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虞允文
字數:7086 加入書籤
眾弟子對應金兵,也分幾路。
首先要做的是在長江北岸,全力疏散當地百姓,願意遷移到廈門的,直接乘船順江而下,集中到崇明島逍遙宗的秘密根據地,再轉乘海船去廈門。
不願離開故土的,則盡量勸告,撤離到東岸,尤其是漁民、工匠、漁船、商船,要全部撒走。
如此,可盡量減少一點百姓的死傷和財物損失,還能拖延一下金兵大舉渡江的時間,為宋軍建設防線爭取一些時間。
馬速5年前投資的洞庭、鄱陽、崇明島等多家造船廠,此時發揮出作用,除之前造出來的近300艘大船全部已到位外,這些年成立的各種商號自行購買、或雇傭來的大型運輸船,共計達1000艘,陸續集合在西岸和州附近。穿梭在和州與崇明島之間,運輸百姓。
和州官府已如驚弓之鳥,想的都是如何逃命,哪裏還顧得上幹預逍遙宗眾弟子疏散百姓的行為。甚至還有不少被逍遙宗收買、或本身就憂國憂民的官吏,積極參與、配合逍遙宗弟子遷移百姓的行動。
落實對岸百姓疏散事宜同時,馬速安排陸續到來的內門弟子,各展其才,協助采石磯守軍,參與到整理軍械、戰船、物質供應等後勤工作。更主要的工作,是安撫守軍將領們的情緒,從而穩定本就不多的兵卒。確保在主帥到來之前,不自亂陣腳。
在南宋這種官僚體係下,馬速能做的隻能是這些外圍工作,更具體的軍隊事務就無法太多進行了,他接下來,是要回到臨安府,解決主帥的問題。
王重陽、林朝英今天也從終南山趕了過來,馬速見二人攜手前來,便知兩人已情投意合,拱手道:
“恭喜重陽真人再上一層樓。”說罷,微笑著對林朝英致意。
“多謝達生子道友提醒,貧道才未留下畢生的遺憾。”王重陽發自內心地感謝到。
他聽從了馬速的提示,也遵從了內心所向。急匆匆趕回活死人墓,救下了瀕臨崩潰的林朝英,幾十年的愛情長跑,終於走到了幸福的終點。
解開心結後,王重陽剛突破的先天境界,也因長期的積累和心境的提升,再度穩固,並晉升到了先天中期。
“多謝道友救命之恩。過些時日我就多殺幾個金兵來報答吧。”林朝英本就英姿颯爽,也不矯情,豪爽說到。
與王重陽、林朝英見禮後,馬速對黃藥師等眾人道:
“諸位,我得離開一陣,去一趟臨安府。此仗的成敗,主要兵力、軍備和後勤保障,還是要依托宋朝廷。這邊的事情就拜托大家照應一二。必要時,可用武力震懾對岸潰敗而來的兵卒,以期迅速平亂。防止本就不多的兵源再度流失。更重要的是,要預防金朝奸細混入。”
留下嶽震替他坐鎮,交待一二後,又安排嶽霆自行趕回臨安府候命。
馬速向眾人告辭,攜韓小瑩禦劍升空,往臨安府方向疾馳而去。非常時期,馬速也顧不得暴露自己的一些修為、功法上的小秘密了,反正他們已在華山見過一次。
“達生子,你可來了,形勢非常不好呀。”
“彬甫兄,此話怎講?”馬速回到臨安府,先是走訪了許多人家,緊急部署了一番。這才來到虞允文家裏。
宋大觀四年1110年),虞允文生於隆州仁壽縣四川仁壽)。其先祖為唐初名臣虞世南。
虞允文幼時聰慧,七歲即能提筆作文。成人後憑其父為官的關係,早早進入仕途。母親去世後,虞允文考慮到父親孑然一身,且身患有疾病,故七年未曾調官,直到父親逝世之後,才重新投身功名。
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虞允文參加科舉,中進士及第,獲授彭州通判,後改為權知黎州、渠州。
當時,秦檜當權,虞允文等蜀地文士皆不獲重用。
在虞允文考進士前,馬速便試圖將其納入西溪書院。但因其家庭教育、背景等緣故,對朝廷很是忠心,一心要重返官場。
馬速也深知天下英才,不可能都招攬於手下的道理,考慮到其曆史作用,退而求其次,通過以詩會友之類的活動,交好這位現在還未顯出的名人。
虞允文雖是一介文人,卻喜好武功,能挽強弓、拉硬弩,是少有的能文能武的良臣。
結識10年來,兩人一直保持著亦師亦友的良好關係。
虞允文從馬速那裏學到了不少武功,現在也勉強達到了三流境界。同時,馬速來自現代的思維和博覽群書,讓虞允文對其才華極為欽佩。
文人交往,學問的認可,是最佳途徑。
馬速手裏可是有兩個王朝皇宮的大部分藏書,還有敦煌部分遺書,以及遍訪道觀所得。隨意贈送幾本複製品,也都是稀世“珍本”。加之西溪書院外院這些年,在文人圈子裏,樹立了極佳的口碑。
虞允文和馬速之間,建立了穩定的友誼和信任。尤其是在抗金問題上,保持了高度統一。
去年紹興三十年、1160年)十月,虞允文借職工部尚書,充任賀正使,出使金國。
臨行前,馬速特意前來送行,暗中特意叮囑他,到金朝一定要注意其是否有南下之意。
虞允文因此便多了一份心思,果不其然,有心之下,在金國境內,他親眼目睹到金人正在大規模運輸糧草、打造戰船。
於是,虞允文在回朝後,將自己親眼所見,結合馬速提供的詳盡情報,把金人即將南侵的信息,盡皆奏報朝廷。並請求加強兩淮、沿海沿線的邊備。
不過,南宋軍隊在嶽飛被害後,再沒有幾個強有力的將領。軍備廢弛,士氣低落。
更為要命的是,南宋朝廷的當權者們,分為主戰派和主和派,兩派爭執不休,而真正能夠用於軍隊建設的積極建議卻沒有多少,更多的是當權者們的爭權奪利。
金朝即將南侵的類似情報,近幾年每年都會有那麽一兩次,宋高宗趙構煩不勝煩,無力決斷,甚至想退位,以保自己小命。
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四月,金派使至宋,正式挑釁。五月,金使到臨安,使者當麵辱罵趙構,要求派大臣去開封商議割淮漢流域土地給金,並以大江為界。趙構自然不允,至此,戰爭一觸即發,
加之近來紛至遝來的各地求援上奏,這才讓趙構不得不相信金兵南侵的事實。
“唉,官家終於相信金人真的要南侵了,本就時間極為倉促,可朝會上圍繞如何抗金、誰為主帥等事宜,依然爭論不休,效率極為低下。”
“不過近期朝會中倒是發生了一件奇事。”虞允文疑惑地說到。
眾弟子對應金兵,也分幾路。
首先要做的是在長江北岸,全力疏散當地百姓,願意遷移到廈門的,直接乘船順江而下,集中到崇明島逍遙宗的秘密根據地,再轉乘海船去廈門。
不願離開故土的,則盡量勸告,撤離到東岸,尤其是漁民、工匠、漁船、商船,要全部撒走。
如此,可盡量減少一點百姓的死傷和財物損失,還能拖延一下金兵大舉渡江的時間,為宋軍建設防線爭取一些時間。
馬速5年前投資的洞庭、鄱陽、崇明島等多家造船廠,此時發揮出作用,除之前造出來的近300艘大船全部已到位外,這些年成立的各種商號自行購買、或雇傭來的大型運輸船,共計達1000艘,陸續集合在西岸和州附近。穿梭在和州與崇明島之間,運輸百姓。
和州官府已如驚弓之鳥,想的都是如何逃命,哪裏還顧得上幹預逍遙宗眾弟子疏散百姓的行為。甚至還有不少被逍遙宗收買、或本身就憂國憂民的官吏,積極參與、配合逍遙宗弟子遷移百姓的行動。
落實對岸百姓疏散事宜同時,馬速安排陸續到來的內門弟子,各展其才,協助采石磯守軍,參與到整理軍械、戰船、物質供應等後勤工作。更主要的工作,是安撫守軍將領們的情緒,從而穩定本就不多的兵卒。確保在主帥到來之前,不自亂陣腳。
在南宋這種官僚體係下,馬速能做的隻能是這些外圍工作,更具體的軍隊事務就無法太多進行了,他接下來,是要回到臨安府,解決主帥的問題。
王重陽、林朝英今天也從終南山趕了過來,馬速見二人攜手前來,便知兩人已情投意合,拱手道:
“恭喜重陽真人再上一層樓。”說罷,微笑著對林朝英致意。
“多謝達生子道友提醒,貧道才未留下畢生的遺憾。”王重陽發自內心地感謝到。
他聽從了馬速的提示,也遵從了內心所向。急匆匆趕回活死人墓,救下了瀕臨崩潰的林朝英,幾十年的愛情長跑,終於走到了幸福的終點。
解開心結後,王重陽剛突破的先天境界,也因長期的積累和心境的提升,再度穩固,並晉升到了先天中期。
“多謝道友救命之恩。過些時日我就多殺幾個金兵來報答吧。”林朝英本就英姿颯爽,也不矯情,豪爽說到。
與王重陽、林朝英見禮後,馬速對黃藥師等眾人道:
“諸位,我得離開一陣,去一趟臨安府。此仗的成敗,主要兵力、軍備和後勤保障,還是要依托宋朝廷。這邊的事情就拜托大家照應一二。必要時,可用武力震懾對岸潰敗而來的兵卒,以期迅速平亂。防止本就不多的兵源再度流失。更重要的是,要預防金朝奸細混入。”
留下嶽震替他坐鎮,交待一二後,又安排嶽霆自行趕回臨安府候命。
馬速向眾人告辭,攜韓小瑩禦劍升空,往臨安府方向疾馳而去。非常時期,馬速也顧不得暴露自己的一些修為、功法上的小秘密了,反正他們已在華山見過一次。
“達生子,你可來了,形勢非常不好呀。”
“彬甫兄,此話怎講?”馬速回到臨安府,先是走訪了許多人家,緊急部署了一番。這才來到虞允文家裏。
宋大觀四年1110年),虞允文生於隆州仁壽縣四川仁壽)。其先祖為唐初名臣虞世南。
虞允文幼時聰慧,七歲即能提筆作文。成人後憑其父為官的關係,早早進入仕途。母親去世後,虞允文考慮到父親孑然一身,且身患有疾病,故七年未曾調官,直到父親逝世之後,才重新投身功名。
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虞允文參加科舉,中進士及第,獲授彭州通判,後改為權知黎州、渠州。
當時,秦檜當權,虞允文等蜀地文士皆不獲重用。
在虞允文考進士前,馬速便試圖將其納入西溪書院。但因其家庭教育、背景等緣故,對朝廷很是忠心,一心要重返官場。
馬速也深知天下英才,不可能都招攬於手下的道理,考慮到其曆史作用,退而求其次,通過以詩會友之類的活動,交好這位現在還未顯出的名人。
虞允文雖是一介文人,卻喜好武功,能挽強弓、拉硬弩,是少有的能文能武的良臣。
結識10年來,兩人一直保持著亦師亦友的良好關係。
虞允文從馬速那裏學到了不少武功,現在也勉強達到了三流境界。同時,馬速來自現代的思維和博覽群書,讓虞允文對其才華極為欽佩。
文人交往,學問的認可,是最佳途徑。
馬速手裏可是有兩個王朝皇宮的大部分藏書,還有敦煌部分遺書,以及遍訪道觀所得。隨意贈送幾本複製品,也都是稀世“珍本”。加之西溪書院外院這些年,在文人圈子裏,樹立了極佳的口碑。
虞允文和馬速之間,建立了穩定的友誼和信任。尤其是在抗金問題上,保持了高度統一。
去年紹興三十年、1160年)十月,虞允文借職工部尚書,充任賀正使,出使金國。
臨行前,馬速特意前來送行,暗中特意叮囑他,到金朝一定要注意其是否有南下之意。
虞允文因此便多了一份心思,果不其然,有心之下,在金國境內,他親眼目睹到金人正在大規模運輸糧草、打造戰船。
於是,虞允文在回朝後,將自己親眼所見,結合馬速提供的詳盡情報,把金人即將南侵的信息,盡皆奏報朝廷。並請求加強兩淮、沿海沿線的邊備。
不過,南宋軍隊在嶽飛被害後,再沒有幾個強有力的將領。軍備廢弛,士氣低落。
更為要命的是,南宋朝廷的當權者們,分為主戰派和主和派,兩派爭執不休,而真正能夠用於軍隊建設的積極建議卻沒有多少,更多的是當權者們的爭權奪利。
金朝即將南侵的類似情報,近幾年每年都會有那麽一兩次,宋高宗趙構煩不勝煩,無力決斷,甚至想退位,以保自己小命。
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四月,金派使至宋,正式挑釁。五月,金使到臨安,使者當麵辱罵趙構,要求派大臣去開封商議割淮漢流域土地給金,並以大江為界。趙構自然不允,至此,戰爭一觸即發,
加之近來紛至遝來的各地求援上奏,這才讓趙構不得不相信金兵南侵的事實。
“唉,官家終於相信金人真的要南侵了,本就時間極為倉促,可朝會上圍繞如何抗金、誰為主帥等事宜,依然爭論不休,效率極為低下。”
“不過近期朝會中倒是發生了一件奇事。”虞允文疑惑地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