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裏江山 第154節

字數:6763   加入書籤

A+A-




    嬴小政的小短腿騎馬比較困難,朱襄看了幾次笑話之後,就被嬴小政轟走了。
    當李牧準備回軍營的時候,嬴小政抱怨了一句,腿懸空不好發力夾住馬肚子。朱襄一拍腦袋,突然想起了什麽。
    “那為什麽不做馬鐙?”朱襄道,“隻要在馬鞍兩邊掛兩個繩套,不就能踩著了嗎?”
    嬴小政:“?”
    李牧:“??”
    李牧把朱襄拖走:“試試。”
    嬴小政邁動著小短腿跟在後麵追:“我也要試試!”
    然後,李牧現打了兩個繩套掛在小馬駒的馬鞍兩側,讓嬴小政踩著試了試。
    嬴小政歡呼:“果然容易多了!如果踩的地方更結實就好了!”
    李牧親自削了兩塊木板,綁在繩套下方。
    嬴小政道:“果然更容易了!蹬一腳就能發力,所以叫馬‘蹬’嗎?”
    朱襄敲敲自己的腦袋。
    啊,自己騎了那麽多次馬,怎麽把馬鐙馬蹄鐵忘記了。哦,因為自己下意識地想要忽視打仗的事。
    “我也試試。”李牧給自己做了一套馬鐙,並且無師自通踩著馬鐙翻身上馬。
    他先騎馬跑了兩圈,然後讓朱襄遞給他棍棒,在馬上做穿刺的動作。
    之後,他又接過弓箭,雙手離開韁繩,箭枝準確無誤地射中被他選成標靶的樹幹。
    “朱襄!我要向君上上書,為你記一大功!”李牧興奮道,“有馬‘蹬’,我能迅速訓練出精銳騎兵!”
    “別給我記,我功勞已經太多了。”朱襄道,“你自己拿著,正好向君上要更多的權力。你不是想去楚國逛逛嗎?”
    李牧不悅道:“我不能搶你的功勞。”
    朱襄道:“那就說我二人一起想的。我提議,你做馬鐙,都有功勞。哦,給政兒也加一份功勞。如果不是政兒說想在馬上踩著點什麽東西發力,我也想不起來。”
    李牧道:“這倒是……這麽說起來,政兒的功勞最大。”
    他不知道朱襄本來就知道馬鐙,隻是一直忘記了。所以以為提出“要踩點什麽發力”的政兒,才是第一個提出點子的人。
    李牧抱起嬴小政蹭了蹭:“政兒果然聰明!”
    嬴小政一頭霧水。這真的是我的功勞嗎?我隻是隨口一說。
    但舅父和老師都這麽說,嬴小政也就猶猶豫豫認了。好像確實是自己的功勞?
    “如果把馬鐙做成鐵環,就能用得更久,並且能批量製造。”朱襄道,“說到踩,我聽說有的地方為了不讓牛的腳掌過於磨損,會給牛腳掌釘鐵板。馬的腳底板磨損之後,馬就不能上戰場了吧?馬是不是也可以釘鐵腳掌?”
    李牧沒有懷疑朱襄的話。朱襄是最擅長和田地打交道的人,在趙國秦國都經常走訪田地,所以見到這種稀奇古怪的事很正常。
    他抬起馬的前腳,摸了摸馬的前腳掌:“或許真的可以,就是廢鐵。”
    朱襄道:“廢鐵比廢馬強。”
    李牧笑道:“當然。沒有什麽比馬更珍貴。”
    身為趙人,他最擅長的就是騎兵。秦國雖然也有騎兵,但在戰術和訓練上比其他還是差遠了。
    他一直想組建一支精銳騎兵,但因為剛來秦國,想要足夠的戰馬很困難。此刻他非常想念自己在雁門郡的時候。
    若朱襄的提議能夠成真,他就能用更少的戰馬打出成績,那時候問秦王要馬就簡單多了。
    “我這就回軍營。”李牧道,“我讓軍營中的鐵匠先打造一批裝備出來,去找楚人試試。如果好用,我就向君上表功。”
    李牧攥緊拳頭。他既然已經來了秦國,可不想碌碌無為。
    他還年輕,正是當打之年。朱襄說他是未來的武安君,那麽他一定不負友人的期望!
    “去吧去吧。記得給政兒也打一套。”朱襄道,“記得別把功勞全推在我身上。”
    李牧無奈道:“好,知道了。不過朱襄,你有更多的功績,才更好保護政兒。”
    嬴小政仰頭看著李牧,不高興道:“我已經長大了,不需要舅父保護。”
    李牧拍了拍嬴小政的腦袋:“你越是逐漸長大,越需要朱襄的保護。”
    朱襄道:“功勞太小太大都不好。而且我不是因為淡泊名利才不想獨攬功勞,我隻是擔心君上認為我在軍事上也是可造之材,把我丟去軍屯。雖然軍屯也是種田,但總會遇到打仗。”
    朱襄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雖然見多了死亡,我還是很害怕打仗。”
    嬴小政深深地歎了口氣:“舅父,你這話被廉翁聽到了,又要被廉翁追著打罵,說你膽小軟弱。”
    朱襄理直氣壯道:“隻要接受了自己的軟弱,我就是無敵的!”
    嬴小政和李牧:“……”
    他們真的不知道朱襄在驕傲什麽。
    不過朱襄的擔憂也有道理,李牧同意了朱襄的要求。
    李牧回到軍營實驗馬鐙和馬蹄鐵,朱襄的生活又恢複了平靜。
    此時氣候十分溫暖,連朱襄離開時的冬季遇上大雪,都被稱為是“異象”。本來冬季氣候就十分溫和的四川盆地,溫度就更高了。
    今年冬季的溫度相較前兩年十分“正常”,也就是溫度很高。朱襄才能在冬季為水稻育種。
    否則水稻晚稻應該是在七八月種植,十月到十一月收獲。
    朱襄推廣雙季稻之後,即便天氣暖和,他也會指導農人按照正常的農時耕種。
    即早稻三四月耕種,六七月的時候收獲;收獲早稻的時候同時種植晚稻,最遲八月種完,初冬能再次收獲一次。
    其實早稻和晚稻並非嚴格按照時間來種植,全年溫度合適都可以種植,隻是收獲時間不同。
    晚稻的生長周期,更適合由熱到冷,但其他時候也能種。
    朱襄原本打算先培育晚稻種子,再培育早稻種子,明年秋季就能直接推廣雙季稻種植。但他種下係統給的晚稻種子後發現,這“晚稻”可能是再生稻,能直接雙季收割,那推廣就簡單了。
    第89章 開山平地雷
    再生稻又叫多年生稻,利用地下莖生物學係統,達成了多年生長,多次收割的特性。
    現代高產作物無一例外需要購買種子,以免種子劣化,造成絕收。在可以實現雙季稻種植的地區,再生稻可以減少種子和人力的投入,收割後繼續生長。
    比起需要大量人力勞作的晚稻早稻,再生稻更容易進行雙季稻種植推廣。
    隻是種子劣化仍舊是一個大麻煩,朱襄隻能留下種子培育和雜交的實驗方法,希冀自己離世之後,後人仍舊能夠持續地為農人提供持續高產的種子。
    他對此並不悲觀。
    任何糧食作物種子連續種植都會劣化。在沒有係統的農業科學的時代,農人憑借的經驗,也能進行初步選種,延續千年的種植文明。
    不要小瞧勞動人民的智慧。
    再生稻種植的麻煩之處和雙季稻一樣,都需要精細的勞作和足夠的水肥。
    南宋的時候,雙季稻輪種已經較為普遍,說明不依靠化肥,也能滿足雙季稻輪種的肥料需求。
    發酵農家氮肥、綠肥、腐殖肥等,朱襄所知道的“天然肥料”十分多。將這些“天然肥料”初步加工的方法,以現在的人力也能夠做到。魏晉時期,就有將肥料做成“團肥”“肥料丸”進行販賣的記載。
    現代社會吃飽後還要吃好,吃好後還要吃“矯情”,所以各種“純天然有機”的噱頭甚囂塵上,與各種“古法飲食”一樣。
    不過吃“純天然有機”隻是貴,甭管是否真的更營養更健康,隻要按照合規的生產流程來,不會吃出問題。能提高農業收入,有這個需求,農業技術人員自然也會研究。
    朱襄等農學院的人一邊搖頭歎氣說沒必要,一邊高高興興地在自家學院賣“有機食品”。他們在研究的時候,很多時候必須“有機”。現在有額外科研經費收入,誰不高興?
    這不衝突,一點都不衝突。
    那時傻樂的朱襄完全沒有想到,他會回到兩千年以前去搞真正的“純天然有機食品”。
    天然有機的肥料,天然有機的除蟲劑,天然有機的人工手動除草……朱襄想,如果他能回到現代,一輩子都會對“有機”過敏了。
    水稻種植比傳統的粟、黍、稷要麻煩許多,是越伺候越高產的精細作物。
    水稻也是難得的可以同作物連續種植的糧食。其他糧食多年連續種植後,土壤會劣化。而水稻種植最適合的土壤之一就叫“水稻土”。
    顧名思義,水稻土就是長期種植水稻形成的土壤,是我國最重要的耕作土壤。
    有這樣的特性,南宋之後,南方水稻種植逐漸超過了小麥,成為南方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南稻北麥的格局正式形成。
    現在雖然楚越等地有種稻,但仍舊以粟菽為主。蜀郡也一樣。
    跟隨朱襄的學子們說水稻種植中有大學問,確實沒有誇大。
    他們從未知道,原來種地中還有這麽多講究。也不知道,如果要提高糧食產量,需要學習那麽多知識。
    光是手動為稻花授粉,了解植物的生殖和發育,就震撼了他們許久。
    比如,花原來是植物的那啥,他們再送花的時候,心情有點扭捏了。
    “說複雜是很複雜,但簡單也簡單。隻要多做幾次,形成了習慣,就變成了經驗。”朱襄蹲在田埂上,撫摸著稻花道,“不過我們做農業研究的人和靠經驗吃飯的農人不同。我們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深究其中的道理,才能舉一反三,維護糧食的安全。”
    “培育良種和保護原始品種非常重要。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就出現能影響整個品種的病蟲害,及時換成新種子補種,才能迅速解決饑荒。”
    “對天下人而言,沒什麽比吃飽飯……比不餓死最重要。”
    朱襄停頓了一下,將“吃飽飯”改口成“不餓死”。
    吃飽飯對現在的人而言還太早了。
    “不過這件事雖然重要,肯做的人卻很少,因為太辛苦,不威風。”朱襄教導完後,笑道,“沒關係,以後你們做自己喜歡的事,隻要心裏知道這個重要,在當官吏的時候稍稍重視一點,鼓勵當不了官吏的人去做,就足夠了。”
    朱襄拍了拍手上的泥土,領著學子們繼續觀察田地。
    水稻的病蟲害很多,即便已經開花也不能放鬆。比如稻瘟病,在整個水稻生育期都可能發生。
    水稻開花的時候,稻節上可能出現節瘟,造成水稻折斷;穗頸上可能會出現穗頸瘟,造成枯白穗;就算好不容易結成了穀粒,也可能發生穀粒瘟。
    在現代,農藥能解決大部分問題;現在,就隻能靠防,基本很難治。
    種子播種的時候需要消毒;種植的時候要清理好地裏的腐爛野草和稻茬;用糞肥的時候要補足草木灰等天然鉀肥;注意種植的密度,保證水稻得到充足光照……
    這就是農人能做的一切。之後,就是聽天命。
    如果遇到連綿陰雨多霧的天氣,水稻生病的概率會極大提高,農人卻無計可施,隻能祈禱。
    要解決這個問題,隻能進行科學研究,把現代農藥做出來。
    現代人人談農藥變色,但農人種植缺不了農藥。誰也不能保證整個糧食種植時期糧食不得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gdbzkz.info。鬼吹燈手機版閱讀網址:m.gdbzkz.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