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誰主沉浮?夜鷹計劃!
字數:12253 加入書籤
“台積電不是有星逸科技嗎?今後高通的芯片訂單,都給三星!”
最近iPhone被星逸手機碾壓,高通芯片也被鯤鵬芯片衝擊得慘不忍睹。
如今台積電又和星逸科技走到一起,雅各布不是一般地憤怒,直接把台積電都當做了頭號大敵!
副總裁很是讚同:“這樣再好不過。而且作為交換,今後三星的所有手機芯片,要采購我們高通芯片,從驍龍820開始!”
“沒錯,咱們芯片訂單給三星代工,三星手機用我們高通的芯片。高通和三星互惠互利,符合雙方的利益,共同對付台積電和星逸科技!”雅各布很是讚同。
明年上市的驍龍810三星沒有采購,高通就把驍龍810的訂單都給了台積電代工。
這種合作,對高通,對三星,隻能說兩敗俱傷。
但後年上市的驍龍820,完全可以改變這一局麵。
“你立即去三星談這事。”雅各布說著,話鋒一轉:“不,我親自去!”
或許是過於憤怒,第二天,高通董事長雅各布便去了三星。
對此,三星很是重視,董事長李健熙更是親自會見了雅各布。
兩位老董見麵,相談甚歡:
“許久不見,李董的身體越發硬朗!”
“哈哈,托雅各布先生洪福,我看您也是風采更甚往昔!”
“可別提了,最近我火大,非常大。台積電那個蠢貨,竟然又和星逸科技走到了一起,真行。”
“實不相瞞,星逸手機的發展,對我們三星的衝擊也是非常大。尤其是星逸手機、無界手機國際化之後,iPhone銷量已經掉了四成,我們三星也差不多!唉!”
李健熙感慨萬千,有苦難言。
雙方都在瘋狂掉量,隻是大眾的關注點都在蘋果,反倒是三星無人問津。
似乎很多人覺得,蘋果銷量暴跌,就是天大的事。
而三星銷量暴跌就是小事,似乎很正常?
這欺人太甚!
這年頭做企業,不怕負麵流量,就怕沒流量。
一旦一個品牌沒人議論,沒人在乎,沒人關注了,那這個品牌就涼涼了。
之前手機圈議論的都是蘋果如何,三星如何,諾基亞如何,HTC如何……
可現在,手機圈議論的,就成了星逸手機如何,無界S1如何,蘋果如何……
至於三星、諾基亞、HTC的關注度都少了很多很多。
不僅負麵新聞少了很多,正麵新聞也少了很多,大家都不怎麽關注了!
這讓李健熙都毛骨悚然。
雅各布歎了口氣:“星逸科技過於強大,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我們應該精誠合作!”
李健熙很是讚同:“過去的,都過去了。接下來高通和三星同仇敵愾。”
“對,高通和三星,合則兩利!共同對付台積電和星逸科技。”
雅各布笑說:“因此,我打算將明年第四季度量產,後年上半年上市的驍龍820,全部交給三星代工!用最先進的14納米工藝。”
“好,沒問題,太好了!”李健熙欣喜不已:“同樣,後年三星的旗艦手機,全係搭載驍龍820 SOC!”
“咱們強強聯合,共同對付星逸科技和台積電!”
沒有任何意外,雙方迅速達成一致意見,全麵結成戰略盟友,共同對付星逸科技和台積電!
可以說,台積電官宣拿下星逸科技訂單的聲明,讓高通堅定地認為台積電叛變,從而全麵倒向三星。
今後整個科技圈的格局都變了。
三星和高通徹底綁定,台積電和星逸科技再度結盟。
而蘋果則夾在其中,見風使舵。
比如今年年初,台積電的20納米強於三星的28納米,蘋果A8就給台積電代工。
明年年初,三星的14納米反超台積電20納米,蘋果A9就倒向三星。
等到後年,則是看形勢發展。
但打死高通和三星都想不到的是,星逸科技並沒有和台積電真結盟,甚至在給台積電挖大坑!
說白了,這一局,就是多方聯合起來,聯手滅台積電!
至於三星半導體?
王逸並不擔心,三星半導體研發能力有限,遠不如台積電。
沒有梁老,三星別說14納米,20納米都費勁。
而二審結果即將宣判,受競業協議限製,梁老很快就要離開三星,在明年年底前,無法再給三星服務。
到時候三星就萎了。
可以說,三星的威脅,遠不如台積電。
而台積電和高通一樣,都是老米的左膀右臂。
眼下高通連續翻車,如果被星逸科技逼得繼續激進,繼續翻車下去,高通就會徹底涼涼,老米斷了右臂。
一旦再毀了台積電,讓台積電開始衰落,那老米就斷了左膀!
一旦老米的左膀右臂都沒了,那接下來的科技戰,就好打了。
到時候沒了雙臂,老米隻能拿頭輸出了啊!
這才是王逸的戰略謀劃。
他想得清楚,放過次要敵人,先幹首要敵人!
放過英偉達移動和三星半導體,先幹高通和台積電!
但可惜,台積電並不知道這些,老張還沉浸在拿下星逸科技2億芯片大單的喜悅之中。
卻不想,大單是假的,把高通這個大客戶逼成了死敵,卻是真的!
對於這樣的局麵,王逸很是滿意:“老朱,局布好了,就等著接下來,逐步收場了。”
“哈哈,今年蘋果高通悲劇,明年台積電悲劇。”
“這好極了。”
朱長林也是心情大好。
王逸卻是話鋒一轉:“既然咱們的14納米工藝,明年上半年就能突破,就能量產。我想,咱們的策略也該調整一下了。”
“董事長,你的意思是?”
“加快鯤鵬920的研發。”王逸果斷道:
“明年年後搭載20納米驍龍810的手機,會陸續上市。這問題不大,以高通的尿性,必然翻車。”
“不過明年四月份,三星會發布搭載14納米芯片的新手機,那對我們就威脅不小了。”
朱長林點點頭:“也是。若是明年三月份,我們的超高端旗艦星逸X2係列,繼續搭載鯤鵬910,依舊是28納米工藝,的確是個大問題。”
這也是王逸擔心的問題。
鯤鵬910再強大,也是28納米,對上翻車的20納米驍龍810,那沒有任何問題,鯤鵬910有絕對優勢。
但對上三星14納米的新旗艦獵戶座7420,那就難說了。
雖然有XOS係統的60%提升,28納米的鯤鵬910未必會輸給14納米的獵戶座7420,但也會贏得很艱難。
而且不算係統加成的紙麵性能,鯤鵬910會完敗給不翻車的獵戶座7420。
沒辦法,28納米打20納米還有希望,但打14納米隻能說差得有點多。
更主要的,用戶未必買賬。
落後兩代的工藝製程,就是最大的弊端。
尤其是用在星逸X2這種超旗艦上,實在是有點拿不出手。
畢竟都是9000左右的超旗艦手機了,再用28納米芯片,實在是說不過去。
王逸深吸口氣:“這樣,全麵加速14納米鯤鵬920的研發工作,同時推遲星逸X2的發布,等鯤鵬920!”
“這樣最好,由於工廠都是我們自家的,隻要鯤鵬920能量產,我們可以最快速度讓星逸X2上市。這樣五月份就差不多。”
“可以!”王逸點點頭:“晚兩個月發布,也比用28納米芯片強。之前咱們被蘋果牽著鼻子走,他們下半年推新一代芯片和旗艦手機,我們也跟著9月份推新一代手機和芯片。”
“可現在,不用了。”
“蘋果已經是我們的手下敗將,沒必要繼續跟著他的節奏走。”
“今後,咱們上半年就發布年度最強芯片和星逸X係列超旗艦,賣到800010000左右。”
“下半年,再把這款年度最強芯片,下放給旗艦手機星逸數字係列。”
“這樣最好,若是反過來,星逸數字係列蓋過星逸X係列,反而有點倒反天罡了。”朱長林笑說。
“是啊,老朱,所以今年下半年發布搭載鯤鵬910的Xphone 4時,也得推出一款搭載鯤鵬910的星逸X1 pro和星逸X1&nax。其他配置可以都不變,但是處理器得升級!不能讓8000的星逸X1被6000的Xphone 4吊打!”
“好的,董事長,這事沒問題,換芯而已,我們熟!”朱長林迅速應下。
某些手機廠商直接買的第三方設計方案,換芯很費事,換芯難度高。
但星逸科技不同,都是自家研發的手機,都了如指掌,換芯得心應手。
朱長林立即將王逸的指示,傳達下去。
14納米的鯤鵬920的研發工作,全麵加速。
而王逸的注意力,則落在濟州這邊。
在宋思凝的主持下,星逸AI醫療大模型事業部,在濟州迅速成立。
星逸雲數據中心在濟州,星逸人工智能有帝都總部,也有魔都分部,同樣還有濟州分部。
其中帝都總部主要負責AI底層算法的研發,是底層核心基礎。
而魔都分部主要上層應用,比如小艾的開發訓練,原本就是小i機器人團隊的技術,現在依舊是魔都那邊負責。
還有智能駕駛的算法研發,也在魔都。
星逸汽車總部在魔都,智駕大模型也就放到了魔都。
至於濟州這邊的AI,主要是綜合應用,比如暢聊的AI算法,抖音的AI算法,都是在濟州。
實際上,濟州的AI業務很關鍵,範圍也很廣,人數眾多。
畢竟靠著星逸雲數據中心,方便訓練。
如今又要上新的AI項目,正是AI醫療大模型,也放在濟州,靠近雲數據中心,也方便利用省立醫院的大數據訓練大模型。
當然,另一個方麵就是魔都和帝都房價高,隻有頂尖的AI算法工程師,收入超高,才能在魔都、帝都定居。
其他負責訓練的普通AI工程師,沒那個實力,買不起一線城市的房子,不得不剛過三十,就得和前世的王逸一樣,辭職回老家發展。
隻是星逸科技培養了好幾年,好不容易有了些成就,就回老家發展了。
老家收入低,對口工作難找,對員工是巨大損失,對星逸人工智能也是巨大損失!
但放在濟州這邊就不同了,房價低,收入高,幸福指數高。
即便是普通的AI工程師,也很容易在濟州買房定居,甚至給父母再買一套房都沒壓力。
正是因此,除了最尖端的領域,其他業務都放在了濟州這邊,還有後續其他二線城市。
目的就是讓員工容易買房紮根,一輩子當星逸科技的員工,星逸科技一輩子開高工資,實現雙贏。
一線城市對大多數員工來說,隻是過客。即便強行留下,幸福指數也不會太高。
二線城市才是真正的歸宿!
明顯濟州這邊更適合員工的穩定和長期發展。
再加上星逸雲數據中心的支持,用不了幾年的時間,星逸醫療AI大模型將全麵迅速推進,逐步投用。
重生者最強大的外掛,就是先知。
其他人想要發展,還會走很多錯路,彎路。而重生者直接知道正確的發展路線,全速推進就是。
這一過程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能夠讓前世十幾年後才落成的AI醫療大模型,在十年內就提前落成。
說白了,科研就像走迷宮。
到終點的路不遠,但是岔路多。
正常研發需要一條條試探,不斷試錯,自然費時費力。
而王逸的存在,相當於直接知道正確路線,直達終點就是。
包括AI的發展,也是如此。
像是無人駕駛方麵,經過這兩年發展,星逸科技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
雖然複雜路況的成熟智駕還很遙遠,但固定場所的智駕,已經有些成果。
目前,星逸無人駕駛團隊,已經入駐某些礦場,開始礦卡的無人駕駛測試。
礦廠路線固定,場所固定,車也少,不像城市道路或高速那麽複雜。
因此礦卡的無人駕駛難度也低得多。
打個比方,高速智駕難度是1000,城市道路智駕難度是1500,那礦場智駕的難度就是100。
沒錯,差距就是那麽大。
城市道路複雜,大路,小路,車流量大,各種十字路口,還有電動車,摩托車違規穿插……
但礦區不同,隻有少數的礦卡,按照既定路線行駛。
隻要設定好了,想出意外,都難。
這種場所,正是星逸智駕最好的起點,也是最容易實現商業孵化的開始。
智能駕駛研發都要好幾年,那麽多投資,總得有點回報。
而礦卡智駕就是回報。
一旦做成,遠超歐米,那星逸智家可以迅速在國內乃至全球的各大礦場內部迅速推進。
當然,這也不至於導致礦卡司機大量失業。星逸智家涉足的,隻是礦場內部。
礦場外部的長途運輸依舊是卡車司機的主場。
台積電總部。
老張再度召開高層會議:
“現在局麵已經很清楚,高通那個廢物,已經全麵倒向三星。明年年底的高通驍龍820,甚至後年的驍龍830,都會全部交給三星代工。”
“未來,我們想要再拿到高通的芯片訂單,都很艱難。”
“不過沒事,現在高通早已不似往昔,芯片訂單量也少得可憐,無所屌謂!”
一眾高層紛紛附和:
“是啊,現在的高通,也就是聯發科plus而已。”
“哈哈哈,這個比喻好,蘋果都不行了,何況高通?真正厲害的還是星逸半導體!”
“是啊,而且星逸半導體的鯤鵬916訂單都給了我們台積電,還要高通幹什麽?”
“沒錯,鯤鵬916的訂單,保守估計也有2億顆超級大單,相當於蘋果A9+高通驍龍820之和。”
“2億顆超級大單啊,咱們台積電的產能都得全部拉滿,賺大了。”
“一顆賺80,2億顆就是160億。何況星逸科技兩億顆未必夠,很可能3億顆。”
“500的營收,240億的利潤!老張,這一次你居功至偉啊!”
“對,董事長忍辱負重,辛苦了。”
眾人紛紛開口,隻覺得老張這一次辦的場麵。
犧牲小我,成就大我。
老張擺了擺手:“言重了,為了台積電,我這點犧牲算什麽?不值一提!”
“何況這次結果很理想,非常理想。超預期!”
“董事長高義!”
“董事長有魄力!”
老張擺了擺手:“有了星逸科技的2億顆鯤鵬916的芯片訂單,但還不夠,AMD那邊我們也得積極爭取,不能放棄。”
副總裁點點頭:“是的,眼下格羅方德的28納米芯片工藝都很拉胯,16納米更是遙遙無期。為此,AMD都開始考察新的代工商。他們的目標就是三星的14納米和我們台積電的16納米!”
“時間上,三星14納米明年一月份就能量產,我們要等到下半年七月份。三星有優勢。”
“不過三星首批產能都給了蘋果A9,後麵還有高通驍龍820,估計沒精力給AMD了。”
“所以,我們可以拿下AMD的訂單。”
其他人卻是皺了皺眉:“AMD的訂單的確要拿下,不過有個問題,明年我們的16納米工藝量產已經落後三星半年,肯定得第一時間給星逸科技生產鯤鵬916。若是再分出部分產能給AMD,那王董那邊不好交代啊!”
“對啊,這是個大問題。”
“咱們已經落後了,耽誤了鯤鵬916的生產,若是再分產能給AMD,王董一生氣,轉而交給三星代工,那完了。”
“得分清大小王。AMD就幾千萬的體量,星逸科技是幾億的體量,肯定得優先星逸科技。”
“話是這麽說,但是AMD也是不錯的大客戶,不能推給三星。我建議啊,咱們增加16納米產能,把星逸科技和AMD的芯片大單全部兼顧。”
“對,這主意最好,誰也不得罪。而且還能利潤更大化。”
“隻是整那麽多16納米產能,會不會造成浪費?”
“不會,高端工藝暴利,40納米,55納米該淘汰就淘汰。還有28納米,星逸科技都能量產,我們還爭什麽?不如大量減產,轉為16納米。”
老張點點頭:“有道理,那就這樣,減少28納米,40納米的生產線,升級為16納米生產線。把星逸科技的超級大單和AMD的訂單,全部吃下。”
“在16納米工藝上,我們台積電已經落後三星半年,少賺了半年的錢,隻能多增加產能,追回落差。”
“對。”
眾人紛紛點頭,一致通過。
眼下的台積電,被三星超越一大代,就像一隻被野狼打敗的老虎,憋著一肚子氣。
這種局麵下,很容易出現報複性的激進戰略。
就比如現在。
16納米還沒搞定,就開始計劃著大量縮減28納米、40納米生產線,升級為16納米生產線。
老張話鋒一轉:“此外,這隻是開始。三星這個老六不講武德,跳過20納米,直接量產14納米領先我們一大代,想必他們的下一代10納米工藝,也早就開始了,甚至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我們台積電的10納米工藝,還沒起步就落後了!”
眾人齊齊變色,卻是不得不承認,的確如此。
按照台積電的思路,原本計劃今年第二季度投產20納米工藝,2016年投產16納米工藝,至於10納米工藝,那是2018年的事了。
兩年時間,更新一代工藝,很合理,很合適。
可現在,三星這個老六不講武德,直接跳過20納米工藝,今年第四季度,或者明年一月份就投產14納米!
這逼得台積電的16納米都不得不全麵加速,提前到明年下半年,後麵的10納米工藝也得全麵提前。
無他,三星會繼續卷,10納米根本等不到2018年,甚至預計2017年都等不了,按照三星當下的尿性,很可能2016年第四季度就會上10納米工藝!
如此一來,台積電的10納米若是2018年才量產,那就徹底被動了。
就完了。
“瑪德,三星真不講究!”老張氣憤不已:“咱們的10納米計劃也必須提前了,按照之前的進程太慢了,相反要全麵加速。”
“是的,董事長,我估計三星的10納米工藝已經開始了一段時間,而我們的10納米還沒開始布局,落後大了。”
老張點點頭:“沒錯。所以我們台積電必須開始執行夜鷹計劃!”
“夜鷹計劃?”眾人齊齊變色,心中明白,台積電是真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
老張娓娓道來:
“從今天開始,台積電集結最精銳的工程師,采用24小時三班倒的方式,全麵肝10納米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