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失落的文明(1)
字數:5862 加入書籤
玉米具有“隨遇而安”的特點,它能在垂直長達一萬公裏不同緯度的大地上生長,也能在海平麵至海拔3000米的地區生長,而且耐旱、耐寒,土質要求低。故而成為了拉丁美洲地區主要的糧食,養活了這片土地上不下2000萬人口。
懷著對大自然的感恩之情,馬速選擇好一片玉米地,徐徐降落到地麵,通過神識掃描,選擇優良的玉米采摘、移栽。
馬速飛行在這片地區不同海拔高度,以及不同小氣候的地方,獲得了不同生長階段的玉米和不同品類的樣本。還在野外采集到野生的傳說中玉米的祖先大芻草,以及前世墨西哥國樹大麗花、墨西哥常春藤、龜甲牡丹、百日草、荷荷巴油、墨西哥鐵樹等幾十種樹木和花卉樣本。其中還有墨西哥薯蕷這個前世十大稀有植物,為小洞天植物基因庫,增添了原生品種。
來米州采集農作物的主要任務,僅剩土豆和部分蔬菜、水果原產地的樣本還未完成。考慮到下一站是南米洲的秘魯,距離墨西哥有4000餘公裏,不想浪費時間再度折返,馬速決定先去在中米洲這片地區,探索一下瑪雅文明。
瑪雅文明沒有像中國、古埃及等文明那樣,發展到擁有統一的強大國度。其全盛期的瑪雅文明地區,由西北至東南,跨度達5000餘公裏,包括墨西哥南部、危地馬拉、巴西、伯利茲以及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地區。散落著數以百計的城邦。
雖各邦自治,未統一為國家,但在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及習俗傳統上,同屬於一個文化圈。
可惜的是,幾千年逐漸興盛的古瑪雅文明,在9世紀突然消失。甚至在16世紀,傳承了部分瑪雅文明的阿茲特克帝國,也被歐洲以西班牙為首的殖民者消滅。從此,瑪雅文明從這個世界徹底消失。
300餘年歲月,地貌難免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在氣候溫暖、濕潤的拉丁美洲地區,雖非滄海桑田,但瑪雅原有的城池遺址,普遍被樹木覆蓋是自然發生的事情。馬速要在跨越長度約5000餘公裏廣袤的叢林中,找到這些遺址,也如同大海撈針。
古玉的勘測能力體現在地形、物種掃描和礦產掃描等,古城池本就是石頭砌築而成,和原始地貌差異極小。馬速隻得放慢飛行速度,在空中通過神識掃描,配合古玉探測。
如此就需要耗費極長的時間,好在這條線路與尋找剩餘農作物是順路,在尋找瑪雅遺址同時,也可不斷采集樣本。
同時馬速分出心神,回顧前世有關瑪雅的資訊。
好在前世瑪雅文明研究成果眾多,他也看過不少。正好能否按圖索驥,縮小探索的範圍。
前世瑪雅文明的發現,是一係列偶然、富有戲劇性的事件,曆經300多年才最終被曆史、考古、人類等專家們認定。
最早發現瑪雅遺址的,是在公元1526年,一支西班牙探險隊來到了殘留的瑪雅部落。好客的瑪雅人不僅好吃好喝熱情招待,還讓通譯者佳覺向西班牙第一任主教蘭多介紹了瑪雅文明,並拿出了不少資料予以佐證。
自以為是、高高在上的西班牙蘭多主教,被瑪雅典籍中記載的典故和文化故事所驚嚇,他難以置信,認為這是“魔鬼幹的活兒”。
歐洲的曆史,本就和宗教分不開。突然冒出來的瑪雅文明,讓蘭多不知所措,便按以往對待異教徒的方法,下令屠戮了這個部落,並將這些承載了瑪雅輝煌文明的典籍悉數焚毀。燦爛的瑪雅文化難得遺存一些文物,從此消失。
如此毀滅及抹殺人類古文明的事件,僅僅是歐洲人在米州幾百年所實施的一係列“農夫與蛇”的鬧劇之一。
經此浩劫,瑪雅文化便散落在無數的遺址中,隨風雨和時光,逐漸消散。前世21世紀,也僅僅留下了三部是是而非的瑪雅典籍和一些石碑、壁畫。讓無數的專家們窮其所能,也隻能破譯其中的三分之一。
200多年後的1786年,同樣是來自歐洲,一位西班牙駐紮在危地馬拉的將領安東尼奧,受一位西班牙官府要員的委派,前去探訪一座不知道是什麽時候的廢墟。
其中艱辛,不一而足,好在安東尼奧憑借著對考古學的濃厚興趣,以及對要員委托的尊敬,到達了那片隱藏在茂密叢林中的神秘廢墟。
沒有意外,時光的力量,已將這片廢墟完全掩蓋。表麵上看,那裏和別的叢林地帶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隻有細心觀察,偶爾可以見到有經過人加工痕跡的磚石,似乎預示著這裏曾有過人類居住。
安東尼奧及隨從們,花了16天的時間,對這裏進行了清理,扒開和焚燒了那些掩蓋在地上的厚厚的植物,發現了一座令人驚歎的建築群。
這座建築群遺址,占地數平方英裏,盡管大多數建築都已經坍塌,但依然可以從那些坍塌的建築中嗅出一些文明的氣息。尤其是建築群落中,有金字塔、神殿,以及圍繞神殿的一座城市模樣,這便是帕倫克古城遺址。
安東尼奧從廢墟中,收集到了很多的手工藝品,和他一起去探險的一位畫家,還為這些遺跡的一部分繪製了詳細的草圖。幾個星期後,他們將整理好的詳細報告,送往了西班牙。
盡管這份報告的副本,1822年在倫敦出版。但在當時,上至官府下至普通民眾對這個隱藏的中美洲熱帶雨林中,疑似文明的偉大發現,並沒有產生多大的興趣。
但還是有不少探險者,為了發財或其他目的,根據這本書的線索,進入到中米洲叢林中。此後幾十年,在圍繞瑪雅文明的遺址,產生了許多形形色色的探險家、考古學家乃至謊言編造家。
直到300年後的1995年間,米國哈弗大學畢博蒂博物館,先後組織了四次對科潘地區瑪雅遺址的大規模考察,最終使人們對瑪雅文明,有了深入而全麵的了解。
1000多年前的失落的文明,這才再次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玉米具有“隨遇而安”的特點,它能在垂直長達一萬公裏不同緯度的大地上生長,也能在海平麵至海拔3000米的地區生長,而且耐旱、耐寒,土質要求低。故而成為了拉丁美洲地區主要的糧食,養活了這片土地上不下2000萬人口。
懷著對大自然的感恩之情,馬速選擇好一片玉米地,徐徐降落到地麵,通過神識掃描,選擇優良的玉米采摘、移栽。
馬速飛行在這片地區不同海拔高度,以及不同小氣候的地方,獲得了不同生長階段的玉米和不同品類的樣本。還在野外采集到野生的傳說中玉米的祖先大芻草,以及前世墨西哥國樹大麗花、墨西哥常春藤、龜甲牡丹、百日草、荷荷巴油、墨西哥鐵樹等幾十種樹木和花卉樣本。其中還有墨西哥薯蕷這個前世十大稀有植物,為小洞天植物基因庫,增添了原生品種。
來米州采集農作物的主要任務,僅剩土豆和部分蔬菜、水果原產地的樣本還未完成。考慮到下一站是南米洲的秘魯,距離墨西哥有4000餘公裏,不想浪費時間再度折返,馬速決定先去在中米洲這片地區,探索一下瑪雅文明。
瑪雅文明沒有像中國、古埃及等文明那樣,發展到擁有統一的強大國度。其全盛期的瑪雅文明地區,由西北至東南,跨度達5000餘公裏,包括墨西哥南部、危地馬拉、巴西、伯利茲以及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地區。散落著數以百計的城邦。
雖各邦自治,未統一為國家,但在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及習俗傳統上,同屬於一個文化圈。
可惜的是,幾千年逐漸興盛的古瑪雅文明,在9世紀突然消失。甚至在16世紀,傳承了部分瑪雅文明的阿茲特克帝國,也被歐洲以西班牙為首的殖民者消滅。從此,瑪雅文明從這個世界徹底消失。
300餘年歲月,地貌難免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在氣候溫暖、濕潤的拉丁美洲地區,雖非滄海桑田,但瑪雅原有的城池遺址,普遍被樹木覆蓋是自然發生的事情。馬速要在跨越長度約5000餘公裏廣袤的叢林中,找到這些遺址,也如同大海撈針。
古玉的勘測能力體現在地形、物種掃描和礦產掃描等,古城池本就是石頭砌築而成,和原始地貌差異極小。馬速隻得放慢飛行速度,在空中通過神識掃描,配合古玉探測。
如此就需要耗費極長的時間,好在這條線路與尋找剩餘農作物是順路,在尋找瑪雅遺址同時,也可不斷采集樣本。
同時馬速分出心神,回顧前世有關瑪雅的資訊。
好在前世瑪雅文明研究成果眾多,他也看過不少。正好能否按圖索驥,縮小探索的範圍。
前世瑪雅文明的發現,是一係列偶然、富有戲劇性的事件,曆經300多年才最終被曆史、考古、人類等專家們認定。
最早發現瑪雅遺址的,是在公元1526年,一支西班牙探險隊來到了殘留的瑪雅部落。好客的瑪雅人不僅好吃好喝熱情招待,還讓通譯者佳覺向西班牙第一任主教蘭多介紹了瑪雅文明,並拿出了不少資料予以佐證。
自以為是、高高在上的西班牙蘭多主教,被瑪雅典籍中記載的典故和文化故事所驚嚇,他難以置信,認為這是“魔鬼幹的活兒”。
歐洲的曆史,本就和宗教分不開。突然冒出來的瑪雅文明,讓蘭多不知所措,便按以往對待異教徒的方法,下令屠戮了這個部落,並將這些承載了瑪雅輝煌文明的典籍悉數焚毀。燦爛的瑪雅文化難得遺存一些文物,從此消失。
如此毀滅及抹殺人類古文明的事件,僅僅是歐洲人在米州幾百年所實施的一係列“農夫與蛇”的鬧劇之一。
經此浩劫,瑪雅文化便散落在無數的遺址中,隨風雨和時光,逐漸消散。前世21世紀,也僅僅留下了三部是是而非的瑪雅典籍和一些石碑、壁畫。讓無數的專家們窮其所能,也隻能破譯其中的三分之一。
200多年後的1786年,同樣是來自歐洲,一位西班牙駐紮在危地馬拉的將領安東尼奧,受一位西班牙官府要員的委派,前去探訪一座不知道是什麽時候的廢墟。
其中艱辛,不一而足,好在安東尼奧憑借著對考古學的濃厚興趣,以及對要員委托的尊敬,到達了那片隱藏在茂密叢林中的神秘廢墟。
沒有意外,時光的力量,已將這片廢墟完全掩蓋。表麵上看,那裏和別的叢林地帶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隻有細心觀察,偶爾可以見到有經過人加工痕跡的磚石,似乎預示著這裏曾有過人類居住。
安東尼奧及隨從們,花了16天的時間,對這裏進行了清理,扒開和焚燒了那些掩蓋在地上的厚厚的植物,發現了一座令人驚歎的建築群。
這座建築群遺址,占地數平方英裏,盡管大多數建築都已經坍塌,但依然可以從那些坍塌的建築中嗅出一些文明的氣息。尤其是建築群落中,有金字塔、神殿,以及圍繞神殿的一座城市模樣,這便是帕倫克古城遺址。
安東尼奧從廢墟中,收集到了很多的手工藝品,和他一起去探險的一位畫家,還為這些遺跡的一部分繪製了詳細的草圖。幾個星期後,他們將整理好的詳細報告,送往了西班牙。
盡管這份報告的副本,1822年在倫敦出版。但在當時,上至官府下至普通民眾對這個隱藏的中美洲熱帶雨林中,疑似文明的偉大發現,並沒有產生多大的興趣。
但還是有不少探險者,為了發財或其他目的,根據這本書的線索,進入到中米洲叢林中。此後幾十年,在圍繞瑪雅文明的遺址,產生了許多形形色色的探險家、考古學家乃至謊言編造家。
直到300年後的1995年間,米國哈弗大學畢博蒂博物館,先後組織了四次對科潘地區瑪雅遺址的大規模考察,最終使人們對瑪雅文明,有了深入而全麵的了解。
1000多年前的失落的文明,這才再次走進了人們的視野。