卡部門!
    這相當於鳥槍換炮了。
    去年,顯卡部門沒有成立,隻有S3的一些員工,又招募了一些工程師,打造了兩支顯卡團隊。
    一支負責入門級獨顯RT 630。
    一支負責中端顯卡 RTX 960!
    而作為對比,威廉姆斯的CPU部門,卻是兵多將廣。
    一次性開了五條線,五支研發團隊。
    對標I3的一條,對標I5的一條,對標i7的一條。
    此外,還有兩條服務器芯片研發產線,同樣一高一低!
    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這就是團隊和部門的區別。
    不過現在好了,王逸也把顯卡研發團隊升級為顯卡部門。
    待遇,人手,資源,都全部提升!
    “董事長,感謝,我一定全力以赴,盡快把RTX 960搞出來!”俞龍興笑說。
    王逸點點頭:“年後,大量招兵買馬,增加團隊人手和實力,以及產品線。不僅中端顯卡RTX 960要全力研發,高端顯卡也得開始布局了!”
    “好,董事長,我會全力推進。招兵買馬後,研發速度肯定大幅度提升。我立軍令狀,RTX 960爭取7月份流片,9月份上市!”
    “好!”王逸喜上眉梢,等著就是這句話!
    9月份,英偉達會發布新一代的高端顯卡GTX 970、980。
    雖然性能很強大,但也很貴。
    至於甜品顯卡GTX 960,得明年一月份。
    沒辦法,若是九月份就一同發布甜品GTX 960,那都去買960了,那GTX 970和GTX 980就賣不動了啊。
    相反,隻有先賣貴的高端顯卡,賺大錢。後續貴得賣不動了,再出甜品中端卡GTX 960。
    老黃的刀法和算盤,一向精準得很。
    卻不料,他遇到了克星!
    英偉達怕耽誤GTX 970和980的銷量,不想第一時間發布GTX 960,可王逸不怕。
    老黃不發布,王逸給他發布!
    連時間都相近。
    都在九月份。
    沒錯,老黃剛發布完GTX 970和980,王逸就會直接發布 RTX 960!
    雖然性能弱了一點,但是價格香得很。
    最簡單的,誰都知道GTX 970更強大,但是要2499。
    而星逸科技的RTX 960性能差一點,隻要1499,甚至1299!
    那用戶怎麽選?
    大多數人都會選擇RTX 960。
    畢竟這年頭很多人組裝台式機的預算,並不高。
    加上顯示器,全套下來總預算也就四五千塊的預算,這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還有很多預算在4000以下。至於7000到一萬的,隻是少數。
    這樣算下來,顯卡預算10001500的用戶占比超過60%,甚至70%。
    而這個價格,隻能買到英偉達GTX 750 Ti,肯定不如星逸科技的RTX 960香。
    這也是星逸顯卡做大的機會。
    王逸這般想著,開始細細回憶。
    回憶這幾代顯卡的性能變化。
    20142015年,王逸正處於大三到大四,2015年7月份大學畢業。
    再加上前世本就是計算機專業,對於這些顯卡的性能,也是熟悉的很。
    當時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倒背如流。
    哪怕學生,買不起GTX 980,但參數門清。
    如今過了幾十年,記憶有些淡了。
    具體的記不清楚,但是大體的性能差距,還是能記得住的。
    王逸不斷回憶,突然表情變得很是精彩。
    他想起了幾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2月份發布的GTX 750 ti,憑借不俗的性能,超低的價格,成為一代神U,銷量飆升。
    第二個大事,下半年九月份的GTX 980提升有限,比GTX 970隻強15%20%,但是價格貴了60%到70%,性價比奇低無比,銷量寥寥!
    而GTX 970性價比奇高,銷量大爆。
    第三個大事,明年一月份的GTX 960同樣性能拉胯,比GTX970落後30%40%,同樣銷量拉胯。使得GTX 970成為同代銷量最高的型號。
    但好景不長,GTX 970顯存門爆發,英偉達口碑崩了,導致銷量下滑20%以上!
    最終AMD的同代顯卡銷量飆升!
    想清楚這些,王逸都笑了。
    運氣好了,真是沒辦法。
    誰能想到這一代的英偉達顯卡,980性價比太低,960性能廢柴,好不容易有個能打的970,當真是神U之姿,結果作死,出現了顯存門!
    隻能說不作死就不會死!
    不過如此一來,就是星逸科技的機會。
    可遇不可求的機會。
    畢竟英偉達一代顯卡,全部翻車這事,可是很少遇到過,甚至從來沒有過。
    但這一次,遇到了。
    對此,王逸果斷看向俞龍興:“你們研發的RTX 960,對標的是英偉達哪一款顯卡?”
    “董事長,我們目標對手是明年一月份發布的GTX 960,但這款顯卡沒發布,我們也不知道具體性能。隻能作為參照,用上一代的次高端顯卡GTX 780當作目標!”
    王逸點點頭,這是很合理的策略。
    理論上說,新一代的中端顯卡,會超過上一代的次旗艦顯卡。
    比如GTX 960,理論上會超過上一代的GTX 770,但不如GTX 780。
    因此俞龍興拿著GTX 780的性能當作參照物,研發RTX 960,這沒有任何問題。
    不出意外的話,最終性能也會接近GTX 960。
    可誰想,英偉達的GTX 960翻車了啊!
    本應該強於GTX 770的GTX 960,結果性能過於拉胯,還不如GTX 770!
    如此一來,那就好玩了。
    若是RTX 960參照GTX 780的性能研發,那最終性能會吊打英偉達翻車的GTX 960,甚至和GTX 970能勉強掰個手腕。
    畢竟GTX 970的性能也就比GTX 780強一點。
    若是如此,那就好玩了。
    星逸科技的RTX 960,完全可以接著GTX 960翻車,一飛衝天,越級對標GTX 970!
    那就不是中端顯卡了,而是次旗艦顯卡!
    當然,即便比不過,有點差距,也無所謂。
    實力不夠,翻車來湊。
    GTX 970不翻車,自然比星逸科技的RTX 960強!
    可一旦970顯存門翻車,那就不如星逸科技的RTX 960。
    很多消費者都會放棄英偉達的970,選擇星逸科技的RTX 960!
    有時候敵人的翻車,也是我們實力的一種。
    王逸有了計較:“俞龍興,英偉達是一個強大的對手。就參照GTX 780來研發,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有希望贏得過對方的中端顯卡!”
    王逸沒有提960翻車的事,反而故意說會很強大。
    隻有這樣,才能讓俞龍興全力以赴。
    謀其上者得其中,謀其中者得其下。
    “是的,董事長,我知道差距,所以我們得做得更高,更強,才行。”
    王逸滿意地點點頭:“另外,咱們配置得給做了,給出足夠的誠意。”
    王逸可是清楚英偉達GTX 970顯存門翻車,就是偷工減料,誠意不足啊。
    無他,英偉達官方描述,“GTX 970顯卡搭載4GB顯存”,但實際上卻是‘3.5GB高速顯存+ 0.5GB低速顯存’,並且未在宣傳中明確說明。
    此外,顯存位寬,宣傳的是256bit,實際上卻是224bit(3.5GB)+ 32bit(後0.5GB)!
    這直接導致高負載下幀率驟降、卡頓!
    對此,王逸都想說英偉達會玩。
    次旗艦顯卡,2500大洋,結果掉幀,卡頓!
    這開玩笑啊。
    結果可想而知,GTX 970顯存門爆發,銷量暴跌!
    隻能說老黃常年玩刀,結果刀了自己。
    而這,就是星逸科技的機會。
    就是星逸科技RTX 960的機會!
    不,到時候,RTX 960直接命名為RTX 970就行,直接和GTX 970對標。
    不翻車的GTX 970,或許比不過。但翻車了,掉幀,卡頓的GTX 970,那就容易了。
    這一戰若是打好了,星逸科技的顯卡可就真能借著英偉達全麵翻車,一戰封神啊!
    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
    就像三星的手機芯片,之前之後都不是高通的對手。
    但就在明年,高通驍龍810大翻車,三星的獵戶座7420一戰封神,趁機踩著高通上位。
    雖然有點取巧的意思,但效果好啊。
    同樣,星逸科技的顯卡,也可以借著英偉達全係翻車,一戰封神!
    “俞龍興,加油啊。需要什麽支持,整個集團全力支持你們!”王逸語重心長道。
    俞龍興麵色微變,心中明白,支持越大,要求越高!
    又是升級顯卡部門,又是招兵買馬,又是整個集團全力支持!
    這麽多資源和支持砸過來,若是最終他拉胯了,RTX 960廢柴,那就完犢子了。
    估計就不是裁員的事了,搞不好董事長都會把他送到金三角,或者非洲!
    可俞龍興清楚,他沒得選擇,沒有退路!
    隻能全力以赴,奮發圖強。
    把RTX 960做好,做強!
    最好是能對標GTX 780,也就相當於對標GTX 970。
    這樣即便兼容性優化不如英偉達,實際體驗也能卡迷你幣GTX 960。
    也算是不辜負董事長的重托。
    但俞龍興不知道的是,若是真做到這一地步,不隻是堪比960,都能堪比970了。
    畢竟英偉達這一代的960和970都翻車了。
    不過這一點,王逸不會點破,更不好多說。
    相反,給俞龍興更多壓力,反而更好。
    臘月二十七,年關將近。
    王逸和宋思凝擁抱過後,也將各自回家。
    一年的奔波,終於結束。
    “思凝,過年期間不用忙碌,好好陪伴家人,多休息幾天。工作的事,年後再說。”王逸笑說。
    “嗯呢。”宋思凝乖巧點頭,踮起腳尖,輕吻王逸,這才戀戀不舍地離開。
    和去年一樣,王逸早就讓人給宋家送去了豐盛的年禮。
    同樣,宋思凝也給王逸的父母,準備了很多禮物。
    隨後,王逸也回了家。
    先看了二老,第二天一家人又回了老家。
    不得不說,有了光伏發電之後,三位老人終於舍得用電了。
    家裏空調、大冰箱、熱水器、按摩椅等家電家具,一應俱全。
    淨水器也給按上了,沒辦法,北方地區水質硬,TDS 400多。
    老家都是地下深井水,水質口感不錯,也沒什麽汙染,但是水質更硬!
    沒有淨水器,半個月水壺都得多一層水垢。
    但有了RO膜反滲透淨水器,那就容易了。
    “爸,淨水器濾芯得經常換,咱們這裏水質差。”王逸囑咐道。
    “放心,我每次回老家都會及時關注,一旦提醒,立即換芯。安裝的人都給了很多備用濾芯。”
    “那就好,我回來不及時,這事就得辛苦你了。”
    “哈哈。臭小子,和我說這些做什麽?你這孫子輩的能對老人這麽上心,已經很不錯了。再看看你孫叔的兒子,天天……算了,不說這些。”
    王慶之不再多說,他很少議論別人,除非真的看不下去了。
    孫叔孫誌勝,王慶之的發小。
    兩人一同在村裏長大,隻是後來王慶之考上大專,縣城工作,後來縣城買房買車。
    而孫誌勝家裏對上學不重視,早早地就打工賺錢,最終還是沒走出村裏。
    更要命的,還是他的兒子孫廣毅。
    早早地輟學不說,還不務正業。
    前段時間打著爺爺病危,給爺爺看病的名義,找親戚四處借錢。
    一看老爺子病危,能不給湊點?
    結果湊了六七萬,才發現老爺子身體硬朗著呢。
    東窗事發,再找這小子,人早卷錢跑路,不知道哪裏瀟灑去了。
    氣得孫誌勝高血壓都差點犯了。
    上次王慶之回家,說起這事,孫誌勝都想哭。
    對此,王慶之也無奈,隻能再三安慰。
    王逸得知前因後果,歎了口氣:“能說什麽?家風問題啊。”
    “家風?”王慶之一時語塞。
    王逸淡淡開口:“孫廣毅家裏,從爺爺輩就不重視教育,他們的家風就是如此。運氣好,後代和孫叔一樣勤懇,辛苦一輩子。運氣不好,就是孫廣毅啊。”
    王慶之一時語塞,驀然發現,孫誌勝和哥哥,弟弟,妹妹,都是小學畢業,最多初中畢業。
    下一代,孫廣毅初中輟學。孫廣毅叔伯家裏的孩子,也都是8590後,也都早早地不上學了。最有出息的一個女孩子,也隻是勉強上個大專。
    一代傳一代,代代不重視學習,不重視教育,導致代代……
    與之相反,王慶之小的時候,老爺子常說‘你們幾個臭小子,盡管念書,盡管考,爹砸鍋賣鐵也得把你供出來!’
    孫誌勝家裏,就成了‘混得好不好,學曆不重要。人家那誰誰小學文化,都成了大老板!’
    “還真是家風問題。”王慶之不由地感慨起來。
    往上數三代,基本上都是農民。
    但有的人在父輩崛起,進城發展。有的則在王逸這一輩,也就是8090後崛起,進城發展。
    當然,未來的00後、10後也是如此。
    今後農村老齡化,城鎮空心化,隻剩下一群老人曬太陽。
    至於年輕人,能出去的都出去了。
    很少會依舊窩在村裏。
    畢竟鎮上的小學,甚至中學都沒了,別說三級醫院,連一級醫院都沒有。工作沒有,什麽配套都沒有,實在是待不住。
    但像孫廣毅這樣的存在,也隻能四處跑,最後騙來的錢花光了,大概率還是得回村繼續呆著。
    他這一代如此,他的下一代,不出意外,也會如此。
    家風或者觀念,非常重要。
    像是王逸的爺爺,也沒多少墨汁,也是普通老百姓,種地搬磚,養家糊口。
    但即便如此,在三四十年前,就堅定地認為讀書能改變命運。
    七鄰八舍看到孩子輟學打工拍手叫好,王慶之也想去打工緩解家裏負擔,結果差點被老爺子打斷腿。
    愣是逼著回去讀書,最終上了那個年代的大專。
    這才在縣城有一份不錯的工作,買房買車,安家落戶。
    這種家庭,隻要不出意外,父母給出個首付,下一代努力一點,去市區安家落戶,沒多少壓力。
    前世的王逸就是如此,即便沒有重生,不是星逸科技董事長,隻是普通打工人,也是一畢業,父母就準備好了錢,給買了房子。
    隻是市中心的小房子和大東郊的大平層,王逸選擇了後者。
    一大家子人吃了豐盛的午餐。
    “爺爺,家裏還是冷,這樣,下午和奶奶收拾下,跟我們回去住吧?”王逸開口道。
    老爺子擺了擺手:“過年,還是在老家有年味,去市區沒意思,沒幾個認識的人。在老家,我和那些老朋友,下象棋,拉呱,曬太陽,多舒服。”
    奶奶也開口道:“小逸啊,你們別擔心,家裏有空調,也不冷,我們凍不著。在家有院子,天暖和了,我們種點菜,既鍛煉了身體,自己種的也健康。”
    王逸啞然,王慶之也笑道:“沒事,兒子,別擔心。我和你媽就住在縣城,開車20分鍾就回來了,隻要沒特殊情況,每周我們都回來。還有你大伯,也經常回來,不用擔心。”
    王逸在市區,也給父母買了大平層。
    但是二老都不去住,依舊住在縣城。
    不僅是離著工作單位近,周圍更熟悉,最主要的就是離著爺爺奶奶,姥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